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資源簡介

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一、單選題
1.某一區域的圖幅大小不同,則( ?。?br/>A.圖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B.圖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C.圖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D.圖幅大小與比例尺大小無關
2.某校七年級(一)班,面向黑板,右側是教室的前后門。小強同學用皮尺測得教室長9米、寬7米,用手機指南針測得面對黑板的方向是正東。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教室的前門朝向(  )
A.東方 B.西方 C.北方 D.南方
(2)小強用30×21厘米的紙繪制教室平面圖,宜選用的比例尺是(  )
A.1:10 B.1:40 C.1:200 D.1:1000
3.下列四幅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圖中,A,B兩點所表示的實際距離最長的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
4.榮成市某學校到環翠區開展研學活動,小方同學利用手機獲得甲、乙、丙、丁四幅圖(下圖)。其中,甲、乙為使用手機電子地圖軟件查詢路線時,通過縮、放屏幕先后獲得的;丙為某景區景點分布圖,丁為某景點照片。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甲、乙兩圖(兩圖圖幅相同)的比較,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的路線更近 B.甲圖比例尺更大
C.乙圖表示范圍更大 D.乙圖表示內容更詳細
(2)結合上圖信息,找出錯誤的敘述( ?。?br/>A.地圖是運用各種符號來表達地理事物
B.在丙圖上可以量算出兩景點之間的實地距離
C.丁照片景觀清晰,同樣具備地圖功能
D.借助甲、乙兩圖可以實時查詢、導航定位
5.讀“某學校的平面圖”,完成小題。
(1)判斷該校校門的朝向是( ?。?br/>A.東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假如學校田徑場一周的周長為250米,某七年級學生為它畫了一張平面圖,圖中田徑場的周長為25厘米,那這幅圖的比例尺應為( ?。?br/>A.1:100 B.1:1000 C.1:10 000 D.1:100 000
6.為了使教育均衡化發展,我市每年都有老師到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學校去支教。這說明( ?。?br/>A.人們在社區生活 B.不同類型的社區具有共同點
C.不同社區規模不同 D.人們往來區域之間
7.社區特色各異,下列描述符合鄉村社區特點的是( ?。?br/>A.高樓林立,商客云集,商品交易頻繁
B.學府多多,人才濟濟,科技成果輝煌
C.新房幢幢,工人上班,居民安居樂業
D.排屋錯落,農民勞作,莊稼蔥綠遍野
8.古老村落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古村落被發掘并加以保護,其中位于陜西省西安郊的半坡村落遺址是距今6800-6200年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在河谷階地上營建的居住場所。讀“世界古文明發源地及半坡原始村落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古文明時期的村落在最初選址時,人們一般不考慮的條件是(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礦產豐富
(2)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
A.半坡原始村落屬于鄉村聚落
B.半坡原始村落屬于城市聚落
C.半坡村落遺址有多種研究價值
D.半坡村落遺址應開發與保護并重
9.下圖為我國某地聚落景觀,當地居民以茶樹種植為主業。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景觀的聚落形式及判斷理由是(  )
①城市②鄉村
③從事農業生產④從事非農業生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該聚落最可能位于( ?。?br/>A.寧夏平原 B.內蒙古高原 C.東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10.有的房屋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懸離地面;有的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導致它們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br/>A.自然環境 B.歷史文化 C.風俗習慣 D.生活方式
11.黃巖蜜桔在上海果品市場銷售,最能說明( ?。?br/>A.黃巖和上海由于文化不同發生聯系
B.黃巖和上海由于政治不同發生聯系
C.黃巖和上海由于物產不同發生聯系
D.黃巖和上海由于生態不同發生聯系
12.下列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文化交流的是( ?。?br/>A.諸暨的香榧、茶葉等特產銷往上海
B.諸暨某大學畢業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杭州人才市場的信息
C.諸暨某企業老板到江西投資房地產
D.諸暨越劇團演員赴北京參加演出
13.關于城市聚落景觀,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br/>A.樓房低矮稀疏 B.公共設施較少
C.交通網絡發達 D.人口密度較小
14.下列條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br/>A.土壤肥沃 B.水源不足 C.地形平坦 D.交通便利
15.平原地區的村落與山區的村落相比,主要特點是( ?。?br/>①規模更大 ②呈帶狀分布
③呈團狀分布 ④相對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比例尺的表現形式,通常有( ?。?br/>①數字式 ②線段式 ③文字式 ④圖畫式
A.②①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教室里貼有同樣大小的下列四幅地圖,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br/>A.世界地圖 B.中國地圖 C.廣東省地圖 D.揭陽市地圖
18.在某地圖上,量得長江的長度是21厘米,長江全長630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  )
A.三十萬分之一 B.1:3000000
C.1/30000000 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30千米
19.下列圖例中,不可能在安徽省地圖上出現的是( ?。?br/>A. B. C. D.
