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25 古代亞非文明考試時間: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共40分)1.(本題2分)(2021·山東青島·中考真題)為開闊學生視野,青島市某學校組織了“云研學·走進非洲”活動,通過該活動,同學們領略了壯美的非洲大草原,認識了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他們還可能欣賞到( )A. B.C. D.2.(本題2分)(2021·貴州畢節·中考真題)拓片是將刻在不同材質上的文字、符號、圖案等拓印下來的紙片,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3.(本題2分)(2021·廣西柳州·中考真題)古代亞非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化的文明成來。右圖文明成果的創造者是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A.中國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倫4.(本題2分)(2021·山東臨沂·中考真題)在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古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版圖向北延伸至敘利亞與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從一個地域性王國發展為洲際大帝國。當時,其統治范圍地跨A.非洲、亞洲 B.非洲、歐洲C.亞洲、歐洲 D.歐亞非三洲5.(本題2分)(2021·江蘇南京·中考真題)探尋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與演變歷程,可以感知的歷史奧秘有A.國王地位與權力 B.人類的法制傳統C.阿拉伯數字起源 D.羅馬帝國的強盛6.(本題2分)(2021·湖南邵陽·中考真題)認真學習歷史教材是獲取歷史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下列說法與教材觀點相違背的是( )A.古代埃及國王給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 B.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C.西歐莊園中的耕地分為“自營地”和“份地” D.《查士丁尼法典》是《羅馬民法大全》的一部分7.(本題2分)(2021·云南昆明·中考真題)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錐體狀的陵墓,中國人稱之為A.“金字塔” B.萬神廟C.帕特農神廟 D.摩亨佐·達羅遺址8.(本題2分)(2021·江蘇無錫·中考真題)阿拉伯人有一句諺語:“人間懼怕時間,而時間懼怕金字塔?!睔v經數千年風雨滄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邊緣,見證人間世態的變遷。金字塔是( )A.古代埃及國王的宮殿 B.古代埃及休閑的場所C.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 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廟9.(本題2分)(2021·江蘇鎮江·中考真題)20世紀初,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塊刻有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像的黑色石柱,它被稱為“一件歷史和文學作品……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司法典籍”。這件“作品”代表的古代文明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兩河流城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國文明10.(本題2分)(2021·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下面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代亞非四大文明古國。其共同點是( )A.位于大河流域 B.使用鐵農具 C.源于海洋 D.工商業發達11.(本題2分)(2021·四川眉山·中考真題)《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須遭受同樣損害;但如果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只需賠償少量的錢財。這反映了該法典A.客觀上遲滯巴比倫的發展 B.導致巴比倫階級矛盾激化C.養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12.(本題2分)(2021·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下列文明古國與文明成果搭配正確的是( )A.古埃及一甲骨文 B.古印度一金字塔C.古巴比倫一(漢謨拉比法典》 D.中國一種姓制度13.(本題2分)(2021·四川廣安·中考真題)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其代表性成果是A.楔形文字、金字塔 B.《擲鐵餅者》帕特農神廟遺址C.凱旋門、萬神廟 D.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學的興起14.(本題2分)(2021·浙江臺州·中考真題)小遠同同學在某博物館看到空中花園復原場景圖和《漢謨拉比法典》復制品。它們反映的是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臘文明 C.古巴比倫文明 D.古羅馬文明15.(本題2分)(2021·山東煙臺·中考真題)兩河流域形成的蘇美爾文明,是迄今為止最早的文明,距今6000年前就開始建立,但是后來建立的巴比倫成了兩河文明的代表。下列成果屬于“兩河文明”的是A. B.C. D.16.(本題2分)(2021·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侖法典》17.(本題2分)(2021·江蘇徐州·中考真題)“當他們分割普魯沙(巨人)時,其口為婆羅門,由其雙臂造成羅惹尼耶(剎帝利),其雙腿變成吠舍,從其雙腳生出首陀羅?!边@則材料從側面反映了( )A.印度的種姓制度 B.埃及至高無上的王權C.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古巴比倫的法治傳統18.(本題2分)(2021·內蒙古通遼·中考真題)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種的大河流域產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出現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A.古代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代印度 D.古代羅馬19.(本題2分)(2021·江蘇無錫·中考真題)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獨特的魅力。下列內容屬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數字 ③《馬可·波羅行紀》 ④種姓制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本題2分)(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題)下圖反映了古代歷史上一種森嚴的社會制度,下列選項與圖片內容相符合的是A.古代中國--分封制 B.古希臘---民主政治C.古巴比倫-君主專制制度 D.古印度-一種姓制度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共60分)21.(本題12分)(2021·山東淄博·中考真題)李宏宇近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下面是他設計的問題,你能回答嗎?【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各國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差異自古就存在,是人類文明的內在屬性。沒有多樣性,就沒有人類文明。多樣性是客觀現實,將長期存在。——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1)習總書記闡述了怎樣的文明觀?文明名稱 代表性成就(各舉一例)(2)列舉亞非四大文明的代表性成就說明上述文明觀。【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從山東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到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從福建武夷山的朱熹園,到此次(河南南陽)的醫圣祠……循著總書記的考察足跡可以發現,“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他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新華社《醫圣祠里觀古今》(3)循著總書記這些考察點,你能學到哪些歷史知識?(4)對總書記“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你有什么想法?22.(本題12分)(2021·河南·柘城縣實驗中學三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英文字母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源于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腓尼基字母又深受古埃及圣書體文字影響。古埃及新王國時期,腓尼基地區大部分時間是在埃及統治之下,腓尼基人深受埃及文化的影響。(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文字的發明和傳播體現了人類文明的哪些特點。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材料一中文字共同的歷史價值。(2)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鑒而豐富。請再舉一例相關史實并加以說明。23.(本題12分)(2021·河南南陽·二模)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從載體上看,圖一和圖二都屬于什么類型史料?兩幅圖片分別屬于哪一古代文明。(2)說說圖一反映內容的歷史價值(3)結合所學知識,兩幅圖片所代表的兩大文明有什么共同特點?24.(本題12分)(2021·河南·二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中國文字是由刻畫符號逐漸演變而來的,商代的甲骨文構成和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僅是一種圖畫文字,后來發展成象形文字,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種符號組成。