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9單元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課件+學案(5份打包)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9單元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課件+學案(5份打包)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簡介

(共12張PPT)
單元綜合提升
第九單元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
體系概覽
NO.1
用聯系的觀點記牢歷史
主題整合
NO.2
用發展的觀點認知歷史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國際環境總體和平,發展成


世界多極化
美國希望建立由自己主導的單極世界
和平與發
為各國共識

發展趨勢
歐盟成立,是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
展的時代
和平與發展相輔相承,

俄羅斯的作用舉足輕重
主題
和平是前提,發展是保障

日本謀求政治、軍事大國地位
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日益緊密
中國的和平崛起,作用巨大
共贏構建

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增強
人類發展
發展問題有經濟增長的動力

面臨的問
不足和南北差距嚴重


經濟全球化
開端于新航路開辟時的世界市場

和平問題有地區沖突、大規模殺


進程加快
科技革命、跨國公司等因素的推動
傷性武器擴散、恐怖主義、傳染

病、環境問題、資源爭奪、霸權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主義、強權政治等
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迅速

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發揮協調作用


社會信息化
便利與風險并存
合作共贏
中國積極參與,主動擔當,倡導

共同發展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文化多樣性
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
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創辦亞
投行、設立絲路基金第9單元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
主題一 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變化
階段 二戰結束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 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
世界格局 兩極對峙格局形成 兩極格局下,表現出多極化趨勢 兩極格局崩潰,多極化趨勢加強,暫時表現為“一超多強”
主要表現 “鐵幕”演說、“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約”;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經互會、“華約” 歐洲共同體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并謀求政治大國地位;中國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興起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西歐、日本呈三足鼎立之勢;俄羅斯走出低谷;中國國際地位提高
認識 (1)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沖突是兩極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2)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的根源在于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趨勢(3)新的國際格局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但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4)多極化趨勢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
主題二 近現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歷程
基本歷程 時間 推動因素 主要表現
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形成 15世紀至18世紀中期 歐洲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擴張 歐洲商路和貿易中心轉移
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18世紀中后期至19世紀中后期 工業革命;商品輸出 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19世紀末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 經濟一體化,整體世界形成
世界市場陷入困境 一戰至二戰結束 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危機 貿易保護主義盛行
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 二戰后至20世紀90年代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第三次科技革命 布雷頓森林體系(世界貨幣體系)、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體系)建立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20世紀90年代以來 科技革命;兩極格局結束;跨國公司;市場經濟體制廣泛建立 區域性經濟組織建立;跨國公司國際貿易大增
主題三 人類發展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及應對措施
1.問題
(1)發展問題: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發達經濟體需求萎縮、經濟復蘇乏力,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影響巨大;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
(2)安全問題:地區沖突、核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跨國刑事犯罪、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化、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問題。
2.應對
(1)加強國際合作,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繼續發揮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發揮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和新開發銀行的作用。
(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PAGE
2(共62張PPT)
第22課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第九單元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
必備知識· 素養奠基
NO.1
單極
伊拉克
阿富汗
多極化
歐洲共同體
合作共贏
政治
跨國公司
信息技術
人工智能
世界貿易組織
逆全球化
發達
經濟一體化
智能化
信息安全
不可逆轉
基本特征
文化特性
和平與發展
關鍵能力 ·素養提升
NO.2
主題一
主題二
學業達標·素養評價
NO.3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第22課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學習目標導航]
課 標 解 讀 1.了解冷戰結束后世界發展的新特點: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性,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新特點出現的原因及影響。2.知道當今世界發展面臨的問題,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人類社會演進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時 空 坐 標
