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中復習講義第一課 維護憲法權威 第一框 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1.中國共產黨的相關知識點(1)黨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2)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3)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4)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5)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實現共產主義。(6)地位: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7)根本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2.黨的領導地位是如何確立的?①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②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確立了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③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3. 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么?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4.我國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社會主義制度5.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③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發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④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⑤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5.怎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與憲法法律的關系)①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②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③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④中國共產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6.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7.憲法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①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②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③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④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⑤憲法還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它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8.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目的和要求分別是什么?(1)目的:保證人民當家作主。(2)要求:我們要依法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擔當起國家主人應盡的責任。9.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什么?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貧困是實現人權的最大障礙。)10.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權?①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的憲法原則。②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11.中國人權的顯著特點? 廣泛性、公平性、真實性。12.我國人權的廣泛性表現在哪些方面?(1)主體廣泛:既包括我國公民,也包括外國人等。不僅保護個人,也保護群體。(2)內容廣泛:既包括平等權和人身權利、政治權利,也包括財產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等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13.國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權?總述:它要求各級國家機關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①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立法方面)②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執法方面)③監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監察方面)④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司法方面)⑤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宣傳守法)第一課 維護憲法權威 第二框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1. 我國的國家機構是怎樣產生的?①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會的關系)③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2. 憲法與國家機構的關系是怎樣的?①憲法通過設置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明確國家機構的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內容,使得國家權力的運行穩定有序。②國家機構依據憲法行使權力,以實現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3. 我國的國家機構實行什么原則?這一原則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1)原則:民主集中制(2)我國國家機構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主要體現為:①在國家機構與人民的關系方面,國家權力來自人民,由人民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機構中居于主導地位;②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③在國家機關內部作出決策、決定時,實行民主集中制。4. 為什么要規范權力運行?①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②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規范權力運行,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5. 憲法是如何規范權力運行的?①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任何超越權限、濫用職權的行為均應承擔法律責任。②人民通過憲法和法律將國家權力授予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③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按法定程序行使權力。④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第二課 保障憲法實施 第一框 堅持依憲治國1. 我國憲法的構成、本質和內容各是什么?(P20-P21)(1)構成:我國現行憲法除序言外,設有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四章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條。(2)本質: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3)內容: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設置及職權等國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2. 我國憲法的地位?①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②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③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④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3. 為什么要維護憲法權威?①憲法的權威關系國家的命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如果憲法沒有權威,法治的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如果憲法受到漠視,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就無法保證。4. 如何維護憲法權威?①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②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法律為行動準則。③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5.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和其他法律的區別)①內容: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某一方面的規定。②效力: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③制定和修改程序: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④基礎和核心: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6. 憲法嚴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有何意義?一方面使得憲法的內容具有更廣泛的民意基礎,另一方面可保障憲法的長期穩定性,使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健康發展。6.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憲法和其他法律的聯系)①全面依法治國,保障憲法實施,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②憲法的規定具有原則性的特點,各種法律制度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③憲法是對公民基本權利和根本確認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課 保障憲法實施 第二框 加強憲法監督1. 為什么要加強憲法監督?①監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不受監督的權力將導致腐敗。②為了保證國家機關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備的監督公權力行使的制度體系,在這一監督體系中,憲法監督制度具有基礎性意義。③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我們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不斷加強憲法監督工作。2. 我國憲法監督的主體是什么?①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憲法和法律;②地方各級人大在本行政區域內負有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的職責。3. 我國憲法監督的內容是什么?(憲法監督制度)①合憲性審查和監督,即審查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合憲性,使其與憲法不抵觸;②審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等的違憲行為,追究其違憲責任,維護憲法權威。4. 如何加強憲法監督?(如何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①要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監督機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擔負起憲法監督職責。②要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加強對憲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憲法權威。③對于各種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④增強憲法意識。5. 為了增強公民的憲法意識,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等;參觀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參觀憲法主題公園、組織憲法誦讀活動等6. 為什么要增強憲法意識?①加強憲法監督,既需要完備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們增強憲法意識。②憲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③我們要增強憲法意識,熱愛憲法,捍衛憲法。7. 公民應如何增強憲法意識?我們要增強憲法意識,熱愛憲法,捍衛憲法。(1)學習憲法。我們不僅要了解我國憲法產生和發展的歷程,還要在理解我國憲法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著重領會我國憲法的原則和精神。同時,還應積極參與憲法宣傳活動,讓憲法走近群眾,深入人心,為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貢獻自己的力量。(2)認同憲法。我們要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讓憲法真正銘刻于心,讓憲法精神在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3)踐行憲法。我們要將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落實在實際行動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學會運用憲法精神來分析和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8. 為什么要推動憲法實施?①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②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我們堅持憲法至上,自覺踐行憲法精神,積極推動憲法實施。