楔形文字是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首創的,最初這種文字是圖畫文字,后逐漸發展成表意文字。材料三: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隨著所在國家的滅亡而消亡了,多數文字都由象形逐漸走向拼音,只有漢字形聲表意,歷千年而不衰。即使在電腦時代,漢字仍是當今輸入最為快捷的文字之一。漢字不僅是一種傳情達意的工具,還是聯結和維系中華民族的根。(1)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上述三種早期文字有何共同特點。(2)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字的發展有何特點。(3)綜合上述材料,請你說說文字在歷史發展中有何作用。25.(本題12分)(2021·河南·二模)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三幅圖共同反映了人類歷史經歷的哪一社會時期 所代表的地區文明有哪些相似之處 (2)圖一和圖三的文物上有兩種古老的文字,這兩種古老的文字分別是什么 (3)任選一幅圖,說說圖片反映的內容在歷史上的價值。(條碼粘貼處(正面朝上貼在此虛線框內))2021-2022學年度初中歷史中考真題演練答題卡姓名: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準考證號(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2、請將準考證條碼粘貼在右側的[條碼粘貼處]的方框內3、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寫,字體工整4、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的答題區內作答,超出范圍的答案無效,在草紙、試卷上作答無效。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6、填涂樣例正確[■]錯誤[--][√] [×]) (缺考標記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標記!只能由監考老師負責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涂。)選擇題(請用2B鉛筆填涂)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16 17 18 19 20[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非選擇題(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21題、22題、23題、24題、25題、專題25 古代亞非文明考試時間: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共40分)1.(本題2分)(2021·山東青島·中考真題)為開闊學生視野,青島市某學校組織了“云研學·走進非洲”活動,通過該活動,同學們領略了壯美的非洲大草原,認識了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他們還可能欣賞到( )A. B.C. D.【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字塔是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驕傲,故A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排除B項;帕特農神廟位于希臘雅典衛城的最高處石灰巖的山崗上,是衛城最重要的主體建筑,排除C項;羅馬大競技場是古羅馬建筑,排除D項。故選A項。2.(本題2分)(2021·貴州畢節·中考真題)拓片是將刻在不同材質上的文字、符號、圖案等拓印下來的紙片,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題干的限定信息“埃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約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A符合題意;楔形文字,是由古蘇美爾人所創,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B不符合題意;甲骨文是中國古老的文字,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C不符合題意;阿拉伯文字是阿拉伯人的文字,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D不符合題意;故選A。3.(本題2分)(2021·廣西柳州·中考真題)古代亞非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化的文明成來。右圖文明成果的創造者是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A.中國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倫【答案】C【詳解】根據圖片“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結合所學可知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驕傲,故選C;ABD不符合題意,排除。4.(本題2分)(2021·山東臨沂·中考真題)在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古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版圖向北延伸至敘利亞與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從一個地域性王國發展為洲際大帝國。當時,其統治范圍地跨A.非洲、亞洲 B.非洲、歐洲C.亞洲、歐洲 D.歐亞非三洲【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中“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版圖向北延伸至敘利亞與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古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南征北戰,成就了地跨西亞與北非的洲際大帝國,故選A;法老圖特摩斯三世時期,古埃及疆域并未擴展到歐洲地區,故排除BCD。5.(本題2分)(2021·江蘇南京·中考真題)探尋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與演變歷程,可以感知的歷史奧秘有A.國王地位與權力 B.人類的法制傳統C.阿拉伯數字起源 D.羅馬帝國的強盛【答案】A【詳解】依據所學,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也是古埃及國王法老的陵墓,體現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但是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王權受到多方面的挑戰,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A正確;人類的法制傳統源于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但屬于古代兩河流域巴比倫文明,B排除;阿拉伯數字起源于古印度,C排除;羅馬帝國的強盛與古羅馬的興衰有關,D排除。故選A。6.(本題2分)(2021·湖南邵陽·中考真題)認真學習歷史教材是獲取歷史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下列說法與教材觀點相違背的是( )A.古代埃及國王給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 B.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C.西歐莊園中的耕地分為“自營地”和“份地” D.《查士丁尼法典》是《羅馬民法大全》的一部分【答案】A【詳解】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因為陵墓的每個側面都形似漢字“金”,中國人稱為“金字塔”。故A說法與教材觀點相違背,符合題意;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故B說法與教材觀點一致,不符合題意;西歐莊園中的耕地分為“自營地”和“份地”,故C說法與教材觀點一致,不符合題意;《羅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故D說法與教材觀點一致,不符合題意。故選A。7.(本題2分)(2021·云南昆明·中考真題)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錐體狀的陵墓,中國人稱之為A.“金字塔” B.萬神廟C.帕特農神廟 D.摩亨佐·達羅遺址【答案】A【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寢。這些統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故A正確;萬神廟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故B錯誤;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遺跡,故C錯誤;摩亨佐·達羅遺址屬于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今天巴基斯坦,故D錯誤。綜上故選A。8.(本題2分)(2021·江蘇無錫·中考真題)阿拉伯人有一句諺語:“人間懼怕時間,而時間懼怕金字塔?!睔v經數千年風雨滄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邊緣,見證人間世態的變遷。金字塔是( )A.古代埃及國王的宮殿 B.古代埃及休閑的場所C.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 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廟【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我礦物質公元前3000年,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古埃及國王也稱為法老,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他們為自己修建巨大的陵墓——金字塔,故選C;ABD不符合題意,排除。9.(本題2分)(2021·江蘇鎮江·中考真題)20世紀初,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塊刻有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像的黑色石柱,它被稱為“一件歷史和文學作品……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司法典籍”。