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屆高考政治備考:天空課堂【時政背景】“天宮課堂”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推出的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授課將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采取天地協同互動方式開展。 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后,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進行全程現場直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介紹并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此次太空授課活動進行了全程現場直播,地面課堂共1420名中小學生代表參加現場活動。伴隨本次太空授課成功開講,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正式推出,這標志著我國太空授課即將常態化。"天宮課堂”將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1.“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對中小學生的成長有什么現實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和好奇心,學科學、用科學。(2)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3)有利于學生增長見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養成科學探究的習慣。(4)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立志成才,報效祖國。2.這次太空授課有什么重要意義 (1)有利于增強我國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振奮民族精神。(2)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3)有利于促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4)有助于普及科普知識,增強學生對美妙太空的向往,對科學探索的熱情。3“天宮課堂”的開講體現了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黨和國家為什么如此重視教育 (1)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2)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3)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二、【聯系考點】1.經濟生活勞動光榮、創造偉大、人才寶貴。高素質人才的勞動與創造,是我們事業取得更大成就的重要保證。開展太空授課,有利于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和成才的愿望在未來的勞動中創造偉大。2.政治生活當今世界各國競爭激烈,呈現出多極化趨勢,各國的競爭實質上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對中、低軌航天器具備全球覆蓋能力的中繼衛星系統的國家,強大的衛星信息傳輸能力是“天宮課堂”實現實時天地對話的科技保障。我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主要用于科學研究與實驗,“天宮課堂”展現出人類探索太空、人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的價值追求。3.文化生活(1)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中國空間站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蘊含著得天獨厚的豐富教育資源,對激發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熱愛航天事業具有特殊優勢。“天宮課堂”展示了太空實驗室的工作生活場景,采取天地協同互動方式開展現場直播,是對我國科技實力的生動展現,對激發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有重要意義。(2)科技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太空授課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和傳媒,以天地互動方式,演示科學實驗傳授科學知識,實現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②文化塑造人生。開展太空授課,有利于豐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其科學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3)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天宮課堂”以青少年學生為主,在中國科技館設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分設4個地面分課堂,面向全社會開展公開直播授課,不僅展示了我國創新發展的成果,展現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也將有效推動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4.生活與哲學(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天宮課堂"天地實時互動的“神奇”授課形式、失重環境下的獨特實驗環境,展示了人意識活動的能動性,激發了孩子們投身科學研究的信心與愿望。(2)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天宮課堂”的授課內容,不僅檢驗了課本知識,科學求真精神也啟發孩子們思考新問題,激發求知欲與探索欲。(3)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天宮課堂”面向全人類的根本利益,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與價值觀,對孩子們的人生選擇有積極的導向作用。三、【跟蹤訓練】1.2021年12日9日15時40分,中國空間站的首個太空科教品牌“天宮課堂”如期上線,“天宮課堂”第一課開講,神舟十三號乘務組航天員、“太空教師崔志、_______、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A.楊利偉 B.王洪波 C.王亞平 D.劉洋2.2021年12月9日,被稱作最硬核直播課堂的"天宮課堂"開課了!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全國有上億觀眾收看了全程直播,激發了人們科學探索的濃厚興趣。由此我們可以感悟到:①興趣和愛好是推動人們認識探索的根本動力②發展載人航天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宇宙的奧秘③宇宙太空浩瀚無比,人類的探索將永無止境④探索宇宙的奧秘需要人們不斷超越已有認識 A.①② в.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太空教師”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天宮課堂”開講體現了: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②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③文化可間接轉化為物質力量促進社會發展 ④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中國載人就天工程正溝勒出中國航天人大向星展大海、不斷攀登高峰的卓絕探索和美好前豪,據此回答4~6題。4.為發揮工程綜合效益服務社會、惠及民生,自神舟一號飛船開始中國毅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作物種子和植物材料的空間搭載誘變實驗,最終培育出了數百種遺傳穩定、品質優良的新品系、新品種。據估算航天育種創造直接經濟規模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材料表明:A.科技改變生活,航天育種是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B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利于資源的開發利用C.航天發展的價值就在于其技術產業化程度D.太空種子比普通種子更受市場歡迎5.于最高處授課,于最深處“播種”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的“天宮課堂”開講,通過新穎有趣的活動悄悄在青少年心中植人關于“星辰大海”的種子,激勵著大家崇拜知識、探索未知,做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奮斗者。“天宮課堂”:①潛移默化地給人熏陶比其它文化活動效果更好②讓青少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獲得既有文化財富③通過精心策劃的活動助力青少年養成健全人格④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增強了民族自豪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在“天宮課堂”中,乒乓球并沒有像在地面上一樣浮在水面上,而是停留在了水中,這立刻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這是因為浮力是隨重力產生的。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浮力幾乎消失,所以乒乓球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樣浮起來。宇航員王亞平向孩子們介紹道………上述材料說明:①真理的獲得往往源于合理的好奇心 ②技術條件進步使認識獲取途徑多樣化③實踐作為檢驗真理標準具有確定性和絕對性 ④物質世界是可知性和不可知性的統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啟,這是中國航天員時隔8年再次進行太空授課。“天宮課堂”是“太空授課”的延續,在中國自主建造的空間站內,進行了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浮力消失實驗、泡騰片實驗等新環節的展示,彰顯了我國在太空探索和航天領域取得的新成就。這表明:①實踐活動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具有歷史性②時代和實踐為認識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和需要③我國開展航天探測活動旨在全面認識太空④作為最基本實踐活動的科學實驗隨認識發展而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冬奧會的中國式浪漫來了!火種燈的創意源自于“中華第一燈”西漢長信宮燈,體育圖標選用了篆刻藝術形式,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首鋼滑雪大跳臺“飛天”、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這些東奧場館的昵稱更是充滿濃郁的中國味兒。這些獨居匠心的設計,體現了設計者:①創造了歷史與現實的聯系,使冬奧會更具東方神韻:②運用了意識的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彰顯文化自信③具有獨特的藝術構思和想象力,做到主觀與客觀相統一④豐富了意識的表現形式,體現了意識與物質的相互依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30多年來,考古學界對其研究未停止,提出很多疑問、展開很多討論。近期,科學家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新發現6座三星堆文化的“祭祀坑”,更加豐富了三星堆遺址的價值內涵,對三星堆文化的年代進行更準確的斷定,這也將有助于在未來進一步揭示三星堆文化的全貌由此可見:①科學家對遺址的新發現有利于實現其價值 ②對遺址的新認識和討論是考古進展的基礎③遺址認識發展的動力來源于科學家的疑問 ④人們對遺址的認識受制于具體的實踐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1年12月9日 “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 “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我國第二次將三尺講臺放置在無垠的太空,也是世界上首個進行兩次太空授課的國家。開展太空授課活動:①旨在進行太空科普,培養青少年崇尚科學的熱情②能夠發揮天地互動優勢,實現教育方式的根本轉變③彰顯了中國航天科技實力,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④有利于激發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項目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門設置地面分課堂。3名航天員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秘、體驗探索的樂趣,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本次天宮授課的文化意義是:①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②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提升③增強文化自信,筑牢民族共同體意識 ④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1.C 2.D 3.A 4.B 5.C 6.B 7.A 8.C 9.B 10.C 11.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