20.下圖是某地等高線略圖,圖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br/>A.由東向西 B.由西向東
C.由東南向西北 D.由西南向東北
二、材料分析題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上圖的地形類型最有可能是   ,圖中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米。
(2)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語言”中的   。如果將上圖繪制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則綠色越淺的地方,海拔   。
(3)判斷圖中a、b兩處哪一條可能是小溪,請說明判斷的理由。該小溪的流向是怎樣的?
(4)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圖________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
A. B.
C. D.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廣東梅州山區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茶葉和沙田柚是這里的特產,鄉親們最忙、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茶葉和沙田柚豐收的季節。由于質量好,這些產品大多銷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歡迎。
材料二:深圳是著名的經濟特區和現代化城市,高樓鱗次櫛比,十分繁華。特別是東門商圈,每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這里既有綜合性的大商場,也有名特商品專賣店。在這里,您可以采購到全國各地的特產。
材料三:社區的和諧程度已成為衡量社會和諧與否的重要指標,而建設和諧社區并不是一句口號,應該從軟件和硬件上下功夫,切實做到建設和諧社區、最宜人居。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描述了什么類型的社區?
(2)你認為廣東梅州山區和深圳東門商圈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嗎?請說說理由。
(3)你認為這兩個社區之間還可以加強哪些方面的合作?結合材料三,想一想和諧社區的建設需要哪些軟件和硬件?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李麗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四面環山,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在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一萬多勤勞樸實的村民。為了使家鄉更美好,他們每天都辛勤地勞動著。終于,家鄉與外界相連的公路更寬了,學校的設備更先進了,山上的樹木更綠了,果樹上的果實更沉甸甸了,村民們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1)李麗的家鄉屬于什么聚落?
(2)李麗家鄉的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方式主要是什么?
(3)舉例說明該聚落的分布、形態等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24.(2018七上·南潯期末)2019年元旦,潯溪中學小明同學跟隨父母去西山島(中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縹緲村外婆家喝喜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從定向法來看,圖1采用   定向法,圖2采用   定向法。根據圖1,可以判定西山島位于潯溪中學的   (填方向)。
(2)根據圖1,可推算出圖2的比例尺大約為( ?。?br/>A.1:2500 B.1:25000 C.1:250000 D.1:2500000
(3)吃好中飯后,小明與表哥沿著登山步道攀登有太湖第一峰之稱的縹緲峰。從地形部位看,圖2中登山步道都位于   處,縹緲峰的海拔高度起碼在   米以上。從聚落的分類來看,包括小明外婆家縹緲村在內的西山島的聚落屬于   。
(4)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得益于改革開放,小明外婆家和縹緲村的其他居民過上了非常富裕的生活。綜合上述材料,分析縹緲村居民當前主要從事哪些生產活動。
25.下圖為浙江省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王村規模遠大于李村,從圖中看導致兩個聚落規模產生差異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2)大青山頂和李村的海拔高度大約相差多少米 站在大青山頂可否看到李村,為什么
(3)某游客沿小路從李村游覽到小橋(b處),感覺從古廟(a處)到小橋一段遠較李村到古廟段行走輕松,請借助等高線地形圖幫助他分析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某一區域的圖幅大小不同,則圖幅越大,比例尺的分母越小,其比例尺越大;圖幅越小,比例尺的分母越大,其比例尺越小,A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根據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比例尺就是個分數,我們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寫成分數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況下,分母越大分數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數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進行分析解答。
2.【答案】(1)D
(2)B
【知識點】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黑板的方向是正東,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可知,教室的前門朝向正南方;D正確,符合題意。
(2)9米=900厘米,7米=700厘米;根據比例尺公式:比例尺= ,得知:教室長的比例尺= ,教室寬的比例尺= ,因此選項B最為合適。
故答案為:(1)D;(2)B;
【點評】(1)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
(2)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實際范圍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則地圖的圖幅越大,反之越小。
3.【答案】C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讀圖可知,甲圖比例尺為1:10000,乙圖比例尺為1:10000,丙圖比例尺為1:1000000,丁圖比例尺為1:1000.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小的是丙圖(同一圖幅,比例尺最小,實際范圍最大),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可判定,丙圖A、B兩點所表示的實際距離最長。
故答案為:C。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所以在繪制大范圍地區的地圖時,往往采用較小的比例尺,而繪制小范圍地區的地圖時,需要采用較大的比例尺。
4.【答案】(1)D
(2)C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甲圖的比例尺更小,其路線會更遠,故A和B錯誤。
乙圖表示的范圍更小,甲圖的范圍更大,故C錯誤。
乙表示的內容更詳細,故D正確。
(2)地圖是運用各種符號來表達地理事物,故A正確。
在丙圖上可以量算出兩景點之間的實際距離,故B正確。
丁照片景觀清晰,但不具備地圖的功能,缺少比例尺、方向等,故C錯誤。
借助甲、乙兩圖可以實時查詢、導航定位,故D正確。