這件“作品”代表的古代文明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兩河流城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國文明【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的“一塊刻有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像的黑色石柱”指的是《漢謨拉比法典》石柱。《漢謨拉比法典》是古代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國王國王漢謨拉比制定,屬于古代兩河流城文明成就,故B符合題意;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排除A;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主要是種姓制度、佛教等,排除C;古代中國文明的成就主要是甲骨文、青銅器等,排除D。故選B。10.(本題2分)(2021·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下面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代亞非四大文明古國。其共同點是( )A.位于大河流域 B.使用鐵農具 C.源于海洋 D.工商業發達【答案】A【詳解】從材料中的四大文明古國分布來看,分別分布在尼羅河利于、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長江及黃河流域,說明的共同點是都位于大河流域,A正確,C排除;材料未涉及使用的工具,且從時間來看,當時尚未過渡到鐵器時代,B排除;工商業發達不屬于四大文明古國的特征,D排除。故選A。11.(本題2分)(2021·四川眉山·中考真題)《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須遭受同樣損害;但如果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只需賠償少量的錢財。這反映了該法典A.客觀上遲滯巴比倫的發展 B.導致巴比倫階級矛盾激化C.養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須遭受同樣損害;但如果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只需賠償少量的錢財”可知,材料表明在法律面前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和無公民權的自由民是不平等的,這反映了該法典旨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D正確;題干材料規定反映不出“客觀上遲滯巴比倫的發展”、“導致巴比倫階級矛盾激化”、“養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內容,排除ABC。故選D。12.(本題2分)(2021·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下列文明古國與文明成果搭配正確的是( )A.古埃及一甲骨文 B.古印度一金字塔C.古巴比倫一(漢謨拉比法典》 D.中國一種姓制度【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文明,《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C符合題意;甲骨文是古中國文明,A排除;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B排除;種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D排除。故選擇C。13.(本題2分)(2021·四川廣安·中考真題)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其代表性成果是A.楔形文字、金字塔 B.《擲鐵餅者》帕特農神廟遺址C.凱旋門、萬神廟 D.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學的興起【答案】A【詳解】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亞地區蘇美爾人創立的文字,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故A符合題意;B和C都屬于古代羅馬的文明成就,排除B和C;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是中世紀西歐時期。排除D。故選A。14.(本題2分)(2021·浙江臺州·中考真題)小遠同同學在某博物館看到空中花園復原場景圖和《漢謨拉比法典》復制品。它們反映的是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臘文明 C.古巴比倫文明 D.古羅馬文明【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空中花園是新巴比倫時期修建的,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期間頒布的。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故它們反映的是古巴比倫文明,C正確;空中花園、《漢謨拉比法典》反映的是古巴比倫文明,不是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排除ABD。故選C。15.(本題2分)(2021·山東煙臺·中考真題)兩河流域形成的蘇美爾文明,是迄今為止最早的文明,距今6000年前就開始建立,但是后來建立的巴比倫成了兩河文明的代表。下列成果屬于“兩河文明”的是A. B.C. D.【答案】B【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圖B是兩河流域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屬于兩河文明的代表,B正確;圖A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金字塔,圖C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種姓制度,圖D是古希臘雅典文明的代表帕特農神廟,ACD排除。故選B。16.(本題2分)(2021·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侖法典》【答案】A【詳解】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A符合題意;《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文明,B排除;《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國文明,C排除;《拿破侖法典》是法國的,D排除。故選擇A。17.(本題2分)(2021·江蘇徐州·中考真題)“當他們分割普魯沙(巨人)時,其口為婆羅門,由其雙臂造成羅惹尼耶(剎帝利),其雙腿變成吠舍,從其雙腳生出首陀羅。”這則材料從側面反映了( )A.印度的種姓制度 B.埃及至高無上的王權C.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古巴比倫的法治傳統【答案】A【詳解】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等四個種姓由普魯沙不同的身體部位生出,這體現古印度各種姓間的不平等,與古印度的種姓制度相關,故A項正確;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特有的制度,故排除BCD、故選A。18.(本題2分)(2021·內蒙古通遼·中考真題)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種的大河流域產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出現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A.古代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代印度 D.古代羅馬【答案】C【詳解】根據“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國家……種姓制度”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制度發端于古代印度。C正確;古埃及發源于非洲尼羅河流域。A錯誤;古巴比倫發源于西亞兩河流域。B錯誤;古羅馬屬于典型的海洋文明。D錯誤。綜上故選C。19.(本題2分)(2021·江蘇無錫·中考真題)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獨特的魅力。下列內容屬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數字 ③《馬可·波羅行紀》 ④種姓制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詳解】公元前 6 世紀,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了佛教;后來被稱為“釋迦牟尼”古代印度人發明0到9的數字,被阿拉比人傳入西方,因此稱為阿拉伯數字;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①②④符合題意;《馬可·波羅行紀》是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華記載中國人的社會風情,不是古代印度文明成就,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B和D。故選C。20.(本題2分)(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題)下圖反映了古代歷史上一種森嚴的社會制度,下列選項與圖片內容相符合的是A.古代中國--分封制 B.古希臘---民主政治C.古巴比倫-君主專制制度 D.古印度-一種姓制度【答案】D【詳解】依據題干示意圖可知反映了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古代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是婆羅門,掌管祭祀,第二等級是剎帝利,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第三等級是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第四等級是首陀羅,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構成,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D正確;古代中國分封制是把土地賜給諸侯,讓他們在各地建立諸侯國,A排除;古希臘雅典實行奴隸制民主政治,強調公民內部人人人人平等,B排除;古巴比倫實行奴隸制君主專制制度,但與題干不符 C排除。故選D。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共60分)21.