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學設計【教材簡析】《用浮的材料造船》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船的研究”單元的第 2 課。在前一課的學習中,學生對船的載重量、船體材料、構造、動力系統的演化有了初步了解,并在制作和測試獨木舟的探索活動中發現了獨木舟存在載重量小和穩定性差的問題。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將在設計、制作、測量與完善竹筏(木排)模型以獲得更大載重量和更好穩定性的活動中,感受浮力,認識到相應結構對船功能的影響。本課根據船發展的歷史過程,在設計改造竹筏(木排)的過程中,深化學生對船的認知,發展動手能力和激發研究興趣,積累用技術與工程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驗。本課的學習目標來自課程標準中 5~6 年級的下列相關學習內容。1.2 觀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導熱性等性能,說出它們的主要用途。16.2.1 知道重大的發明和技術會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和變化。18.2.2 將自己簡單的創意轉化為模型或實物。【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已在中年段接觸過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內容,知道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也嘗試過針對一個具體的任務,設計一個產品或者完成指定的任務。學生對動手實踐有著濃厚的興趣,有時急于動手操作,甚至會出現不按照設計圖進行制作的情況。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先設計后制作的必要性,培養學生按照設計圖進行制作的習慣。關于常見材料的漂浮能力,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認識,也能根據生活經驗理解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而“浮力”這一概念,教師簡單介紹即可。【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目標:觀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知道浮的材料可以造船,不同方法制作的船, 載重量和穩定性也不同。科學探究目標:能根據問題及要求進行設計,利用文字、繪圖表達自己對竹筏(木排) 的設計構想,并將自己的簡單創意轉化為模型。科學態度目標: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利用不同的材料設計與制作竹筏(木排)模型,培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1/3)養綜合所學知識通過“動手做”解決問題的習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人類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變材料的結構可以改變船的載重量和穩定性。難點:能根據問題及要求進行設計,利用文字、繪圖表達自己對竹筏(木排)的設計構想,并將自己的簡單創意轉化為模型。【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小竹棒、小木棍、橡皮筋、線繩、扭扭棒、鐵絲、水槽、同樣大小的螺母等。教師準備:學生材料一套、教學課件等。【教學過程】一、引入1.(視頻/圖片)呈現上一節課發現的獨木舟的缺點——不穩定(易側翻)、載重量小。2.提問:獨木舟存在的問題如何改進? 二、提出任務請你選擇一種可以漂浮的材料制造一艘船的模型,改進獨木舟存在的問題。出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學習《用浮的材料造船》。明確步驟:選擇材料—繪制設計圖—制作模型—測試并改進—交流與評價。明確評價要求:先畫出設計圖后制作,按照設計圖進行制作。模型能穩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模型能承受一定的重量。三、設計與制作選擇材料:觀察常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情況,選擇一種浮的材料來制作船的模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構思,依據要求進行設計。