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人教版統編版必修 第一冊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學案【學習目標】必備知識:1. 通過了解中國的歷史,認識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2.了解近代中國人民的悲傷處境,懂得現代中國人民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3. 了解近代中國人民的各種嘗試和斗爭,知道這些常識和斗爭沒有改變中國人民悲慘命運的原因。4. 知道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關鍵能力:1.能夠列舉20世紀初中國先進分子接觸了解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歷史事件。2.知道五四運動是中國的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理解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3. 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28年浴血奮戰的歷史,明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以及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之間的關系。4.結合歷史知識和現實思考,能夠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重大意義。【核心素養】1.認識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了解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相勾結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理解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的原因,形成“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政治認同,從而使學生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提高社會主義覺悟,樹立歷史唯物主義觀。2.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光輝歷程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形成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歷史性選撣的政治認同。3.了解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所起的領導作用,形成“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現代化的巨大成就”的政治認同。【基礎梳理】1.近代中國的艱難處境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2.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3.近代中國人民進行的艱難的探索(1)歷程: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進行了各種嘗試,但最終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2)結論: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這是由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4.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重性革命性、妥協性。它反對外國侵略勢力與本國統治者的雙重壓迫,具有革命性;生產發展依賴于外資與本國統治者,又具有妥協性。自身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既不敢也無力推動社會變革。5.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6.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標志著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7.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8.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革命歷程在經歷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后,于1949年取得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9.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10.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一是就領導權來說,新民主主義革命不是由資產階級領導,而是由無產階級領導,這一點具有決定性意義:二是就革命前途來說,不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和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并最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三是就所屬世界革命范疇來說,它已不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11.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互相銜接。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時間及意義時間:1949年10月1日。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制度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終結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欺凌中國人民的歷史。新中國的誕生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13.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易錯提示】1.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答案:×解析: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國的基本矛盾決定的。( )答案:×解析: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3.中國共產黨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的主心骨。( )答案:√4.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答案:×解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5.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是同時進行的,沒有先后之分。( )答案:×解析:先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互相銜接。6.毛澤東思想就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答案:×解析: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并不只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深化探究】1.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拉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中國的近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質來說,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奮斗、艱苦探索的歷史。面對西方的資本入侵,中國走什么樣的道路就成為先進的中國人思考和探索的問題,資產階級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試圖依照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來改造中國,從戊戌變法到洋務運動,再到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依據材料,說明為什么資本主義道路在近代中國走不通?2. 材料 陳忠實長篇小說《白鹿原》故事片段如下:白鹿原上,世代居住著白、鹿兩姓子孫。時代變遷,清朝覆滅,民國建立。現任族長白嘉軒之子白孝文、鄉約鹿子霖之子鹿兆鹋與白家長工鹿三之子黑娃情同手足,成年后各赴前程。加入共產黨的鹿兆鵬從城里帶回革命火種,黑娃成為中堅力量,國共分裂后兄弟倆被迫逃亡。鹿子霖設計陷害現任族長白孝文,引發族內軒然大波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故事片段中“加入共產黨的鹿兆鵬從城里帶回革命火種”的情節所反映的重大歷史現象,并對該歷史現象加以評述。3.二十世紀初期,中國革命開始進入了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時期,以五四運動為開端,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你如何評價五四運動的重大作用 (3)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共青團中央在全團部署開展“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請你為此提出兩條活動建議。4.毛澤東同志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一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接著,他又從中國實際出發,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1)毛澤東領導黨和人民找到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是什么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對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5.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問題。毛澤東思想是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產物。毛澤東從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出發,深刻研究了中國革命的特點和中國革命的規律,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思想,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自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中國,中國社會又逐漸地生長了資本主義因素以來,中國已逐漸地變成了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必須分為兩步,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1)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 (2)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分為兩步走,這兩個步驟之間的有是什么關系 【鞏固練習】1.新中國史是一個不斷認識和解決不同歷史方位下的社會主要矛盾,從而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時間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帶領人民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確定了不同的歷史任務,這些任務的正確順序是( )①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②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③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獨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④在改革開放中創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①→④ D.②→③→④2.