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 共60分)1.從節約資源的角度看,“新年祝福”應倡導的方式有( )①短信拜年 ②送紙質賀卡 ③微信拜年 ④QQ拜年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某林場原來靠大量砍伐樹木賺錢,每年的經濟效益很低,后來林場領導改變思路,通過開發生態旅游項目來尋求發展。兩年下來,一棵樹沒砍,卻實現綜合經濟效益近千萬元。據此回答下面小題。2.該林場的舉措體現了( )A.可持續發展戰略 B.法律意識增強C.資源人均意識增強 D.科教興國戰略3.該林場沒有砍樹,綜合效益反而更高。這說明( )A.經濟發展無須開發利用資源B.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將更加促進經濟發展C.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棵樹也不能砍D.其他林場都應全部模仿這個林場的做法4.經過幾十年的治理,庫布其沙漠從“不毛之地”到“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書寫了綠色傳奇。下列選項與庫布其沙漠治理所體現的“綠色”發展理念相一致的是A.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B.推進垃圾分類處理,促進美麗城鄉建設C.大量砍伐森林,增加林業工人收入 D.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城鄉協調發展5.觀察《我國不同年齡段人口比例變化圖》,我國最大的人口紅利期出現在A.1980年 B.2010年 C.2030年 D.2050年6.關于我國國情敘述錯誤的是( )A.我國有56個民族 B.我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C.我國自然資源總量不足,人均豐富 D.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7.2018年5月18日至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這要求我們牢固樹立的發展理念是①綠色發展 ②經濟發展 ③開放發展 ④可持續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2011年9月29日,全球矚目的“天宮一號”奔向太空。從資源角度看,這有利于( )A.改善生活環境 B.提高資源的利用率C.擴展資源開發范圍 D.改變資源的時空分布9.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自然資源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B.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C.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D.對非可再生資源的開采過程就是對它們的耗竭過程利比亞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北部,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但是撒哈拉沙漠地區的地下砂巖中,蘊含著豐富的地下水。讀利比亞地圖,完成下面小題。10.以下關于利比亞的描述正確的是A.國土大部分位于中緯度 B.全境均為熱帶沙漠氣候C.城市主要集中在北部地中海沿岸 D.利比亞的西部地區石油資源豐富11.對利比亞調水工程的解讀,正確的是A.調水方向應該由北向南 B.調水水源為淡化的海水C.調水量最大的季節是在冬季 D.調水方式應以地下暗渠為主12.據估測,我國各大外賣平臺每日的訂單總量已經超過5000萬單。假設每個訂單只用一個塑料袋和一個塑料餐盒,各訂餐平臺每天產生的廢棄塑料面積達300萬平方米,大約相當于422個足球場。要解決這一問題, 消費者應當A.堅決抵制外賣,從源頭上杜絕浪費 B.加強對外賣行業的規范和管理C.完善政策法規,打擊過度包裝行為 D.對外賣包裝盡量進行二次使用13.在資源的“開源”“節流”過程中,起至關重要作用的是( )A.立法 B.科學技術 C.行政管理 D.市場調節14.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變化,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不少伐木工人從“砍樹人”轉變為“看樹人”,這生動地詮釋了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②公民致力于環境保護③嚴格執法助推綠色發展④科技創新實現“節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水是萬物之源”,下列你認為體現了保護水資源的做法有( )①農田灌溉為滴灌 ②重復循環用水,用洗臉水來沖廁所 ③節約用水④隨手關水龍頭 ⑤農田灌溉為漫灌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16.隨著垃圾分類的不斷深入,杭州將建成全國首個體驗式垃圾分類實踐基地,在這座基地中,可看到一個廢棄易拉罐經過拆解、分類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藝術品的全過程。這個過程( )A.可以緩解資源短缺局面 B.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C.提高資源利用率,循環利用資源 D.保護環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17.下列全部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A.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 B.煤礦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C.草場資源、鐵礦資源、稀有金屬資源 D.風能、水能、太陽能18.貧困是人類長期面臨的社會現象,是制約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 )①世界各國都要積極行動,共同面對②要想辦法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③盡量采取一切措施,促進可持續發展④只需要貧困國家自身加倍努力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2020年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中國展現大國擔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此次氣候雄心峰會針對全球氣候問題力促各國節能減排,下列措施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出門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大量使用煤炭發電,提高經濟效益C.加快淘汰落后生產力,完善產業結構 D.提倡低碳環保的生產方式20.