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權利行使 注意界限學習目標必備知識:行使民事權利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法律對知識產權的限制;相鄰關系的內涵和主要類型;相鄰關系的處理的規則和意義。關鍵能力:1.熟悉法律對權利行使合理界限的規定,增強法治觀念,學會合理行使權利,避免權利濫用。2.理解法律關于不動產相鄰關系的處理規則和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彰顯友善的價值觀念。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堅持權利義務統一原則,行使權利不得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不得妨礙他人合法權利。2.科學精神:辨清不同民事權利的法定界限,明確作品合理使用與法定許可使用的條件。3.法治意識:不動產權利人在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同時,應該注意到相鄰方的合法權利。樹立依法承擔責任意識。4.公共參與:有限制地行使民事權利。基礎梳理1.正確行使民事權利①堅持法律規定的基本原則。民法典確立了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及綠色原則;②法律保護各類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要求人們尊重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義務;③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并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2.行使權利有限制①類別劃分。按權利的類別來看,公民在行使民事權利時,有人身權的限制(名譽權領域)知識產權的限制(著作權領域)、物權的限制(相鄰關系領域)等。人身權的限制(名譽權領域) 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因為這些行為是保障消費者批評監督權所必需的。但是,借機以誹謗、詆毀、侮辱等方式損害對方利益的,則構成侵權知識產權的限制(著作權領域) 享有知識產權的作品、發明創造等知識財產,未經權利人同意,他人不得使用。但并非在任何情況下,使用作品、發明創造都必須經過權利人同意,都必須付費。著作權法規定了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權人同意物權的限制(相鄰關系領域) 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按限制的來源來看,公民在行使民事權利時,有法律法規的限制、國家政策的限制、社會公德的限制、他人合法權益的限制等。②限制與保護的關系:公民行使權利受到一定的限制,實際上也是對公民行使權利的保護,二者是對立統一的。易錯提示1.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必須按照律規定處理。答案:×解析: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故判斷為錯誤。2.權利人在受到侵害時,可以在任何時候追究當事人的責任。答案:×解析: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護權利的主張。3.民事權利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充分的法律依據。答案:×解析:民事權利的實現除了取決于充分的法律依據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的實際行動。4.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行為。答案:√解析: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民事法律行為有效,限制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的公民純獲利益的民事行為有效。深化探究1.家住二樓的張某出于安全考慮,把自家陽臺的窗戶全部安裝了護欄,而且為養花方便,護欄距離窗戶大約20厘米。張某的這一行為卻引起了住在三樓的孫大爺的不滿,因為他擔心小偷會順著護欄進入他家,甚至都不敢開窗通氣了。在與張某交涉無果的情況下,孫大爺一紙訴狀將張某告上法庭。法院經審理判決張某拆除或重新安裝護欄。談談法院作出以上判決的法律依據。2.住在王某樓下的李某在其陽臺上安裝防盜欄,寬度40公分。在安裝過程中,王某以李某安裝的防盜欄頂部為水平面并且寬度達40公分給自己帶來了被偷盜的危險為由,阻止李某安裝該防盜欄。李某說:“從一樓到三樓的陽臺均安裝了防盜欄,我也是為了安全才安裝防盜欄的。況且,我是在自己家的陽臺上安裝防盜欄,不關你家的事。你要是覺得不安全,你也可以在你家陽臺上安裝防盜欄啊!”于是,兩人爭吵起來,王某一怒之下,將已經被安裝工人放到四樓但尚未固定的防盜欄的護繩用剪刀剪斷,致使防盜欄從四樓摔到一樓,完全損壞,所幸并無人員傷亡。于是,李某將王某告上法庭,要求賠償防盜欄損失800元。說明本案應當如何處理。隨堂訓練1.在下列民事糾紛中,應按相鄰關系處理的有( )①甲在乙的房屋后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基礎下沉,墻體裂縫,引起糾紛 ②甲為了取得更好的營利,把乙流轉的土地由種植變更為養殖遭乙拒絕 ③甲新建的房屋滴水在乙的房屋上,引起糾紛 ④甲村在河流上流修建攔河壩,使乙村用水量驟減,引起糾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權利不得濫用原則,是指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原則。下列行為中,存在權利濫用的情形有( )①甲將自己的報廢汽車置于馬路中央的行為②乙拒絕接受丁遺贈給其一臺洗衣機的行為③丙在自己的房間里唱卡拉OK直到凌晨影響鄰居休息的行為④丁在自己的農村宅基地上建房屋的行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南寧市一男子與他人存在債務糾紛。 雙方在商討如何解決債務問題時,言語過激,協商不成,該男子遂刺傷他人,不僅債務糾紛未獲解決,還因此獲刑并賠償受害人8萬余元。