知識點一 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
1.美國企圖構建單極世界
(1)背景:隨著冷戰的結束和兩極格局的消失,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希望建立由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
(2)表現
①“9·11”事件之后,美國迅速展開反恐行動。2001年10月,美國發動了阿富汗戰爭。
②2003年3月,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3)影響:中東局勢進一步動蕩,美國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世界多極化趨勢的表現
力量 表現
歐盟 1993年在歐洲共同體基礎上成立,繼續向經濟和政治一體化邁進,是世界上最大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主張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獨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
俄羅斯聯邦 取代了蘇聯在聯合國的地位,擁有可以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推行多極化外交,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仍然舉足輕重
日本 在保持經濟大國的同時,將追求政治乃至軍事大國作為國家的長遠戰略目標
中國 進一步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正在發揮并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
廣大發展中國家 總體實力增強,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下面漫畫描述的是美國試圖將美國國旗覆蓋整個地球,漫畫體現了兩極格局瓦解后美國怎樣的戰略意圖?
提示:美國企圖建立單極世界。
多極化
多極化是一種趨勢和方向,不是一種成熟的國際關系格局。 雖然兩極格局瓦解,但多極化的世界格局并未形成,世界處于向多極化演進的過程中,目前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
知識點二 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
1.經濟全球化
(1)歷程
歷程 主要推動力
興起 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開辟和資本主義在西歐的興起
發展 工業革命后,世界市場更加擴大,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迅速發展
加速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初期 建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20世紀70年代以來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量
進入20世紀90年代 跨國公司迅猛發展,把世界各國納入全新的國際生產分工體系
1995年 世界貿易組織的誕生,把貿易、投資和服務的國際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進入21世紀 隨著以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成為強勁的時代潮流
(2)影響:加快了世界經濟發展。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經濟失控的風險。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部分利潤流入了西方發達國家。
(3)面臨問題
①各國既要注意保衛自己的經濟安全,又要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發展自己。
②一些國家出現了所謂“逆全球化”現象,如英國的脫歐公投,美國采取的貿易保護、控制移民等措施。
2.區域集團化
組織 組成 特征
歐洲聯盟 歐洲部分國家 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組織
北美自由貿易區 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 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
東南亞國家聯盟 東南亞地區 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
亞太經合組織 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
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因素
 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資金、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逆全球化
也稱“去全球化”,即與全球化進程背道而馳,重新賦權于地方和國家層面的思潮,一般發生在經濟危機和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困難和風險增加,加之難民潮、地區沖突等國際安全問題和收入差距擴大、失業等經濟社會問題,國際上出現了質疑甚至反對全球化的聲音和行為。但是,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世界發展潮流,不能因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就否定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集團化之間的關系
(1)相互促進
區域經濟集團具有開放性,區域經濟集團化的迅速發展,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各區域經濟集團通過談判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政策,促使各成員領域內的經濟逐步參與并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動了世界范圍內經濟的進一步融合。
(2)相互制約
區域經濟集團化具有排他性,帶有濃厚的集團貿易保護主義色彩,使聯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經濟在某種程度上被割裂。因此,區域經濟集團化與經濟全球化呈現了矛盾與沖突的一面。
(3)區域經濟集團化是世界經濟走向全球化的一個階梯,而經濟全球化是區域經濟集團化發展的最終結果。兩者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在一段時間內,兩者將同時存在,并行發展。
知識點三 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性
1.社會信息化
(1)含義:是指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建立有組織的信息網絡體系,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向高效、優質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
(2)影響
①積極:進入21世紀,社會信息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正在使人類社會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
②消極:如何保衛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為各國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2.文化的多樣性
(1)表現:文化多樣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同歷史文化背景的人們,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世界。
(2)挑戰:文化多樣性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3)應對
①各國都在努力維護自己的文化特性,維系自己的文化根脈。
②中國在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圖片反映了怎樣的信息?
提示:材料信息表明,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保持各國民族文化的特點,“和而不同”才是最美,說明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性的協調統一。
筆記:                                    
                                    
