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學年第一學期調研抽測試題卷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考生須知:1. 全卷共兩大題,25小題,滿分為100分。本次考試采用閉卷形式。2. 全卷分為卷Ⅰ(選擇題)和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須用2B鉛筆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3. 請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卷 Ⅰ說明:本卷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用2B鉛筆在“答題紙”上將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相對應的小方框涂黑、涂滿。1. 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三民主義是當時那場革命的指導思想。孫中山曾說:“國家之貧富可以鐵道之多寡定之……修筑鐵路,實為目前惟一之急務,民國之生死存亡,系于此舉。”在此,孫中山闡釋的是………………………………………………………( ▲ )A.民生主義 B.民族主義 C.民權主義 D.民主主義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經歷了幾次重要的歷史性轉變。下列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性轉變”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 ▲ )A 五四運動 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B 秋收起義 從國共合作到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轉變C 遵義會議 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轉變D 一二·九運動 由國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轉變3.“我們正處在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轉變關頭……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礫場中奮爭以創造一個赫然在望的新時代。”史學家張蔭麟在這里寫的“新時代”是指( ▲ )A.北伐戰爭 B.土地革命戰爭 C.抗日戰爭 D.抗美援朝戰爭4. 某班圍繞“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不同之處”為主題進行合作學習,經過討論展示了如下結論,其表述符合主題的是 …………………………………( ▲ )①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 ②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③解決農民土地所有權問題 ④消滅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21年11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各締約方最終完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中國代表團團長表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彰顯了一個發展中國家的責任與擔當。回答5-6題。5.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召開,旨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屬于 ( ▲ )①環境污染問題 ②生態環境問題 ③傳統安全問題 ④非傳統安全問題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 中國全方面參與全球治理,積極有作為。下列關于對中國做法的認識錯誤的是 ( ▲ )A.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B.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歐洲經濟美國) C.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D.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領導者7. 歷史漫畫生動有趣,并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右圖漫畫反映的美國實施的政策是…………………………( ▲ )A.馬歇爾計劃 B.杜魯門主義C.羅斯福新政 D.北約的建立8. 2021年11月3日,在北京隆重舉行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院士和清華大學 ▲ 院士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A.顧誦芬 王大中 B.黃旭華 曾慶存C.劉永坦 錢七虎 D.王澤山 侯云德9. 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 ▲ 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 )A.北斗導航 B.神舟十三號 C.嫦娥四號 D.天宮二號10. 我國當前依然面臨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務必堅持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這表明…………………………………………………………………( ▲ )A.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B.改革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C.改革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國家命運所系D.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的提升。據此回答第11—12題。11. 首艘國產航母下水、5G移動通信技術率先實現規模化應用、“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這表明………………………………………( ▲ )①我國已經邁入世界科技強國的行列②我國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發達國家水平③我國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堅實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 有一種浪漫,叫“中國人給航天器取名”。我們的導航衛星叫“北斗”、科學衛星叫“悟空”、月球探測叫“嫦娥”、火星探測叫“天問”……每一個響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這些響亮的名字彰顯了………………………………………( ▲ )①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 ②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③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④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進步的靈魂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3.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的促進作用②有利于夯實法治基礎,杜絕家庭暴力③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的促進作用④有利于凝聚法治共識,促進依法帶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 近年來,產量穩步上升的優質新疆棉輸往全國各地,服務人們生活。“中國人很硬,新疆棉很軟”“我愛新疆,我愛中國”,各地人民紛紛點贊新疆棉。對此評論準確的是…………………………………………………………………………………………( ▲ )A.大國格局已經形成 B.對外開放成就斐然C.民族團結心手相連 D.地區差距逐步縮小15. 圖示法是揭示概念間關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圖示所示關系正確的是……………( ▲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 (協商民主選舉民主) (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文化) (總體布局經濟建設)A. B. C. D.