故答案為:(1)D;(2)C;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實際范圍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則地圖的圖幅越大,反之越小。
5.【答案】(1)B
(2)B
【知識點】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的信息,結合指北標判斷該校校門的朝向是南方。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根據比例尺公式,圖上距離是25厘米,實際距離是250米,可以計算出該圖的比例尺1:1000。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6.【答案】D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為了使教育均衡化發展,我市每年都有老師到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學校去支教。這說明人們往來于區域之間。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7.【答案】D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鄉村社區的特點是排屋錯落,農民勞作,莊稼蔥綠遍野。其他都是城市社區的特點。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③公共設施:
8.【答案】(1)D
(2)B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原始社會的生產方式主要以農業為主,沒有工業,因此他們在聚落選址時不會考慮礦產是否豐富。
(2)半坡原始村落是原始社會的鄉村聚落,當時還沒有出現城市,因此不屬于城市聚落,故B錯誤。
故答案為:(1)D。(2)B。
【點評】(1)聚落大多選擇在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如平原地區是聚落的最佳選址區位,中緯度沿海地區氣候溫和,聚落往往比較集中。交通便利的地區像交通路線交匯處、沿海沿河等地區有利于聚落的形成。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2)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按照聚落的規模大小,可以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規模較大,占地廣,以二三產業為主;鄉村聚落規模較小,占地少,以第一產業為主。
9.【答案】(1)C
(2)C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該地的聚落規模小,主要從事種植業,所以是鄉村聚落,從事農業生產。
故答案為:C。
(2)從該地區的民居和植被看,該地區降水豐富,屋頂坡度較大,植被較為茂密,所以可能位于我國南方地區。
故答案為:C。
【點評】我國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平原多,河網密布,水源充足,農耕條件優越,農業歷史悠久,人口和城鎮稠密,工商業發達,經濟基礎濃厚。河流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提供了灌溉水源,便利的水陸交通,提供了生活用水,但豐水期容易產生洪澇災害,危害生產和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10.【答案】A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 有的房屋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懸離地面;有的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導致它們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環境。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
11.【答案】C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 黃巖蜜桔在上海果品市場銷售,最能說明黃巖和上海由于物產不同發生聯系。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12.【答案】D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諸暨的香榧、茶葉等特產銷往上海,屬于經濟交流;諸暨某大學畢業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杭州人才市場的信息,屬于信息交流;諸暨某企業老板到江西投資房地產,屬于經濟交流;諸暨越劇團演員赴北京參加演出,屬于文化交流。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13.【答案】C
【知識點】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景觀的特色是樓房高大林立,公共設施多,交通網絡發達,人口密度較大。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③公共設施:鄉村聚落交通不便,類型單一,數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類型齊全,數量多。
14.【答案】B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一般形成于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的地方。水源不足不利于人類生存和開展人類活動,不利于聚落的形成。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經濟發達的地區。
15.【答案】C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平原地區比山區相比,地勢較平坦,交通較便利,平原地區的村落與山區的村落相比,主要特點是①規模更大,呈團狀分布,相對集中,故C符合題意。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平原地區的村落與山區的村落相比的主要特點。
16.【答案】D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地圖三個要素之一,比例尺是由圖上距離比上實際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式,分別是數字式、線段式和文字式。
故答案為:D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實際范圍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則地圖的圖幅越大,反之越小。
17.【答案】D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四幅地圖圖幅大小相同,揭陽市地圖實際范圍最小,因此比例尺最大。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18.【答案】C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6300千米=630000000厘米;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 = ,也就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300千米。
故答案為:C。
【點評】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①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式:數字式、文字式、線段式
②比例尺的大?。悍謹抵翟酱螅壤咴酱?;分數值越小,比例尺越小。
③圖幅相同的地圖,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19.【答案】A
【知識點】圖例和注記
【解析】【分析】讀圖可知,A是國界線,安徽省不是邊疆省區,不可能在安徽省地圖上出現;B是山峰,C鐵路,D是城市,都可能在安徽省地圖上出現。故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圖例的識記,讀圖牢記即可。
20.【答案】C
