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從“制度優勢”到“治理奇跡”——尋找中國之治的密碼班級 姓名課標要求列舉憲法有關人民主體地位的規定,說明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內容、鮮明特點和主要優勢;懂得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理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具備有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學科大概念:制度 制度優勢限時訓練1.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并發表了重要講話,開篇即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將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精心組織、強力推進,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做出詳細規劃。各級黨組織和共產黨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278萬名駐村干部、43.5萬名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將最美的年華無私奉獻給了脫貧事業。各級人大在征集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凝聚社會各界共識,積極制定地方性的扶貧條例,以法治方式推進扶貧開發;對脫貧攻堅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地、實施、資金的使用進行跟蹤監督。各級政府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不斷完善行政體制和組織實施方式,落實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制定切實有效的減貧政策,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完善貧困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切實解決了貧困地區群眾的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等問題。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我國的制度優勢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事實邏輯 (打贏脫貧攻堅戰) 知識邏輯 (歸納的制度優勢) 融合答案 闡釋(論證)作用(關系)30年前,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寫了一部名為《歷史的終結》的書。書中提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可能是“人類社會演化的終點”和“人類政府的最高級形式”。30年后,中國這個走了一條與西方政治制度不同道路的國家,并沒有被終結。2021年12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重磅發布《中國的民主》白皮書,白皮書中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白皮書的發布,在國內外專家學者中引起廣泛熱議。結合中外專家學者觀點,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知識,談談你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認識。事實邏輯 (專家觀點) 知識邏輯 (唯物辯證法) 融合答案 (認識型:是為怎)3.2021年12月5日,中國外交部發布《美國民主情況》報告,通過列舉事實、數字和各國相關機構、人士及專家觀點,梳理了美國民主制度的弊端。制度痼疾1:美式民主淪為“金錢政治”。美國宣稱“美式民主”可以讓所有人參與政治過程,表達自己的利益和訴求,而2020年美國總統和國會選舉總支出高達140億美元,是2016年的2倍和2008年的3倍,被稱為“史上最燒錢的大選”。制度痼疾2:名為“一人一票”,實為“少數精英統治”。在“驢象之爭”背景下,兩黨始終將大眾政治參與限定在狹小范圍。對于普通選民而言,選舉時召之即來,選舉后揮之即去,大多數人都只是選舉游戲的“群眾演員”。制度痼疾3:權力制衡變成“否決政治”。美國的政治體制中有太多的制衡,以致集體行動的成本大大增加,有時甚至寸步難行。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的“否決制”變成了通往政治僵局的“靈丹妙藥”。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教授賈拉拉賈在《大西洋月刊》發表文章表示,美國目前的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而不是實質民主。結合材料,運用《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的有關知識,評析“美國目前的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而不是實質民主。”制度痼疾 形式 實質總結四、課后作業2021年12月9日美國舉辦的所謂“民主峰會”粉墨登場。打著民主旗號,在世界上劃分陣營、制造分裂,意在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這場拙劣“民主秀”的真面目,早已路人皆知。極具諷刺意味的是,這場美國主導的鬧劇,恰恰是在近年來美式民主制度弊病不斷暴露、亂象層出不窮、幻象屢被刺破的背景下舉辦的。假如你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請你撰寫一份時事評論,對“美式民主”進行評析。要求:①綜合運用《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知識加以闡述。②觀點明確,理由充分,合乎邏輯。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字數在250字左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