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學年第二學期階段性學情反饋(一)八年級 社會學科問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同學們,加油!相信你可以的!奧利給!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只生一個孩子好”,到后來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再到現在的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不斷調整的原因有( )①少生、優生政策不符合社會實際,是錯誤的②高生育、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人口的主要特征③人口增長情況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④人口自然增長率偏低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人口老齡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或超過7%,下圖為中國與世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統計與預測。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約( )A.10% B.20% C.25% D.30%3.2017年5月,我國宣布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試采成功??扇急哂腥紵蹈?、儲藏量大和低污染等特點。未來可燃冰的開發和利用( )①降低生產與生活對資源的需求 ②擴展我國自然資源的開發范圍③緩解我國自然資源的短缺問題 ④改變我國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狀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面對300多的空氣污染指數,河北石家莊市的市民李貴欣將當地環保局告上了法庭。他的這一舉動,給當地政府部門敲響了警鐘。有關部門采取了相應對策,其中合理的有( )①加強汽車尾氣的監測,報廢不達標汽車②將燃煤排放污染高的工業轉移到周邊地區③開發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產品④完善公共自行車服務機制,倡導低碳出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手機刷一刷,就能領到一卷垃圾袋,掃一掃袋上的專屬二維碼,就能實現垃圾投放源頭追溯,讓村民相互監督垃圾分類情況,助推農村環境變美,美麗經濟崛起。”這是某市向全國推廣的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經驗。這啟示我們建設生態文明要( )A.教育優先,科教興國 B.勤儉自強,勇擔責任C.依靠科技,共治共享 D.道德自律,開放發展6.1949年7月,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向全社會征求國旗設計方案,在一個月零五天時間里,共收到來自國內外的應征稿件1920件,圖案2992幅。這現象反映人民( )A.繪畫能力較強 B.熱切盼望新中國成立C.真正成為國家主人 D.積極鞏固新生政權7.圖表是在某場戰爭中犧牲的現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籍部分革命烈士名錄。陳觀松(1924—1952) 賴監橋(1933—1953) 李佛林(1929—1953) 劉宴群(1927—1950) 徐承欽(1928—1951) 邱慈榮(1923—1952) 廖 武(1931—1953) 蔡以仁(1918—1950) 劉房添(1919—1951)據此分析,這場戰爭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戰爭 B.抗日戰爭 C.解放戰爭 D.抗美援朝8.1947年,中國共產黨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兩者的共同作用是( )A.加快了解放戰爭的進程 B.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C.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支持 D.實現了土地公有的目標9.1950年6月,新中國在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時,全國糧食總產量由1950年的132億噸增長為1.63億噸、人均糧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長為285.2公斤。這從本質上反映出( )A.新中國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B.土地改革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C.土地改革促進了國家工業化建設D.生產的發展推動了新政權的鞏固10.“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對經濟、文教衛生的基本建設投資達493億元,超過計劃15.3%,工業建設成就頗豐,1957年全國工業總產值達704億元,一批過去非常薄弱的基礎工業包括制造飛機、汽車、拖拉機、發電設備、冶金設備、重型和精密機器等新的工業部門,在我國建立起來了。這些成就( ) A.推進了城市文化和經濟市場化的發展B.踐行了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C.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D.通過縮減文教衛生的基本建設投資到工業中11.1953年12月,中國進行了全國規模的基層選舉,全國各地共選出500多萬名基層人大代表,選舉產生了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這一史實應納入的學習主題是 ( )A.人民政權的鞏固 B.民主政治建設C.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12.蘇聯只用了十多年時間就實現了工業化,其模式在當時被視為成功的典范,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把優先發展輕工業的戰略視為資本主義的工業化道路,而把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視為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梢?“一五”計劃期間優先發展重工業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國際環境的制約 B.改變中國重工業落后狀況的需要C.適應農業合作化需求 D.受蘇聯工業化戰略的影響13.1955年,毛澤東指出:“農民的出路主要還在農村,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向一切可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毛澤東此番話意在鼓勵農民( )A.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B.走農業集體化道路C.成立農村人民公社 D.土地私有14.下列是我國不同歷史時期印制的愛國題材的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貼畫)。對其反映的史實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②③④①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15.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這是對我國憲法的又一次重大完善。1954年憲法頒布后毛澤東曾指出:“我們的這個憲法是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但還不是完全社會主義的憲法?!?954年憲法具有這個特點的主要原因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尚未成功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尚未頒布C.第一個五年計劃尚未完成D.三大改造尚未完成16.閱讀“某地水稻產量數據柱狀圖(單位:斤/畝)”。導致1958年數據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B.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C.大躍進運動中“浮夸風”盛行D.黨和政府全面調整國民經濟,恢復發展生產17.有導游在介紹某景點時說道:“歡迎您來蘭考觀光旅游, 在這里安息著一位讓人民群眾無限敬仰的共產黨人;一位心里裝著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共產黨人;一位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共產黨人。 他被譽為當代人民公仆、縣委書記的好榜樣……”據此判斷,游客們參觀的景點是( )A.雷鋒紀念館 B.王進喜故居紀念館C.焦裕祿紀念館 D.戚繼光故里18.1979年10月《人民日報》的子報--《市場報》正式創刊,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誕生的第一份經濟類報紙。1980年,《人民日報》改版,開辟了《經濟簡訊》等新欄目,經濟新聞成為報道重點,篇幅和數量不斷增加。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雙百”方針的提出B.國企改革取得顯著的成效C.經濟特區的建立D.