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上第二單元 走向近代【考點內容】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文藝復興;探尋新航路。【考點解析】一、文藝復興(發現“人”)1.時間:14世紀中葉——17世紀(300年之久)。2.地點:意大利——西歐3.背景(根本原因):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或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4.思潮(核心思想):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5.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但丁(意大利人、文藝復興的先驅)一一《神曲》,文學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達 芬奇(意大利人、文化巨人)——《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美術三杰:達 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莎士比亞(英國人、文學巨匠)——《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6.性質: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7.影響: ①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②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二、 探尋新航路(發現“世界”)1.原因:商品經濟日趨發達,歐洲人渴求開拓新的商品市場;《馬可·波羅行記》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想象和向往;奧斯曼帝國阻斷了東西方主要商路。2.條件:地理學的發展,地圓學說流行;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歐洲造船技術的重大突破。3.經過:①1487年,迪亞士到達非洲南端的好望角;②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受西班牙資助,向西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到達巴哈馬、古巴、海地。③1497-1498年,達 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西海岸;④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奉西班牙之命,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4.影響(作用):①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繁榮起來,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物質(經濟)基礎。②此后,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5.局限性:為西方的殖民掠奪創造條件,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災難。【鞏固練習】(2021·鎮江一模)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出現雇傭與被雇傭的生產關系。這一現象主要表現在( )A.莊園經濟和現代工廠制的形成 B.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產生C.種植園經濟和工業革命的擴展 D.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實行2.(2021·鎮江期末)《全球通史》指出:他既是畫家,又是雕塑家、音樂家、建筑師和工程師,其中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被稱為“文藝復興的新人”的代表。他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亞 C.達·芬奇 D.彼得拉克3.(2021·河南)以前是把人當作神的附屬物來認識,現在是需要把人當作人來認識的時代。促成這變化的事件是A.開辟新航路 B.文藝復興 C.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D.法國大革命 ( )4.(2021·鎮江期末)“逆行者”是2020年最紅的流行語,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逆行者”。新航路開辟時期,其他航海家往往選擇向東航行,而他毅然選擇了向西的航行,成為當時航海家中的"逆行者” ,但他卻因此發現了美洲。他(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5.(2022.丹陽期末)在16—17世紀的世界貿易中,形成了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齊頭并進的態勢。這一態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全球新航路的開辟 B.造船技術的進步C.中國指南針的外傳 D.地圓學說的流行6.(2021·山東濱州)“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是文藝復興的先驅留下的至理名言。這位“先驅”是( )A.但丁 B.達 芬奇 C.莎士比亞 D.巴爾扎克7.(2021·湖南長沙)陳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藝復興(Renaissance) 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復生(re-birth),一是新生 (new-birth),這兩個意義是都不錯的。該提法比較準確反映了 ( )A.文藝復興的興起與內容 B.文藝復興的原因與結果C.文藝復興的形式與實質 D.文藝復興的內容與影響8.(2021·江蘇蘇州)學完“探尋新航路”一課后,幾位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其中正確的是 ( )A.達·伽馬的探索為迪亞士到達印度準備了條件 B.歐洲航海家先后到達了好望角、美洲、印度C.麥哲倫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橫渡大西洋的壯舉 D.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航海活動都是向東方航行9.(2022.鎮江市區期末)《全球通史》寫道:“為什么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因為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從那時起,它們才終于聯系在一起。”材料認為“世界歷史”的開端是( )A.鄭和下西洋 B.亞歷山大東征 C.新航路開辟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0.(2021·山東德州)塞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說:“15 世紀結束時……葡萄牙人開始了對亞洲的滲透,西班牙人開始了對美洲的滲透。”其中“西班牙人開始了對美洲的滲透”的標志事件是A.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B.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 )C.達·伽馬到達印度 D.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11.(2022·鎮江市區期末)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古典文化的“再生”到“理想之光”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文藝復興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復生,一是新生,這兩個意義是都不錯的。因為從一方面看來,文藝復興是希臘羅馬的古文藝和人生觀的復活,是一種復生的運動;從其他方面看來,文藝復興卻是歐洲近代文化的先鋒,是一種文化的新誕生。 ----陳衡哲《西洋史》材科二 他們(啟蒙運動的代表)在經濟領域的主要口號是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伏爾泰說:“如果在英國僅允許有一種宗教,政府很可能會變得專橫。”………在政治方面,盧梭說:“行政權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辦事員;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們掌權和把他們拉下臺。”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79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國民大會宣布囚禁。在獄中,這位國王讀了伏爾泰和盧梭的著作后說:“這兩個人摧毀了法國。”請回答:(1)據材料一指出文藝復興的意義。(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歐洲近代文化”的性質及其核心主張。(2分)(2)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啟蒙運動在經濟、宗教和政治方面的主張分別是什么?(6分)(3)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啟蒙運動對法國的影響。(2分)12.有人說:14—16世紀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閱讀材料,探究下列問題。【解放思想】材料一 馬克思在評價歐洲14-16世紀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時說“他們戰戰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為他們效勞,借用它們的名字、戰斗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世界歷史的新的一幕。”【開辟航路】材料二 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材料三 割裂的世界開始連接在一起……開啟人類這一歷史大幕的,是偏居在歐洲大陸西南角上兩個面積不大的國家。(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指的是什么?演出“新的一幕”是指什么事件?(2)材料二示意圖中的字母B是哪位航海家的航行線路?依據材料三,指出新航路的開辟有何積極作用?(3)綜合上述材料,歸納“人”和“世界”被發現所帶來的共同影響。13.(2022·句容市期末)公元1500年前后開辟的新航路是西歐殖民擴張掠奪之路,也是西歐發展之路。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492年11月1日,哥倫布船隊在古巴海岸登陸時曾向土著居民明確表示:“遠征軍司令來此目的乃尋找黃金。”他還對西班牙國王和王后說,“臣向二位陛下保證,普天之下,無任何地方比這里景色更美麗……臣以為此地除天主教徒外,陛下不應準許任何異國人染指其間,因為發揚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摘編自孫家堃譯《哥倫布航海日記》材料二 新航路開辟極大地鼓舞了人們從事科學探索的勇氣,成為近代西歐科學革命的直接動力。航海家以自己勇敢的航海探險活動驗證了大地是球形這一假說……破除了人們對基督教神學的迷信,使一些人不再盲從任何所謂的金科玉律式的教條與理論。——摘編自夏勁、陳茜《中西兩種科學文化背景下的鄭和下西洋和地理大發現之比較》材料三 17世紀初以后,美洲的甘蔗、煙草、棉花、咖啡、香料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園迅速發展。……這些經濟作物是歐洲市場上急需的進口原料。為滿足歐洲市場的需要,增加出口,就迫切需要輸入更多的奴隸以提供勞動力,擴大生產……眾多的奴隸專賣公司應運而生,他們建起嚴密的販奴組織系統,甚至動用軍隊,以保障其壟斷貿易的權利。 ——中央電視臺《世界歷史》解說詞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哥倫布遠洋航行的目的。(2)據材料二,從科學與思想兩個方面說明新航路開辟的意義。(3)據材料三,概括17世紀初以后世界經濟出現的新現象。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些新現象對西歐資本主義發展所起的主要作用。(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新航路開辟以后近代西歐發展的主要途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