9. 如何保障憲法實施?(1)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2)加強憲法監督: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不斷加強憲法監督工作。(3)增強憲法意識:通過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等增強公民憲法意識;公民要學習憲法、認同憲法、踐行憲法,積極推動憲法實施。10.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意義?①有利于強化國家公職人員的憲法意識,讓他們珍惜憲法賦予的權力,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②有利于捍衛憲法的地位,維護憲法權威,保證憲法實施;③有利于增強公民對憲法的了解和認識,促進公民忠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④有利于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營造憲法至上、人人信仰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第三課 公民權利 第一框 公民基本權利1.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1)政治權利和自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文化權利。(4)其他權利: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 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①條件: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②重要性: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2)政治自由。①內容: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3)監督權。①內容: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②意義:a.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b.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監督和社會監督,促進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c.提高公民參政議政的熱情,激發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d.拓寬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等③行使途徑:a.通過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人大常委會反映;b.采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部門舉報或反映;c.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進行輿論監督。④注意問題:a.遵守道德和法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b.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法行使;c.實事求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3. 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有什么意義?(重要性)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參與國家政治生活,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這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體現。4. 人身自由(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內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重要性(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5.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37)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侵權表現:非法拘禁、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6. 人格尊嚴不受侵犯(P38)(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應當享有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權利。(2)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3)內容: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 隱私權等。7. 住宅不受侵犯(1)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寧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間。(2)憲法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8.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憲法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9. 我國公民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包括哪些?(1)財產權。①重要性: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及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財產。②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③內容: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2)勞動權。①含義: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②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③重要性: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獲得勞動報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實現自身價值,也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3)物質幫助權。①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②保障措施: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4)受教育權。①含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②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③保障措施: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國家制定資助政策。(5)文化權利。①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②保障措施: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第三課 公民權利 第二框 依法行使權利1. 公民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維權守程序。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2. 維護權利守程序的意義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3. 公民權利受到損害時應該怎么做?(怎樣做到維護權利守程序)①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②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③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4. 和解(1)含義:和解是當事人之間協商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2)適用情形: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3)實施方法: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5. 調解(1)含義: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2)實施方法: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3)方式: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6. 仲裁(1)含義: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2)適用情形: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3)實施方法: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7. 訴訟(1)含義: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2)實施方法: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權益。(3)方式:①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②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③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課 公民義務 第一框 公民基本義務1.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1)遵守憲法法律。(2)維護國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納稅。(5)其他義務。包括: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人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2. 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原因及表現?(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2)具體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 公民應如何遵守憲法和法律?(要求)①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②自覺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③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4. 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①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②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5. 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1)原因: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2)做法: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6.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1)內容:①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等。②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③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2)重要性: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7. 依法服兵役(1)原因:①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2)兵役制度:我國實行志愿兵役為主體的志愿兵役與義務兵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3)分類: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4)要求:現役軍人,必須遵守軍隊的條令和條例,忠于職守,隨時為保衛祖國而戰斗;預備役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參加軍事訓練,隨時準備應召參戰,保衛祖國。8. 依法納稅(P52)(1)原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2)違反依法納稅義務的表現及后果: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9. 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4月15日)有什么重要意義?有助于幫助公民認清國家安全形勢增強危機憂患意識、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安全法和相關法律,積極支持配合國家安全機關履行職責,為維護國家安全作出應有貢獻。 第四課 公民義務 第一框 依法履行義務1. 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相統一)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2. 公民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有什么意義?(1)行使權利: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2)履行義務: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3. 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4. 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5. 如何履行法定義務?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6. 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7. 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怎樣的責任?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①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②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③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