【知識點】方向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判斷,指向標的箭頭指向為北方,河流一般在山谷發育,山谷地帶等高線向高出凸出,由此可判斷該地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圖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東南向西北流。
故答案為:C。
【點評】判定方向:①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時)②指向標箭頭的方向為正北方,其他的方向再按已經定好了的北方來判定。③經緯網定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1.【答案】(1)山地;100
(2)注記;越高
(3)a處是小溪。a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容易形成河流。自東北向西南流。
(4)B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圖例和注記
【解析】【分析】(1)、根據等高線的分布判斷,上圖的地形類型最有可能是山地,圖中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400-300=100米。
(2)、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語言”中的注記。如果將上圖繪制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則綠色越淺的地方,海拔越高。
(3)、判斷圖中a處可能是小溪,a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容易形成河流。該小溪的流向是自東北向西南流。
(4)、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圖B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
【點評】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若等高線成較小的封閉曲線時,這一地區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島。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分水線。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出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稱為集水線。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
22.【答案】(1)材料一中的廣東梅州山區是鄉村社區,材料二中的深圳東門商圈是城市社區。
(2)可以。梅州山區的特產茶葉和沙田柚可以運到深圳東門商圈銷售;梅州山區的居民可以到深圳東門商圈購買山區很難買到的商品(如家電、紡織品等)。
(3)兩個社區之間還可以加強物產、經濟、文化、信息等諸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軟件:社區歸屬感、管理制度、各項活動等;硬件:小區規劃、綠化、學校、商店等。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 (1)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一中的廣東梅州山區屬于鄉村社區,材料二中的深圳東門商圈屬于城市社區。
(2)根據材料可知,兩個社區屬于不同的社區,它們之間存在著物產的差異,為了滿足人類生活的不同需要,廣東梅州山區和深圳東門商圈可以進行優勢互補。理由是:梅州山區的特產茶葉和沙田柚可以運到深圳東門商圈銷售;梅州山區的居民可以到深圳東門商圈購買山區很難買到的商品(如家電、紡織品等)。
(3)根據材料可知,兩個社區屬于不同的社區,它們之間存在著物產的差異,為了滿足人類生活的不同需要, 兩個社區之間還可以加強物產、經濟、文化、信息等諸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結合材料三,想一想和諧社區的建設需要 軟件:社區歸屬感、管理制度、各項活動等;硬件:小區規劃、綠化、學校、商店等。
【點評】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著相對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服務設施,是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社會。社區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社區包含城市社區,又包含農村社區。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
23.【答案】(1)鄉村聚落。
(2)主要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
(3)為了避免洪澇災害,村落往往建在高地上;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山區村落的規模比較小,多沿著山谷呈帶狀分布;山上多林木,人們以林業為主。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根據題中信息可知,李麗的家鄉四面環山,山上樹木郁郁蔥蔥,田地里農民在辛勤勞作,等等說明該聚落屬于鄉村聚落。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李麗家鄉的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方式主要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
(3)、為了避免洪澇災害,村落往往建在高地上;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山區村落的規模比較小,多沿著山谷呈帶狀分布;山上多林木,人們以林業為主。
【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
24.【答案】(1)指向標;一般;西北
(2)C
(3)山谷;250米;鄉村聚落
(4)旅游業、農業(或種植業)等。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從定向法來看,圖1采用的是指向標定向法,圖2采用的是一般定向法。根據圖1,可以判定西山島位于潯溪中學的西北方向。
(2)、根據圖1,可推算出圖2的比例尺大約為 1:250000 。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地形部位看,圖2中登山步道都位于山谷處,縹緲峰的海拔高度起碼在250米以上。從聚落的分類來看,包括小明外婆家縹緲村在內的西山島的聚落屬于鄉村聚落。
(4)、根據材料可知, 縹緲村居民當前主要從事種植業或旅游業等。
【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25.【答案】(1)地勢、水源、交通。
(2)250m至350m。不能,因為兩地之間有山脊阻擋視線。
(3)該路段坡度緩;小路走向與等高線大致平行。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
【解析】【分析】(1)、王村規模遠大于李村,從圖中看導致兩個聚落規模產生差異的自然因素有地勢、水源、交通。
(2)、大青山頂和李村的海拔高度大約相差250m至350m。站在大青山頂不能看到李村,因為兩地之間有山脊阻擋視線。
(3)、借助等高線地形圖看該路段坡度緩;小路走向與等高線大致平行,爬坡比較省力。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1 / 1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一、單選題
1.某一區域的圖幅大小不同,則( ?。?br/>A.圖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B.圖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C.圖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D.圖幅大小與比例尺大小無關
