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3月分學情調查社政試卷一、選擇題(本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1.5分,共 30 分。請選出各題中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2021年12月9日,杭臺高鐵順利通過初步驗收。杭臺高鐵是浙江省境內一條連接杭州市、紹興市、臺州市的高速鐵路。家住杭州的佳妮一家春節期間乘坐杭臺高鐵去玉環玩。據此回答1—2題。1.他們乘坐杭臺高速線路最有可能看到的我國四大海域的(▲)A.東海 B.南海 C.黃海 D.渤海2.他們沿途能夠觀賞到(▲)A.“塞上江南”的美景 B.晾房內的串串葡萄 C.林海雪原“黑土地” D.江南水鄉的風光3.根據右圖所示經緯度判斷,陰影部分處于(▲)A. 東半球 B. 西半球 C. 跨東西半球 D. 北半球4.世界各地的自然條件各不相同,但人們都能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營造出美好的生活圖景。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①湄公河平原上的人們因地制宜,實行“耕海牧魚”②瑞士人利用阿爾卑斯山自然景觀,發展旅游經濟③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飼養羊駝,喜好賽馬摔跤④新疆人民通過坎兒井輸送地下水,發展綠洲農業A.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5.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以下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A. 圖①氣候區人們常年出行帶雨傘 B. 圖②氣候區河流沒有結冰期C. 圖③氣候區人們住冰屋 D. 圖④氣候區主要種植水稻6.“天涯海角(位于海南)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這兩地氣候特征的成因(▲)A.都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 B.都與地形地勢的影響有關 C.前者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 D.后者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7.長江在不同河段地理特征不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發展策略。下列組合,不正確的是(▲)A.發源地——保護植被 B.上游——注重水質和生態環境的保護C.中下游——大力開發水能資源 D.下游——開發航運,注意防治災害8.毛澤東在《民眾的大聯合》中提出“辛亥革命讓我們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無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設的”。這體現了三民主義中的 (▲)民權 B. 民族 C. 民生 D. 民主9.對聯是時代的反映。以下對聯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按其發生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①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②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保暖萬人心③舉國翹盼盡早建成汽車城,萬人空巷人民爭看解放牌④反反正正,正正反反,正反都一樣;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10.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時段相關文章中“革命”一詞出現的頻度,其中1923-1926年的頻度高于前兩段時期,其原因是 (▲)起止時間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革命”出現的頻度 0.78% 2.45% 25.14%A.十月革命的影響 B.中共一大的召開 C.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 D.國民革命運動的開展11.右圖所示戰役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這實踐了 (▲)德黑蘭會議決議 B. 開羅會議決議C. 波茨坦會議決議 D. 雅爾塔會議決議12.國民革命失敗后,蘇共領導人曾認為,中國紅軍不可能在農村有所作為,只能等待時機配合城市工人暴動。但是,毛澤東成功探索出一條中國革命的獨特道路。對這一探索 歷程表述準確的是 (▲)A.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八七會議B.中共一大→八七會議→遵義會議C.八七會議→遵義會議→中共七屆二中全會D.秋收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工農武裝割據”思想(13題)13.右圖是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兵力對比圖。 由此可知,人民軍隊兵力總數占據優勢始于 (▲)全面內戰爆發時 B. 戰略反攻開始前 C. 三大戰役進行中 D. 渡江戰役結束后1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夜,人民解放軍所到之處,駐扎在那里的外國軍隊被迫完全撤走,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各種特權被一一取消。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A. 提高了人民地位 B. 完成了國家統一 C. 實現了民族獨立 D. 建成了社會主義15.“青春逢盛世,奮斗正當時”。生逢盛世,乃當代青年之幸;于盛世中奮斗,乃當代青年之責。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 (▲)①努力學習知識,提高創新能力 ②傳承優秀文化,踐行傳統美德③提高執法水平,保護生態環境 ④堅持一國兩制,維護祖國統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6.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基于“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理念進行建設:賽區100%使用綠電,造雪、生活用水全部實現回收再利用,山林草木得到充分的保護。關于延慶賽區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B. 堅持發展優先、保護靠后的方針C.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 D. 建設生態冬奧,提倡人地和諧17.“十四五”時期,西藏將圍繞川藏鐵路建設等工程,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多團結線、幸福路。