各組依據設計圖進行模型的制作。將制作的模型放入水槽進行測試,看模型能否穩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給出載重量測試方法,組織各組進行載重量測試。四、交流與評價組間交流:在制作與測試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教師補充介紹竹筏(木排)制作過程中的連接方法與技術。討論:我們制作的船的模型與獨木舟相比,有了哪些進步?竹筏(木排)還存在哪些不足? 五、拓展閱讀木板船相關資料,交流如何繼續改進自制船的模型。六、作業布置課后繼續改進自制船的模型。了解明代寶船等我國造船的歷史資料。【板書設計】用浮的材料造船浮的材料可以造船,不同方法制作的船,載重量和穩定性也不同。(共41張PPT)2022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2.用浮的材料造船學 習 目 標1.能通過實驗觀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2.能根據問題及要求進行設計,并將自己的簡單創意轉化為模型。3.能通過制作竹筏模型等“動手做”活動,養成綜合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習慣。本課需要準備的工具模型設計圖水槽物體沉浮情況記錄單船的模型承重測試記錄單剪刀螺母小竹棒小木棍扭扭棒橡皮筋線繩金屬絲本課需要準備的材料鋁箔紙玻璃片橡皮泥竹棒木塊塑料尺蠟塊塑料泡沫鐵片知 識 回 顧了解船的發展歷史制作獨木舟分析:獨木舟存在的問題不穩定,易側翻載重量小體積受樹干的大小限制思考:如何解決獨木舟存在的問題?任務:用浮的材料造船請你選擇一種可以漂浮的材料制造一艘船的模型,改進獨木舟存在的問題。步驟一:選擇材料(實驗預測)我們可以通過實驗觀察哪些常用材料可以漂浮在水面。鋁箔紙玻璃片橡皮泥竹棒木塊塑料尺蠟塊塑料泡沫鐵片步驟一:選擇材料(實驗結果)步驟一:選擇材料(小結)能在水中漂浮的材料 不能在水中漂浮的材料蠟 塊 竹 棒 塑料泡沫 木 塊 鐵 片玻璃片鋁箔紙橡皮泥塑料尺步驟二:繪制設計圖木排 15 10例交流:介紹設計思路步驟三:制作模型制作要求:(1)按照設計圖進行制作,如需修改則先修改設計圖再進行制作;(2)竹筏或木排的模型能穩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3)模型能承受一定的重量。交流:介紹自己制作模型的經歷1.介紹自己制作的竹筏或木排模型;2.說一說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的方法。難點提示:連接小技巧用竹棒或木棒壓住兩端后連接橡皮筋扭扭棒金屬絲線 繩修 改 原 則1.先修改設計圖2.反思原因3.記住收獲的經驗交流:修改思路成 品 展 示方楊制作的木排模型陳廣坤制作的木排模型李佳恒制作的竹筏模型李果制作的竹筏模型步驟四:測試與評價依次均勻放置螺母步驟四:測試與評價方楊陳廣坤老師李果研討:比較竹筏(木排)與獨木舟研討:比較竹筏(木排)與獨木舟《比較獨木舟和竹筏》記錄表獨木舟 竹筏體積 受木材限制 可增大體積載重量 較小 獨木舟的兩倍以上穩定性 容易側翻 較穩定不會側翻思考:竹筏(木排)存在的問題說一說,竹筏或木排存在哪些問題?可以怎樣解決呢?生活中的竹筏原型我們制作的木排模型拓展:木板船解決了竹筏的問題舊時木質漁船制造現場傳統的大型木質漁船總 結浮的材料可以造船,不同方法制作的船,載重量和穩定性也不同。練習1.按設計圖制作遇到困難而必須改變制作思路時,要遵循怎樣的原則。( )A.先制作再修改設計圖B.先修改設計圖再制作C.邊制作邊修改設計圖B練習2.木板船解決了竹筏存在的哪個問題?( )A.容易側翻B.體積受材料自身限制C.容易出現滲入水的情況C課 后 實 踐1.繼續修改完善自己的竹筏、木排模型,或嘗試用其他漂浮材料制作船;2.查閱明代寶船等我國古代船舶的歷史資料,了解它們的制作過程。謝謝觀看2.用浮的材料造船答疑問題一假期旅游時,在江河湖泊里也會見到有人在使用竹筏,這些真正的竹筏是怎樣加工的呢?生活中竹筏的加工方法問題二做一個更大的木排模型,如果夾住兩端的木棍長度不夠怎么辦呢?幾種常見的連接小技巧問題三古時候人們使用多塊木板制作了大型的木板船,不僅載重量大,還可以出海,在海里泡久了這些木板之間的縫隙不會滲進水嗎?木船加工的重要環節——捻船1.碾灰2.捻灰填縫3.刷桐油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用浮的材料造船.docx 2.用浮的材料造船.pptx media1.mp4 media10.mp4 media11.mp3 media12.mp3 media13.mp4 media14.mp4 media2.mp3 media3.mp3 media4.mp3 media5.mp4 media6.mp4 media7.mp4 media8.mp4 media9.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