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2022年全國兩會2022年道德與法治中考熱點專題復習目 錄時政鏈接一: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時政鏈接二:全過程人民民主時政鏈接三:全國協商第十三屆第五次會議時政鏈接四: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時政鏈接五:政府工作報告時政鏈接六:代表委員建言履職時政鏈接七:“兩高”工作報告時政鏈接一: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關鍵詞課本鏈接考點鏈接全國兩會八下第三單元1.什么是兩會?2.兩會的召開體現我國哪些政治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注意:中共二十大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是黨的最高領導機構;十九屆六中全稱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全過程人民民主全國兩會是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的平臺,今年的人大會議收到的議案有487件,建議、意見有約8000條,政協會議收到的提案有5979件。這些議案提案都是圍繞國計民生的問題展開,代表委員把基層以及各界的意見帶到會上,國家在出臺政策時也充分考慮吸收,實現了民意和決策的良性互動。連起民心和國策,傾聽民聲以惠民生,每年召開的全國兩會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動實踐。2022年3月兩會,“全過程人民民主”成為兩會熱詞。時政鏈接二:2.新型的民主的特點:(1)本質特征:人民當家作主(2)民主的目的:維護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3)民主真諦: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4) 民主形式:選舉民主 協商民主(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5)民主制度: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本)、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基本)。(一個根本,三個基本)4.民主權利有:選舉權、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5.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方式(途徑):①民主選舉 ②民主決策 ③民主監督關鍵詞課本鏈接考點鏈接全過程人民民主八下第1課九上第3課1.我國的國家性質: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時政鏈接三:全國協商第十三屆第五次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22年3月4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出席會議,與委員共商國是。會議審議批準汪洋主席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所作工作報告,審議批準劉新成副主席所作提案工作情況報告,通過關于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委員們列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李克強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聽取并討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表示贊同并提出意見建議。關鍵詞課本鏈接考點鏈接政協八下第5課1.什么是人民政協?(1)全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2)性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不是國家機關)(3)主題:團結和民主(4)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2.什么是“政治協商制度”?(1)全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地位: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3)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多黨合作的方針)3.為什么要堅持“政治協商制度”?⑴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⑵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⑶有利于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⑷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對分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時政鏈接四: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一、大會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二、大會通過關于修改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三、大會通過關于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會議決定批準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批準2022年中央預算。(1)全稱:人民代表大會(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最高國家權力機關。(3)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1)全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地位: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3)基本內容: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②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③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④實行民主集中制。(4)堅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做法?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②堅持人民當家作主③堅持依法治國 ④堅持民主集中制關鍵詞課本鏈接考點鏈接八下第6課九上第3課人大人大制度(1)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是立法權(2)方針、計劃、預算、規劃的決定是決定權(3)國家機關干部的選舉、決定、任命和罷免是任免權(4)聽取、審查工作報告、憲法法律實施情況是監督權。國家主席的權職權:A.公布法律、發布命令任免權外事權榮典權時政鏈接四: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一、大會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二、大會通過關于修改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三、大會通過關于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會議決定批準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批準2022年中央預算。最高監督權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3月11日表決通過了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批準了這個報告。時政鏈接五: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課本鏈接考點鏈接國務院八下第5課(1)性質: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2)地位:最高行政機關(3)國家行政機關和人民的關系?權力來自人民,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建設服務型政府。(4)國務院為什么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做報告?國務院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的,對全國人大負責,受全國人大監督。時政鏈接六:代表委員建言履職“代表通道" :在“代表通道”上來自基層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以鮮活的履職故事,講述身邊的變化與成就,在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發出守正創新、勇擔使命、篤行不怠的奮進之聲。“委員履職”:在思想引領上求實效、在協商建言上出成果、在服務大局上有作為,為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貢獻政協力量。全國人大代表陳雪萍建議獨生子女父母退休金上調10—20%全國政協委員司馬紅一線城市社保可帶回家,實現“錢隨人走”,以支持更多靈活就業群體納入高保障的社保體系之內。關鍵詞課本鏈接考點鏈接代表委員八下第5課1.“代表”和“委員”什么區別 “代表” 是全國人大代表、“委員” 是全國政協委員;2.代表” 和“委員”有什么權力 人大代表有①審議權、 ②表決權、 ③提案權 、 ④質詢權。政協委員有①政治協商、 ②民主監督 ③參政議政。3.人大代表為什么要關注民生 人大代表必須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時政鏈接七:“兩高”工作報告●最高法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602件,審結28720件,制定司法解釋24件,發布指導性案例31個,加強對全國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51.6萬件, 審結、執結3010.4萬件,結案標的額8.3萬億元。●最高檢工作報告: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案件363.7萬件,同比上升20.9%。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司法解釋19件,制發指導性案例8批37件、典型案例76批563件。關鍵詞課本鏈接考點鏈接最高法八上第6課九上第6課八下第8課(1) 全程:最高人民法院。(2)性質:國家的審判機關。(3)職權:行使審判權。最高檢公平正義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1) 全程:最高人民檢察院。(2)性質: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3)職權:行使監察權。九上第4課厲行法治厲行法治的做法?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都屬于司法機關。1.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這說明了( )①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表明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③是堅持保障民生促進發展的需要④說明政府應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綠色發展,就要( )①樹立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②善待大自然,禁止開發資源③節能減排,落實環保行動 ④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AD3.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港澳工作時強調,必須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這有利于( )①有利于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②有利于堅定不移的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③有利于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安全,保障港澳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合法權益④能徹底打擊“港獨”分子和激進暴力分子的猖獗唉活動。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政府建設。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應對困難和挑戰,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恪盡職守、勤政為民,凝心聚力抓發展、保民生。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必須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這( )①有利于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增強人民滿意感 ②可以保障公民的一切利益和要求 ③有利于堅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 ④有利于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A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年道德與法治中考熱點專題復習(2022年全國兩會).pptx 3 (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