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并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初步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調查數據和分析數據 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調查結果的能力;舉例說出遺傳育種的幾種方法,以及在生產中的應用。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在取樣、測量、整理數據、畫曲線圖等方面得到訓練,并使學生通過實驗得出變異是普遍存在的結論。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高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能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來解釋生活現象。【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和難點:對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的探究【教學過程】【自主學習】1.生物體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產生的變異,由于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因此一般只表現在當代而不會遺傳下去,屬于 變異,如________等;由于遺傳物質發生變化而引起的變異屬于 變異,如_____________等。2.不遺傳的變異:由________導致的,沒有_______的改變,不能遺傳給后代。3.可遺傳的變異:由于________改變引起的,能夠遺傳給后代。【合作探究,獲取新知】探究一:探究一種變異現象: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提出問題 : 。作出假設: 。制定計劃并實施:得出結論并進行交流:思考:生物發生變異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均可以遺傳給后代二、變異的類型1、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2、這些變異對生物的生存有什么影響呢 三、人類應用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閱讀課本,各小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展示圖片資料:(1)高產奶牛的出現,是利用了 。(2)高產抗倒伏小麥的產生是由于 。(3)太空椒的形成是因為 。【隨堂檢測】1.把同一株高豌豆的種子種到同一塊地里,長出的植株都是高的,這種現象叫( )A.遺傳 B.變異 C.差異性 D.相似性2.把同一株豌豆的種子種到同一塊地里,長出的植株有高有矮,這種現象叫( )A.遺傳 B.變異 C.差異性 D.相似性3.下列變異中不能遺傳的是( )A.水肥充足條件下,小麥的果實粒大飽滿B.高莖豌豆的后代出現矮莖豌豆C.一對雙眼皮的夫婦生出一個單眼皮的孩子D.一對正常的夫婦生出一個色盲的兒子4.可遺傳的變異是由什么引起的( )A.遺傳物質發生改變B.生存環境發生改變C.遺傳物質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D.以上都不對5.下列現象屬于不遺傳的變異的是( )A.番茄的果皮有紅色和黃色B.經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膚變黑C.家兔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D.豌豆的莖有高莖和矮莖6.變異分為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有利是指( )A.對人類有利B.可遺傳給后代的變異C.有利于生物自身生存的變異D.可以提高產量,改善質量的變異7.在探究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時,某小組在取樣時,提出了四種方法,其中正確的方法是( )A.在大花生中取30粒較大的,在小花生中取30粒較小的B.在大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C.在兩種花生中分別隨機取出1粒D.在兩種花生中分別隨機取出30粒8.科學家將某些農作物的種子放在神舟八號飛船里,在太空飛行返回地面后,經試種,個別種子的某些性狀發生了較大改變,其原因是( )A.直接改變了農作物的某些性狀B.使種子里的一些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C.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狀D.改變了農作物種子的營養成分9.關于對變異的理解,下列哪一種說法最準確( )A.親代與子代之間的差異B.子代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C.不同生物品種之間的差異D.以上三種說法都對10.能夠產生新的生物類型的直接原因是( )A.不遺傳的變異 B.遺傳的變異C.有利變異 D.不利變異11.一只雌貓一次產了四只小貓,這四只小貓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則說明生物體具有( )A.遺傳性 B.變異性 C.進化性 D.適應性12.不能遺傳給后代的變異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A.兩個品種雜交 B.基因變化C.染色體發生變化 D.環境影響13.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的特點是( )A.都是有利的 B.都是有害的C.能遺傳給后代 D.不能遺傳給后代14.某養雞場擬培育產蛋量高的母雞,你認為最佳的育種方法是( )A.誘導基因突變 B.人工選擇培育C.雜交 D.誘導染色體變異15.將同一品種的水稻分別種在水肥條件不同的農田里,其中一塊田里畝產400公斤,而另一塊田里畝產只有250公斤,同一品種的水稻在產量上出現了性狀差異,這種差異是( )A.遺傳 B.變異C.遺傳的變異 D.不遺傳的變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