【答案】A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某一區域的圖幅大小不同,則圖幅越大,比例尺的分母越小,其比例尺越大;圖幅越小,比例尺的分母越大,其比例尺越小,A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根據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比例尺就是個分數,我們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寫成分數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況下,分母越大分數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环粗?,分母越小分數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進行分析解答。
2.某校七年級(一)班,面向黑板,右側是教室的前后門。小強同學用皮尺測得教室長9米、寬7米,用手機指南針測得面對黑板的方向是正東。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教室的前門朝向(  )
A.東方 B.西方 C.北方 D.南方
(2)小強用30×21厘米的紙繪制教室平面圖,宜選用的比例尺是( ?。?br/>A.1:10 B.1:40 C.1:200 D.1:1000
【答案】(1)D
(2)B
【知識點】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黑板的方向是正東,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可知,教室的前門朝向正南方;D正確,符合題意。
(2)9米=900厘米,7米=700厘米;根據比例尺公式:比例尺= ,得知:教室長的比例尺= ,教室寬的比例尺= ,因此選項B最為合適。
故答案為:(1)D;(2)B;
【點評】(1)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
(2)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實際范圍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則地圖的圖幅越大,反之越小。
3.下列四幅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圖中,A,B兩點所表示的實際距離最長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讀圖可知,甲圖比例尺為1:10000,乙圖比例尺為1:10000,丙圖比例尺為1:1000000,丁圖比例尺為1:1000.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小的是丙圖(同一圖幅,比例尺最小,實際范圍最大),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可判定,丙圖A、B兩點所表示的實際距離最長。
故答案為:C。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所以在繪制大范圍地區的地圖時,往往采用較小的比例尺,而繪制小范圍地區的地圖時,需要采用較大的比例尺。
4.榮成市某學校到環翠區開展研學活動,小方同學利用手機獲得甲、乙、丙、丁四幅圖(下圖)。其中,甲、乙為使用手機電子地圖軟件查詢路線時,通過縮、放屏幕先后獲得的;丙為某景區景點分布圖,丁為某景點照片。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甲、乙兩圖(兩圖圖幅相同)的比較,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的路線更近 B.甲圖比例尺更大
C.乙圖表示范圍更大 D.乙圖表示內容更詳細
(2)結合上圖信息,找出錯誤的敘述(  )
A.地圖是運用各種符號來表達地理事物
B.在丙圖上可以量算出兩景點之間的實地距離
C.丁照片景觀清晰,同樣具備地圖功能
D.借助甲、乙兩圖可以實時查詢、導航定位
【答案】(1)D
(2)C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甲圖的比例尺更小,其路線會更遠,故A和B錯誤。
乙圖表示的范圍更小,甲圖的范圍更大,故C錯誤。
乙表示的內容更詳細,故D正確。
(2)地圖是運用各種符號來表達地理事物,故A正確。
在丙圖上可以量算出兩景點之間的實際距離,故B正確。
丁照片景觀清晰,但不具備地圖的功能,缺少比例尺、方向等,故C錯誤。
借助甲、乙兩圖可以實時查詢、導航定位,故D正確。
故答案為:(1)D;(2)C;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實際范圍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則地圖的圖幅越大,反之越小。
5.讀“某學校的平面圖”,完成小題。
(1)判斷該校校門的朝向是( ?。?br/>A.東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假如學校田徑場一周的周長為250米,某七年級學生為它畫了一張平面圖,圖中田徑場的周長為25厘米,那這幅圖的比例尺應為( ?。?br/>A.1:100 B.1:1000 C.1:10 000 D.1:100 000
【答案】(1)B
(2)B
【知識點】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的信息,結合指北標判斷該校校門的朝向是南方。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根據比例尺公式,圖上距離是25厘米,實際距離是250米,可以計算出該圖的比例尺1:1000。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6.為了使教育均衡化發展,我市每年都有老師到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學校去支教。這說明( ?。?br/>A.人們在社區生活 B.不同類型的社區具有共同點
C.不同社區規模不同 D.人們往來區域之間
【答案】D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為了使教育均衡化發展,我市每年都有老師到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學校去支教。這說明人們往來于區域之間。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7.社區特色各異,下列描述符合鄉村社區特點的是( ?。?br/>A.高樓林立,商客云集,商品交易頻繁
B.學府多多,人才濟濟,科技成果輝煌
C.新房幢幢,工人上班,居民安居樂業
D.排屋錯落,農民勞作,莊稼蔥綠遍野
【答案】D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鄉村社區的特點是排屋錯落,農民勞作,莊稼蔥綠遍野。其他都是城市社區的特點。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③公共設施:
8.古老村落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古村落被發掘并加以保護,其中位于陜西省西安郊的半坡村落遺址是距今6800-6200年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在河谷階地上營建的居住場所。讀“世界古文明發源地及半坡原始村落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古文明時期的村落在最初選址時,人們一般不考慮的條件是(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礦產豐富
(2)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br/>A.半坡原始村落屬于鄉村聚落
B.半坡原始村落屬于城市聚落
C.半坡村落遺址有多種研究價值
D.半坡村落遺址應開發與保護并重
【答案】(1)D
(2)B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原始社會的生產方式主要以農業為主,沒有工業,因此他們在聚落選址時不會考慮礦產是否豐富。
(2)半坡原始村落是原始社會的鄉村聚落,當時還沒有出現城市,因此不屬于城市聚落,故B錯誤。
故答案為:(1)D。(2)B。
【點評】(1)聚落大多選擇在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如平原地區是聚落的最佳選址區位,中緯度沿海地區氣候溫和,聚落往往比較集中。交通便利的地區像交通路線交匯處、沿海沿河等地區有利于聚落的形成。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2)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按照聚落的規模大小,可以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規模較大,占地廣,以二三產業為主;鄉村聚落規模較小,占地少,以第一產業為主。
