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教師寄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笑春日的來臨,笑收獲的喜悅,愿你一直笑到最后!教學目標:1、概述人類起源于古猿,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2、認同現代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長期斗爭中進化來的觀點。教學重點: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長期斗爭中進化來的觀點。教學難點: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長期斗爭中進化來的觀點。一、預習自學題:自學課文P26—30的內容,試著完成下面的問題,并嘗試記憶,如遇困難,可在學習小組內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并最終構建本節內容的知識網絡。(一)人類起源于古猿:1、 、 、 和 都與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被統稱為 。人和 都屬于靈長類動物。2、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利用 等方法,首次提出“ ”的理論。3、人類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證據是 。例如在埃及發現的古猿頭骨化石,被認為是人猿同祖的證據之一。我國也發現了許多古猿化石。從已發現的人類化石來看,距今年代越久遠的,在形態上與 相似;距今年代越近的,在形態上與 相似。這些都說明,人類和類人猿是由 逐步進化來的。(二)古猿到人類的演化1、人類學家認為,古猿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 里,以 生活為主。隨著氣候逐漸變得 ,大片森林變成了 ,由于古猿適應環境的能力有差異,從而產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 了;有一些古猿從森林邊緣退向深處,繼續樹棲生活,逐漸進化成現代的 ;另一些古猿從樹上轉移到地面,該營地面生活,最終進化成了 。2、人類學家將 作為人猿分界的一個重要標準。二、師生探究:古猿進化成古人類的原因有哪些?三、達標檢測1、人類與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 )A、古猿 B、黑猩猩 C、猴 D、大猩猩2、在靈長目動物中,與人類行為最為相似的是( )A、 長臂猿 B、黑猩猩 C、猩猩 D、大猩猩3、科學家確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人類化石,而不是類人猿,其重要依據是( )A、語言的產生 B、能夠制造工具 C、腦容量發達 D、能夠直立行走4、在從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 )A、古猿從樹棲生活轉到地面上生活 B、學會使用工具C、產生了語言 D、四肢行走轉變成兩足直立行走5、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最先發展的是( )A、制造工具 B、兩足行走 C、大腦發達 D、使用語言8、不能作為“人類與類人猿有著較近的親緣關系”的證據的是( )A、血型 B、染色體的數目和形態 C、DNA D、食性的相似9、“人猿同祖”的理論主要是依據下列哪種研究方法得出的( )A、胚胎學研究工作 B、比較解剖學的研究C、古生物學的研究 D、遺傳學的研究10.兩足直立行走可使人類祖先( )①身體重心下移 ②骨盆變長變窄 ③下肢骨增長 ④脊柱由弓狀變為“S”形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1、人類與幾種類人猿在生理生化特點上的比較如下表所示,請據表回答以下問題:月經周期(天) 孕期(天) 染色體(對數) 血型(ABO血型系統) 平均壽命(年) 血清免疫實驗記錄長臂猿 30 210 22 - A B AB 31 75%猩猩 29-32 233 24 - A B AB 38 79%黑猩猩 30-31 240 24 O A - - 14 97%大猩猩 30-31 265 24 - A B AB 36 92%人類 28-30 280 23 O A B AB 74 100%(1)表中數據表明,人類與類人猿在進化關系上有 關系。(2)根據體細胞中染色體分析,親緣關系較近的生物是 。(3)你認為與人類有著最近親緣關系的類人猿是 ,作出該判斷的最重要的依據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