加快西藏地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①促進民族團結,加快西部開發 ②鞏固邊疆穩定,完成祖國統一③協同區域發展,提高發展質量 ④消除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1年是我國航天大年,恰逢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5周年,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經過幾代航天人的努力,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刷新太空“中國高度”。由此可見(▲)①要堅持黨的領導 ②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③加強民主法治建設 ④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電影《長津湖》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雄壯史詩。據此回答19—20題。19.近百年來,從長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到女排精神,中華民族精神不斷豐富發展。這表明中華民族精神的品格是(▲)A.內涵豐富 B.博大精深 C.與時俱進 D.源遠流長20.從電影《長津湖》中我們可以感受到(▲)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②中華民族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精神品質③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中華傳統美德 ④抗美援朝精神是我們民族的靈魂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五大題,共50分)21.(8分)2021 年 3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先后考察了武夷山、福州等地,了解當地茶產業發展情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好山好水出好茶”,茶葉的質量高低與地理環境密不可分。茶樹具有喜光、怕曬、喜溫怕寒、喜濕怕澇的典型特點,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在 15℃-30℃,10℃左右開始發芽。材料二:福建有一千多年的茶歷史、茶文化、是烏龍茶、青茶、紅茶、白茶的發源地, 是烏龍茶之鄉、白茶之鄉,武夷巖茶、大紅袍、鐵觀音、白毫銀針等揚名中外,福建茶葉在世界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圖2:福建省不同海撥面積所占比例)材料三:(圖2:福建省不同海撥面積所占比例)依據上述材料,分析福建成為我國茶葉主產區的原因。(2分)簡述福建茶樹生長在夏季易受到的氣象災害。(2 分)福建省會福州市茶葉批發市場數量多且規模大,試分析原因。(4 分)22.(10 分)西成高鐵全線開通,“逍遙秦嶺路,川陜一日還”的千年夙愿終于實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二:西成高鐵沿途經過秦嶺大熊貓、金絲猴、朱鹮和羚牛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棲息地。注:橋隧比是指公路和鐵路建設中,橋梁和隧道占總里程的比例。橋隧比越大,說明橋梁和隧道占總里程的比例越大,該工程的難度就越高。) (線路全長:約658千米設計時速:250KM/小時橋隧比:94%龍門地震帶)材料一:西成高鐵示意圖(1)西安和成都分別位于我國哪一地理區域?請結合所學知說說,旅客能感受到兩地的哪些人文差異?(4分)(2)請寫出西成高鐵的大體走向,并結合所示材料分析影響西成高鐵建設施工的主要不利因素有哪些?(3分)材料三:西成高鐵途徑的秦巴山區重要礦產儲量表礦產 類型 礦產 名稱 已探明儲量(單位:萬噸)可供規劃利用儲量 暫難利用儲量 可供利用比例有色金屬 銅、鉛、鋅 汞、銻、鉬 624.3 80.8 88.5%黑色金屬 鐵、錳 1487.6 173.5 89.6%能源礦產 煤 11070.8 1937.1 85.1%(3)有人建議將該地區打造成“有色金屬之都”,請結合該地區的礦產資源特征,談談對這一建議的看法。(3分)23.(10 分)2021 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電視劇《覺醒年代》在思想啟蒙、民眾覺醒、道路選擇上追根溯源,正面展現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重大事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鏡頭一:思想啟蒙】(陳獨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我們的責任,就是要通過辦雜志,來改造中國青年和改造社會。 -----《覺醒年代》第二集李大釗:一本雜志、一聲吶喊,讓我們中國人看見了新生活的曙光 ----《覺醒年代》第六集)(1)鏡頭一中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進步人士所倡導的是什么運動?說出他們當時創辦的雜志名稱。(3 分)【鏡頭二:民眾覺醒】(1919 年,鄧穎超給北京游行學生建議(請愿團宣誓書):一、誓保國土;二、誓挽國權;誓雪國恥;四、誓除國賊;五、誓共安危;六、誓同始終。-----《覺醒年代》第三十集)(2)鏡頭二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并依據材料說說其性質。(3 分)【鏡頭三:堅定信仰】(1921 年 7 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革命先烈誓死捍衛信仰。-----《覺醒年代》第四十三集)(3)毛澤東說:“研究黨史,只從一九二一年起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有人說:“研究黨史,從鏡頭二反映的歷史事件說起可能更好。”請結合所學知識,從不同角度分析這樣說的依據。(4 分)24.(12分)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相關鏈接:碳達峰,就是指在某一個時點,讓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途徑,抵消自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材料一:中國經濟增長與碳排放量曲線圖材料二:《意見》強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度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加強綠色低碳重大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培育一批節能降碳和新能源技術產品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科技中心、重大科技創新平臺。(1)從材料一的數據中能得出哪些信息?(2分)(2)請從國情角度,分析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度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原因。(4分)(3)綜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我們該怎么做?(可從國家、企業、個人等方面回答)(6分)25.