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節 七下 第四章 第三節 課時 第1課時 備課人 二次備課人課題名稱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三維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明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2、描述反射弧的組成 3、掌握脊髓的結構與功能 二、能力目標 通過游戲思考、實驗探究和資料分析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合作實踐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能夠提高自我科學素養,重視腦和脊髓的保護。重點目標 反射弧、脊髓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難點目標 反射弧的傳導途徑導入激趣 教師用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如手碰燙東西或被尖銳物體扎了一下會有什么反應提問給學生思考回答,使其在引導下自主明白這些反應是通過神經系統調節的,而基本方式是反射,引出反射概念的探究學習。展示目標 說明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通過合作交流,能描述反射弧的組成 掌握脊髓的結構與功能從而重視對脊髓的保護,提高科學素養學習探究 探究一、反射 抓手指游戲:先給學生講解游戲規則,再挑選8位學生(每4人一組)參與游戲,獲勝的兩位學生獎勵糖果(超級酸),并讓他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吃下,提問其他學生:吃糖的同學有何表現?引導學生往“吃酸→唾液腺→分泌唾液”思考。 與學生一起歸納下剛才游戲活動中出現的反應活動,然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這些反應是通過什么系統完成的?由什么原因引起?有什么特點?再抽答。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共同歸納出反射的概念,關鍵詞指向三個問題的答案:神經系統,外界或內部各種刺激,有規律反應。 學生在了解反射概念的基礎上舉例一些常見的反射現象,教師適時評價補充或展示反射資料給予學生啟發,并提點應激性與反射的區別。 探究二、反射弧 1. 膝跳反射實驗:把實驗步驟中關鍵點挖空,分別請學生回答填空,加深理解操作方法,為接下來實驗做準備。兩兩學生合作實驗,教師在旁指導。 2. 實驗后,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問題:(1)小腿出現的反應?——膝跳反射(播放動畫)(2)這反應天生具備?——先天性反射(為后面非條件反射學習作鋪墊)(3)參與該反應的神經結果有哪些?——不要求學生答出,重在引出分析學習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展示反射弧圖,根據學情決定由教師或學生講述此傳導途徑(如果學生講述,教師一邊指導糾正,一邊板書知識點)。然后回歸第三問(3)參與該反應的神經結構有哪些,師生共同總結歸納。 3. 繼續解決剛才談論到的先天性反射問題,引入非條件反射概念,并與后天性反射——條件反射作比較。再次強調非條件反射概念中脊髓關鍵詞,發問脊髓的了解?隨后播放科普視頻《脊髓的結構》 探究三、脊髓 1. 結合視頻,自學課本P78脊髓有關知識內容,根據自學結果,嘗試著完成脊髓知識點表格,并記錄在課本上。學生代表回答,教師評講。 2.學生閱讀課本資料后能舉例脊髓受傷引發的各種病癥,且能認識到脊髓對人體的重要性從而重視脊髓保護達標檢測 選擇題 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依次是(B) A.神經元、反射弧 B.神經元、反射 C.神經中樞、神經細胞 D.神經、神經細胞 (2)生來就有的反射是非條件反射。以下屬于非條件反射的是(C) A.望梅止渴 B.談虎色變 C.孔雀開屏 D.鸚鵡學舌 2、填圖題 根據所學的膝跳反射過程,將下面的反射弧模式圖中的各部分結構填在圖框里,并在圖中用箭頭表示出反射弧中神經沖動傳導的方向。反思小結 知識建構:學生能理解反射的概念,明白其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掌握了反射弧、脊髓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能力提高:在游戲思考、實驗探究和資料分析等教學活動過程中提高了主觀能動性和合作實踐能力。 課堂體驗: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生活中的常見反射活動有了一定的辨別能力,增長了見識;在合作交流實踐過程中漸漸提升科學素養,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