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13 撬重物的竅門 課件(26張PPT)+教案+試題+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13 撬重物的竅門 課件(26張PPT)+教案+試題+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3撬重物的竅門
一、填空題
1、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 );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 );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
2、杠桿尺是我們研究杠桿作用的好工具,當杠桿尺平衡時,左邊鉤碼數乘格數( )右邊鉤碼數乘格數。
3、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 )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 )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杠桿費力;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 )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4、我國人民很早就開始使用桿秤了。觀察右圖桿秤的構造,
如果懸掛秤砣的位置為用力點,那么這把桿秤是( )
杠桿。其中( )所在的位置是支點,( )懸
掛的位置是阻力點。
二、判斷題
1、現代的科技很發達,已經不需要應用杠桿原理了。( )
2、生活中使用的杠桿都可以省力。( )
3、杠桿的支點總是在阻力點和用力點之間。( )
4、杠桿是否省力與杠桿的長度有關。( )
三、選擇題
1、下列屬于杠桿類工具的是( )。
A.釘釘子時用的錘子 B.切水果時用的刀子 C.剪斷鋼絲時用的鉗子
2、下面幾種杠桿類工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剪刀 B.筷子 C.訂書器
3、下面的杠桿中,最省力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四、實驗探究
一個杠桿尺,在杠桿尺的左邊“2”的位置掛上2個鉤碼,作為阻力點。現在有三組鉤碼,分別是1個鉤碼、2個鉤碼和4個鉤碼。
1、要保持杠桿尺平衡,請你按要求將三組鉤碼畫在上面杠桿尺右邊的對應位置上。
2、掛法( )的杠桿是省力杠桿,掛法( )的杠桿是費力杠桿,掛法( )的杠桿是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A.右邊掛1個鉤碼 B.右邊掛2個鉤碼 C.右邊掛4個鉤碼
3、根據實驗可知,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 );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 );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 )。
五、綜合探究
星辰和爸爸玩蹺蹺板。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蹺蹺板可以看作一種杠桿,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點,那么星辰的位置是( )。
2、從星辰的角度看這是一個( )杠桿。
A.省力 B.費力 C.不省力也不費力
3、現在蹺蹺板處于平衡狀態,星辰要想將蹺蹺板壓下去,應該讓( )。
A.爸爸離支點更近些
B.自己離支點更近些
C.爸爸離支點更遠些
13撬重物的竅門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題
1、支點 用力點 阻力點 2、等于
3、大于 小于 等于 4、省力 提繩 秤盤
二、判斷題
1、× 2、× 3、× 4、×
三、選擇題
1、C 2、B 3、C
四、實驗探究
1、
2、A C B 解析:右邊比左邊掛的鉤碼個數少是省力杠桿,比左邊掛的鉤碼個數多是費力杠桿,與左邊掛的鉤碼個數相同是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3、省力 不省力也不費力 費力
五、綜合探究
1、用力點 2、A 3、A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5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8張PPT)
新知導入
簡單機械
要學機械啦?
啊,不會吧!
光聽名字腦殼兒就大!
越想呀
越覺得復雜!
哈哈……
機械哪有那么可怕!
沒看到“簡單”二字嗎?
撬重物、擰螺絲、升國旗
……
揭開其中奧秘,
你就
不簡單啦!
杠桿舉鼎
撬重物的竅門
蘇教版 五年級下
新知講解

活動
認識杠桿和杠桿的作用
1.下面兩種抬起重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種方法更省力?
直接抬
1
2
用棍子撬
更省力
新知講解

活動
認識杠桿和杠桿的作用
2.認識杠桿。
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它包括了一個支點和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狀的硬棒】。人和支點之間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所以人就能輕松地撬動重物。
杠桿包括五個要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支點
1
2
3
阻力
動力
新知講解

活動
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
1.認識杠桿尺。
杠桿尺的特點:杠桿尺上固定軸所在的點是支點,杠桿尺能圍繞支點轉動;杠桿尺開始時可調節旋鈕使其處于平行狀態;支點左右兩邊都有到支點的距離的標記(每一格的距離相等)。
固定軸(支點)
底座
支架
旋鈕(平衡螺母)
新知講解

活動
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
(1)當掛在右邊(用力點)的鉤碼數小于掛在左邊(阻力點)的鉤碼數時,即為省力杠桿;
(2)當掛在右邊(用力點)的鉤碼數大于掛在左邊(阻力點)的鉤碼數時,即為費力杠桿;
(3)當掛在右邊(用力點)的鉤碼數等于掛在左邊(阻力點)的鉤碼數時,即為等力杠桿;
我們把杠桿尺當做“撬棍”,把掛在杠桿尺左邊的鉤碼看作被撬起的重物,把掛在杠桿尺右邊的鉤碼看作我們用的力,那么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以下三種情形:
阻力點
用力點
支點
新知講解