(10分)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十三五”規劃期間,美麗浙江建設持續推進,我們提前三年完成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任務,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高9.5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上升至61.2%,浙江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地更凈,成為首個通過國家生態省驗收的省份。——2021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材料二:舉報企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生產經營者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經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查實并予以罰款處罰或者案件移送后公安機關作出行政拘留、公檢法機關開展刑事偵查訴訟審判并符合有關情形的,可以獲得獎勵。——《浙江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第四條材料三:注:2021年浙江省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1.94, 遠低于全國的2.50材料一中美麗浙江的建設成績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怎樣的發展道路? (2分)從民主監督方面說說材料二中浙江省獎勵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意義。 (4分)(3)根據材料三,結合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談談浙江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性。(4分)202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3月分學情調查社政試卷(參考答案)選擇題1-5 A D C C D 6-10 C C A C D 11-15 A D C C C 16-20 B B B C A二、非選擇題21、(8分)(1)自然原因:①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優越,有利于茶樹種植;②地處低山、丘陵,地勢起伏大,自然環境的垂直差異大,茶葉品種豐富。(答出一點即可,1分)社會原因:①種植歷史悠久;②人們有飲茶習慣。(答出一點即可,1分)(2)①臺風(暴雨、山洪);②受季風影響容易發生旱災。(答出一點即可,2分)(3)①福州位于沿海,海路交通便利,有利于茶葉的運輸集散;(2分)②福州作為省會城市,人口集中,經濟發達,有龐大的茶葉市場需求。(2分)22、(10 分)(1))西安:北方地區;成都:南方地區。(2分)主要糧食作物不同:西安種植小麥為主,成都種植水稻為主;或飲食習慣不同:西安以面食為主,成都以米飯為主等(2分)(2)答案:東北——西南走向(1分);穿越秦嶺山脈,地勢高,地形復雜;位于地震帶附近,地質條件復雜;沿途有眾多自然保護區,因此橋隧比較高,增加了施工難度。(寫到其中兩點即可,2分)(3)資源特征:該地區礦產資源種類豐富;能源礦產、黑色金屬儲量大;各類礦產可供利用比例高,礦產的開發潛力大。(或:有色金屬種類豐富;能源礦產儲量大;黑色金屬可供利用比例高)(答出一點即可,1分);同意:能夠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能夠增加就業、提高收入水平,完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2分) 或不同意:礦產開發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如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土壤污染等);還容易造成生態破壞(如水土流失、毀壞森林、生物多樣性減少等)(2分)(言之有理,答出一種觀點和理由即可)23、(10 分)(1)新文化運動;(2分)《青年雜志》或《新青年》。(1分)(2)五四運動;(1分)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2分)(3)①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這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創造了階級基礎;(2分)②五四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分)24、(12分)(1)我國單位碳排放量大幅度下降;2012 年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步增長(或 2012 年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速度)。(2分)(2)我國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造成資源短缺;當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還不能得到充分的滿足,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度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4分)(3)國家: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企業:自強奮斗,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做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保護環境,減少碳排放,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個人:日常生活中做到節水、節電、節能;選擇環保再生產品,拒絕一次性用品;綠色出行,減少碳排放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每點2分共6分)(10 分)(1)堅持綠色發展。(2分)(2)獎勵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①拓寬了市民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途徑,有利于激發市民參與意識和參與熱情,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對市民)②有利于監督政府部門及時發現和處理生態環境事件,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依法行政。(對政府)③有利于促進企事業單位或其他生產經營者自覺遵守環境保護法,建設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中國。(對社會)(其中兩個個角度得4分)(3)①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分)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千提高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縮小城鄉差距,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緩解社會主要矛盾。(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