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力的存在》NO:班級 小組 姓名 學習目標:知識目標:通過事例了解力的存在通過事例了解力的作用效果通過事例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力目標:能將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培養學以致用的知識遷移能力情感目標:通過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了解,認識到生活中注意一些事項,防止自身受到損傷重點:力的作用效果難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用說明:與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緊密相連,多收取生活中的例子,同學之間展開討論。一 、自主學習1.舉例說明力的存在(你確確實實感覺到力的存在)2.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會有哪些變化?3、舉例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合作、探究、展示1.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我們看不見,但它確實存在,比如,你能解釋柳樹的枝葉朝一個方向飄去的原因嗎? 2.力確實是看不見的,但它卻真實存在,主要是通過它作用于物體,產生的效果體現出來的,比如捏可樂瓶,拉橡皮筋,你看到什么現象了? ,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 。請再舉2個例子: ;用力推車,車子前進了,或者前進的小推車撞向你,你用力將它停住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請再舉2個例子: ;當對方的排球迎面飛來,你用手一墊,球又飛向對方,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請再舉2個例子: 。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變都叫做物體的運動狀態的改變,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叫運動狀態。3.有力作用在物體上,肯定都會牽涉到兩個或以上的物體,比如人打球,就牽涉到人和球,那么可以叫其中一個物體為施力物體,另外一個物體為受力物體,人打球,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磁鐵吸引小鐵釘,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4.你穿過輪滑鞋、溜過旱冰嗎?當你滑向盡頭,面向墻壁時候,怎樣才能后退?墻壁邊有一個同學用力擊你的掌,推你一把,你就快速后退,此時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如果沒有人推你,你也可以用力推一下墻壁,你也能快速后退,遠離墻壁,效果與同學推你一模一樣,請描述一下此時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請問此時的墻壁與同學的作用是一樣的,也可以將墻壁作為施力物體? 。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推墻,墻也在推你,你不推墻壁,墻壁也不推你。書本52頁,汽車撞向電線桿,汽車嚴重變形,汽車產生這樣的效果,有力的作用產生,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是不是也可以把電線桿當作施力物體,車子當作受力物體,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漿劃水,船前進了,為什么船前進,是誰在對船施加了一個力量,讓船前進了? 三、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到了什么?我們的學習目標有沒有達到?四、課堂檢測判斷:1.兩個物體只有相互接觸才能產生力的作用。----------------( )2.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 )3.只有固體間才有力的作用。-----------------------( )4.靠近磁鐵的鐵釘不會吸引磁鐵。------------- ------( )5.用繩子系住水桶, 手抓住繩子從井中提水, 手會受到豎直向下的拉力, 這拉力的施力物體是:-( ) A、地球; B、水桶; C、繩子; D、水6.關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話是錯誤的?(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B.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C.我們通常說某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則一定還有一個施加力的物體D.物體受到的磁鐵吸引力是沒有施力物體的7.關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改變物質的狀態 B.改變物體的形狀C.改變物體的速度大小 D.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8.如圖, A、B為2個彈簧測力計,所掛重物的重均為10牛,當重物處靜止狀態時, A、B兩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 ]A.0牛, 0牛B.0牛, 10牛C.10牛, 0牛D.10牛, 10牛五、課后練習六、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