活動
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
實驗名稱:杠桿省力的研究。
實驗猜想:有的杠桿省力,有的杠桿費力,有的杠桿等力(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實驗設計:(1)先通過調節杠桿尺左右兩端的旋鈕,將平衡尺調節到平衡狀態。
(2)在支點左側10厘米處掛兩個相同的鉤碼。
(3)分別在支點右側5厘米、10厘米、20厘米處掛鉤碼,觀察需要多少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尺平衡。
2.借助杠桿尺研究杠桿是否省力。
1
2
4
2
數量/個
20
10
5
10
位置/厘米
支點右側
支點左側
鉤碼
杠桿尺保持平衡的條件
實驗記錄1:
新知講解

活動
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
實驗分析:對以上實驗數據進行歸類、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杠桿省力,即掛在右邊的鉤碼數小于掛在左邊的鉤碼數,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比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而費力時則相反;杠桿也可以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即掛在左邊的鉤碼數等于掛在右邊的鉤碼數,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可見杠桿是省力還是費力與阻力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和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有關。
1
2
4
2
數量/個
20
10
5
10
位置/厘米
支點右側
支點左側
鉤碼
杠桿尺保持平衡的條件
省力
費力
支點右側距離:20
支點左側距離:10

支點右側距離:5
支點左側距離:10

新知講解

活動
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
實驗結論:
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杠桿( );
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杠桿( );
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等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杠桿( )。
省力
費力
等力
1
2
4
2
數量/個
20
10
5
10
位置/厘米
支點右側
支點左側
鉤碼
杠桿尺保持平衡的條件
省力
費力
支點右側距離:20
支點左側距離:10

支點右側距離:5
支點左側距離:10

=
支點右側距離:10
支點左側距離:10
新知講解

活動
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
從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叫動力臂,從支點到陰力的距離叫阻力臂,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
省力
省距離
新知講解

活動
了解杠桿的廣泛應用
1.生活中省力的杠桿
動力臂>阻力臂
阻力點
支點
動力點
阻力點
支點
動力點
動力臂>阻力臂
阻力點
支點
動力點
動力臂>阻力臂
小結:這三種杠桿類的工具,因為它們的支點在用力點和阻力點之間,而且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都大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
新知講解

活動
了解杠桿的廣泛應用
2.生活中費力的杠桿
動力臂<阻力臂
阻力點
支點
動力點
阻力點
支點
動力點
動力臂<阻力臂
阻力點
支點
動力點
動力臂<阻力臂
小結:生活中有些杠桿類的機械是費力的,因為它們的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都小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所以是費力杠桿。雖然使用時比較費力,但是它們能夠在費力的同時省距離,所以人們需要它們。
新知講解

活動
了解杠桿的廣泛應用
3.生活中的等力杠桿
動力臂=阻力臂
阻力點
支點
動力點
阻力點
支點
動力點
動力臂=阻力臂
阻力點
支點
動力點
動力臂=阻力臂
小結:生活中有些杠桿因為支點到動力點的距離與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相等,所以它們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些杠桿是等力杠桿。
新知講解

活動
探究怎樣使用杠桿更省力
實驗設計:將左側的鉤碼移到15厘米處,在右側怎么掛鉤碼才能使杠桿尺平衡?
30
1
2
15

15
2
2
15

10
3
2
15

6
5
2
15

5
6
2
15

3
10
2
15

2
15
2
15

鉤碼數/個
鉤碼位置/厘米
鉤碼數/個
鉤碼位置/厘米
支點右側(阻力點)
支點左側(動力點)
平衡條件
擺法
實驗結論: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不變,阻力點距離支點越( )越省力。

動力點
新知講解

活動
探究怎樣使用杠桿更省力
成人坐在哪里,蹺蹺板另一端的小朋友才能翹起他?
阻力點
支點
動力點
要想小朋友能翹起成人,應該讓成人離支點更近一些,或者讓小朋友離支點更遠一些。
說一說誰更省力,為什么?
動力點
阻力點
支點
女士到支點的距離大于男士到支點的距離,因此女士更省力。
新知講解

