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6.2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一、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1)含義:人們既要對事物的_________及其本質屬性、發展規律作出判斷,又要進一步對事物能否滿足_____的需要以及滿足的_____作出判斷。后者稱為價值判斷。在_________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出的選擇,就稱為價值選擇。(2)產生:各種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_________在不同人的頭腦中的反映,是在_________的基礎上形成的。(3)要求:①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以及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_________。②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_____,遵循社會發展的_________,走歷史的必由之路。2.社會歷史性特征:(1)內涵: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變化和條件的改變,一定事物的價值以及人們關于它的價值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_____、_____和_____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___________特征。(2)意義: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 _______和_______傾向;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_________,進行正確的_________。二、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1.影響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因素:(1)人們的_________不同、_____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_______。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_________。2.保證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正確性的條件:(1)我們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對不對、做得好不好,要有一個根本的衡量尺度,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們要自覺站在___________的立場上,牢固樹立___________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_____的價值追求。3.正確處理個人與人民群眾間的利益關系:(1)我們的各項工作應當正確反映并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___________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_______的因素。(2)要把個人、_____、_____利益三者的統一作為選擇的標準。(3)當個人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_________的立場上進行選擇;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_________。【答案】一、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1.(1)客觀狀況 主體 程度 價值判斷(2)社會存在 社會實踐(3)①客觀規律②真理 客觀規律2. (1)時間 條件 地點 社會歷史性(2)簡單化 片面化 價值判斷 價值選擇二、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1.(1)社會地位 需要 階級性(2)因人而異2.(1)人民擁護不擁護 人民贊成不贊成 人民高興不高興 人民答應不答應(2)最廣大人民 為人民服務 最高3.(1)最大多數人 決定性(2)集體 社會(3)人民群眾 正當選擇議題一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議題誘思: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以完美的音樂演繹與過硬的戰斗作風,成為天安門廣場上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線。《鋼鐵洪流進行曲》是閱兵當天戰旗方隊出現時的背景音樂。《鋼鐵洪流進行曲》在以往中國軍樂特有的昂揚斗志之外,還增加了擁抱明天的朝氣和由衷的自豪感,凝聚著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這首進行曲橫空出世,引發“全民在線求歌”。不少參與演奏的軍樂團戰士們都表示,他們一邊演奏,一邊流下了激動的熱淚。廣大網友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贊,“刷新我軍進行曲新高度”“熱血沸騰,激動人心,真是太燃了”,大氣磅礴而又沉穩內斂,給人的共鳴感太強了!探究:(1)搜集引起人民共鳴的經典歌曲。(2) 與同學交流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點。【歸納·釋疑】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內涵:(1)價值判斷: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2)價值選擇: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選擇。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點:特點 社會歷史性 階級性 主體差異性內涵 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變化和條件的改變,一定事物的價值以及人們關于它的價值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 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意義或要求 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 自覺站在正確的立場上作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典例·示范】20世紀初,有詩人曾歌頌煙囪冒出的滾滾濃煙,將其譽為“盛開的黑牡丹”,贏得當時讀者的喝彩。但這一熱情比喻在今天只能招致反對,因為“盛開的黑牡丹”正帶來全球性的環境問題。這體現了 世紀金榜導學號( )①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受特定歷史條件的限制②事物的價值變化取決于社會的需求變化③矛盾的主次方面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選A。受當時特定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限制,人們對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的認識發生了重大變化,體現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①符合題意。材料表明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帶來的弊端越來越大,成為了主流,③符合題意。事物的價值變化取決于社會的需求變化說法錯誤,②排除。