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七課我們的衣食之源第二課時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新知導入同學們,你今天早餐吃的什么呢?米粥、饅頭;油條、豆漿;牛奶、面包等等,這些都直接或間接來自農業,那么僅僅是這些來自農業嗎?新知導入2019年9月27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介紹說:“1949年,我國糧食產量僅有2264億斤,70年里先后邁過11個千億斤臺階,現在已連續4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成功解決了14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還有“油瓶子”“菜籃子”“果盤子”也是供應充足。”可以說我們用9%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人口,這是世界農業史上的奇跡。今天我們就了解一下我國的農業,它可是我們美好生活的保證。新知講解1.中國農業人口有7億多人,占40%以上;2.中國的耕地面積121億公頃,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總耕地面積的百分之8.0%左右;3.中國是世界第一產量大國,年糧食總產量約5億噸。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新知講解農業生產種類多樣,有種植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等。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農業新知講解種植業是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利用植物的生活機能,通過人工培育以取得糧食、副食品、飼料和工業原料的社會生產部門。在我國通常指糧、棉、油、糖、麻、絲、煙、茶、果、藥、雜等作物的生產。種植業我國種植業遍布全國各地,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來自農業中的種植業嗎 你說我說新知講解如果沒有種植業,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人們要生存,每天必須攝入一定數量的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大多來自種植業。通俗講,種植業給我們提供了“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果盤子”,種植業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與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如果沒有種植業,我們將無法生存。新知講解畜牧業畜是飼養家禽、家畜的農業生產活動。通過人工飼養、繁殖動物,使其將牧草和飼料等植物能轉變為動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絨、皮張、蠶絲和藥材等。畜牧業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來自畜牧業?你說我說新知講解如果沒有畜牧業,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我們日常食物品類會更單一,沒有了肉食和禽蛋可吃,營養素會更缺乏,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穿戴,總之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新知講解林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林業的作用不僅承擔著國家生態建設的主要任務,還肩負著提供多種林產品的重要使命。林業你知道林業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嗎?你說我說新知講解如果沒有林業,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我們的空氣會變得污濁,沒有紙張、文具可用等等,我們的生活會不方便。新知講解漁業也稱水產業,是人類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質轉化功能,通過捕撈、養殖和加工,以取得水產品的社會產業部門。我國的漁業一般分為淡水漁業和海洋漁業兩類。漁業你說我說說一說我們餐桌上哪些食品來自漁業。新知講解如果沒有漁業,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我們食物會單一,我們所需的豐富的蛋白質含會因此而減少,它為農業提供優質肥料,為畜牧業提供精飼料,為食品、醫藥、化工工業提供重要原料都會隨之減少甚至沒有了。新知講解農業是我們的衣食之源,我們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樣樣離不開農業。農業為我們提供食物,為工業生產提供原材料。小視頻你說我說把下面的物品與農業生產的相關行業用線連起來。再說說這個行業還生產哪些物品。畜牧業 漁業 種植業 林業知識窗中國農民豐收節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秋分日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為農民設立的節日,是一個中華民族共同參與、慶祝豐收的節日,體現了我國重視農業、尊重農民、感恩勞動的文化傳統。小視頻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設立一個節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門審議,這是不多見的,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小視頻實地了解一下附近農村的農業生產情況,以及農村發生了哪些變化。課后作業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國農民豐收節#-震撼航拍,致敬億萬中國農民!.mp4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七課我們的衣食之源第二課時(24張PPT+視頻)pptx.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