                                    
 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
■情境探究···································································
1.獲取信息 世界多極化趨勢
材料一 在“冷戰”結束的初期,多極化曾表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事實上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多極化的發展趨勢出現了一些反轉,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美國與其他多數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來越傾向于奉行單邊主義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國人認為現在是一個單極世界。
——倪峰《關于多極化的一些思考》
材料二 多極化格局的特點:……二是國際事務的決策和處理將變得更加民主,重大的國際事務將不再由一兩個國家說了算。三是大國關系中將出現分歧和利益同在、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領域的協調與合作將是未來多極格局中大國關系的主流。
——《時政新說》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冷戰”結束初期多極化“較好的發展勢頭”的表現,并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與其他多數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概括多極化趨勢的主要特點。
提示:(1)表現:歐盟成立;中國的崛起;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原因:美國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國力的增強;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2)國際事務的決策和處理將變得更加民主;大國關系出現分歧和利益同在、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局面。
2.論證觀點 基辛格對世界格局的認識
材料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舊秩序,就是因為它不由超級大國主宰,而是有很多權力中心,每一個都獨立活動。美國既是超級大國,也不是超級大國。美國是唯一的軍事超級大國,但靠軍事力量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少。至于其他問題,如經濟力量,美國僅僅是一個大國,還有可與美國匹敵的其他國家。
——原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一次談話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基辛格的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提示:基辛格的觀點是正確的。理由: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多極化的趨勢。他說現在“美國既是超級大國,也不是超級大國”,這一觀點是合理的,因為從綜合國力和軍事上來看,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確定無疑。但如果從經濟上講,美國難以獨大。
■素養形成··································································
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角度認識
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原因 經濟決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根源在于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發展趨勢
表現 美國 蘇聯解體后成為唯一超級大國,企圖建立單極世界 在全球范圍內,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中國成為多極世界的基本組成力量,“一超多強”成為當前多極化趨勢在政治格局上的具體表現
俄羅斯 逐步走出低谷,對美國全球支配地位構成挑戰
西歐 由歐共體發展成歐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日本 經濟大國,加快了謀求政治大國的步伐
中國 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特點
1.是在沒有發生世界大戰的情況下出現的。
2.這種格局的變動不是通過戰勝國強加給戰敗國的意志,導致各國國際地位的變化而實現的。
3.多極化是指一種趨勢,也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迄今為止,多極化并沒有定型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4.新的國際格局的確立需要一個復雜漫長的過程,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但多極化趨勢不可避免。
5.世界多極化趨勢下,多元的力量結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上的關系更加錯綜復雜,體現了國際中心舞臺多元化的特點。
 經濟全球化
■情境探究···································································
1.獲取信息 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和表現
材料一 經濟全球化是近年國際問題中的熱門話題。專家認為:“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發生在這個時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網絡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場化的變革。前者為全球化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后者為全球化提供了體制上的保障。”
——陳寶森《經濟全球化進程剛剛開始》
材料二 有人描述20世紀初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的情況時指出,倫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邊喝下午茶,一邊打電話訂購世界上任何產品,想訂購多少都可以,并放心地等著這些東西送到自家門口;同時,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財富投資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資源開發和新的冒險事業中,例如非洲的礦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價和舒適的交通工具,立即動身去任何國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適的旅館;他隨身攜帶的金幣可以在世界各個地方兌換成當地貨幣而通行無阻。
(1)根據材料一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因素。
(2)根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初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表現在哪些方面?
提示:(1)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對外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政策保障。
(2)表現:商品、資本、人員和貨幣在世界范圍的流動。
2.論證觀點 全球化浪潮的對與錯
材料 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響與規模已經構成另一種全球化。從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趨勢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網絡的歷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實上并不是反對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對全球化帶來的各種問題。但是,靠街頭抗議解決不了問題。 同樣,漠視反全球化現象對全球化的未來發展也不利,應該建設性地思考如何擁有一個合理的全球經濟與全球社會。
——摘編自龐中英《值得深思的
反“全球化”浪潮》
反全球化是反對全球化本身嗎?請從全球化的必然趨勢、帶來的全球性問題以及對策等方面進行論證。