(本題12分)(2021·山東淄博·中考真題)李宏宇近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下面是他設計的問題,你能回答嗎?【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各國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差異自古就存在,是人類文明的內在屬性。沒有多樣性,就沒有人類文明。多樣性是客觀現實,將長期存在。——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1)習總書記闡述了怎樣的文明觀?文明名稱 代表性成就(各舉一例)(2)列舉亞非四大文明的代表性成就說明上述文明觀。【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從山東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到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從福建武夷山的朱熹園,到此次(河南南陽)的醫圣祠……循著總書記的考察足跡可以發現,“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他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新華社《醫圣祠里觀古今》(3)循著總書記這些考察點,你能學到哪些歷史知識?(4)對總書記“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你有什么想法?【答案】(1)人類文明具有多樣性(或差異性)。(2)(每方面需一項史實,各組史實中任選一項即可)文明名稱 代表性成就(各舉一例)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太陽歷、象形文字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園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種姓制度﹑佛教古代中國文明 青銅器(司母戊鼎)、甲骨文(3)在孔子研究院:孔子;孟子;儒家學說。在醫圣祠: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在朱熹園:朱熹的理學思想。在岳麓書院:宋代的學校;讀書與講學。(任答兩處即可)(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積極弘揚和世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國家﹔保護傳統文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意思類似即可)【解析】(1)根據材料可知,“各國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差異自古就存在”“多樣性是客觀現實”說明人類文明的差異性和多樣性。(2)根據所學可知,亞非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代中國,古埃及代表性成就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太陽歷等,古巴比倫的代表成就是《漢謨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等,古印度的代表成就是佛教,古代中國代表成就有青銅器、甲骨文等。(3)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孔子是儒家學說創始人,在孔子研究院可以學習儒家思想,學習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主張,政治主張。岳麓書院是宋代的學校,在此可以學習宋代教育的發展,讀書與講學的情況;朱熹是宋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發展了儒家思想,我們可以學習他的理學思想。醫圣指的是張仲景,在此我們可以學習了解張仲景和他的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4)根據材料可知,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看法,首先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第二,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積極弘揚和世代傳承,不斷推陳出新,在發展中繼承,革故鼎新;要用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樹立文化自信。22.(本題12分)(2021·河南·柘城縣實驗中學三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英文字母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源于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腓尼基字母又深受古埃及圣書體文字影響。古埃及新王國時期,腓尼基地區大部分時間是在埃及統治之下,腓尼基人深受埃及文化的影響。(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文字的發明和傳播體現了人類文明的哪些特點。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材料一中文字共同的歷史價值。(2)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鑒而豐富。請再舉一例相關史實并加以說明。【答案】(1)特點:多樣性、區域性、世界性、民族性。歷史價值:都有印證歷史的作用,都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料。(2)示例:中國的造紙術、古代印度的數字經阿拉伯人傳人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解析】【詳解】(1)依據材料一中中國甲骨文、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以及西方字母文字體現出人類文明的區域性和多樣性;依據材料二“英文字母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源于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可得出人類文明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材料一中都都有印證歷史的作用,都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料。(2)舉例子必須圍繞文明交流特點。依據所學可知,中國的造紙術、古代印度的數字經阿拉伯人傳人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23.(本題12分)(2021·河南南陽·二模)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從載體上看,圖一和圖二都屬于什么類型史料?兩幅圖片分別屬于哪一古代文明。(2)說說圖一反映內容的歷史價值(3)結合所學知識,兩幅圖片所代表的兩大文明有什么共同特點?【答案】(1)實物史料。圖一,中國古代商朝文明;圖二,古代兩河流域文明。(2)是中國古代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等等(答出其中任意一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都發源于大河流域;都屬于農業文明;都出現在奴隸社會時期;都屬于人類早期文明;等等(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解析】【詳解】(1)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刻有文字的甲骨”“楔形文字泥版”都是屬于實物史料。甲骨文是商朝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這是我國發現最早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的。楔形文字的發明者是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楔形文字是用削成尖頭的蘆稈或木棒做筆,在未干的軟 泥版上壓刻出來的文字符號。(2)據“刻有文字的甲骨”結合所學可知,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記載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祭祀、戰爭、農牧業、官制、刑法、醫藥、天文歷法等。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3)“刻有文字的甲骨”代表的是古中國文明,“楔形文字泥版”代表的是古巴比倫文明,兩者都發源于大河流域;都屬于農業文明;都出現在奴隸社會時期;都屬于人類早期文明;等等24.(本題12分)(2021·河南·二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中國文字是由刻畫符號逐漸演變而來的,商代的甲骨文構成和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僅是一種圖畫文字,后來發展成象形文字,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種符號組成。楔形文字是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首創的,最初這種文字是圖畫文字,后逐漸發展成表意文字。材料三: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隨著所在國家的滅亡而消亡了,多數文字都由象形逐漸走向拼音,只有漢字形聲表意,歷千年而不衰。即使在電腦時代,漢字仍是當今輸入最為快捷的文字之一。漢字不僅是一種傳情達意的工具,還是聯結和維系中華民族的根。(1)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上述三種早期文字有何共同特點。(2)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字的發展有何特點。(3)綜合上述材料,請你說說文字在歷史發展中有何作用。【答案】(1)書寫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產生之初都有圖畫文字的特點;文字產生后都逐步完善和發展;都產生于大河流域。(答出其中任意三點即可)(2)形聲表意;一脈相承至今尚存;輸入便捷。(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3)溝通情感的工具;能夠傳承中華文化。(答出其中任意一點即可)【解析】【詳解】(1)根據材料一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一“甲骨文”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圖二“象形文字”又稱“紙草文字”,是寫在紙草上,圖三“楔形文字”又被稱為“泥板文字”,是刻畫在濕泥板上。