活動
動手做一桿小稱
1.認識桿稱
(1)桿稱的構造
桿稱是稱的一種,由稱盤、稱桿、稱砣、提繩等組成,它利用杠桿平衡原理來稱物體的質量。在中藥房、農貿市場等地方都有可能見到桿稱和身影。
(2)桿稱原理
在稱盤里放上要稱量的物體后,把稱砣放在稱桿的另一端,移動到恰好能夠能使稱桿平衡的位置時,就可以根據稱桿上的讀數知道物體的質量了。因為提繩的位置和掛稱盤的位置是固定的,掛稱砣的位置離提繩越遠、稱桿平衡時,稱盤里的物體越重,所以說“稱砣雖小,能壓千斤”。
提繩(支點)
稱砣(用力點)
掛稱盤位置(阻力點)
新知講解

活動
動手做一桿小稱
2.制作小桿稱
制作材料:長竹筷或直木棍、細繩、剪刀、錐子、壁紙刀、螺母若干、鉤碼(50克)若干、硬卡紙(或罐頭蓋)。
使用剪刀、錐子等工具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可以請家長協助完成。
注意事項
新知講解

活動
動手做一桿小稱
制作步驟:(1)準備稱桿、稱砣:把長竹筷或直木棍打磨光滑,在細繩上系一個螺母作為稱砣。
(2)自制一個稱盤:用剪刀在硬卡紙上剪一個大小合適的圓作為稱盤,用錐子在圓的邊緣等距離扎三個小孔,將三根細繩穿過小孔系牢,把三根細繩的另一端系在一起,并使系好的三根細繩的長度相同。將做好的稱盤系在稱桿一端,該位置即為桿稱的阻力點。
(3)在離阻力點3~5厘米處系上一個繩套,作為初次實驗的平衡點。該位置即為桿稱的支點。
(4)利用杠桿平衡原理制作小桿稱的刻度,在稱盤內逐次加入一個鉤碼(50克),并移動稱砣使稱桿平衡,把每次稱桿平衡時掛稱砣的位置做好標記(標注上*或畫豎線),直至稱桿末端無法標記為止。
新知講解

活動
動手做一桿小稱
3.提繩的位置對稱的最大稱重的影響。
桿稱提繩的位置是杠桿的支點,提繩的位置越靠近懸掛稱盤的位置(阻力點),稱的最大稱重越大;提繩的位置越遠離懸掛稱盤的位置,稱的最大稱重越小。
科學零距離
稱砣輕重對桿稱的影響
稱砣的質量是有嚴格規定的,自成一個系列。鑄造時,在砣的側面上留有一個小孔,出廠時用鉛塊壓進孔中,并封上印記。如果改變稱砣的質量,等于改變刻度的比例,稱就不準。嚴重磨損或缺角的稱砣、粘上泥巴或吸上磁鐵的稱砣等,都會影響桿稱的準確度。當稱砣質量減小時,所測值偏大(買家吃虧);當稱砣質量增大時,所測值偏小(賣家吃虧)。
新知講解