提示:觀點:反全球化不是反對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對全球化帶來的各種問題。論證:全球化是歷史發展潮流,促進世界經濟的整體發展,加強了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為各個國家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因為反全球化是全球化過程中引發的全球性問題造成的(如發達國家就業機會減少;貧富差距拉大;環境污染嚴重;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受影響;恐怖主義等)。我們應該正視全球化帶來的問題,因勢利導、趨利避害,主動融入全球化。
■素養形成··································································
經濟向全球化發展的原因和評價
1.原因
(1)歷史條件: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世界市場迅速擴大。
(2)科技條件:二戰以來,交通運輸技術迅速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
(3)國際環境:兩極格局的瓦解為經濟全球化掃清了障礙。
(4)各國政策: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了市場經濟體制。
(5)推動因素: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的推動者。
2.評價
(1)對世界: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2)對發達國家:憑借資金、技術、市場和經營管理方面的絕對優勢,成為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3)對發展中國家:①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經濟全球化中處于劣勢和被動地位;②策略:保持清醒的頭腦,制定合理對策,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謀求發展。
1.2003年3月,美國聯合英國等國以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政府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在沒有聯合國明確授權的情況下,公然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這開創了一個非法的先例,受到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共同譴責。這能夠證明美國(  )
A.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己任
B.企圖建立單極化的世界
C.成為了歐盟外交的代表
D.意在控制第三世界國家
B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極格局瓦解后,美國企圖建立由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于是頻繁插手別國事務,甚至對一些主權國家發動戰爭,故B項正確。]
2.(2021·廣東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19)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全球外匯市場的日交易額從1989年的6 200億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萬億美元,全球期貨交易所的日交易額從1988年的4 820億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1.4萬億美元。各國金融外匯市場瞬間溝通,資金在全球快速流動。材料所述現象反映了(  )
A.區域集團化不斷發展
B.世界多極化日益明顯
C.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D.國家間貧富差距拉大
[答案] C
3.(2021·遼寧高一檢測)1989年亞太經合組織建立,1993年歐盟建立,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這些現象表明了(  )
A.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趨勢加強
B.世界形勢的總體趨勢走向緩和
C.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
D.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
D [亞太經合組織、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都是經濟區域集團組織,材料表明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而非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故選D項,排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世界形勢的發展趨勢,排除B項;歐盟建立、日本的崛起、中國振興、不結盟運動等國際力量的壯大,表明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4.(2021·撫順高一檢測)被稱為“經濟聯合國”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構建了當今世界的多邊貿易體制。該體制的中心任務是(  )
A.維護國家的和平與安全
B.促進知識經濟發展
C.減輕發展中國家的債務
D.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
D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貿易組織的中心任務是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故選D項;A項是聯合國的宗旨,排除;B、C兩項不屬于世界貿易組織的中心任務,排除。]
5.(2021·棗莊高一檢測)“以高科技的發展為動力,在地球各處勇往直前,世界也因此從一個球體變得平坦。”這一變化主要指(  )
A.世界多極化 B.區域集團化
C.經濟全球化 D.政治民主化
C [“世界也因此從一個球體變得平坦”是指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密切,形成一個整體,所以這一變化反映的應該是經濟全球化,與多極化、區域集團化和政治民主化無關,故選C項,排除A、B、D三項。]
6.“您尾號×××的信用卡于×月×日×時×分消費人民幣×元。[××銀行]。”當你收到這樣一條看似再普通不過的銀行短信提醒時,你一定不會想到,每秒就有1 850余條這樣的金融服務短信通過銀信通系統發送到用戶手機中,保證用戶的賬戶資金安全。這種狀況表明(  )
A.信息化超出了人們預期
B.銀行發揮信用主體作用
C.信息化方便了大眾生活
D.銀行加快了信息化步伐
C [材料“每秒就有1 850余條這樣的金融服務短信通過銀信通系統發送到用戶手機中,保證用戶的賬戶資金安全”,這表明信息化方便了大眾生活,故C項正確。]
PAGE
10第23課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學習目標導航]
課 標 解 讀 1.認識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從“唯物史觀”角度論證這一論斷的科學性和必然性。2.知道當今世界全球治理的新現象和中國方案的提出,明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意義,從“家國情懷”角度認識現今中國的大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意識。
時 空 坐 標
知識點一 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盡管發生了冷戰和多次局部戰爭,但是70多年以來,沒有發生過新的世界大戰,一些局部沖突也得到政治解決。
(2)由于長期和平的國際環境,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政治、社會、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獲得了驚人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各國和整個世界的面貌。
(3)二戰后亞非地區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紛紛獲得獨立,成為它們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經過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政治生活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和平與發展的關系
(1)和平是指世界的總體和平,發展是指世界的繁榮與發展。
(2)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
3.制約戰爭的因素:人類進入21世紀,世界多極化繼續發展,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全球和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日益緊密。
《和平:21世紀的主旋律》
上圖反映了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
提示: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
筆記:                                    
                                    
