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學 科: 生物 年級: 七年級 執教人:課 題 第三單元第二章第三節開花和結果(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復習花朵的結構2、掌握傳粉和受精的過程3、掌握子房的發育和果實的形成。4、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科學態度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 傳粉和受精的過程。子房的發育和過時的形成。教學難點 受精的過程及受精后子房的發育。教 學 設 計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導入新課 以麻城市的“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引入。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就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朵兒讓我們的世界多姿多彩,花兒凋零,指頭碩果累累。那么從開花到結果,花朵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美麗的花兒是怎么發育成甜蜜的果實呢?二、復習舊知引導學生復習花朵的結構提問:是不是所有的花都有雄蕊和雌蕊呢?三、傳粉和受精1、傳粉:[設疑]在植物開花季節,常見蜜蜂、蝴蝶等昆蟲在花間飛舞,這些昆蟲起何作用?請同學根據動態圖形,說出什么是傳粉,如何區分自花傳粉與異花傳粉。引導學生思考:以風和昆蟲為傳粉媒介的花的特點。人工輔助授粉:[講述]生活中,經常會發現玉米的果穗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有空癟的。這主要是因為傳粉不足引起的。有什么解決方法嗎?2、受精:[創設情境]在風和昆蟲的幫助下,雌蕊的柱頭上落滿了花粉。表面看來沒有什么事情發生,可雌蕊的內部卻發生著復雜的變化。究竟發生了什么變化呢?[播放視頻]花的受精過程。教師以道具為實例,講述學生對受精過程的直觀理解,加深學生對受精過程的理解。尤其加深子房結構圖示的記憶和理解。四、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創設情景]受精后,美麗的花朵就開始凋謝了,可有人說“花開是一種美麗,凋謝也是一種美麗,因為那意味著新生命的誕生!” 以課件動態圖觀察花朵凋零,子房各部分的變化。 利用課件展示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以及對應關系。 利用教具反復加深學生對于子房的發育和果實的對應關系。五、小結用精簡的語言高度概括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花的基本結構,傳粉和受精的過程及受精后子房的發育六、情感教育觀察龜山賞花的照片,對照不文明的賞花行為,我們應該如何做? 欣賞,猜想,思考。觀察桃花模具,認識花各部分的結構。相互交流,討論概述昆蟲是如何傳粉的。讓一組學生上臺表演,讓學生扮演花朵,演示如何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學生舉例:生活中常見的蟲媒花和風媒花。學生思考:人工授粉需要的幾個關鍵因素。應該如何完成。觀察課本107頁人工授粉思考、回答觀察、思考。閱讀教材受精過程示意圖,傾聽教師講解。分組討論,選出代表子房發育中變化最大的是哪些部分。學生回答。學生討論,并回答。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此課中,花朵結構和傳粉概念以及傳粉方式方法相對學生比較直觀,易于理解和記憶。受精和子房的發育相對學生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所以需要反復以圖片,動態圖,和教具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