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蘇州中考歷史全程復習學案(23)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一、時序坐標二、考點梳理考點1 第一次世界大戰1.根本原因:兩次工業革命后,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2.具體原因: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3.直接原因: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族青年_________刺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4.開始標志: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_________宣戰。5.交戰雙方:同盟國集團←→協約國集團,戰爭爆發后,_______為了自身利益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6.主要戰場:_____為主要戰場,形成了東線、西線、南線三條戰線。7.重大戰役:1916年,___________爆發,交戰雙方為德國和法國,“_______”“地獄”“屠場”等稱呼表明了此次戰役的殘酷性。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8.結束:1917年,_____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俄國退出戰爭。1918年11月,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_______的失敗而結束。9.性質: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__________戰爭。10.影響:(1)人類歷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2)大大削弱了_____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3)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_________。考點2 列寧與十月革命1.十月革命:(1)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戰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②1917年3月,俄國爆發了_________,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繼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人民的更大不滿。(2)過程:_____年11月6日,_____在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領導起義,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3)意義。①國內: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_________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②國際:推動了國際_________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2.蘇維埃政權的建立:(1)政權建立: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正式開幕:通過《_________》;成立蘇維埃政府,_____任人民委員會主席。(2)政權鞏固考點3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1.巴黎和會:(1)時間、地點:1919年1—6月;法國巴黎凡爾賽宮。(2)目的:戰勝的協約國討論對德和約及戰后安排。(3)操縱者:英國首相_________、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和美國總統_______。(4)內容: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___________》。(5)影響:《凡爾賽條約》和其他條約共同構成的_______體系,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_____的關系。2.華盛頓會議與《九國公約》:(1)目的: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_____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2)時間、地點、主導國:1921年11月至1922年、美國華盛頓、_____。(3)結果:1922年,簽署《_________》。(4)影響: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重新調整和確立了戰勝國在東亞和_______地區的關系。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基礎上,戰后國際秩序得以重建,這一秩序通常被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考點4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1.新經濟政策:(1)開始時間、人物:1921年春;_____。(2)背景:經歷了數年戰爭的蘇維埃俄國,經濟異常困難,社會矛盾加劇。(3)內容。(4)特點: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5)影響:從蘇維埃俄國的國情出發,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_________,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2.蘇聯建立:_____年年底,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3.蘇聯的建設:(1)蘇聯的工業化。①開始:_____年,蘇聯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②成就:1928-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_______變成了強大的_______。③特點:優先發展_______、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下完成。④評價:(2)農業集體化。①原因:1927年年底到1928年年初,蘇聯發生了嚴重的糧食收購危機。②措施:開展消滅_____運動;政府支持_________建設,加快組建拖拉機站,為集體農莊提供機械服務,監督集體農莊執行國家的生產計劃。③影響:農民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致使蘇聯農業生產長期停滯。4.蘇聯模式:(1)形成:_____年,新憲法頒布,標志著蘇聯模式的形成。(2)評價。三、實戰演練1.(2021·安徽?。┯袑W者針對一戰指出:“因為歐洲看起來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擊了,所以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統治者了。從歐洲和西南亞戰場返回家鄉的殖民地居民根據他們的親身觀察加深了這種印象?!边@意在說明一戰A.緩和了列強之間的矛盾 B.結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戰運動C.終結了歐洲的優勢地位 D.有利于被壓迫地區民族解放2.(2021·遼寧大連)歷史課上,某小組圍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展開討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 B C D3.(2021·內蒙古赤峰)德國普魯士邦的內政大臣貝特曼說:“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國的霸權,以有利于德國?!庇紫嘣谏显盒Q:“我們必須把任何國家在波斯灣建立海軍基地或設防港口的行為看做對英國利益的一種十分嚴重的威脅,而我們必須毫無疑問地使用我們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去抵抗它?!币陨喜牧峡梢杂脕碚f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A.過程 B.規模C.性質 D.影響4.(2021·海南?。┯腥苏J為,對俄國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怎么評價也不過分:既不因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失誤而黯然失色,也不因蘇聯的解體而蒙上厚厚的灰塵。符合這一觀點的是A.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B.俄國是較早實行資產階級改革的國家C.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D.十月革命是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5.(2021·湖南張家界)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推動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在它的指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是A.法國巴黎公社 B.俄國二月革命C.古巴社會主義革命 D.俄國十月革命6.(2021·湖南岳陽)列寧曾說:“到1921 年春天已經很清楚了——我們用‘沖擊’的辦法,即用簡潔、迅速、直接的辦法實行社會主義生產和分配的原則的嘗試已經失敗了。我們開始作戰略上退卻,趁我們還沒有被徹底打垮,讓我們實行退卻,一切都重新安排,不過安排得更穩妥?!辈牧现械摹巴藚s”指的是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社會主義工業化 D.農業集體化7.(2021·山東臨沂一)十月革命后,在蘇維埃俄國內憂外患、經濟苦難的情況下,蘇俄政府實行余糧征集制的“戰時共產主義”,引起農民為代表的廣大老百姓極其不滿。在“戰時共產主義”實施后,列寧同志經過充分考慮,在1921年3月開始實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經濟政策”,從而取代了“戰時共產主義”。實行新經濟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社會主義排斥市場和商品經濟 B.日益鞏固蘇維埃政權C.體恤廣大老百姓痛苦萬分的生活處境 D.改變蘇維埃落后面貌8.(2021·遼寧阜新)在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基礎上,戰后國際秩序得以重建,這一秩序被稱為A.凡爾賽體系 B.兩極格局C.多極化趨勢 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9. (2021·四川甘孜·31)下列四個選項中,從史實到結論的推斷,合理的是史實 結論A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同等國瓜分 巴黎和會具有分贓性質B 巴黎和會上列強將德國在中國山東權益全部轉給日本 北洋政府沒有進行外交努力C 《九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 中國國際地位顯著提高D 英國、法國和美國操縱了巴黎和會,美國主導了華盛頓會議 美國是兩次會議的最大受益者10.(2021·四川雅安)陳獨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評論》上寫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爾遜總統十四條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話。”他的話是針對A.《九國公約》的簽署 B.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C.《凡爾賽和約》的簽訂 D.北洋政府時期尊孔復古逆流11.(2021·黑龍江牡丹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 19世紀后期,英國科學家雖然有不少發明,但他們固守蒸汽時代的舊技術,輕視電力技術的應用。在英國,電燈的推廣卻遭到煤氣照明公司的反對,千方百計保護已取得壟斷地位的煤氣照明。材料二 在工業革命中,“工廠化”是一個重大變化,沒有工廠化,工業革命就不會那么徹底。材料三 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工人運動逐漸興起,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蒸汽時代的舊技術”的代表是什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最顯著成就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什么?(3分)(2)依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工業革命確立了哪一生產組織制度?這種生產組織制度采取的生產方式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誕生的標志是什么?寫出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世界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是什么?(2分)(4)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認識。(2分)參考答案1-10 DBCCD BBDBB11.(1)蒸汽機的推廣(1分);電力的應用(1分);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1分) (2)工廠制度(1分);機器大生產(1分)(3)《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分);十月革命(1分)(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推動社會進步、工業革命引發生產組織制度的變革、工業革命引發社會結構的變化、伴隨工業革命,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等。(2分)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