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1 文化的內涵與功能一、什么是文化1.含義:(1)廣義的文化:指人類_______________的一切活動及其創造的物質成果和________。(2)狹義的文化: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_____現象,既包括_______、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內容,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等非意識形態的內容。2.特點:(1)文化是_____________的產物,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的_____,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和文化生活。(2)文化與_____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區別 ①文明與野蠻相對立,是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只要是文明就是________的。②文化則有先進與落后的區分,反映先進的經濟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_________,反映腐朽落后的經濟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_________聯系 文化與文明都是實踐的產物,其創造主體都是人。_________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3)文化要通過_____呈現出來。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文化載體是多種多樣的,器物、行為、_____等是文化的載體。二、文化的功能1.內容:(1)引領風尚:文化引導人們認識_______,為人們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養。(2)教育人民:文化教化育人,幫助人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促進人的_________。(3)服務社會:文化服務社會,滿足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人們提供豐富的________。(4)推動發展:文化推動發展,是國家繁榮振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對提高社會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2.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_____。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3.要求:當代中國,鑄牢中華民族_______意識,要以認同、傳承和發展______________為前提。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答案】一、什么是文化1.(1)認識和改造世界 精神成果(2)精神 世界觀2.(1)人類社會實踐 核心(2)文明 積極向上 先進文化 落后文化 落后文化(3)載體 制度二、文化的功能1.(1)真善美(2)全面發展(3)精神食糧(4)文明程度2.靈魂3.共同體 中華優秀文化議題一 文化的內涵人類的文化現象,從很早以前就有了。比如人們的飲食習慣、穿著習慣、表達方式等,都可稱為一種文化現象。文化現象多種多樣,它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某段時期的智力程度、生存方式、生活習慣,以及文化的發展方向。探究:(1)查閱古今中外的相關資料,了解文化概念的發展變化。(2)觀察體驗生活,描述自己所在地區的文化現象,體會文化的特點。【歸納·釋疑】1. 全面理解文化的特點:角度 特點 內容文化的本質 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不是物質力量。但通過社會實踐,文化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文化與社會的關系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文化與文明的關系 文化不等同于文明 文化與文明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文明是積極向上的文化,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文化與物質載體的關系 文化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 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文化載體是多種多樣的,器物、行為、制度等是文化的載體2.準確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1)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但并不意味著文化與經濟的發展是完全同步的。因為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它有時會超前于經濟的發展,有時會滯后于經濟的發展。(2)文化反作用于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但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經濟、政治的反作用是不同的。先進的健康的文化,能夠促進經濟、政治的發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經濟、政治的發展,因此并非所有的文化都對經濟、政治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典例·示范】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新增“洋插隊、新能源、電子污染、北漂、貪腐”等詞語3 000個,真實記錄了當代的社會生活。這表明①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享用文化②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③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④文化促進經濟、政治的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選C。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新增“洋插隊、新能源、電子污染、北漂、貪腐”等詞語3 000個,真實記錄了當代的社會生活,體現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②③正確;①與題干主旨不符;先進的文化促進經濟、政治的發展,④錯誤。【能力提升】2019年9月20日,“書桌上的紫禁城——故宮文具品牌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敬勝齋舉行。會上,故宮文具共發布了包含學生文具、辦公文具、商務文具、禮盒文具和益智類文具的全線百余款文創產品,產品品類涵蓋了本冊、筆、包袋、學習燈具、桌面收納、套裝文具等140多個品種。到2019年年底,故宮文具品種將增至300種以上,實現文具的全品類覆蓋。故宮文具既能讓人們領略故宮文化,又促進了經濟發展。(1)人們為什么可以根據故宮文具領略故宮文化?(科學精神)【答案】文化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故宮文具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2)故宮文具品牌的發布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體現了什么文化道理?(科學精神)【答案】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議題二 文化的功能黨中央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承載著民族發展的血脈,是構筑民族精神的基石,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探究:(1)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感受文化的功能。(2)查閱黨和國家的最新文件,明確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歸納】正確理解文化的功能:(1)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2)任何一種文化都會影響人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但不同性質的文化對人和社會的影響不同,只有積極向上的、先進的、優秀的文化,才能夠起到這些作用。因此,應該自覺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和影響,發展先進文化。(3)不要過分夸大文化的功能,文化對于人和社會的作用并非決定性的。(4)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認同、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是中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榮興盛。【典例·示范】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這表明①優秀文化蘊含的思想理念、價值標準轉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形成向善向上的社會風尚②文化能夠支撐、制約人們的行為③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④中華文化折射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推動社會發展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選D。①符合題意,材料說明優秀的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優秀文化蘊含的思想理念、價值標準轉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形成向善向上的社會風尚;②表述不科學,文化影響人的行為,不是支撐、制約人們的行為;③本身正確但與題意無關;材料中提到文明對中國夢的意義,表明中華文化折射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推動社會發展,④符合題意。【能力提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中強調,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果說經濟是血肉,那么文化就是“靈魂”。沒有靈魂,空虛的血肉又有什么用呢?(1)材料中民族的靈魂指的是什么?(科學精神)【答案】文化。(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重視文化的理由。(政治認同、科學精神)【答案】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當代中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以認同、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為前提。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