習近平在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為達成這一目標,我們大力提倡使用清潔能源,下列既屬于可再生資源又是清潔能源的是( )A.石油 B.太陽能 C.天然氣 D.煤炭21.下列事例中,能通過食物鏈引起生態危機的是( )A.酸雨 B.汞、鎘等有毒物質的積累C.溫室效應 D.臭氧減少,臭氧層出現空洞22.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數據(2011年)。該表反映出該市人口的特點是戶籍人口(萬人) 各年齡段人口比重(%) 每十萬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1—14歲 15—59歲 60歲以上 大學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學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①人口素質還有待提高 ②已經出現老齡化③勞動力人口所占的比重小 ④該城市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3.關于我國是世界資源大國的各種敘述,正確的是( )A.耕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 B.森林面積居世界第五位C.礦產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三位 D.河流年徑流量居世界第二位二、非選擇題(40分)24.資源的________、________,對平衡自然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緩解區域自然資源短缺起到重大作用。25.工業化是近代以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人類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深遠的。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18世紀后半葉開啟的工業革命使西方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英國為例,資本從1750年的5億英鎊增長到1865年的60億英鎊,工廠制度逐漸形成;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總人口的51%;資產階級推動了議會改革,選民人數由50萬增加到了81.3萬。政府先后出臺了《濟貧法修正案》、《工廠法》、《十小時工作法》、《公共衛生法》等,逐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在工業革命中,很多工廠沿河而建,大煙囪冒出的濃煙籠罩市區,工廠廢棄物對河流構成嚴重污染。材料二:19世紀中后期,西方發明的輪船、火車、有線電報、照相、電影等陸續傳入中國,人們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訊方便了,精神生活也豐富了。材料三: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創辦了一批近代工業。材料四:早在1843年,英國議會就討論通過了控制蒸汽機和爐灶排放煙塵的法案;1863年,議會通過了第一個《堿業法》,要求制堿行業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蘭制堿工藝所產生的毒氣。(1)材料一所指的“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哪一個國家?它的擴展使人類進入到了什么時代?(2)根據材料一,從經濟、政治、城市、社會等角度中選取一個角度分析西方工業革命的進步性,并指出工業化帶來的主要問題。(3)根據材料二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對中國的影響。(4)分別舉一例說明洋務派“師夷長技”在工業和海防建設方面取得的具體成就,并概括洋務運動的進步意義。(5)綜合以上材料,談談近代的工業化進程對我國當前工業化建設有什么啟示?26.解決好人口問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環,關系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全面開放二胎政策是計劃生育政策的完善。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基本狀況圖材料二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8 930人,高中文化程度14 032人。文盲率4.08%,流動人口增長81.03%。我國人口素質依然不高,流動人口在增加……要解決我國人口問題,需要提高人口素質……材料三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允許普遍二孩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1)觀察材料一,說說我國全面開放二胎政策的客觀依據。(2)結合材料二,運用人口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措施的認識。(3)聯系材料三,從人口對資源、環境、發展的影響角度,分析中央改革人口政策的正確性。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2.A3.B4.B5.B6.C7.C8.C9.C10.C11.C12.D13.B14.A15.A16.C17.D18.B19.B20.B21.B22.A23.C24. 合理開發 調配25.(1)英國,蒸汽時代。(2)西方工業革命帶動西方經濟的發展,為以后殖民擴張提供物質基礎。主要問題:工業化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3)西方科技成果加快了人們出行速度,通訊方便,帶動了商業的發展,豐富人們精神生活。(4)工業:江南制造總局,漢陽鐵廠等等。進步意義:引進了近代工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開辟了近代化進程。(5)大力發展科技,根據國情制定發展政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保護環境26.(1)我國存在人口結構性矛盾,呈現老齡化趨勢。(2)提高人口素質是積極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措施,我國人口素質較低,給自然、社會和經濟都帶來沉重壓力,給失業人口再就業增加了難度。解決人口問題還需要控制人口數量、調整人口結構、解決好人口流動等問題。(3)在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的關系中,人口是關鍵。人口數量、結構的變化,會引起資源、環境、發展等方面的變化。中央改革人口政策,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有利于減輕資源、環境的壓力;全面開放二胎政策,有利于調整人口結構,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