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三課 公民權利3.1 公民基本權利溫 故 而 知 新▲1.青少年如何增強憲法意識,樹立憲法權威?2.為什么要設立國家憲法日(12.4)?▲3. 我國為什么要建立憲法宣誓制度?①學習憲法。──學習并宣傳憲法,增強憲法意識;②認同憲法。──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③踐行憲法。──要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勇于同違憲行為作斗爭。①設國家憲法日 是堅持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②有利于維護憲法的最高權威;③有利于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的社會氛圍。建立憲法宣誓制度,①有利于強化國家公職人員的憲法意識,讓他們珍惜憲法賦予的權力,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②有利于增強國家公職人員的憲法意識,提高工作效率,預防腐敗行為的發生。自主與合作學習(預習教材34-42頁,完成下列問題)1.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2.公民行使選舉權利的條件以及作用各是什么?3.政治自由的內容以及作用各是什么?▲4.公民享有的監督權內容、作用及注意事項。▲5.人身自由的含義、內容和作用分別是什么?6.人格尊嚴權的含義以及內容:7.我國憲法如何規定公民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8.公民的財產權含義及內容各是什么?9.公民的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含義以及作用各是什么?10.如何理解受教育權和文化權利?點撥一:教材P34運用你的經驗小云上學,體現她享有 權。媽媽當選人大代表,體現她享有 權。令爸爸媽媽上班,體現他們享有 權。爺爺爺奶奶領取養老金,體現他們享有 權。小云的爸爸媽媽的工資收入在當地屬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爺爺奶奶每月能領到養老金,媽媽還當選為縣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學,爸爸媽媽去上班,爺爺奶奶相伴去公園鍛煉。他們開始了平凡而幸福的一天。★從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們享有哪些基本權利?受教育選舉權和被選舉勞動物質幫助點撥二:教材P35探究與分享★公民享有選舉權需要哪些條件?★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樣的?小巖的爸爸參加了新一屆區人大代表的選舉。小巖好奇地問爸爸投了誰的票。爸爸認真地說:“參加選舉是我們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重要途徑。我贊成的候選人都是能夠為我們著想、替我們說話、真心為我們服務的人。”小巖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等我有了選民資格,也會認真投下我的一票!”國籍條件:具有中國國籍(即是中國人)。年齡條件:年滿18周歲。政治條件: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要有較強的法律意識、群眾觀念和履職能力,要密切聯系群眾,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按照人民的意愿辦事。點撥三:教材P35探究與分享★羅先生實名舉報是在行使什么權利?★在舉報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羅先生通過媒體實名舉報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劉某違法犯罪問題。經調查,劉某及其親屬非法收受巨額財物,劉某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違規為其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經審理,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劉某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監督權公民行使監督權時,應當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如實反映情況,必要時出示證據和各種證明材料。(3)投訴和檢舉時,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點撥四:P36頁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表現①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②參與國家政治生活③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小結: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政治權利和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集會自由、結社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國籍條件:具有中國國籍(即是中國人)。年齡條件:年滿18周歲。政治條件: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條件作用政治自由(6個)內容作用監督權內容批評和建議的權利;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作用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途徑向人大代表反映;采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等反映;③向新聞媒體反映等。要求實事求是,不得誣告陷害,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點撥五:教材P37探究與分享★廠長及員工的行為是否違法?★你認為嚴某的哪些基本權利受到了侵犯嚴某通過網絡舉報當地某工廠違法排放工業廢水。次日一大早,廠長指使兩名員工強行進入嚴某家中,將還在睡夢中的嚴某弄醒并帶到工廠辦公室“教育”了一整天。違法。強行進入嚴某家中侵犯了嚴某住宅不受侵犯的權利;嚴某在家中被帶走,其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教育”了一整天侵犯了嚴某的人格尊嚴權。