                                    
                                    
                                    
知識點二 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
1.發展方面
(1)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不足。
(2)發達經濟體需求萎縮、經濟復蘇乏力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影響巨大。
(3)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
2.和平與安全方面
(1)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發生的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爭端、敘利亞內戰造成了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等等。
(2)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跨國刑事犯罪、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
(3)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
(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
美國航母闖入南海   印巴戰爭  波士頓發生恐怖襲擊
根據圖片提供的信息,分析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因素: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地區沖突;恐怖主義。
“一帶一路”有哪些內容?
“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該漫畫體現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是什么?
提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知識點三 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
1.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途徑
(1)重視國際組織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主要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仍然發揮著全球治理的作用。
(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加強國際協調,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心和正在解決的問題。
全球層面 1999年組成的二十國集團正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協調各國宏觀經濟政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地區層面 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正在有效維護歐亞地區的安全
2009年首次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以及2015年成立的新開發銀行,是金磚國家合作共贏、維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平臺
2.全球治理中的中國方案
(1)原因: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2)表現
①中國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②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依據
①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
②源自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
(2)實質
①是中國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給出的一個可供選擇的、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
②是為了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3)措施: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
(4)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是一個長期、復雜和曲折的過程。
筆記:                                    
                                    
                                    
                                    
                                    
                                    