材料沒有體現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④與題意不符。【素養·提升】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難以有經濟社會的發展,就難以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電影《流浪地球》在海內外市場同步上映,贏得海內外媒體和觀眾的好評。澳大利亞影評人約翰遜發表評論稱,這部電影摒棄了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選擇了中國文化中的責任、謙卑、自我犧牲與對家庭社會的忠誠。好萊塢式的科幻電影注重開疆辟土,探索未知的新家園。“帶著地球一起流浪”,這部影片從故事到文化內核都很有中國特色,表達了中國人對土地的深厚熱愛,體現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思維習慣。正如導演郭帆所說,集體主義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影片中人物都是普通人,沒有超級英雄,而是依靠集體的力量去完成救援。影片在細節上也非常注意中國特有文化的表現,如:出現在影片里的朱自清的《春》、市民熱愛的烤串、麻將以及最后的春節十二響……中國科幻電影講述了屬于中國視角的拯救人類的故事。《流浪地球》電影的成功也和現代人娛樂方式的轉變相關,越來越多的人在春節去電影院觀影,同時大家想看到手機上難以感受到的視覺效果。電影上映后,國內主流媒體紛紛點贊,圍繞著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核,中國電影開始聚焦人類命運共同體,真正的文化自信,應當是讓年青一代意識到中國文化的實力。運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相關知識,分析電影《流浪地球》在價值導向方面的閃光點。(科學精神)【答案】①在實踐的基礎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電影《流浪地球》聚焦人類命運共同體,講述了屬于中國視角的拯救人類的故事,展現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作出了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電影《流浪地球》適應了現代人娛樂方式的轉變,圍繞著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核,讓年青一代意識到中國文化的實力,把握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議題二 正確價值觀的標準議題誘思:有一群人,凌晨四點多,天還沒有亮,就出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們用粗糙的雙手拿著掃把、簸箕創造了城市的整潔與美麗。無論三伏酷暑還是三九嚴寒,無論是風雨交加還是漫天飛雪,他們始終堅守在環境衛生工作第一線,他們用自己的辛苦付出給我們帶來一個清新透亮的世界……有一群人,他們有個性,更有情懷。他們通過非常完整的一套體系把日常捐贈的舊衣重新回爐、清洗消毒、抽取成纖維、制成再生面料,然后設計生產成新的衣服。他們堅信,只要去踐行自己內心的光芒,就一定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么……有一群人,在伶仃洋外海苦戰10多年。他們依靠自主攻關,破解了多個世界難題,實現了工程設計零借鑒、安裝零失誤。多少荊棘風雨、多少酸甜苦辣,都化為笑顏永遠定格在中國的歷史上……平凡的生活,總有一群人讓我們分外感動……探究:(1)尋找自己身邊的榜樣,感受現實的典范。(2)與同學交流分享什么樣的價值觀才是正確的。【歸納·釋疑】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正確價值觀的標準):標準 原因 要求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社會存在在不同人頭腦中的反映,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②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及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面對同一問題,人們的不同表現體現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差異,產生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沖突;②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典例·示范】2019年1月2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這表明①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是主觀的②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因人而異③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應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④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選D。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這表明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應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③④符合題意;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標準是客觀的,①錯誤;②材料沒有體現,排除。【素養·提升】英雄是民族的脊梁,英雄的精神是民族的靈魂,英雄的形象是引領一個國家乃至國民向上的精神力量,蘊含著一個民族的價值追求,更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坐標。作為中華民族英雄文化史的一部分,他們在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展現不同的英雄特質:忠于誠信、舍生取義,公而忘私、艱苦奮斗……不管是岳飛、文天祥還是黃繼光、董存瑞,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國家情懷和民族氣節一脈相承,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不管時代怎樣變遷,英雄精神都是一種價值觀的傳承,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給我們以引領和激勵。時代需要英雄,時代呼喚英雄,時代更需要英雄精神的弘揚與傳承!在目前社會轉型期,人們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對英雄也有了不同的認知甚至質疑。有人覺得,英雄只屬于他們自己的時代。運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知識,對“英雄只屬于他們自己的時代”的觀點進行評析。(政治認同、科學精神)【答案】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英雄的具體標準和內涵會隨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英雄具有時代性。②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自覺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站在最廣大人民立場上,盡管不同時代英雄的表現各有差異,但英雄的特質具有共性,是人類正確的價值選擇,可以跨越時空,成為整個國家和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該觀點是片面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