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血液和血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說出ABO血型的類型和血型鑒定的過程。2.知道人體的血量,了解安全輸血的原則。3.舉例說出無償獻血的有關知識。能力目標1.學會運用所學的ABO血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2.參與關于血液和血液制品與人類生活關系的調查,并交流,培養收集分析資料的能力,合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輸血與血型的了解,認同我國的無償獻血制度。2.形成珍愛生命,關愛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長、親友宣傳無償獻血知識,并確立自己成年后愿意無償獻血的觀念。教學重難點重點:1.ABO血型的類型及安全輸血的原則。2.認同我國無償獻血制度,確立成年公民應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意識。難點:1.說出血型鑒定的過程。2.理解血型與輸血的關系,以及安全輸血的原則。3.認同我國無償獻血制度,確立成年公民應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意識。教學準備:制作課件,演示實驗教具。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PPT展示汶川地震圖片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為震區災民無償獻血的圖片。談話導入。二、新課教學出示問題:在什么情況下,傷者需要輸血救治?[講述]失血≤血液總量的10%(400mL),對健康沒有影響;失血≥血液總量的30%(1200mL),影響人生命活動,甚至危及生命,此時就必須通過輸血進行搶救。[設問]輸血可以隨便輸嗎?下面給大家講幾個關于輸血的小事故。[講述]奧地利醫學家蘭德斯坦納的貢獻在于發現了人類的血型。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人類的血型。[講述]人類的紅細胞含有兩種凝集原,分別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類血清中則含有與他們相對抗的兩種凝集素,分別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紅細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類血液分成4型,A型、B型、AB型、O型。也就是ABO血型系統。除了ABO血型系統以外,人類一些其他的血型系統,比如Rh血型系統等。概括介紹Rh血型系統。展示圖片:《正常情況下的紅細胞》 《紅細胞凝結成團》提出思考:為什么一個人的紅細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漿時,這些紅細胞會凝結在一起,也就是發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漿時,卻不會發生凝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呢?用教具邊演示邊講解不同血型的血液之間會發生的相互反應。提問: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嗎?你想不想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呢?我們來看一種有趣的測試方法。PPT展示漫畫。當然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想要準確的知道自己的血型,必須要有科學的測試方法。下面我們就來看血型是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鑒定出來的。PPT展示模擬血型鑒定的實驗。我們對人類的血型了解的很清楚了,那輸血應該怎么輸呢。出示相關表格,通過表格的歸納,讓學生自己總結出輸血的原則。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出示輸血關系圖,并說明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異血型輸血,此時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中凝集原是否會與受血者血清中凝集素發生反應,造成紅細胞凝集。小組合作完成探究活動:四個需要輸血的病人,可以接受哪種血型?不可接受哪種血型?給大出血的病人輸入的血液從哪來呢?目前主要來自志愿者的無償獻血。介紹獻血小常識。提問:獻血會不會影響自身的健康呢?講出獻血的益處,了解獻血的社會意義,樹立成年公民應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意識。三、課堂小結本課小結,先由學生談知識、技能與情感收獲。再由教師總結指出學習要達到的目標。四、作業1.完成本節教材中的課后思考題;2.設計一句關于無償獻血的宣傳標語。板書設計:血液和血型一、血型1.血型的發現2.ABO血型的類型3.血型的鑒定二、輸血1.安全輸血2.無償獻血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