                                    
 和平與發展問題
■情境探究···································································
1.獲取信息 發展面臨的問題
材料一 據統計,最近五年中,全世界貧困人口從10億增加到13億,目前仍以每年2 500萬人的速度增加。在發展中國家,現在1/3的人處于赤貧之中。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處于絕對貧困狀態的人口比例,已從25年前的38%上升到目前的43%。更為嚴重的是,巨額債務壓得許多非洲國家喘不過氣來。
材料二 最富國與最窮國人均GDP對比(貨幣單位:美元)
年份 最富國 最窮國 差值 倍數
1981 21 115 198 20 917 106
1991 32 471 213 32 258 152
2001 39 931 164 39 767 243
2011 65 860 422 65 438 156
(1)根據材料一,分析發展中國家面臨著什么問題。
(2)根據材料二,指出當今世界人類的發展面臨什么問題?
提示:(1)貧困人口增加,債務沉重。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加大。
2.論證觀點 冷戰結束后的世界局勢
材料 
1992年 中法加入核不擴散條約
1996年 中、美、英、法、俄等149個國家先后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中國宣布暫停核試驗
1999年 美國在沒有安理會授權情況下轟炸南聯盟,并且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
2000年 朝韓首腦會晤,承諾為實現半島統一展開交流;在悉尼奧運會上,雙方隊員首次打著朝鮮半島旗走進會場
2001年 恐怖分子襲擊美國紐約世貿中心,造成近3 000人喪生,6 453人失蹤,美國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 000億美元
1990年后至今 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在諸多國際政治和外交問題上保持了極大的冷靜和克制;積極參與維護世界和平
從材料中提取兩條或兩條以上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
提示:論題:冷戰結束后,世界并不太平,呈現出和平與動蕩、緩和與緊張并存的局面。闡述:冷戰結束后,在核不擴散問題上,相關國家達成一致意見;朝鮮半島問題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緩和。同時,美國插手別國事務,并無視中國國家主權,對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進行轟炸;恐怖分子進行恐怖襲擊,也在極大程度上威脅著世界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所以,冷戰結束后,世界并不太平,呈現出和平與動蕩、緩和與緊張并存的局面。
■素養形成··································································
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問題
1.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艱難
(1)挑戰和壓力增大。當今世界,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經濟發展處于不同階段、工業發展處于不同水平的國家將面對同樣的全球化環境,執行同樣的“游戲規則”,承擔著基本相同的國際責任與義務。顯然,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那些經濟基礎薄弱、結構不合理、市場發育欠完善的發展中國家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不得不為此付出很大代價。
(2)經濟運行風險提高。在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對外依存度普遍增大,因而更容易受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
(3)最不發達國家有可能被邊緣化。
2.全球問題: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環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機、糧食短缺、毒品泛濫、傳染病橫行、恐怖組織猖獗等問題日益突出,影響全人類的根本利益,直接危及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全球治理與中國方案”——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
■情境探究···································································
1.獲取信息 “中國方案”的提出
材料 傳統國際秩序的本質是將建立在西方這一“地方性”的政治經驗和價值判斷等推廣至全球,構筑由單一霸主國家主導國際公共產品供給的全球治理模式和格局。然而,隨著西方在全球權力結構中的影響力日益下降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西方數百年來形成的政治經濟舊邏輯越來越無法與新格局相適應,國際秩序的轉型成為歷史必然。與此同時,中國作為新興國家的代表,提出推動全球治理體制變革的“中國方案”也就具有了時代必要性。中國的全球治理觀不是要輸出中國模式或讓中國取代西方,而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為目標。它強調全球治理在認可價值多元和價值平等的基礎上,堅持“多元共生、包容共進”,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蔡亮《試析國際秩序的轉型與
中國全球治理觀的樹立》
提取材料信息,正確理解代表新興全球治理模式的“中國方案”是時代必然。
提示:理解:在全球權力結構中,西方的影響力日益下降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全球治理模式的轉型成為歷史必然;傳統全球治理模式具有“地方性”特點,體現了單一霸主性,存在許多弊端;“中國方案”不是挑戰傳統模式,而是堅持“多元共生、包容共進”,不斷促使全球治理模式更公正、更合理和更完善;“中國方案”倡導全球價值觀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拋棄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
2.論證觀點 解決全球性問題的中國方案
材料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積極開展主場外交,頻頻提出中國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繼承和發展了我們黨幾代中國領導集體一以貫之的中國和平外交思想,也是基于當今世界大勢的準確把握而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這一目標不僅反映了中國國家利益的追求,同時也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對于和平發展的共同訴求。近年來,中國政府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下,致力于探索打造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新模式,承擔起越來越大的國際責任,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摘編自趙曉春《人類命運共同體
引領下的中國外交創新》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的理解。
提示:全球化迅猛發展,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當今世界依然面臨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的嚴峻挑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綜合國力迅速提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中國國家利益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訴求。
■素養形成··································································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途徑中蘊含的家國情懷
