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軟筆——橫畫第一部分 標題欄第二部分 標題欄第三部分 標題欄目錄CONTENTS楷書基礎基本筆畫楷書的定義楷,楷模、法式也,是現今的標準字體,也叫真書、正書。由隸書演變而來。萌芽于漢末、發展于魏晉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學楷的意義實用角度是現代漢字中的正式字體藝術角度是學習行書、草書乃至篆隸的基礎學習楷書的方法楷書的用筆楷書的結體楷書的章法途徑:臨摹與創作是以古今優秀法書作范本進行臨習摹寫是習字學書的必由之路是模仿過程,熟悉掌握一般規律的過程是繼承與創新的需要臨摹的基本方法摹 描紅 雙鉤填墨 映格臨 對臨 背臨 意臨臨對臨背臨意臨注意的問題取法乎上 歐陽詢的《九成宮碑》、顏真卿的《顏勤禮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諸遂良的《雁塔盛教序》等。勤于動手,巧于動腦把握不同階段的標準執筆方法衛夫人講:“凡學書寫,先學執筆”。五字執筆法,經王羲之傳,唐陸希聲闡明,近代沈尹默提倡,產生廣泛影響。指實掌虛、腕活、筆擺——要領枕腕、懸腕、懸肘法——腕法三種擫、押、鉤、格、抵——五字執筆法書寫姿勢參見課本執筆歌、運筆操另:立式、蹲式書寫不常用,書上有介紹。足安、端坐、身直、臂張、頭正、紙正、筆正要領:端正平穩、自然舒展、不緊張、不局促、不歪斜三個一:視線離紙一尺胸離桌沿一拳字離胸一尺書寫姿勢參見課本執筆歌、運筆操另:立式、蹲式書寫不常用,書上有介紹。足安、端坐、身直、臂張、頭正、紙正、筆正要領:端正平穩、自然舒展、不緊張、不局促、不歪斜三個一:視線離紙一尺胸離桌沿一拳字離胸一尺02橫畫技法思其理:斜勢: 1、符合人的生理書寫習慣。2、符合眼睛的觀察習慣。3、符合人的心理習慣:向上升騰。彎度: 1、似橋有承載力。2、似弓有彈力。粗細: 1、節奏的體現。2、毛筆的性能。3、曲線美。符合以上審美原理,則橫變得形美、有力、生動感人。一千多年來,其風格多樣而形態特點不變。練其技書法貴用筆,用筆需用鋒。起筆:逆(順)鋒行筆:中鋒。轉筆調鋒,上行提筆至中間后再按筆。收筆:回鋒。行筆結束,提筆。橫:是自左向右用筆的筆畫口訣:點、畫、提、點、收起筆折鋒落筆,與水平面約成 45 度提轉筆鋒使運筆方向與水平面成 6 度中鋒運筆調整成水平方向加重運筆提筆輕壓止筆,意迴呼應收筆 45度勒筆鋒觸紙向右下壓再橫畫而慢慢收起,作一橫向筆畫。 策筆鋒觸紙向右壓再轉右上斜畫而慢慢收起,要點是需輕抬而進。 (一)上短橫的寫法1、觀察其與長橫的異、同之處。短、粗、兩頭上翹、收筆是轉筆而非頓筆等是上短橫的特點,與長橫的特點不同,并且上短橫用在字上,向下壓,長橫則上凸與之相反。二者相同之處是斜度相同,都是左底右高。所謂“凡豎皆正,無橫不斜。”2、寫法:逆(順)鋒鋪毫轉筆右上行,筆尖護尾回鋒收筆。(二)橫的組合請觀察(1)長短比例? 長橫與上短橫的長度比為:2:1(2)粗細比例? 長橫與上短橫的粗度比為:1:2(3)橫間距? 以上短橫的長度為準“三”的寫法。“三”中間之橫為“中短橫”。 中短橫特點是:平直、粗細較勻、起筆與收筆略尖,且收筆為轉筆。 “三”的書寫重在字的高度,三橫距離應勻稱,并皆為左低右高之勢。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三的寫法.mp4 橫畫.mp4 毛筆——橫畫.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