案例啟示我們( )①所有人的糾紛都需要用法律手段來解決②法律是解決糾紛最好的方式③解決糾紛、維護權益需要符合法律規定④法律制裁違法犯罪,從而使被違法犯罪行為所傷害的人的權益得到保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在下列民事糾紛中,可以按相鄰關系處理的是( )①甲在自家院內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基礎下沉,墻體裂縫,引起糾紛②甲村為了取水澆地,在乙、丙、丁村的土地上修建引水渠,引起糾紛③甲新建的房屋滴水滴在乙的房屋上,引起糾紛④甲家與乙家相鄰,甲家的貓闖入乙家,打碎乙家的花瓶,引起糾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西方國家奉行的一條著名法律原則——“相鄰原則”,即要求人們有義務必須保持必要的注意或謹慎,以免讓可預見的作為或者不作為傷及四鄰。下列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有( )①公民的義務是相同的,不容推卸②公民行使權利時不能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③公民要樹立邊界意識,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④公民行使權利必須以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為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參考答案深化探究1.答案:(1)人們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張某在自家陽臺安裝護欄,卻給鄰居帶來了安全隱患,損害了他人合法權益。(2)法律規定,不動產權利人行使權利時,不能損害相鄰不動產權利人的利益,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張某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沒有貫徹這一原則,因此被法院判決拆除或重新安裝護欄。解析:本題考查權利行使的界限的知識。材料中張某與孫大爺的關系屬于相鄰關系,張某的行為侵犯了鄰居孫大爺的合法權益,運用民事活動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等知識分析回答。2.答案:①應該由王某和李某共同承擔損失責任,王某承擔主要賠償責任,李某自行承擔部分損失。②王某承擔主要賠償責任。所有權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支配其所有物,他人不得侵犯其所有權。防盜欄歸李某所有,王某擅自剪斷防盜欄的護繩,應當認定為一種侵權行為,應當承擔主要賠償責任。③李某自行承擔部分損失。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本案中原告李某在陽臺上安裝防盜欄,寬度達40公分且頂部為水平面,足以讓正常人進行攀登,已對被告王某的住宅安全造成威脅,李某的行為應當認定為侵害了王某的相鄰權,所以,李某應當承擔部分損失。解析:本題涉及所有權侵權與相鄰權侵權,在解答時要分開說明承擔的責任及理由。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損失為多個侵權人共同構成,在此情形下,要具體結合侵權人的侵權性質、嚴重程度及行為與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的關聯度進行綜合判斷。法律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因此,王某作為主要侵權人,承擔主要責任;李某作為也有過錯的一方,承擔部分責任。隨堂訓練1.答案:C解析:①符合題意,“甲在乙的房屋后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基礎下沉,墻體裂縫,引起糾紛”是典型的因開掘危險引發的相鄰關系糾紛;②不合題意,“甲為了取得更好的營利,把乙流轉的土地由種植變更為養殖遭乙拒絕強調的是在別人的土地上變更用途,沒有涉及不動產的相鄰各方;③符合題意,“甲新建的房屋滴水在乙的房屋上,引起糾紛”屬于典型的用水排水糾紛,屬于相鄰關系;④符合題意,因堵塞影響他人生產、生活,他人要求排除妨礙或者恢復原狀的,應當予以支持,因此,“甲村在河流上流修建攔河壩,使乙村用水量驟減,引起糾紛”屬于相鄰關系。故選:C。2.答案:A解析: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將自己的報廢汽車置于馬路中央的行為,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擾亂了社會秩序,①符合題意;在自己的房間里唱卡拉OK直到凌晨影響鄰居休息,損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屬于權利濫用,③符合題意;拒絕接受別人的遺贈,在自己的農村宅基地上建房屋,都沒有侵犯他人權利,不屬于權利濫用,②④不符合題意。3.答案:D解析:該男子因債務糾紛刺傷他人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權,是沒有以合法的方式維護自己權益的表現,所以我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維權;刺傷他人獲刑表明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③④正確。①②觀點太絕對。正確答案選D。4.答案:A解析:①是典型的因開掘危險引發的相鄰關系糾紛,正確;②中交代要在別人的土地上修建引水渠,這不屬于相鄰關系,②不選;③屬于典型的用水排水糾紛,屬于相鄰關系,入選;④中貓闖入乙家是一種侵權,而不是相鄰關系,不選。5.答案:C解析:公民平等地履行義務,但這并不意味著公民的義務是相同的,①錯誤;“相鄰原則”要求人們有義務必須保持必要的注意或謹慎,以免讓可預見的作為或者不作為傷及四鄰,這體現了公民行使權利時不能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公民要樹立邊界意識,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②③符合題意;公民行使權利必須以履行法定義務為前提,而不是以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為前提,④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