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上 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考點內容】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考點解析】一、新文化運動1.興起: ①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起改名為《新青年》)。②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最為重要的陣地。2.代表:①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②代表作: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強調寫文章要言之有物等。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主張推倒舊文學,建設新文學。經過新文化運動的倡導,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3.內容:①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針對北洋政府的尊孔復古逆流.《新青年》發文猛烈抨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和文化。②提倡民主(“德先生”)與科學(“賽先生”)出這是新文化運動所標舉的兩大口號,由陳獨秀首先提出。③新文化運動也是一場文學革命。4.評價:①性質: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②積極作用: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③不足: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二、五四運動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巴黎和會無理拒絕中國代表提出的正當要求,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2.爆發:①時間:1919年5月4日; ②地點:北京天安門前; ③最初主力:3000多名學生。3.擴大:①主力變化:6月3日后,工人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②運動中心變化:由北京轉移到了上海。4.結果:①北洋政府釋放被捕的學生,②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③中國代表也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5.意義: ①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②標志: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三、中國共產黨誕生(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時間、地點、代表: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位代表,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2.內容:①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②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③黨的中心工作: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④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3.性質:中國共產黨——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4.意義:①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②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③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鞏固練習】1.(2021年鎮江中考)陳獨秀在《青年雜志》撰文:“三年來,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體之痛苦。自經此次實驗…珍愛共和之心,因以勃發。”陳獨秀“此次實驗”的矛頭直指 ( )A.軍閥混戰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憲 D.專制政體2.(2020·四川巴中·19)下面是小明同學對某主題的歸納,空白處內容應為 ( )A.中國人民的抗爭B.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C.中國近代化的探索D.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歷程3.(2021·湖南湖南·中考真題)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兩只蝴蝶》,引起世人高度關注。此詩的發表反映出當時思想文化界的主張是 ( )A.提倡民主與科學B.提倡新道德C.提倡自由與平等D.提倡白話文4.(2021·山東泰安·中考真題)人們通常把標志性事件作為定位歷史的坐標,下列事件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事件 結論① 洋務運動 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② 戊戌變法 改變了中國社會的性質③ 新文化運動 前期宣傳了馬克思主義④ 五四運動 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題)在五四運動中學生們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合約上簽字”等口號,單從口號中我們可以看出五四運動 ( )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B.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C.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D.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6.(2021·湖南湖南·中考真題)某班開展“看口號猜歷史事件”的競賽活動。下列競猜對應正確的是( )A.“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五四運動B.“扶清滅洋”---太平天國運動C.“打倒列強,除軍閥”---辛亥革命D.“民主”和“科學”---護國戰爭7.(2021·福建倉山·中考真題)對聯是民族文化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時代氣息。下圖所示對聯紀念的是 ( )A.新文化運動興起B.五四運動的爆發C.中國共產黨成立D.北伐戰爭的勝利8.(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題)某校為迎接建黨100周年.舉辦“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主題展。下列內容符合“紅船啟航”版塊的是 ( )A.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B.武裝起義軍旗飄揚 C.眾志成城全民抗戰 D.百萬雄獅橫渡長江9.(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題)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齡最長的四十五歲,最輕的十九歲,平均二十八歲。這些年輕人以改天換地的豪邁氣概,一心要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國土上創立一個嶄新的合理的社會。”中共一大上“這些年輕人”提出的奮斗目標是 ( )A.推翻帝國主義 B.打倒軍閥 C.組織工人運動 D.實現共產主義10.(2021·湖南衡陽·中考真題)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自強”、“君主立憲”、“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學”的思想,這反映出中國學習西方的歷程是 ( )A.學制度→學技術→學思想 B.學思想→學制度→學技術C.學技術→學制度→學思想 D.學制度→學思想→學技術11.(2020·甘肅蘭州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中國近代史上,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尋求變革,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以實現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強大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園地版權所有——摘自《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本色》材料三 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極少數人脫離了革命隊伍,但多數人一直堅持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為中國革命奮斗終生。中國近代以來,沒有哪一個政治團體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擁有這么多的為胸中主義和心中理想前赴后繼、義無反顧、含生忘死的有志之士。這批人,他們不為官、不為錢、不怕苦、不怕死,只為主義、只為信仰便可用一生去奮斗。園地版權所有——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答問錄(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將下列思維導圖填充完整。(2)孫中山和陳獨秀分別提出和宣揚什么思想?根據材料,歸納先進 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共同之處。(3)根據材料二回答,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什么?在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論成果?(4)根據材料三,你認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哪些高尚品質值得我們繼承發揚?12.(2021·江蘇鎮江·中考真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材料一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和仁人志士進行了一系列挽救國家危亡的斗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改良派和革命派發起的政治運動都歸于失敗,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沒有改變,救國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到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身上。 ——曲青山《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材料二 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自6月5日起的幾天內,上海就有六七萬工人舉行聲援學生的罷工。隨后,北京、漢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繼罷工,工人階級成為斗爭的主力。面對工人聲援帶來的強大壓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工人階級在五四運動中表現出的偉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識分子開始同工人建立聯系。這一聯系,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材料三 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個黨綱,寫明:(1)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2)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必須支援工人階級,直到社會的階級區分消滅為止;(3)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4)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歸社會公有。——《中共中央文件選編》請回答:(1)材料一中“歸于失敗”的政治運動有哪些?這些政治運動都是由哪個階級領導的?作者認為它們“歸于失敗”的理由是什么?(2)據材料二,概括“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在五四運動中表現出的偉大力量。說明這偉大力量所產生的影響。(3)材料三中通過“第一個黨綱”的大會是什么?概括該黨綱所確定的奮斗目標。(4)綜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必然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