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全國上下防控疫情堅決有力。據此回答第16—17題。16. 截至2021年12月30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282341.8萬劑次。按規定,醫務人員等群體優先接種。我國實行免費接種新冠疫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這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具體體現 ②我國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基本國策③能有效防控疫情,全面打贏疫情防控戰 ④醫務人員等群體優先接種違背了平等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7. 截至目前,中國累計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20億劑新冠疫苗。中國疫苗分配“說到做到”獲國際贊譽。這說明我國…………………………………………………( ▲ )①事不避難,勇于擔當②參與全球治理,彰顯中國智慧③堅持“走出去”發展戰略,積極謀求經濟發展④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 小張同學做了一張知識卡,空格處內容正確的應該是……………………………( ▲ )(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是。) A.一個中國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富裕依法治國B.一個中國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依法行政C.一國兩制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依法治國D.“九二共識”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依法行政19. 小明在學習“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內容時,用時間軸表述了新時代的戰略安排,下面能體現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階段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0. 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綜觀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的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 ▲ )①抓住機遇,勇于創新,奮勇前進 ②積極謀求自身發展,減少對外合作③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贏得主動 ④積極謀求互利共贏,承擔共同責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卷 Ⅱ說明:本卷有5小題,共60分。請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21.(12分)150年前創辦的《申報》,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見證著時代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則報道】“中國之革命定而俄國之革命起。中國之革命起于外省而中央承認之;俄國之革命起于中央而外省響應之。中國之革命起于戰局未開之前,故與世界無關系;俄國之革命起于戰局未定之際,故與世界有關系。此皆所謂不同之點也。”——摘自《申報》(1917年3月19日)【一份年表】1872年,《申報》在上海創辦……1919年5月15日,發表聲明不再刊登日商廣告……1937年12月14日,拒絕日寇新聞檢查而停刊……1946年,《申報》將股權的51%讓與國民政府,成為官商合辦企業……1949年5月,《申報》終刊。中國共產黨派員進入《申報》館,在原址出版《解放日報》,迎來新生。)(1)報道中的“中國之革命”、“俄國之革命”和“戰局”各指什么歷史事件?中俄革命雖有不同,但也有相似之處。聯系所學知識,指出中俄兩國革命的共同成果。(4分)(2)運用所學知識,指出年表中《申報》“不再刊登日商廣告”和“拒絕日寇新聞檢查而停刊”的時代背景。并依據相關史實分析1949年《申報》“終刊”的歷史原因。(6分)(3)一份舊報紙,一部見證錄。從《申報》經歷的時代變遷中,你會有哪些感悟?(2分)22.(12分)回眸百年黨史,汲取奮斗力量,賡續紅色血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理清黨史時序】(②中共成立 漢口決策 遵義新生 完成①任務 開辟新路③1921 1927 1935 1949 1961 1965 1978 2021)【史料實證觀點】在百年探索中,中國共產黨積累了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寶貴經驗……無論革命時期還是建設年代,中國共產黨在應對危機時都作出了正確的判斷,及時地調整政策。——摘自2021年8月29日光明網《中國共產黨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百年經驗》(1)聯系黨史年代尺,在①②③處填上最恰當的內容。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一切奮斗,歸結起來的一個主題是什么?(4分)(2)1978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一條怎樣的“新路”?并運用“改革開放的推進”的相關史實進行闡述。(3分)(3)依據年代尺的信息,選擇相關的史實對上述的觀點加以論證。(5分)(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23.(12分)三個歷史決議,凝聚團結力量,推進偉大工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就以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為工作的指針,毛澤東同志關于中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便是此種結合的代表……之后,創建了十多個革命根據地……領導中國共產黨組織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動了神圣的全民族抗戰,并最終取得了抗戰的勝利。 ——摘自1945年4月20日《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依據材料一,說說在根據地的斗爭和抗戰時期毛澤東同志有哪些理論貢獻 中國共產黨為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又作出了怎樣的努力?(4分)材料二:在過渡時期中,我們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改造道路…….整個來說,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了如此復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的確是偉大的歷史性勝利。——摘自1981年6月27日《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2)材料二中的《決議》是在黨歷史上的哪次會議通過的?并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場“深刻的社會變革”的理解。(4分)材料三: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在進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奮起,從總結中提高,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并在新時代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摘自2021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3)一百年來,黨能夠領導人民“于挫折中奮起”的精神之源是什么?綜合上述材料,你能總結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哪些歷史經驗?(4分)24.(12分)2021年的中國,昂揚奮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理論】(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①。協調推進③、全面深化改革、全民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和政府堅持④的發展思想。促進發展,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②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請將上述思維導圖中①②③④處內容補充完整。