9.下圖為我國某地聚落景觀,當地居民以茶樹種植為主業。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景觀的聚落形式及判斷理由是( ?。?br/>①城市②鄉村
③從事農業生產④從事非農業生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該聚落最可能位于(  )
A.寧夏平原 B.內蒙古高原 C.東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答案】(1)C
(2)C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該地的聚落規模小,主要從事種植業,所以是鄉村聚落,從事農業生產。
故答案為:C。
(2)從該地區的民居和植被看,該地區降水豐富,屋頂坡度較大,植被較為茂密,所以可能位于我國南方地區。
故答案為:C。
【點評】我國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平原多,河網密布,水源充足,農耕條件優越,農業歷史悠久,人口和城鎮稠密,工商業發達,經濟基礎濃厚。河流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提供了灌溉水源,便利的水陸交通,提供了生活用水,但豐水期容易產生洪澇災害,危害生產和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10.有的房屋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懸離地面;有的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導致它們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br/>A.自然環境 B.歷史文化 C.風俗習慣 D.生活方式
【答案】A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 有的房屋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懸離地面;有的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導致它們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環境。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
11.黃巖蜜桔在上海果品市場銷售,最能說明( ?。?br/>A.黃巖和上海由于文化不同發生聯系
B.黃巖和上海由于政治不同發生聯系
C.黃巖和上海由于物產不同發生聯系
D.黃巖和上海由于生態不同發生聯系
【答案】C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 黃巖蜜桔在上海果品市場銷售,最能說明黃巖和上海由于物產不同發生聯系。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12.下列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文化交流的是( ?。?br/>A.諸暨的香榧、茶葉等特產銷往上海
B.諸暨某大學畢業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杭州人才市場的信息
C.諸暨某企業老板到江西投資房地產
D.諸暨越劇團演員赴北京參加演出
【答案】D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諸暨的香榧、茶葉等特產銷往上海,屬于經濟交流;諸暨某大學畢業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杭州人才市場的信息,屬于信息交流;諸暨某企業老板到江西投資房地產,屬于經濟交流;諸暨越劇團演員赴北京參加演出,屬于文化交流。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13.關于城市聚落景觀,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樓房低矮稀疏 B.公共設施較少
C.交通網絡發達 D.人口密度較小
【答案】C
【知識點】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景觀的特色是樓房高大林立,公共設施多,交通網絡發達,人口密度較大。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③公共設施:鄉村聚落交通不便,類型單一,數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類型齊全,數量多。
14.下列條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br/>A.土壤肥沃 B.水源不足 C.地形平坦 D.交通便利
【答案】B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一般形成于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的地方。水源不足不利于人類生存和開展人類活動,不利于聚落的形成。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經濟發達的地區。
15.平原地區的村落與山區的村落相比,主要特點是( ?。?br/>①規模更大 ②呈帶狀分布
③呈團狀分布 ④相對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平原地區比山區相比,地勢較平坦,交通較便利,平原地區的村落與山區的村落相比,主要特點是①規模更大,呈團狀分布,相對集中,故C符合題意。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平原地區的村落與山區的村落相比的主要特點。
16.比例尺的表現形式,通常有(  )
①數字式 ②線段式 ③文字式 ④圖畫式
A.②①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地圖三個要素之一,比例尺是由圖上距離比上實際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式,分別是數字式、線段式和文字式。
故答案為:D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實際范圍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則地圖的圖幅越大,反之越小。
17.教室里貼有同樣大小的下列四幅地圖,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世界地圖 B.中國地圖 C.廣東省地圖 D.揭陽市地圖
【答案】D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四幅地圖圖幅大小相同,揭陽市地圖實際范圍最小,因此比例尺最大。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18.在某地圖上,量得長江的長度是21厘米,長江全長630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 ?。?br/>A.三十萬分之一 B.1:3000000
C.1/30000000 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30千米
【答案】C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6300千米=630000000厘米;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 = ,也就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300千米。
故答案為:C。
【點評】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①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式:數字式、文字式、線段式
②比例尺的大?。悍謹抵翟酱?,比例尺越大;分數值越小,比例尺越小。
