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 用沉的材料造船【教材簡析】《用沉的材料造船》是 2018 版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船的研究”第三課。本課包括四個環節?!熬劢埂杯h節以導語的方式引出本課探究任務: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嗎??!疤剿鳌杯h節由兩個主體活動組成,分別是活動 1: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指導學生在基于對船的形狀認識,利用常見并容易改變形狀的材料橡皮泥和鋁箔紙進行設計和制造一艘能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在造船過程中發現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沉浮狀態會發生改變; 活動 2:指導學生利用金屬墊圈測試橡皮泥船和鋁箔船的載重情況,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析把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它們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承載量增大。“研討”環節是通過問題 “用了什么方法讓橡皮泥和鋁箔漂浮在水面上”回顧本課學習的內容,第二個問題“如何讓船型橡皮泥和鋁箔穩定地漂浮在水面上”是引出船的穩定性與船體形狀、對稱、船底平和寬等因素有關系,即船的穩定性與船的結構有關。結合本課在單元中的位置,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造船理解改變沉的材料形狀和體積,材料受到的浮力大小和載重量改變。同時,結合兩次造船活動和現代穩定性好的船舶圖片,引導學生從船體的結構分析影響船的穩定性因素。【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前面兩課的學習后,已經對船的歷史、形狀和功能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而在第 2 課“用浮的材料造船”的學習中,學生經歷“設計—制作—測試—分析—改進—再設計”工程實驗典型過程制造竹筏,知道早期的船是利用浮的材料來制作的,并具備一定工程設計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 學生見到較多恰恰是金屬造的船,所以,課文中的第一個問題:用沉的材料能造船嗎?對于學生來說答案是肯定的,此外,學生也能夠依據生活經驗較為容易地把橡皮泥和鋁箔做成船型。但是絕大部分學生不會主動思考為什么用沉的材料也能造船呢?為什么還可以載重呢?基于學情,教師會從學生熟悉的大小不同、功能不同的船舶開始,啟發學生通過“做中學、學中思”的學習方法,展開本課的科學探究。同時,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據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教師在本課的教學中可以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交流分享和分析推理的時間,在教師的引導下鼓勵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發現。【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知道沉的材料可以造船。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1/4)知道改變質量相同的橡皮泥、大小相同的鋁箔的形狀和體積,做成船型, 受到的浮力和載重量增大。科學探究1.經歷“做中學、學中思”的造船過程,知道改變沉的材料形狀和體積, 材料受到的浮力和載重量不同。3.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分析和提出改進船的穩定性方法??茖W態度從不同視角提出設計、制作與改進橡皮泥船、鋁箔船的方法。從船的發展歷程學習中,對改變船的形狀、增大浮力和穩定性表現出探究的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感受到科學和技術緊密相連,它們為人類的船舶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知道改變材料的形狀和體積為船型,認識和感受浮力大小的變化。教學難點:經歷“做中學、學中思”的造船過程,知道改變沉的材料形狀和體 積,材料受到的浮力和載重量不同。【教學準備】教師:課件、水槽、清水、防水橡皮泥、鋁箔、墊圈、抹布、學生:水槽、清水、防水橡皮泥、鋁箔、墊圈、抹布、活動記錄、活動手冊、筆。【教學過程】一、吸引講述情景:琪琪在上節課學習了用浮的材料制造竹筏后,對制造船產生濃厚的興趣。周末,琪琪和媽媽前往廣州海事博物館參觀,不僅了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還學習有關造船、航海等技術,她發現了早期的船大部分是用浮的材料做的, 例如有獨木船和竹筏,后期都是用沉的材料制造,產生了疑問,沉的材料也能造船嗎?為什么用金屬材料造船呢?提問:你見過用沉的材料制造的船嗎?是用什么材料制造呢?組織學生思考并回答。小結,并提出任務: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鋼、鐵、銅、鋁等金屬都是沉的材料,但卻是造船的主要材料。那么,沉的材料如何能像船一樣浮在水面上并載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用沉的材料造船,繼續探索船的秘密。【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二、探究活動 1:用橡皮泥、鋁箔造船提問:我們知道橡皮泥和鋁箔都是沉的材料,你能利用這兩種材料做船嗎?