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橋的奧秘》教學設計活動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嘗試搭不同形狀的橋面。在親自探究過程中,認識紙橋的形狀不同,承受力大小也就不同。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發現問題,合理猜測,實踐探究,積極地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情賺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開展學生獨立的探究活動,并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培養孩子大膽想象的能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難點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橋的承受力大小與橋面的形狀有關系。教學準備教師:制作課件,搜集相關資料。大小相同、質地相同的A4紙若干張(每組最少6張)。大小、輕重相同的棋子若干個(每組一盒)。實驗用的表格。學生:剪刀,雙面膠,中性筆等相關用具。教學過程杳、視頻導入,激發興趣李老師很喜歡旅游,喜歡祖國的秀麗山川和風景,還對各式各樣的橋情有獨鐘。今天李老師就為大家帶來一座千年古橋。想不想去看看?欣賞完趙州橋,你有什么關于橋的感興趣的問題嗎?2、 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探究橋的奧秘。(板書:橋的奧秘)【設計意圖】以同學們感興趣的趙州橋視頻導入課題,激發學生們對橋的研究的興趣。交流生活中認識的 橋,拓展知識面,增進對橋的了解。二、認識結構,初步嘗試1、認識橋的組成要探究橋,首先我們要認識橋的組成。一般來說,橋最基礎的結構有哪些?橋面和橋墩2、 明確搭紙橋雖然現在沒有水泥、石頭等材料,但李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另外一些材料,咱們今天要用紙來搭橋。 橋墩已經做好,各個小組就來看看如何用一張A4紙來搭橋面?我們看看哪一組搭得又快又好。3、 初步嘗試,認識不同的橋承受力不同橋都搭好了,力量如何呢?咱們來檢驗一下。拿岀一粒棋子,輕輕地放到橋面中央,看看會發生 什么現象?再找另一組不同的橋,嘗試放棋子,看看又會發生什么現象?針對現象,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問題?(板書:問題)為什么同樣是用一張紙搭成的橋,承受的力量會不一樣呢?誰來大膽地猜測一下?(板書:猜 測)從搭的兩組紙橋來看,橋面形狀發生了變化,承受的重量發生了改變。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光靠 猜測是不行的,我們需要親自動手進行試驗探究。(板書:探究)【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嘗試體驗搭橋面,使其初步感受探究的樂趣,體現學生的自主嘗試;通過教師的 方法指導,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合理猜測,學會探究。三、設計實驗,活動探究1、設計實驗,開始探究要想驗證我們之前的猜測,我們應該怎么進行實驗呢?(設計幾種形狀不同的橋面,分別看看能承受多少棋子數,就能驗證剛才我們的猜測。)橋面形狀與承受力的研究橋面形狀承受棋子數我的結論 橋面形狀改變,橋的承受力(會 不會)改變。這樣設計是較為合理的。橋面的形狀可以有很多種,想想看,可以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來實驗,我們比一比,哪組同學的實驗做得又快又好。在實驗時大家要注意以下幾點:1.小組合理分工,3人搭紙橋,1人記錄,折岀五種形狀不同的橋面,每種橋面只能用一張A4 紙。2、放棋子時要一個一個的輕輕地放,要放到橋面中央,不要放到橋墩上;3、要邊實驗邊記 錄,把實驗情況及時記錄到表格中。5、集體交流實驗發現。學生上臺交流實驗記錄,并展示自己的橋面設計。回答形式:我們組設計的橋面是 承受了 .....個棋子的重量。結論是:橋面的剖面形狀改變,橋的承受力(會、不會)改變。2、小結,比賽通過問題的提出,合理地猜測,然后有秩序地開展實驗探究,最后得出結論。這就是一個活動探 究的過程。在同學們設計的這些橋面中,哪種最結實呢?下面小組之間就來比一比吧。看來這一小組的同學 考慮得比較周到,恭喜你們得到了最佳設計獎。【設計意圖】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實踐探究活動,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培養孩子大膽想象的能力和創造力, 初步養成從事合作探究活動的認真細致的態度。四、 交流生活申的應用生活中,除了橋,還有很多物體是通過改變形狀來改變它的承受力的,你見過嗎?談一談李老師這里也搜集了幾種物體,有課桌屜、汽車保險缸、湯勺。小結:只要你善于觀察,相信你還將會發現許多這方面的應用。如果你善于動腦,說不定還會運 用這個道理去改變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呢。【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既考查了本節課的效果,同時讓學生將所學的內容與生活接軌,體現綜合 實踐的綜合性和生成性。五、 拓展延伸1、橋的承受力除了與橋面的形狀有關,還與哪些因素有關?關于橋的知識,你還想知道什么?看來大家都是愛學習的孩子,提了許多新問題。(板書:新)課后可以小組為單位,把這些問題進行整理分類,作為下一次探究的問題。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設計意圖】與學生一起總結本課的收獲,并進行拓展引導學生通過更多的方式探究關于橋的更多問題, 將活動縱向延伸,體現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