(4分)材料二:【中國·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國飛天夢百年奧運夢人民民主夢……夢祖國統一夢經濟騰飛夢)(2)一個國家夢想的實現,離不開成熟和定型的國家制度的支撐。為圓經濟騰飛夢和人民民主夢,我國分別確立和完善了哪些制度?(4分)材料三:【中國·聲音】這一年,還有很多難忘的中國聲音、中國瞬間、中國故事。“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深情告白……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斗,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 ——摘自習近平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3)材料一中的理論與材料二中的中國夢有何內在聯系?為實現中國夢,你將以怎樣的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4分)25.(12分)2021年的浙江,溫情暖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浙力量】自12月5日檢測出核酸陽性感染者,新冠疫情在浙江多點突發。本輪疫情突發后,我省迭代升級“源頭查控+快響激活+硬核隔離+精密智控”機制,強化疫情應急處置。黨員干部、醫護人員、公安干警、社區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志愿服務者等,同呼吸、共命運、肩并肩、心連心,筑起了堅不可摧的人民防線。彰顯了中國力量、體現了中國精神。(1)疫情防控體現了怎樣的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3分)材料二:【浙驕傲】2021年11月5日,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表彰活動在北京舉行,浙江4人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他們分別是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王亮、崔譯文;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竺士杰;全國孝老愛親模范—章宬。德耀中華、浙江驕傲!(2)從構筑中國價值的角度談談全國道德模范成為浙江驕傲的理由。(3分)材料三:【浙里行】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黨中央賦予浙江新的光榮使命。省委省政府啟動“群眾提、大家定—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指標體系問需于民活動”;大力建設全球數字變革高地,推進數字產業化;深入實施百億文化設施建設工程,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浙江文化符號和文化標識;挖掘提升山區特色優勢,推動山海協作;打造“美麗浙江、綠色共富”……(3)材料一、材料二對材料三有何共同作用?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浙江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上述措施對其他地區高質量發展有何借鑒意義?(6分)2021學年第一學期調研抽測卷社會·法治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D D D A A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B C D A B B C C本卷有5題,共60分。21.(1)辛亥革命;二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3分)。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推翻了君主統治)等(1分)。(2)巴黎和會上,列強作出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交給日本,引發中國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五四運動(2分);1937年日本發動八一三事變,進攻上海,11月上海淪陷(2分)。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2分)。(3)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等(2分)。22.(1)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八字方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3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分)。(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分)。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等(1分);開放:設立經濟特區,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等(1分)。(3)革命時期: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1927年8月召開了八七會議,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別的方針;由于犯了“左”傾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1935年1月召開了遵義會議,集中解決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背景+史實+影響)。建設年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1961年到1965年,中共中央調整國民經濟,實施八字方針,到1965年,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帶來嚴重災難,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背景+史實+影響)。綜上所述,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能立足國情,實是求是,及時調整方針政策,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23.(1)工農武裝割據思想;論持久戰(2分)。領導一二·九運動;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等(2分)(2)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1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2分)。(3)偉大的建黨精神(1分)。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持統一戰線,加強團結;堅持立足國情,走中國特色道路;堅持開拓創新;堅持弘揚民族精神等(3分)。24.(1)①人類命運共同體;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④以人民為中心。(4分)(2)經濟騰飛夢:①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②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寫出其中任意兩項,給2分)人民民主夢: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寫出其中任意兩項,給2分)內在聯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2分,或是指導思想)實踐行動:言之有理寫出兩條即可給2分。25.(1)中國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2分)中國力量: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1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全國道德模范培育和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分)共同作用:提供精神動力。(2分)借鑒意義:①加強公民參與民族決策;②把經濟建設重點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③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④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發展區域經濟;⑤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等。(寫出2點,給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