因此,書寫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根據材料二“中國文字是由刻畫符號逐漸演變而來的······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僅是一種圖畫文字······楔形文字,最初這種文字是圖畫文字”可知,產生之初都有圖畫文字的特點;根據材料二“中國文字是由刻畫符號逐漸演變而來的······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僅是一種圖畫文字,后來發展成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最初這種文字是圖畫文字,后逐漸發展成表意文字”可知,文字產生后都逐步完善和發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城、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因此,都產生于大河流域。(2)根據材料三“只有漢字形聲表意”可知,形聲表意;根據材料三“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隨著所在國家的滅亡而消亡了,······,只有漢字······,歷千年而不衰”可知,一脈相承至今尚存;根據材料三“即使在電腦時代,漢字仍是當今輸入最為快捷的文字之一”可知,輸入便捷。(3)根據材料三“漢字不僅是一種傳情達意的工具,還是聯結和維系中華民族的根”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字的出現促進了文化發展,思想交流,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交流,見證了人類的發展歷程,使得各種重要信息得以保存,為后世的考究留下了可靠的證據。因此,文字是溝通情感的工具,能夠傳承中華文化。25.(本題12分)(2021·河南·二模)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三幅圖共同反映了人類歷史經歷的哪一社會時期 所代表的地區文明有哪些相似之處 (2)圖一和圖三的文物上有兩種古老的文字,這兩種古老的文字分別是什么 (3)任選一幅圖,說說圖片反映的內容在歷史上的價值。【答案】(1)奴隸社會;都屬于大河文明,都是人類文明的典型代表,都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頁獻。(言之有理即可)(2)甲骨文、楔形文字。(3)甲骨文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而來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任意一方面即可)【解析】【詳解】(1)依據圖一、二、三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圖一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這是我國發現最早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的,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商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圖二是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圖三是《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因此三幅圖共同反映了人類歷史經歷的奴隸社會;所代表的地區文明相似之處是都屬于大河文明,都是人類文明的典型代表,都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頁獻。(2)依據所學可知,圖一和圖三的文物上有兩種古老的文字,這兩種古老的文字分別是甲骨文、楔形文字。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形文字。由于這種文字是用一段段蘆稈印在泥版上而制成,筆畫像楔子,故名楔形文字?!稘h謨拉比法典》上的文字是楔形文字。(3)依據所學可知,甲骨文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而來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共17張PPT)中考一輪復習古代亞非文明2022背講考專題25:世界古代史Conents目錄中考一輪復習壹貳叁肆主題脈略梳理探究素養提升史料實證古代印度文明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原始農業發展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尼羅河流域金字塔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漢謨拉比法典》印度河流域種姓制度、佛教雅利安人入侵前3100年左右前1500年古埃及初步統一前24C初步統一兩河流域前6C佛教創立壹主題脈略考點一 古代埃及1.古代埃及文明(1)發源地:(2)發展歷程:非洲東北角的尼羅河流域梳理探究貳2.金字塔(1)用途:(2)代表:(3)意義: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胡夫金字塔(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金字塔是法老權力的象征,修得越高,說明王權越大。(3)文明成就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 象形文字太陽歷 木乃伊(解剖醫學)考點二 古代兩河流域1.古代兩河流域文明(1)發源地:(2)發展歷程: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新月沃地梳理探究貳2.《漢謨拉比法典》(1)制定者:(2)目的:(3)內容:a.古巴比倫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 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b.奴隸制發達,家庭奴隸制成為一大特征;c.法典中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活躍。(4)地位:(5)意義:漢謨拉比鞏固統治,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梳理探究貳(3)文明成就《漢謨拉比法典》 空中花園太陰歷 楔形文字 60位進制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考點三 古代印度1.古代印度文明(1)發源地:(2)發展歷程:(3)文明成就:印度河流域阿拉伯數字;佛教梳理探究貳2.種姓制度(1)形成:(2)內容:賤民——“不可接觸者”等級名稱 社會階層 職責和義務 備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僧侶、貴族掌管祭祀武士、官吏、國王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非雅利安人,被征服者和貧困破產者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統治階級被統治階級梳理探究貳(3)特點: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世代相襲;b.職業世襲: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c.實行內婚: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4)影響:造成了種姓隔離和社會的不平等,阻礙了社會不同等級間的自由流動,嚴重束縛印度社會發展的活力。梳理探究貳剎帝利首陀羅時間 地點創始人教義傳播 時間路線影響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喬達摩 悉達多(“釋迦牟尼”)(1)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主張“眾生平等”(2)宣揚“忍耐順從”公元前3世紀后,佛教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1世紀,佛教傳到中國內地北傳:印度-中亞-中國新疆-中國內地-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往南: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適應了當時其他種姓反對婆羅門特權的要求,同時吸引了受壓迫的下層民眾,因此在印度社會迅速發展,后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3.佛教梳理探究貳宗教 產生時間 誕生地 創始人 經典 教義 節日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喬達摩 悉達多《大藏經》眾生平等忍耐順從浴佛節1世紀巴勒斯坦耶穌《圣經》原罪觀救贖論圣誕節復活節7世紀阿拉伯半島(麥加)穆罕默德《古蘭經》信仰唯一的神—安拉開齋節三大宗教叁素養提升叁素養提升世界文明古國的文明成就名稱 發源地 統一(建立)時間 代表成就古代埃及古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中國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約公元前3100年金字塔、象形文字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雅利安人入侵后佛教、阿拉伯數字約公元前2070年青銅器、甲骨文叁素養提升世界文明古國的文明成就材料一 尼羅河的定期泛濫,留下適宜作物生長的沃土的同時還帶來豐富的水源,在此基礎上古埃及原始農業文明誕生,并不斷發展。但過于優越的農業生態環境也使得在古王國至中王國這1000多年漫長歷史中,古埃及一直處于金石并用的時代,人們長期使用木質農具,直到新王國時期才逐漸廣泛使用青銅農具。除了自然環境因素.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識最強烈、最濃厚的文明國家。宗教甚至干預國家政治和經濟生活,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嚴重影響到了古埃及的文化進步。——摘編自李敏《古代埃及文明衰亡原因論析》①尼羅河帶來的沃土和水源促進了古埃及原始農業文明的誕生。②過于優越的農業生態環境限制了古埃及的進一步發展。肆史料實證論從史出根據材料一,歸納自然環境對古埃及歷史產生的影響。奴隸社會;都屬于大河文明,都是人類文明的典型代表,都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頁獻。(言之有理即可)肆史料實證論從史出三幅圖共同反映了人類歷史經歷的哪一社會時期 所代表的地區文明有哪些相似之處 專題25 古代亞非文明知識點一 古代埃及一、古埃及文明1、發源地:非洲東北角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2、國家出現: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尼羅河下游陸續出現若干個小國。3、初步統-與發展: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實現統-。