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蘇州中考歷史全程復習學案(24)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時序坐標二、考點梳理考點1 羅斯福新政1.經濟大危機(1929-1933年):2.羅斯福新政(1)時間:1933年3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宣布實施新政。(2)目的:應付日益嚴峻的___________。(3)特點:采用_________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4)內容。①整頓_________,恢復銀行信用;②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_______________》;③調整農業政策,通過《___________》,穩定農產品價格;④推行“_________”,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⑤通過《___________》,建立社會保障制度。(5)作用。考點2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1.意大利法西斯政權:(1)建立:_____年,_________組織的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法西斯政權在意大利建立起來。(2)擴張:1935年,意大利發動了侵略___________的戰爭,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亞。2.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考點3 第二次世界大戰1.原因:(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各國間_________發展不平衡的加劇;(2)歷史原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對德國和日本的壓制,引起了兩國對國際秩序的不滿;(3)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___________刺激了法西斯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欲望。2.主要進程:3.結束(1)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_________政府垮臺,不久,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2)德國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_____戰事結束;(3)日本投降:1945年__月___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__月__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4.重大會議(1)雅爾塔會議(2)波茨坦會議。①會晤:1945年7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波茨坦召開會議。②內容:重申雅爾塔會議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___________》,公告重申《_________》的條件必須實施。5.性質:一場正義的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6.影響(1)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_________的野心;(2)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_______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_________的瓦解;(3)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三、實戰演練1.(2021·廣西北部灣)將不同類型的史料相互結合、相互印證,能促進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認識。以下兩則史料能印證A.美國開展了工業革命 B.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C.美國發生了經濟危機 D.美國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2.(2021·黑龍江牡丹)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說:“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為此、羅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具體A.發動獨立戰爭 B.發動南北戰爭C.實行羅斯福新政 D.實施馬歇爾計劃3.(2021·湖南衡陽)如下圖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示意圖中“?”處應該填入的內容是A.薩拉熱窩事件 B.凡爾登戰役C.斯大林格勒戰役 D.雅爾塔會議4.(2021·四川攀枝花)美國通過國家干預手段基本解決了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但到20世紀7)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是A.德國、英國、日本 B.英國、法國、美國C.蘇聯、日本、美國 D.德國、意大利、日本6.(2021·甘肅蘭州)1945年雅爾塔會議結束后,蘇、美、英三國軍隊分別從東西兩面進入德國本土作戰,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說明雅爾塔會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是A.為美蘇重新劃分世界提供依據 B.出賣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C.加快了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帶有大國強權政治色彩7.(2021·河南省)下表中的戰爭形勢相繼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時間 戰役 主要交戰國 結果1942年 中途島戰役 美國和日本 太平洋戰爭出現轉折1942年 阿拉曼戰役 英國和德國、意大利 北非戰場的形勢發生了轉折1942—1943年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蘇聯和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A.法西斯“軸心國”的形成 B.《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C.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D.雅爾塔會議的召開8.(2021·貴州畢節)通過對下表統計數字的分析,可以直接得出的結論是,兩次世界大戰項目 參戰國(個) 卷入人口(億) 參戰人員(億) 傷亡人數(億) 直接經濟損失(億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戰 30多 15 0.7 0.3 1805第二次世界大戰 60多 17 1.0 0.9 40000A.都導致了戰后世界格局的改變 B.交戰的雙方都具有非正義性C.都給人類社會造成了深重災難 D.都是為擺脫經濟危機而發生9.(2021·江蘇鎮江)右圖是二戰中一次登陸戰的戰役圖解。這次登陸戰對戰爭進程的影響是A.導致二戰不斷擴大 B.二戰達到最大規模C.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D.促成二戰勝利結束10.(2021·山東臨沂一)影片《珍珠港》講述了1941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現在伊夫林與丹尼駐扎的珍珠港。正當三人不知如何面對這個難題時,日軍也悄悄地準備偷襲珍珠港。雷夫與丹尼這對好朋友又是情敵,還得一起并肩作戰,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兩人只能將其他暫時拋在一旁,共同為自由、正義而戰的故事。這次偷襲A.以轟炸美國珍珠港的戰艦為目標 B.使美國加入到反法西斯戰爭中來C.使中國成為反法西斯東方主戰場 D.基本摧毀了當時美國的海軍主力11. (2021·江蘇無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位德國大臣說:“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國的霸權,以有利于德國。”一位英國外交大臣說:“真正決定我國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權的問題。”——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下)(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并分析這場戰爭的性質。(2)一戰后,國際秩序得以重建,這一秩序通常被稱為什么?材料二 在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指出,“戰時,要保持團結并不太難,因為有一個打敗共同敵人的共同目標,這一點誰都清楚。艱難的工作在戰后,那時,各種不同的利害關系往往會使同盟國分裂。”——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3)雅爾塔會議決定在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什么?戰后“同盟國分裂”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政治格局?材料三 “冷戰”結束后,美國政府多次公開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設想,并認為“維護美國的領導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則”。——劉金質《冷戰史》(4)“冷戰”結束后,美國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則”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冷戰”結束后國際關系格局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材料四 世界上的問題錯綜復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道共同體。……我們要乘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奧共同價值,擺脫意識形態偏見,最大程度增強合作機制、理念、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習近平2021年1月25日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5)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大國應有怎樣的擔當?參考答案1-10 CCCBD CBCCA11.(1)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1分)性質:(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1分)(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分) (3)聯合國。(1分)兩極格局。(1分)(4)維護美國的領導地位。(1分)多極化趨勢。(1分)(5)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堅持人類優先的理念,擺脫意識形態偏見;增強合作機制、理念;增強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不少于兩點)(2分)1929年10月24日,美國證券市場股票價格暴跌。驚慌失措的人們聚集在位于華爾街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前。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