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生物多樣性 課型 新授課課標分析 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調查當地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生物資源,提出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建議。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濟南版第六單元第三章《生物多樣性及保護》的第一課時。在七上學習了植物、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微生物相關內容之后,對于物種的多樣性有一定的了解。八上已經學過各類遺傳物質,同學們了解了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又經過上兩章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和生態系統內容的學習,從微觀基因層面到物種中觀層面再到生態系統宏觀層面教材設計合理。之前所學作為鋪墊,在本章進行綜合,將生物多樣性系統的展示給學生。學生了解到生物多樣性之后再思考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總結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好鋪墊。除學習以上知識外,要注意培養學生通過對資料的調查、收集、處理、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認同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學情分析 生物的多樣性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認識卻不到位,單純的認為生物多樣性就是物種的多樣性,對于基因和生態系統認識不到位。學生對于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基本上局限于直接使用價值,對于比較抽象的間接使用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了解較少。學生的調查、收集、處理、交流等能力相對較弱,對于課本中的圖文資料認識不到位,不能提取有效信息。鑒于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通過多元手段,幫助學生了解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做好鋪墊。重點難點 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以及相互關系;生物多樣性的概念;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學習目標 1.結合生活中常見生物和我國的各類資源,說出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和概念。2.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設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語。3.關注我國特有珍稀動植物,認同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學習過程 學習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 去年五月初二同學們對校園內的植物進行調查并掛牌。調查了大約40多種植物,但掛牌類植物只有31種。展示松樹的枝條讓同學們辨認并了解其他同學的疑惑——這些物種即相似又不同的原因何在?生物圈內又有多少種生物,引入到本節課生物的多樣性。 認真觀看校園內植物調查和掛牌情況的圖片,和老師手中的不同樹種的松樹枝條,思考原因。 由學校組織活動和學校內的植物入手,使學生對生物多樣性更有融入感。解讀目標 1.結合生活中常見生物和我國的各類資源,說出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和概念。2.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設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語。3.關注我國特有珍稀動植物,認同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認真聆聽,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 帶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展開探究學習。學習過程 一、認識生物多樣性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要求: ①閱讀課本P81-83內容、校園內的植物材料等材料,區分各材料中體現哪一生物多樣性。 ②區分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之間的關系。 ③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分享自己的收獲,匯總之后形成小組成果,展示到前黑板。(前三名小組獲得一個基因)2.分享收獲3.拓展引領①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利用不同的葡萄品種,請同學品嘗回答體現哪一生物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判斷:一個物種就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基因多樣性又決定了物種的多樣性。——物種多樣性介紹我國特有的物種:揚子鱷、娃娃魚、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水杉、銀杏、馬褂樹等等。生活環境加上生物多樣性,形成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總結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關系:②總結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以及概念觀看《家園——生物多樣性的中國》宣傳片,直觀的使同學們感受到對生物多樣性,并思考每種生物的價值。二、生物多樣性的價值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要求: ①閱讀課本P83-84,總結生物多樣性的價值。②結合自己熟悉的生物介紹他的不同價值。2.分享收獲3.拓展引領①生物多樣性的價值②學以致用 1986年陳日勝在羅文烈教授帶領下,普查湛江紅樹林資源時,陳日勝和海水稻在遂溪縣城月鎮燕巢村海邊發現一株比人還高、看似蘆葦但結著穗的水稻。穗子頂上有一小撮寸把長的芒刺,把穗子里的果實剝開是紅顏色的像米又像麥的顆粒。當時羅教授叮囑他收下522粒種子進行繁育,將海水稻種子延續至今。列舉禽流感病毒,雖然有疫苗但能不能全部消滅?為什么?三、設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語每年的5.22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有這么多價值,如果你是負責人,如何設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語。四、課堂小結當堂檢測教師評價標準:結合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老師給予相應的基因。 第一:先閱讀課本和植物調查和掛牌相關內容,再區分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第二:小組內討論形成小組的研究成果,并展示到前黑板。第三:口頭分享自己的收獲。大豆不同品種屬于基因多樣性校園內的植物屬于物種多樣性……請一位同學品嘗葡萄并分析基因的多樣性,對一個物種就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進行判斷,分析原因。認真分析,并集體回答問題。觀看我國特有的物種的圖片,了解我國特有物種,結合部分物種在校園內存在,使同學們形成一種愛護校園愛護家園的一種意識。 一位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認真聆聽并進行補充。同學集體回答。同學們認真觀看并思考。首先閱讀課本,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第二、結合生活中喜歡的或者熟悉的生物,介紹這類生物的不同價值。積極展示自己的想法。結合學生回答中出現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認真閱讀材料,思考體現生物多樣性的哪一價值?潛在使用價值齊答,不能。應該將基因保存,保證基因的多樣性。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宣傳語,每個小組展示。積極展示小組成果,其他同學認真聆聽。共同回憶,集體回答。競賽的形式,搶答。 通過閱讀和分析輸入相關內容,再通過分享輸出所學內容,利用學生分享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教學資源,再進一步解決問題。通過生活中的生物、生物的種類以及生活環境,由小到大,由近及遠分析生物的多樣性。展示表格使同學明確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并結合與世界物種對比形成一種民族自豪感。結合老師或者同學們的介紹和自己的思考,最后將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的關系理順。通過一系列的講解和實例,明確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和概念。 利用視頻,直觀的感受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先輸入再輸出,并由身邊的生物說起,深入淺出的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檢測學生掌握情況并結合所學,引導學生思考生物的多樣性的價值,做到學以致用。由輸入到輸出過程,培養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形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梳理匯總,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有全面把握。結合本節內容進行檢測,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設計最后一個題,再次引導學生直接使用價值的范圍。設計本節課用基因評價,回答問題一次得一個基因,班長做好評價。小組展示討論結果老師進行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