4、強盛時期:在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版圖向北延伸至敘利亞與小亞細業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5、外族人侵: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吞并古埃及: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6、古埃及科學文化成就。①天文: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②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7、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1)金字塔用途: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2)意義: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3)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二、古埃及法老的統治(1)法老:古埃及的國王,是全國最高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身。(2)權力的變化: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逐漸衰落。1.(2021·海南·模擬預測)我們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對其敘述錯誤的是( )A.因形似漢字“金”而得名 B.因用黃金堆砌而得名C.是國王權利的象征 D.古埃文明的象征【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金字塔是用石頭砌成,不是黃金,B項敘述錯誤,符合題意;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因形似漢字“金”而得名,是國王權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ACD項敘述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2.(2021·廣東·模擬預測)德國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追求權力的意志都呈現出看得見的形狀。"以下建筑最能體現這種思想的是A.金字塔 B.帕特農神廟C.圣索菲亞大教堂 D.巴黎大學【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埃及金字塔的修建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體現了法老的無限權力,故A項符合題意;帕特農神廟和圣索菲亞大教堂反映的是神權,巴黎大學是教育機構,故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3.(2021·河南·模擬預測)阿拉伯人有一句諺語:“人類懼怕時間,而時間怕金字塔?!苯鹱炙娮C了古埃及文明的燦與輝。在該文明的古王國后期,金字塔越修越小。對其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統治者思想趨于理性 B.統治者開始重視民生C.統治者有了平等意識 D.統治者權力逐漸衰落【答案】D【詳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權利的象征,金字塔越修越小的原因是統治者權力逐漸衰落,D符合題意;ABC項不是金字塔越修越小的原因,排除。故選擇D。4.(2021·遼寧蘇家屯·二模)古代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與亞洲毗連。尼羅河由南向北貫穿整個埃及,河水每年定期泛濫,給兩岸的農田帶來大量水和肥料。因此,古埃及的農業十分發達。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偉大的古埃及文明,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的( )A.古埃及最早進入文明時期 B.尼羅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C.人類最早出現在非洲東北部 D.古埃及是當時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地區【答案】B【詳解】材料說明尼羅河促進了古代埃及的農業發展,孕育了偉大的古埃及文明,故選B;沒有世界其他地區的比較,無法體現“古埃及最早進入文明時期”,排除A;沒有世界其他地區的比較,無法得出“人類最早出現在非洲東北部”,排除C;沒有世界其他地區的比較,無法得出“古埃及是當時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地區”,排除D。【點睛】知識點二 古代兩河流域一、古代兩河流域文明1、發源地:西亞的兩河流域,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此地又稱美索不達米亞。2、國家出現:公元前3500年。3、初步統一:公元前24世紀,兩河流域實現初步統一。4、強盛時期:古巴比倫王國時期,漢謨拉比完成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5、文明成就: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根據月亮盈虧制定了陰歷;60進位制。6、文明象征:《漢謨拉比法典》★★★(1)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铩铩?br/>(2)內容:①古巴比倫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和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②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戰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③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的一大特征。④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3)目的(實質):維護奴隸主的利益(4)意義:《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5.(2021·四川旌陽·二模)古代兩河流域,公元前21—前18世紀,先后頒布了《烏爾納姆法典》《利皮特—伊什塔法典》《埃什魯那法典》和《漢謨拉比法典》。這些法典的頒布A.說明法制建設的完備 B.有利于法律意識增強C.緩和了社會矛盾尖銳 D.表明懲罰力度的加大【答案】B【詳解】《烏爾納姆法典》《利皮特—伊什塔法典》《埃什魯那法典》和《漢謨拉比法典》等法典的頒布體現了兩河流域的法律建設,這有利于法律意識的增強,B項正確;“完備”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僅能說明這些法典的頒布,并不能據此說明緩和了尖銳的社會矛盾和懲罰力度加大,排除CD項。故選B項。6.(2021·河南禹州·三模)下面兩幅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A.國王權力的象征 B.法制傳統,源遠流長C.古老的亞洲文明 D.封建君權至高無上【答案】A【詳解】圖片材料“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體現了“君權神授”,兩者都反映出國王權利的象征,A項正確;金字塔不能體現法制傳統,源遠流長,排除B項;金字塔是非洲文明,排除C項;當時是奴隸制時代,不是封建君權,排除D項。故選A項。7.(2021·內蒙古鄂爾多斯·模擬預測)《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殺死或傷害奴隸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賠償損失即可;消除奴隸所有權標記者處以斷指或死罪;毆打自由民或敢于反抗主人的奴隸處以割耳之刑。這主要反映了該法典A.內容全面影響深遠 B.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C.思想落后等級森嚴 D.嚴格禁止犯罪行為【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關鍵信息“殺死或傷害奴隸不算犯罪”,說明奴隸沒有人身權利;“消除奴隸所有權標記者處以斷指或死罪;毆打自由民或敢于反抗主人的奴隸處以割耳之刑”反映了奴隸社會地位低下,無法保障自身利益,體現出該法典對奴隸主利益的維護,故選C;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漢謨拉比法典》內容全面、影響深遠,排除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等級森嚴,排除C;材料“殺死或傷害奴隸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賠償損失即可”反映該法典并非嚴格禁止犯罪行為,排除D。8.(2021·山東定陶·二模)古巴比倫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對刑事、民事、商貿、婚姻等行為都作了較細的規定,并于公元前18世紀左右形成了《漢謨拉比法典》。材料最能說明的是( )A.古巴比倫的社會生活很浪漫B.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完美C.古巴比倫的自然經濟較活躍D.人類社會的法制歷史非常悠久【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對刑事、民事、商貿、婚姻等行為都作了較細的規定”“形成了《漢謨拉比法典》”可知,材料說明古巴比倫人早在公元前18世紀就已經有了法制意識,并開始生活在法制社會中,故D項正確;法制是理性的表現,不是浪漫,排除A項﹔材料中論述的是法制在人類歷史上的出現,并不是說明奴隸制度的完美,排除B項;法制不能說明自然經濟比較活躍,排除C項。故選D項。9.(2021·河南鄭州·三模)《漢謨拉比法典》明確規定,奴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工具和財產,奴隸主可對其打罵、販賣,甚至于殺死奴隸不承擔賠償責任,不構成犯罪行為,奴隸如果妄圖否認他的主人,會被割耳朵。這反映了《漢謨拉比法典》A.嚴格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B.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C.形成了完備的法律系統 D.注重調解民事糾紛【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材料“《漢謨拉比法典》明確規定,奴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工具和財產,奴隸主可對其打罵、販賣,甚至于殺死奴隸不承擔賠償責任,不構成犯罪行為,奴隸如果妄圖否認他的主人,會被割耳朵?!?,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國王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所以A符合題意;《漢謨拉比法典》的制定,是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剝削奴隸,體現了不公平性,不利于社會穩定的,所以B不符合題意;《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但是它的頒布不代表形成了完備的法律系統,所以C不符合題意;《漢謨拉比法典》的制定,是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不注重調解民事糾紛,所以D不符合題意。