活動
阿基米德與杠桿、投石車
公元前3世紀(距今2300多年前),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從人們使用吊桿和撬棍中受到啟發,發現借助這種“杠桿”可以省力,并進一步提出了杠桿原理。據此原理,他完成了一系列發明創造。如制造了投石器,可以將各種飛彈和巨石投得很遠,在城市防御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為了說明杠桿原理的威力,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阿基米德與杠桿
課堂練習
1、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點:( )、( )、( )。
一、填空
2、當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 )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
支點
大于
阻力點
動力點
課堂練習
二、選擇題
1、( )的支點距離阻力點更近一些。
A.蹺蹺板
B.夾子
C.指甲刀的壓桿
C
課堂練習
二、選擇題
2、下面幾種簡單機械中,費力的機械是( )。
A.剪刀
B.筷子
C.訂書器
B
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撬重物的竅門
認識杠桿
杠桿的分類
省力杠桿
本課思維導圖
杠桿三要素
支點
用力點
阻力點
費力杠桿
等力杠桿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3撬重物的竅門 教學設計
課題 撬重物的竅門 單元 簡單機械 學科 科學 年級 五下
學習目標 1、知道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利用杠桿可以省力。目標解讀:通過實驗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發現杠桿省力的原理。當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標桿省力。2、知道杠桿的特點,能夠找出杠桿上的支點。目標解讀:杠桿包括一個支點和一個能繞支點轉動的棍子。被支撐的那個點叫作支點,被壓著的那個點叫作阻力點,手握住杠桿對杠桿用力的那個點叫作用力點。3、能說出生活中運用杠桿的一些事例。目標解讀:生活中運用杠桿的事例有很多,有的是省力杠桿,如起瓶器、撬棍等,有的是費力杠桿,如筷子、釣魚竿等,還有的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如天平、訂書器等。4、能通過實驗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發現杠桿省力的原理。
重點 1、知道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利用杠桿可以省力。2、知道杠桿的特點,能夠找出杠桿上的支點。
難點 能通過實驗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發現杠桿省力的原理。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閱讀單元頁播放視頻《神話》片段板書課題 閱讀相關資料觀看視頻 激趣導入
講授新課 活動一:認識杠桿和杠桿的作用1.下面兩種抬起重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種方法更省力?直接抬 使用杠桿2.認識杠桿 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它包括了一個支點和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狀的硬棒】。人和支點之間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所以人就能輕松地撬動重物。 杠桿包括五個要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活動二: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1.認識杠桿尺。 杠桿尺的特點:杠桿尺上固定軸所在的點是支點,杠桿尺能圍繞支點轉動;杠桿尺開始時可調節旋鈕使其處于平行狀態;支點左右兩邊都有到支點的距離的標記(每一格的距離相等)。 我們把杠桿尺當做“撬棍”,把掛在杠桿尺左邊的鉤碼看作被撬起的重物,把掛在杠桿尺右邊的鉤碼看作我們用的力,那么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以下三種情形:(1)當掛在右邊(用力點)的鉤碼數小于掛在左邊(阻力點)的鉤碼數時,即為省力杠桿;(2)當掛在右邊(用力點)的鉤碼數大于掛在左邊(阻力點)的鉤碼數時,即為費力杠桿;(3)當掛在右邊(用力點)的鉤碼數等于掛在左邊(阻力點)的鉤碼數時,即為等力杠桿;2.借助杠桿尺研究杠桿是否省力。實驗名稱:杠桿省力的研究。實驗猜想:有的杠桿省力,有的杠桿費力,有的杠桿等力(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實驗設計:(1)先通過調節杠桿尺左右兩端的旋鈕,將平衡尺調節到平衡狀態。(2)在支點左側10厘米處掛兩個相同的鉤碼。(3)分別在支點右側5厘米、10厘米、20厘米處掛鉤碼,觀察需要多少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尺平衡。實驗分析:對以上實驗數據進行歸類、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杠桿省力,即掛在右邊的鉤碼數小于掛在左邊的鉤碼數,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比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而費力時則相反;杠桿也可以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即掛在左邊的鉤碼數等于掛在右邊的鉤碼數,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可見杠桿是省力還是費力與阻力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和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有關。實驗結論: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杠桿(費力);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等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杠桿(等力)。 從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叫動力臂,從支點到陰力的距離叫阻力臂,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活動三:了解杠桿的廣泛應用1.生活中省力的杠桿2.生活中費力的杠桿3.生活中的等力杠桿活動四:探究怎樣使用杠桿更省力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五:動手做一桿小稱1.認識桿稱 (1)桿稱的構造 桿稱是稱的一種,由稱盤、稱桿、稱砣、提繩等組成,它利用杠桿平衡原理來稱物體的質量。在中藥房、農貿市場等地方都有可能見到桿稱和身影。 (2)桿稱原理 在稱盤里放上要稱量的物體后,把稱砣放在稱桿的另一端,移動到恰好能夠能使稱桿平衡的位置時,就可以根據稱桿上的讀數知道物體的質量了。因為提繩的位置和掛稱盤的位置是固定的,掛稱砣的位置離提繩越遠、稱桿平衡時,稱盤里的物體越重,所以說“稱砣雖小,能壓千斤”。2.制作小桿稱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六:阿基米德與杠桿、投石車 公元前3世紀(距今2300多年前),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從人們使用吊桿和撬棍中受到啟發,發現借助這種“杠桿”可以省力,并進一步提出了杠桿原理。據此原理,他完成了一系列發明創造。如制造了投石器,可以將各種飛彈和巨石投得很遠,在城市防御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為了說明杠桿原理的威力,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回答。分組實驗并記錄 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科學探索求真知,名師點撥解疑難。
課堂練習 幻燈呈現
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濮阳县| 同心县| 奎屯市| 宾阳县| 怀化市| 绿春县| 大兴区| 柯坪县| 梁平县| 桂平市| 建湖县| 怀来县| 西宁市| 平南县| 吉安县| 崇左市| 铜山县| 沙洋县| 噶尔县| 浑源县| 平湖市| 久治县| 泾川县| 临洮县| 弥勒县| 尉犁县| 巨鹿县| 嘉义县| 临漳县| 兰州市| 柳江县| 睢宁县| 潞城市| 清涧县| 黄骅市| 黎川县| 锦屏县| 囊谦县| 临西县|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