③圖幅相同的地圖,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19.下列圖例中,不可能在安徽省地圖上出現的是( ?。?br/>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圖例和注記
【解析】【分析】讀圖可知,A是國界線,安徽省不是邊疆省區,不可能在安徽省地圖上出現;B是山峰,C鐵路,D是城市,都可能在安徽省地圖上出現。故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圖例的識記,讀圖牢記即可。
20.下圖是某地等高線略圖,圖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br/>A.由東向西 B.由西向東
C.由東南向西北 D.由西南向東北
【答案】C
【知識點】方向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判斷,指向標的箭頭指向為北方,河流一般在山谷發育,山谷地帶等高線向高出凸出,由此可判斷該地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圖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東南向西北流。
故答案為:C。
【點評】判定方向:①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時)②指向標箭頭的方向為正北方,其他的方向再按已經定好了的北方來判定。③經緯網定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二、材料分析題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上圖的地形類型最有可能是   ,圖中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米。
(2)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語言”中的   。如果將上圖繪制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則綠色越淺的地方,海拔   。
(3)判斷圖中a、b兩處哪一條可能是小溪,請說明判斷的理由。該小溪的流向是怎樣的?
(4)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圖________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
A. B.
C. D.
【答案】(1)山地;100
(2)注記;越高
(3)a處是小溪。a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容易形成河流。自東北向西南流。
(4)B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圖例和注記
【解析】【分析】(1)、根據等高線的分布判斷,上圖的地形類型最有可能是山地,圖中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400-300=100米。
(2)、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語言”中的注記。如果將上圖繪制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則綠色越淺的地方,海拔越高。
(3)、判斷圖中a處可能是小溪,a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容易形成河流。該小溪的流向是自東北向西南流。
(4)、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圖B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
【點評】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若等高線成較小的封閉曲線時,這一地區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島。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分水線。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出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稱為集水線。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廣東梅州山區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茶葉和沙田柚是這里的特產,鄉親們最忙、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茶葉和沙田柚豐收的季節。由于質量好,這些產品大多銷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歡迎。
材料二:深圳是著名的經濟特區和現代化城市,高樓鱗次櫛比,十分繁華。特別是東門商圈,每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這里既有綜合性的大商場,也有名特商品專賣店。在這里,您可以采購到全國各地的特產。
材料三:社區的和諧程度已成為衡量社會和諧與否的重要指標,而建設和諧社區并不是一句口號,應該從軟件和硬件上下功夫,切實做到建設和諧社區、最宜人居。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描述了什么類型的社區?
(2)你認為廣東梅州山區和深圳東門商圈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嗎?請說說理由。
(3)你認為這兩個社區之間還可以加強哪些方面的合作?結合材料三,想一想和諧社區的建設需要哪些軟件和硬件?
【答案】(1)材料一中的廣東梅州山區是鄉村社區,材料二中的深圳東門商圈是城市社區。
(2)可以。梅州山區的特產茶葉和沙田柚可以運到深圳東門商圈銷售;梅州山區的居民可以到深圳東門商圈購買山區很難買到的商品(如家電、紡織品等)。
(3)兩個社區之間還可以加強物產、經濟、文化、信息等諸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軟件:社區歸屬感、管理制度、各項活動等;硬件:小區規劃、綠化、學校、商店等。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 (1)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一中的廣東梅州山區屬于鄉村社區,材料二中的深圳東門商圈屬于城市社區。
(2)根據材料可知,兩個社區屬于不同的社區,它們之間存在著物產的差異,為了滿足人類生活的不同需要,廣東梅州山區和深圳東門商圈可以進行優勢互補。理由是:梅州山區的特產茶葉和沙田柚可以運到深圳東門商圈銷售;梅州山區的居民可以到深圳東門商圈購買山區很難買到的商品(如家電、紡織品等)。
(3)根據材料可知,兩個社區屬于不同的社區,它們之間存在著物產的差異,為了滿足人類生活的不同需要, 兩個社區之間還可以加強物產、經濟、文化、信息等諸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結合材料三,想一想和諧社區的建設需要 軟件:社區歸屬感、管理制度、各項活動等;硬件:小區規劃、綠化、學校、商店等。
【點評】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著相對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服務設施,是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社會。社區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社區包含城市社區,又包含農村社區。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李麗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四面環山,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在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一萬多勤勞樸實的村民。為了使家鄉更美好,他們每天都辛勤地勞動著。終于,家鄉與外界相連的公路更寬了,學校的設備更先進了,山上的樹木更綠了,果樹上的果實更沉甸甸了,村民們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1)李麗的家鄉屬于什么聚落?