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倡導國家間關系的共同性、互動性、包容性和協調性四大屬性。
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還需妥善處理好國家主權與共同體權利的關系、國家利益與國際利益的關系、伙伴與盟友的關系、非殖民化與新型國際合作的關系四組問題。
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振動“雙翼”(正確義利觀和亞洲新安全觀)與緊握“抓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共建“一帶一路”)。
4.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加強各層次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一是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二是打造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三是努力推動發展中國家命運共同體構建,四是積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形成。
5.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完善全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主席對于人類文明未來走向給出的中國判斷。在中國政府和領導人的積極努力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可與贊揚。
1.(2021·錦州高一檢測)“鑄劍為犁”出自《孔子家語·致思》:“鑄劍戟以為農器,放牛馬于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斗之患。”下圖為矗立在聯合國總部的雕塑——《鑄劍為犁》。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題是(  )
A.反帝和反霸 B.和平與發展
C.共享與共榮 D.生產與環境
B [材料中的“劍”是戰爭的象征,“犁”是農業(發展)的象征。“鑄劍為犁”意味著拋棄戰爭而向往和平發展,反映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也符合聯合國的宗旨。故B項正確。]
2.(2021·德州高一檢測)二十國集團成立以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二十國集團機制內積極倡導全球經濟治理變革,推動相關國際組織改革,在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升。這反映出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是(  )
A.世界多極化 B.經濟全球化
C.社會信息化 D.文化多樣化
A [依據材料,在全球經濟治理變革中,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的提升,這反映了在國際事物處理中出現多個力量中心,反映了當代世界發展的多極化,故選A項;經濟全球化指商品、技術、信息、資本、勞務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的流動,排除B項;社會信息化指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項;文化的多樣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與材料多個力量中心無關,排除D項。]
3.(2021·濰坊高一檢測)“構建公平正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加強對全世界的民族認同。……事實上,世界是由不同的民族組成,每個民族都是平等的,所形成的獨特的民族標識是無價的。”基于這一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著重(  )
A.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B.提升科技研發水平
C.加深公共衛生合作 D.增強文明交流互鑒
D [根據題干中“世界是由不同的民族組成”“每個民族都是平等的”“所形成的獨特的民族標識是無價的”,可以得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加強對全世界民族的“認同”,這就意味著不同的文明之間需要加強交流和互相借鑒,故選D項;題干內容強調的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加強對全世界的民族認同”,即對不同民族文化的“認同”,不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排除A項;題干內容強調對不同民族文化的“認同”,與科技研發無關,排除B項;題干內容中也沒有涉及公共衛生方面的相關內容,排除C項。]
4.(2021·遼陽高一檢測)掃碼支付給中國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近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越來越多的機場、出租車等也推出了掃碼支付方式,這大大提升了顧客的消費體驗,方便了群眾生活。這說明(  )
A.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B.中國開始主導全球化
C.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建立
D.中國的發展惠及世界
D [發端于中國的掃碼支付不僅方便了中國廣大群眾,同時也方便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群眾生活,說明中國的發展成果惠及世界,故選D項;掃碼支付是一種支付方式,與時代主題無關,排除A項;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化,但“主導”一詞說法錯誤,排除B項;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仍在艱難地建設當中,至今還沒有完全建立,排除C項。]
5.(2021·濟寧高一檢測)面對當今世界的風云變幻,中國擔當大國責任,在全球治理方面提出的方案是(  )
A.求同存異的方針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組建新開發銀行 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D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故選D項;求同存異的方針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都是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不符合材料“當今”的時間要求,排除A、B兩項;組建新開發銀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部分,排除C項。]
6.在當前的全球化進程中,存在著全球市場的震蕩、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能源危機、糧食問題;在人類生產中也出現了生態問題、氣候問題、環境問題和過度開發帶來的各種問題等許多全球性問題。這表明(  )
A.人類需要全球治理 B.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C.世界形勢動蕩不安 D.經濟全球化進程緩慢
A [材料核心信息是全球化弊端和人類生產全球性問題凸顯,這說明人類需要全球治理,故A項正確;B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材料主要強調經濟領域的全球問題,C項強調政治領域問題,排除;材料主旨強調經濟全球化的諸多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今全球化發展迅速,D項排除。]
PAGE
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遂川县| 射洪县| 三河市| 白水县| 乌拉特中旗| 临湘市| 左贡县| 乌兰浩特市| 三门县| 昔阳县| 彰化市| 仁怀市| 济宁市| 姜堰市| 吉木乃县| 县级市| 调兵山市| 丹凤县| 蛟河市| 桃源县| 石河子市| 胶州市| 玉溪市| 明星| 赤峰市| 长汀县| 永春县| 宁安市| 绥滨县| 襄汾县| 连南| 新乡县| 远安县| 巍山| 南靖县| 德格县| 柳河县| 苍南县| 镇远县|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