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2 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1.形成和發展:(1)形成: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_________、自強不息創造得來的。(2)發展:中華文化是我國_______在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也是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①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獨特______。②中華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_________,不斷增強其包容性,促進了自身的發展。2.主要內容:(1)_______:包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2)_______:包括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3)_______:包括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等。3.特點和影響:(1)特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_________、博大精深。(2)影響:①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連續性,是中華民族_____________的體現,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文化。②中華文化很長時間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對周邊國家和世界文明進程產生了________,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_________,也是我們最深厚的___________。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1.批判繼承中華傳統文化:(1)原因:_____________主要產生于中國封建社會,不可避免地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2)表現:在當代中國,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既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_____________的過程,也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_________、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3)正確態度: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_________,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_______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_________。2.當代價值:(1)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統一,鑄牢中華民族___________。(2)能夠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中的許多問題提供_____借鑒。(3)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推動建立以_________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答案】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1.(1)勤勞智慧(2)各民族 ①精神標識 ②有益成果2.(1)核心思想理念(2)中華傳統美德(3)中華人文精神3.(1)源遠流長(2)①共同文化特征 ②深遠影響 ③突出優勢 文化軟實力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1.(1)中華傳統文化(2)改造傳統文化 創造新文化(3)推陳出新 批判地 以文育人2.(1)共同體意識(2)有益(3)合作共贏議題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悠久歷史、燦爛文明,孕育滋養出源遠流長、根深葉茂、豐富多樣的優秀傳統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鮮明品格,滋養了獨樹一幟的中國精神,陶冶了勇敢智慧的中華兒女,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綿延不絕、郁郁蔥蔥、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探究:(1)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2)與同學一起探討并總結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歸納·釋疑】1.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1)核心思想理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2)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3)中華人文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多樣、珍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情感樣式的集中表達,滋養了獨特豐富的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人文學術,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響。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4)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構成中華傳統文化三個精神層面。核心思想理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文化滋養;中華傳統美德是今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道德資源;中華人文精神有力地支撐了當代文化建設。2.把握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關系: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區別 角度 從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縱向)的角度說的 從中華文化的內涵豐富、厚重(橫向)的角度說的側重點 側重從動態上,即中華文化發展的軌跡上說明中華文化的特征,表明中華文化歷史悠久 側重從靜態上,即中華文化的內涵上說明中華文化的特征聯系 兩者是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區別的特征,高度概括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典例示范】2019年7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十三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申遺成功后,游客可通過預約進入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一睹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區域城市文明。良渚古城遺址①以其獨特的藝術成就,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智慧②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③佐證了世界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④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選A。良渚古城遺址屬于文化遺產,有其獨特的藝術成就,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①②符合題意;對本民族文化是認同,對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③錯誤;良渚古城遺址不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④不符合題意。【素養提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道德情操、價值觀念、審美品格、藝術情趣、辯證思維和科學智慧,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礦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思想文化,記載了中華民族在長期奮斗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體現在哪些方面?(科學精神)【答案】體現在文學、藝術、哲學、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中;同時我國在天文學、氣象學、醫藥學、農學、數學等領域取得的獨特的成就,無不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2)材料中,中華傳統文化最核心的內容指的是什么?(政治認同、科學精神)【答案】指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即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等。議題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審美境界、人格情操、思維方式,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同時也能為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提供有益啟迪,對解決人類社會發展問題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領價值,具有穿越歷史時空的恒久文化精神力量。探究:(1)品讀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探討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2)與同學交流合作,列舉實例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解決人類問題的貢獻。【歸納·釋疑】1.正確認識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繼承 發展原因 傳統文化具有積極的健康的內容,同時具有消極的落后的部分。這些積極成分具有重要現實價值 隨著社會生產力、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也應隨著社會生活而變化態度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批判地予以繼承 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做法 對于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承;對于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應改造或剔除 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2.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能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中的許多問題提供有益借鑒。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流動著“和”的基因,始終崇尚和平、和睦、和諧,強調“和而不同”“以和為貴”,中國的歷史和現實證明中國歷來尊重他國文化,主張平等交流、互相借鑒。中華民族反對暴力與戰爭,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對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3)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存在共同利益,中國傳統文化倡導“博施眾利”“正其義不謀其利”,秉持正確義利觀,主張互利共贏,堅持將國家利益與國際利益相統一;西漢時期中國曾開辟了連接中亞、西亞、地中海各國的“絲綢之路”,開展經濟交往、促進文化交流,新時代我們提出了“一帶一路”構想,積極發展與沿線各國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帶動沿線經濟發展,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條走向現代文明的發展軌跡,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4)“親仁善鄰,國之寶也”“救災恤鄰,道也”。中國傳統文化素來重視鄰里間的守望相助、和睦共處,傳統的睦鄰觀念上升到政治治理角度,為地區和平安全發展提供中國經驗。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生態保護思想,“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等主張人與萬物平等,構建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提供價值參考。【典例示范】《十五貫》《牡丹亭》《桃花扇》浸潤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昆曲,滋養了一代代人對戲曲對古典藝術的喜愛。近年來,文化部、財政部共同實施了“國家昆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整體性的昆曲搶救保護和傳承工作,推動昆曲藝術在當代傳承與振興,使古老昆曲藝術逐漸煥發新的生機。國家開展昆曲搶救、保護和扶持工作旨在①推動戲曲文化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②通過推陳出新促進戲曲文化的傳承發展③實現傳統文化的當代傳播和世界推廣④對接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人的文化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選C。浸潤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昆曲,滋養了一代代人對戲曲對古典藝術的喜愛,國家開展昆曲搶救、保護和扶持工作,推動昆曲藝術在當代傳承與振興,使古老昆曲藝術逐漸煥發新的生機,有利于通過推陳出新促進戲曲文化的傳承發展,對接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人的文化需求,②④符合題意;①與題意不符;③錯誤,傳統文化有精華和糟粕之分,國家開展昆曲搶救、保護和扶持工作有利于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素養提能】在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其精華之處,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卻遭遇困境,但是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尤其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是極其重要的。在當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許多思想主張,對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積極意義,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我們應如何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學精神)【答案】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批判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何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政治認同、公共參與)【答案】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