(2)李麗家鄉的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方式主要是什么?
(3)舉例說明該聚落的分布、形態等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答案】(1)鄉村聚落。
(2)主要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
(3)為了避免洪澇災害,村落往往建在高地上;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山區村落的規模比較小,多沿著山谷呈帶狀分布;山上多林木,人們以林業為主。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根據題中信息可知,李麗的家鄉四面環山,山上樹木郁郁蔥蔥,田地里農民在辛勤勞作,等等說明該聚落屬于鄉村聚落。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李麗家鄉的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方式主要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
(3)、為了避免洪澇災害,村落往往建在高地上;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山區村落的規模比較小,多沿著山谷呈帶狀分布;山上多林木,人們以林業為主。
【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
24.(2018七上·南潯期末)2019年元旦,潯溪中學小明同學跟隨父母去西山島(中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縹緲村外婆家喝喜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從定向法來看,圖1采用   定向法,圖2采用   定向法。根據圖1,可以判定西山島位于潯溪中學的  ?。ㄌ罘较颍?。
(2)根據圖1,可推算出圖2的比例尺大約為( ?。?br/>A.1:2500 B.1:25000 C.1:250000 D.1:2500000
(3)吃好中飯后,小明與表哥沿著登山步道攀登有太湖第一峰之稱的縹緲峰。從地形部位看,圖2中登山步道都位于   處,縹緲峰的海拔高度起碼在   米以上。從聚落的分類來看,包括小明外婆家縹緲村在內的西山島的聚落屬于   。
(4)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得益于改革開放,小明外婆家和縹緲村的其他居民過上了非常富裕的生活。綜合上述材料,分析縹緲村居民當前主要從事哪些生產活動。
【答案】(1)指向標;一般;西北
(2)C
(3)山谷;250米;鄉村聚落
(4)旅游業、農業(或種植業)等。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從定向法來看,圖1采用的是指向標定向法,圖2采用的是一般定向法。根據圖1,可以判定西山島位于潯溪中學的西北方向。
(2)、根據圖1,可推算出圖2的比例尺大約為 1:250000 。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地形部位看,圖2中登山步道都位于山谷處,縹緲峰的海拔高度起碼在250米以上。從聚落的分類來看,包括小明外婆家縹緲村在內的西山島的聚落屬于鄉村聚落。
(4)、根據材料可知, 縹緲村居民當前主要從事種植業或旅游業等。
【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25.下圖為浙江省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王村規模遠大于李村,從圖中看導致兩個聚落規模產生差異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2)大青山頂和李村的海拔高度大約相差多少米 站在大青山頂可否看到李村,為什么
(3)某游客沿小路從李村游覽到小橋(b處),感覺從古廟(a處)到小橋一段遠較李村到古廟段行走輕松,請借助等高線地形圖幫助他分析原因。
【答案】(1)地勢、水源、交通。
(2)250m至350m。不能,因為兩地之間有山脊阻擋視線。
(3)該路段坡度緩;小路走向與等高線大致平行。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
【解析】【分析】(1)、王村規模遠大于李村,從圖中看導致兩個聚落規模產生差異的自然因素有地勢、水源、交通。
(2)、大青山頂和李村的海拔高度大約相差250m至350m。站在大青山頂不能看到李村,因為兩地之間有山脊阻擋視線。
(3)、借助等高線地形圖看該路段坡度緩;小路走向與等高線大致平行,爬坡比較省力。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长垣县| 铜鼓县| 太谷县| 会宁县| 灵寿县| 长岛县| 乐平市| 盐城市| 沧州市| 青冈县| 宝鸡市| 烟台市| 简阳市| 大宁县| 桐城市| 收藏| 漠河县| 即墨市| 弥渡县| 黄陵县| 庄浪县| 沙湾县| 腾冲县| 乌兰浩特市| 鹤岗市| 乌海市| 西平县| 阿荣旗| 滨州市| 桂林市| 沿河| 德兴市| 大安市| 贵德县| 德惠市| 临澧县| 思南县| 延安市| 米林县|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