小結: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含義作用內容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嚴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①公民被非法逮捕、拘禁、綁架②公民的身體被非法搜查等。不得非法搜查、侵入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行為或者事例 侵犯什么權利超市搜身;工廠對下班工人搜身;非法拘禁他人等。酒駕致人受傷;打傷他人;陽臺花盆墜落砸傷他人;恫嚇致人精神失常等。在臉上刻“賊”字等。謾罵他人;諷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潑贓物;起侮辱性綽號;造謠中傷他人等。惡意損毀他人相片;私自使用他人肖像等。盜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更改姓名等。私自拆看他人日記和信件;偷聽、偷看他人信息;私自出賣、傳播他人信息等。非法剝奪他人榮譽稱號或智力成果等。點撥六:區別人身權利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榮譽權點撥七:教材P39探究與分享★警察征用摩托車的行為涉及公民的哪項基本權利?一天,警察小鄭在執勤時聽到有個女士高喊:“快抓住那個人!他搶了我的皮包。”只見前方一個男子抱著一個皮包在街頭飛奔。為了盡快追上那個男子,小鄭攔下一輛摩托車,出示警察證件,說:“您好!我是警察,前面有人搶劫,我想借用您的車追人,可以嗎?謝謝配合!”車主二話沒說把車和頭盜給了小鄭,小鄭戴好頭盜,飛身上車,追了上去,很快抓獲那個男子,并把他帶回公安局。處理完公務后,小鄭把摩托車還給車主,向他表示感謝,并告知車主可以根據法律規定向公安機關申請相應補償。財產權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A.把財產捐贈給國家或他人。B.讓財產重新產生新利潤、新價值。C.利用財產做某事。D.通過合法方式獲得財產。點撥八:物質幫助權—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物質幫權點撥九:教材P39-40探究與分享2016年8月,教育部發布《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簡介(2016)》。其中提到: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促進教育公平是國家基本教育政策。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問題,從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讀完這份簡介,三名同學議論起來:甲:我們正在長身體。國家對特殊困難地區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財政負擔所需資金。乙:對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農村學生免費配發字典,這真是好消息!丙: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還有生活補助費呢!這下好了,爸爸媽媽供我上學的經濟壓力大大減輕了。★上述材料保障公民享受什么權利?★國家為什么要從制度上保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因為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受教育權點撥十:文化權利—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組織藝術表演“三下鄉”活動小結: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財產權文化教育權利受教育權文化權利勞動權物質幫助權文學藝術創作的權利和自由科學研究的權利和自由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社會經濟權利社會經濟文化權利社會經濟權利物質幫助權包含關系社會經濟文化權利文化權利科學研究課 堂 小 結課 堂 鞏 固 訓 練1.【2020·山東臨沂】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它包括(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嚴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D2.【2020·廣東】梅梅去一家超市購物,結賬后通過安檢門時,報警裝置鳴叫不停。超市保安旁邊的安保室,強迫其脫下外套接受檢查。保安的行為侵犯了梅梅的( )財產所有權B. 肖像權C. 人身自由權D. 健康權C3.【2021·山西省】下列選項中的行為分別涉及公民基本政治權利和人格尊嚴權的是( )A. 選舉區人大代表 發現個人信息被盜B. 收看熱播電視劇 及時依法納稅C. 給市長熱線打電話 舉報軍事間諜D. 創作多部文學作品 自覺排隊買票A4.【2021·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漫畫《全民接種》體現了國家保護公民的( )A. 政治自由B. 財產安全C. 生命健康D. 人格尊嚴C5.【2021·云南省昆明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關于編纂民法典的決定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經過多輪公開征求意見,對現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規范進行系統整合、編訂纂修。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首次將人格權獨立成編,強化對公民人格尊嚴的維護。這表明( )A. 我國法律高度重視對人格權的保護B. 人格權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C. 民法典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D. 民法典能從根本上杜絕公民的人格權糾紛A親愛的同學們:課后記得復習一遍本節課帶“▲”的重點知識,下節課要檢查提問哦!回答出來有小小獎勵的!再 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公民基本權利 課件.pptx 什么是受教育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