明確任務:設計和制作橡皮泥船和鋁箔船,并讓小船都能浮在水面。學生設計、制作橡皮泥船和鋁箔船,測試造船是否成功。認識和感受浮力小結:改變材料的形狀為船型,沉的材料也能浮起來。【設計意圖】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先自主設計,然后動手制作,最后觀察與分析橡皮泥船和鋁箔船在水中的狀態,感受浮力的一些特點。活動 2:測試小船的載重量明確任務:船不僅能浮在水面,同時還具備載重的本領,請測試橡皮泥船和鋁箔船能否載重呢?能承載多少個墊圈呢?學生測試與匯報。分析小船能載重的原因。小結:把沉的材料改變為船型,材料受到浮力和載重量增大。因此,隨著造船技術的進步,工程師使用萬噸巨輪、渡輪、貨輪等船舶都是用鋼鐵制造。回應情景創設的問題,解釋用金屬材料造船的原因。【設計意圖】通過測試橡皮泥船和鋁箔船的承重量,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和認識浮力的變化,同時,教師把三個小組匯報的實驗結果放在同一個表格中,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發現小船的載重量是受許多因素影響,演示實驗是對學生的分析做回應并為第四課做教學鋪墊。三、解釋提問:我們用了什么方法,讓橡皮泥和鋁箔漂浮在水面上?引導學生說出改變材料為船型,可以讓沉的浮在水面上。提問:我們能用什么方法讓橡皮泥船和鋁箔船穩定地漂浮在水面上?引導學生從船的結構進行分析。閱讀資料:船在行駛中,穩定性十分重要,例如:(圖片)渡船、雙體帆船、海輪、軍艦,它們穩定性好,載重量大。組織學生分析每一種船的穩定性與船的結構有關。【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概括和反思本課學習到的科學知識,有理有據地做分析,啟發學生對船的結構與穩定性有關的思考,提高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四、拓展視頻小結:認識世界之最的船舶。【設計意圖】用介紹世界之最的船舶結尾,既是回應本課學習內容,為后面的課程做鋪墊, 又是激發學生持續研究探究船的材料、結構、載重量、穩定性等技術問題的興趣。五、課后活動提出課后探究任務:嘗試增加橡皮泥船和鋁箔船的載重量。【設計意圖】通過課后進一步改進船,加深對改變材料的形狀、體積后,受到浮力增大,載重量增多的理解,為第四課學習做好準備。【板書設計】用沉的材料造船改變材料的形狀,浮力增大,能漂浮在水面,有承重本領。【記錄單】活動 1:用橡皮泥和鋁箔造船活動 2:測試小船承重(共37張PPT)2022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3.用沉的材料造船1.知道沉的材料可以造船。2.知道改變材料的形狀為船型,受到的浮力將增大,更容易漂浮在水面,能承重。3.經歷“做中學、學中思”的科學探究過程,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分析船的穩定性與其結構的相關性。4.感受到科學和技術緊密相連,它們為人類的船舶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學習目標本課需要準備的材料和文具筆水槽鋁箔墊圈抹布防水橡皮泥活動記錄單回顧……浮力參觀廣州海事博物館貨輪軍艦渡輪用沉的材料造船鋁箔防水橡皮泥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活動1:用橡皮泥和鋁箔造船1.設計、制作橡皮泥船和鋁箔船;2.測試船是否能浮在水面。材料:活動要求:匯報用橡皮泥和鋁箔造船的過程與發現匯報用橡皮泥和鋁箔造船的過程與發現按一按浮力改變材料的形狀為船型,沉的材料也能浮起來。貨輪結論船能夠載重,我們做的小船也能夠載重嗎?貨輪想一想活動2:測試小船的載重量活動要求:1.輕放小船;2.依次放入墊圈;3.記錄測試結果;4.分析數據,獲得結論。匯報橡皮泥船和鋁箔船的載重情況匯報橡皮泥船和鋁箔船的載重情況匯報橡皮泥船和鋁箔船的載重情況交流與分析小船載重量的比較 組別 第1組 第2組 第4組橡皮泥船 (13個) (2個) (5個)鋁箔船 (16個) (20+個) (8個)把沉的材料做成船型,浮力增大,容易漂浮在水中并能承重。結論研討:船的穩定性渡船雙體帆船雙體游輪研討:船的穩定性渡船雙體帆船雙體游輪結論:船的穩定性與船的結構有關。拓展總結1.改變材料的形狀為船型,受到的浮力增大,容易漂浮在水面,能承重。2.船的穩定性與船的結構有關。1.哪些材料在水中會受到浮力的作用?( )A.在水中漂浮的材料B.在水中下沉的材料C.放入水中的所有材料練習C2.把質量相同的橡皮泥捏成餅形、船型和實心方柱形(如下圖),同時輕放入水中,哪一種形狀的橡皮泥可能漂浮在水面上 ( )A.餅形 B.船型 C.實心方柱形練習B嘗試改進橡皮泥船和鋁箔船,使兩艘船的載重量增多。課后實踐謝謝觀看3.用沉的材料造船答疑1.課堂上,有個別小組做的橡皮泥船不能成功地漂浮在水面上,你認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A.船體不平衡B.船體有裂縫或者穿孔C.船體的高度較低D.以上都有可能D改進2.生活中,我們除了使用橡皮泥、鋁箔紙這兩種沉的材料造船的模型外,馬鈴薯在水中也是沉的,你想到用什么辦法做馬鈴薯船嗎?( )A.把馬鈴薯做成竹筏的形狀B.把馬鈴薯切成塊狀C.把馬鈴薯挖成空心C3.船是人類交通出行、運載貨物的主要交通工具,近現代的船多為金屬制造的,但是除了金屬,人們還有利用到其他沉的材料造船嗎?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用沉的材料造船.docx 3.用沉的材料造船.pptx media1.mp3 media10.mp4 media11.mp4 media12.mp3 media13.mp3 media14.mp3 media15.mp3 media16.mp3 media17.mp4 media18.mp4 media19.mp4 media2.mp3 media3.mp3 media4.mp4 media5.mp4 media6.mp4 media7.mp3 media8.mp3 media9.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