知識點三 古代印度一、古印度文明1、文明初現:公元前23—前18世紀,早期文明有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2、文明再現: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許多小國。3、文明鼎盛:孔雀王朝基本實現統一,農業和工商業比較繁榮。4、文明代表:種姓制度(實質: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維護奴隸主的利益)等級★★★ 構成人員(了解) 職責(了解) 特點婆羅門 祭司 掌管祭祀 各等級世代相襲,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剎帝利 貴族、武士、官吏、國王 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吠舍 農民、商人、手工業者 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首陀羅 (被征服者)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奴隸 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注意:在種姓四個等級之外,還有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賤民。二、佛教的創立1、時間、創立人、地點: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古印度。2、教義:提出“眾生平等”,宣揚“忍耐順從”。3、傳播:公元前3世紀后開始傳播北線:古印度—中亞—中國新疆(公元前1世紀)--中國內地—朝鮮、日本南線:古印度—錫蘭—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10.(2021·云南盤龍·二模)下圖是亞非兩大文明古國,在其古文明發展史上有諸多相似點,關于它們相似點的論述,正確的是A.發源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 B.產生了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宗教C.使用的都是楔形文字 D.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文明發源于尼羅河流域,古印度文明發源于印度河流域,因此A正確;尼羅河流域并未誕生世界性宗教,B排除;楔形文字起源于兩河流域,C排除;D是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現,位于地中海地區,D排除。故選A。11.(2021·湖南隆回·二模)某班級以話劇的形式再現古印度歷史,涉及“種姓制度”時,下列哪一句臺詞是不正確的( )A.“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B.“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C.“我是一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大商人,卻屈居第三等級”D.“我很苦惱,我愛上了一個上一等級的姑娘,但我們不能步入婚禮殿堂”【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是婆羅門,掌管祭祀;第二等級是剎帝利,國王屬于剎帝利,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第三等級是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第四等級是首陀羅,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構成,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國王屬于剎帝利,并不是獨尊,A項錯誤,符合題意;國王、武士、官吏屬于剎帝利。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屬于吠舍。不同等級不同通婚。根據以上分析,BC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項。12.(2021·河南·沁陽市教學研究室一模)人類歷史上相繼誕生了豐富多彩的古代文明。關于下圖中②地文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創立了佛教 B.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C.鑄造了司母戊鼎 D.建造了金字塔【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①為古埃及地區,②為古巴比倫地區,③為古代印度地區,④為古代中國地區,圖中②是巴比倫,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B項正確;佛教是③古印度創立,排除A項;司母戊鼎是④中國商朝青銅器的代表,排除C項;金字塔是①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排除D項,故選B項。13.(2021·黑龍江鐵鋒·三模)考古隊從非洲出發,從西向東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其考察順序是( )①尼羅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黃河流域 ④兩河流域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四大文明古國發源地的順序從西向東應該是:發源于非洲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發源于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發源于印度河流域 的故印度、發源于黃河流域的故中國。由此可知,考古隊從非洲出發考察的順序是:①④②③,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14.(2021·海南·模擬預測)被同歸為“古代東方文明”的古代埃及、巴比倫、印度和古代中國文明有其共同點,其中與自然地理密切相關的是①都發源于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②都采用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政體③都有留存于世的偉大的建筑工程④都屬于農業文明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北非和亞洲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相繼產生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因為這些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獨特的農耕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由于當時生產力低,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因此與自然地理密切相關的是①④。選項A正確;從題干要求與自然地理相關的方面可以排除②,另外古印度與古巴比倫基本上沒有“留存于世的偉大的建筑工程”,排除③。因此可以排除BCD項。故選A項。15.(2021·青海西寧·二模)2021年四五月間,印度每日新增病例超過30萬以上,大量感染新冠肺炎的底層民眾得不到及時救治。印度底層民眾堪憂的狀況與該國社會遺留的哪一制度有一定的關聯( )A.種姓制度 B.采邑制度 C.四等人制 D.農奴制度【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大量感染新冠肺炎的底層民眾得不到及時救治,印度底層民眾堪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6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在這一制度中,有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種姓制度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世代相襲。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A項正確;采邑制度,與中古西歐的等級制相關,排除B項;四等人制,是元朝統治者為維護對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統治,排除C項;農奴制度,是封建社會中封建領主在其領地上建立起來的剝削奴役農奴的經濟制度,排除D項。故選A。世界文明古國的文明成就2、亞非四大文明古國3、比較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4、古代世界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專題25 古代亞非文明知識點一 古代埃及一、古埃及文明1、發源地:非洲東北角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2、國家出現: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尼羅河下游陸續出現若干個小國。3、初步統-與發展: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實現統-。4、強盛時期:在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版圖向北延伸至敘利亞與小亞細業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5、外族人侵: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吞并古埃及: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6、古埃及科學文化成就。①天文: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②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7、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1)金字塔用途: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2)意義: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3)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二、古埃及法老的統治(1)法老:古埃及的國王,是全國最高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身。