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斗,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由此可見( )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②中國人民成為了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③工人階級一直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領導力量④中國實現了由社會主義向新民主主義的過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就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其中,帝國主義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之所以說帝國主義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是因為( )①帝國主義是阻礙中國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最大障礙②帝國主義是近代中國貧困落后的內在原因③帝國主義是中國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礙④帝國主義是近代中國一切災禍的總根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世紀上半葉,在中國的出路、前途和命運問題上,各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進行了異常激烈的較量。最終,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這告訴我們( )①中國先后有不同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②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一直沒有改變③在人類歷史中,中國一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④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歷史學家陳旭麓指出:“新民主主義思想和理論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標接續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未竟事業,又以無產階級的領導取代資產階級的領導,表現了新舊革命的嬗變,同時,它賦予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以社會主義的未來前途。”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主要是指( )①由無產階級領導②目標是建立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聯合政府③堅持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④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6.1949年,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詩人用“時間開始了”謳歌新的開篇。這場革命勝利的意義是( )①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②為實現人民共同富裕掃清障礙③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④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回首往事,我們更加清晰地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今天,我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由此可見,新中國的成立( )①實現了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歷史性飛躍②是中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③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④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展示了美好前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列對這一社會性質認識正確的是( )①形式上獨立自主,實際上被資本主義列強直接統治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經濟上是半封建的③半殖民地是指喪失了部分的國家獨立自主權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材料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資產階級性質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并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材料二 “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國僅僅用了4年時間就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使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1)試分析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2)我國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標志是什么 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對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我 們黨確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②排在第一。在社會主義革命和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面對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落后、一窮二白的現 狀,我們黨確定了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探索適合中國 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史任務,③排在第二。在改革開放和社 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面對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和世界發展的時 代潮流,我們黨確定了在改革開放中創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的歷史任務,④排在第三。我國要建立的是社會主義社會和人民 民主專政的國家,不能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排除①。故選D。2.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題意,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斗,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由此可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人民成為了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③說法錯誤,1919年五四運動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成為反帝反封建的領導力量;④說法錯誤,三大改造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主義向社會主義主義的過渡。故選:A。3.答案:B解析:帝國主義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因為帝國主義通過野蠻的侵略戰爭,不但操縱了近代中國的經濟命脈,而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是阻礙中國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近代中國一切災禍的總根源,①④符合題意。帝國主義是近代中國貧困落后的外部原因,不是內部原因,②觀點錯誤。地主階級是用封建制度剝削和壓迫農民的階級,是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阻礙中國社會前進而沒有絲毫進步作用的階級,是中國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礙,③不符合題意。4.答案:B解析:① ③:20世紀上半葉,在中國的出路、前途和命運問題上,面對各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自己的方案,中國共產黨的方案最終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脫穎而出,這是因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人民在斗爭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① ③ 正確。②: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革命斗爭中也發揮過積極作用,該選項的說法不符合事實,② 錯誤。④:五四運動后,中國工人階級是最先登上歷史舞臺的,④ 錯誤。故本題選B。5.答案:B解析:①④符合題意,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主要體現在在領導階級不同,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前途不同,新民主主義革命發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屬于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②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聯合政府;③不符合題意,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堅持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但這并不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體現。故選:B。6.答案:A解析:①②③符合題意,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詩人用“時間開始了”謳歌新的開篇,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為實現人民共同富裕掃清障礙,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④不符合題意,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故選:A。7.答案:D解析: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實現了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歷史性飛躍。①錯誤。②:選項不符合史實,五四運動是中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②錯誤。③:新中國的成立,改變了中國人民被剝削,被奴役的面貌,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故③項正確。④:新中國的成立,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創造了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環境,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展示了美好前景,故④項正確。故本題選D。8.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半殖民地是相對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即形式上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是相對于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實際上社會已經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斷發展,③④正確,②錯誤。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獨立自主,實際上被資本主義列強間接統治,①錯誤。9.答案:(1)歷史必然性:一是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二是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三是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四是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2)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解析:(1)本題屬于分析類試題,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依據教材知識,考生可從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四是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的角度作答。(2)本題比較簡單,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考生可依據教材知識,從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的角度作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