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國際人士眼中的中國共產黨我國基本制度5.2 基本政治制度01中國共產黨性質和領導特點0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03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會議04新型民族關系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學習目標05基層群眾自治制度Part0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性質1.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各族人民取得的 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2.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0304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01023.領導特點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最高政治領導,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愛國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圖案是以五角星、四面旗幟和中國地圖為中心,光芒四射的藍天作背景,周圍是緞帶連接起來的齒輪和麥穗形成的圓形。 紅星表示無產階級領導;齒輪、麥穗表示工農聯盟為基礎;四面紅旗表示四個階級即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大聯合;地圖表示新中國,背景光芒四射,象征“大團結”的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性質: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互相監督”的關系,尤其強調參政黨監督執政黨,而不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中國共產黨執政黨民主黨派參政黨親密友黨在野黨、反對黨答疑解惑性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 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展現組織主題圍繞團結和民主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人民政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義 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 有利于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對分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在不斷深入基層調研的基礎上,從2003年起陸續提交多項議案和建議,建議實行義務教育免費及義務教育教科書免費等。這些建議引起有關方面高度重視,政府先后出臺了相關政策:2006年,免除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2007年擴大到中部和東部地區;2007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免費;2008年,全國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 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免費。人大代表在國家政策制定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探究與分享人大代表行使職權,履行義務蒙古文漢語拼音藏文維吾爾文壯文討論:你知道人民幣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嗎?這說明了什么?探究與分享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Part0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內蒙古自治區1947.5.1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10.25成立.10.25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10.1成立西藏自治區1965.9.9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3.15成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特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地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內容我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特點 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 民族自治機關必須服從中央的領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答疑解惑自治權≠高度自治民族自治機關必須服從中央的領導自治地方與國家的關系:國家統一領導三級自治地方自治區(省一級)自治州(設立區市的市級)自治縣(縣一級)5個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如果你游覽納西族主要聚居地麗江,一定會發現很多東巴文字。這種象形文字有的書寫在商店牌匾上,有的印制在衣帽上,有的則鐫刻在裝飾物品上……◆猜猜右圖東巴文字的意思。◆你還了解哪些民族的文字 互相交流-下。探究與分享傣族文字苗族文字滿族文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①有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結合起來②有利于把國家的法律、政策與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實際、特殊情況結合起來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與熱愛自己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④有力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Part03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民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發育于城市。中共十七大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正式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起,納入了中國特色政治制度范疇。地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含義由居民或村民分別選舉產生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形式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居委會村委會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意義 有利于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思維導圖連一連我國的根本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隨堂檢測1.(2020東營)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嶺大地騰沖、昆明等地考察調研時強調,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各族人民親如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這說明(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②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③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④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2.(2020連云港)通過充分協商,求同存異,找出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園。這句話體現出我國的項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基層群眾自治制度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3.(2020北部灣經濟區I卷)2020年5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政協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這表明( )A.人民政協是我國的權力機關 B.人民政協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能C.人民政協直接管理國家事務 D.人民政協的主題是合作和團結隨堂檢測DB4.(2020北京)在居委會組織下,某社區進行“最美樓棟”建設。通過“鄰里微信群”和“美麗樓棟建設小組”居民們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居委會盡心服務,共同讓小區更加和美。從“最美樓棟”建設可以看出( )A.基層群眾自治,能促進社會和諧B.遵守正當程序,能避免產生糾紛C.培養高雅情趣,能有效調節情緒D.加強多黨合作,能拓寬民主果道隨堂檢測A謝謝您的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2 基本政治制度.pptx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mp4 外國專家評論中國共產黨領導.mp4 政治協商產生與發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