(2)權力的變化: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逐漸衰落。1.(2021·海南·模擬預測)我們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對其敘述錯誤的是( )A.因形似漢字“金”而得名 B.因用黃金堆砌而得名C.是國王權利的象征 D.古埃文明的象征2.(2021·廣東·模擬預測)德國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追求權力的意志都呈現出看得見的形狀。"以下建筑最能體現這種思想的是A.金字塔 B.帕特農神廟C.圣索菲亞大教堂 D.巴黎大學3.(2021·河南·模擬預測)阿拉伯人有一句諺語:“人類懼怕時間,而時間怕金字塔?!苯鹱炙娮C了古埃及文明的燦與輝。在該文明的古王國后期,金字塔越修越小。對其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統治者思想趨于理性 B.統治者開始重視民生C.統治者有了平等意識 D.統治者權力逐漸衰落4.(2021·遼寧蘇家屯·二模)古代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與亞洲毗連。尼羅河由南向北貫穿整個埃及,河水每年定期泛濫,給兩岸的農田帶來大量水和肥料。因此,古埃及的農業十分發達。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偉大的古埃及文明,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的( )A.古埃及最早進入文明時期 B.尼羅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C.人類最早出現在非洲東北部 D.古埃及是當時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地區知識點二 古代兩河流域一、古代兩河流域文明1、發源地:西亞的兩河流域,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此地又稱美索不達米亞。2、國家出現:公元前3500年。3、初步統一:公元前24世紀,兩河流域實現初步統一。4、強盛時期:古巴比倫王國時期,漢謨拉比完成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5、文明成就: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根據月亮盈虧制定了陰歷;60進位制。6、文明象征:《漢謨拉比法典》★★★(1)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铩铩?br/>(2)內容:①古巴比倫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和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②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戰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③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的一大特征。④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3)目的(實質):維護奴隸主的利益(4)意義:《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5.(2021·四川旌陽·二模)古代兩河流域,公元前21—前18世紀,先后頒布了《烏爾納姆法典》《利皮特—伊什塔法典》《埃什魯那法典》和《漢謨拉比法典》。這些法典的頒布A.說明法制建設的完備 B.有利于法律意識增強C.緩和了社會矛盾尖銳 D.表明懲罰力度的加大6.(2021·河南禹州·三模)下面兩幅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A.國王權力的象征 B.法制傳統,源遠流長C.古老的亞洲文明 D.封建君權至高無上7.(2021·內蒙古鄂爾多斯·模擬預測)《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殺死或傷害奴隸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賠償損失即可;消除奴隸所有權標記者處以斷指或死罪;毆打自由民或敢于反抗主人的奴隸處以割耳之刑。這主要反映了該法典A.內容全面影響深遠 B.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C.思想落后等級森嚴 D.嚴格禁止犯罪行為8.(2021·山東定陶·二模)古巴比倫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對刑事、民事、商貿、婚姻等行為都作了較細的規定,并于公元前18世紀左右形成了《漢謨拉比法典》。材料最能說明的是( )A.古巴比倫的社會生活很浪漫B.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完美C.古巴比倫的自然經濟較活躍D.人類社會的法制歷史非常悠久9.(2021·河南鄭州·三模)《漢謨拉比法典》明確規定,奴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工具和財產,奴隸主可對其打罵、販賣,甚至于殺死奴隸不承擔賠償責任,不構成犯罪行為,奴隸如果妄圖否認他的主人,會被割耳朵。這反映了《漢謨拉比法典》A.嚴格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B.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C.形成了完備的法律系統 D.注重調解民事糾紛知識點三 古代印度一、古印度文明1、文明初現:公元前23—前18世紀,早期文明有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2、文明再現: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許多小國。3、文明鼎盛:孔雀王朝基本實現統一,農業和工商業比較繁榮。4、文明代表:種姓制度(實質: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維護奴隸主的利益)等級★★★ 構成人員(了解) 職責(了解) 特點婆羅門 祭司 掌管祭祀 各等級世代相襲,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剎帝利 貴族、武士、官吏、國王 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吠舍 農民、商人、手工業者 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首陀羅 (被征服者)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奴隸 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注意:在種姓四個等級之外,還有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賤民。二、佛教的創立1、時間、創立人、地點: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古印度。2、教義:提出“眾生平等”,宣揚“忍耐順從”。3、傳播:公元前3世紀后開始傳播北線:古印度—中亞—中國新疆(公元前1世紀)--中國內地—朝鮮、日本南線:古印度—錫蘭—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10.(2021·云南盤龍·二模)下圖是亞非兩大文明古國,在其古文明發展史上有諸多相似點,關于它們相似點的論述,正確的是A.發源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 B.產生了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宗教C.使用的都是楔形文字 D.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11.(2021·湖南隆回·二模)某班級以話劇的形式再現古印度歷史,涉及“種姓制度”時,下列哪一句臺詞是不正確的( )A.“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B.“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C.“我是一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大商人,卻屈居第三等級”D.“我很苦惱,我愛上了一個上一等級的姑娘,但我們不能步入婚禮殿堂”12.(2021·河南·沁陽市教學研究室一模)人類歷史上相繼誕生了豐富多彩的古代文明。關于下圖中②地文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創立了佛教 B.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C.鑄造了司母戊鼎 D.建造了金字塔13.(2021·黑龍江鐵鋒·三模)考古隊從非洲出發,從西向東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其考察順序是( )①尼羅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黃河流域 ④兩河流域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14.(2021·海南·模擬預測)被同歸為“古代東方文明”的古代埃及、巴比倫、印度和古代中國文明有其共同點,其中與自然地理密切相關的是①都發源于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②都采用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政體③都有留存于世的偉大的建筑工程④都屬于農業文明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5.(2021·青海西寧·二模)2021年四五月間,印度每日新增病例超過30萬以上,大量感染新冠肺炎的底層民眾得不到及時救治。印度底層民眾堪憂的狀況與該國社會遺留的哪一制度有一定的關聯( )A.種姓制度 B.采邑制度 C.四等人制 D.農奴制度世界文明古國的文明成就2、亞非四大文明古國3、比較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4、古代世界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25 古代亞非文明 -中考一輪復習(考)(精品真題演練)(學生版).docx 專題25 古代亞非文明 -中考一輪復習(考)(精品真題演練)(教師版).docx 專題25 古代亞非文明 -中考一輪復習(背)(背誦清單+對點訓練)(學生版).docx 專題25 古代亞非文明 -中考一輪復習(背)(背誦清單+對點訓練)(教師版).docx 專題25 古代亞非文明 -中考一輪復習(講)-(精品課件).pptx 中考真題演練答題卡.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