黨和國家工作中心的轉移19.歷史前進的步伐總是伴隨著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右圖是陳云同志的題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反映了20世紀我國思想界的一次大討論。這場討論是針對( )A.“文化大革命”的評價問題B.平反冤假錯案的問題C.“兩個凡是”的問題D.“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問題20.如圖是某縣糧食產量變化表。糧食產量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單位:億公斤)A.實施對外開放戰略 B.農村合作化運動進入高潮C.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 完善市場經濟體制2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相同點是( )A. 實行按勞分配為主的制度 B. 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義C. 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 D. 政企分開,擴大經營自主權22.春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百年來農家百姓對聯的內容演化折射出了近現代歷史的滄桑巨變。下列春聯中,反映改革開放以來的是( )①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②鼓足干勁加油干,放開肚皮吃飽飯③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④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⑤平安富裕小康日,歡樂和諧中國年A. ①③ B. ②③ C. ④⑤ D. ②⑤2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這里的轉折主要是指( )A.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B.黨的工作重心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C.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D.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24.1979年11月,鄧小平會見美國和加拿大友人時說:“我們不要資本主義,但是我們也不要貧窮的社會主義,我們要發達的、生產力發展的、使國家富強的社會主義?!边€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論斷。鄧小平的這一思想主張( )A.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B.表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C.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D.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25.下圖是2000~200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統計圖。2001年以后,我國進出口總額出現顯著變化的主要原因在( )A.設置了4個經濟特區 B.開放了14個沿海城市C.開放了5個沿江城市 D.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26.張大爺收藏了以黨代會為主題的一組紀念郵票。他想根據每一次黨代會的主要內容定幾個關鍵詞,請你幫幫他( )①中共七大 ②中共十二大 ③中共十三大 ④中共十五大A.①毛澤東思想;②中國特色; ③基本路線; ④鄧小平理論B.①主要矛盾; ②中國特色; ③市場經濟; ④科學發展C.①經濟建設; ②國企改革; ③計劃經濟; ④中國特色D.①迎接勝利; ②走自己的路;③一國兩制; ④三個代表二、非選擇題(共48分)27. 創建美好家園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共同追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 秦連相坐之法,棄灰(垃圾)于道者黥。(黥,是在人臉上刺字并涂墨之刑)——《漢書·五行志》材料二 其穿垣出穢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與同罪。疏議曰:具有穿穴垣墻,以出穢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無罪,主司不禁,與同罪。謂‘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約,不禁者與犯人同坐。(對于隨便傾倒垃圾者,處以刑罰;管理部門不履行職責,與之同罪。)——《唐律疏議》材料三 新中國成立以來環保大事記上述三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我國政府非常重視這一問題?(4分)材料一、二中古代政府的做法,對于我國現階段治理這一問題有什么啟示?(4分)(3)1973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是新中國環保事業起步的標志性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此前新中國的環保事業未曾起步發展的原因。(3分)(4)材料三表明我國目前正在實施哪一發展戰略?為了助力這一發展戰略,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我們中學生能做些什么?(5分)28.(18分)共青團中央和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檔案局一起主辦的“民族魂”網站,很受青少年朋友喜愛,網友親切地稱譽它是“網上人民英雄紀念碑”。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沒有忘記為新中國的成立奉獻生命的歷次戰爭中犧牲的英雄們,決定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以示紀念,這一決議是在哪次會議上通過的?(2分) (2)如果能夠回到建設初期,你也熱情參與人民英雄紀念碑方案的設計,你會選取近代哪些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作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呢?請舉兩例,并說明理由。(6分) (3)如今人們紀念英雄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如在“民族魂”網站上,就設計了許多英雄人物的主題網站片(FLASH)。請你也參與,為該網站選擇兩位建國初期五十年代的一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并說明選擇的理由。(6分) (4)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在今天和平時期,人們都有一種英雄情結,要繼承民族精神、體現民族魂。但也有的同學說,現在都是和平時期了,中國又不打仗,如何才能成為“英雄”呢?請你結合實際,談談看法。(4分)29.(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78年9月,鄧小平在東北調研時指出,揭批“四人幫”的群眾運動要適時結束,要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要按照經濟規律管理經濟,擴大企業的權力,打破平均主義。世界天天發生變化,我們關起門來是不行的,史稱“北方談話”。——改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談談對“北方談話”的理解。(4分)材料二 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用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鄧小平1992年南方談話(2)材料二中鄧小平的這段講話有何重大歷史意義?(6分)材料三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國十九大報告(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回答,為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我黨提出了怎樣的新發展理念?(2分)最早是在哪個會議上提出?(2分)2021學年第二學期階段性學情反饋(一)八年級 社會學科答案選擇題(52分)1-5:DACCC 6-10:BDCBC 11-15: BDBBD16-20: CCDCC 21-25: BCBAD 26:A非選擇題(48分)27.(16分)(1)中國歷代政府均非常重視環境問題。(2分)環境問題不僅危害人們的健康,制約了我國的經濟發展,還影響社會安定,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2分)(2)政府要加強環境立法;要懲治污染生態環境的行為,環境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否則要被問責。(4分)(3)新中國成立初期忙于鞏固新生政權;忙于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忙于恢復和發展經濟。(3分)(4)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2分)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保的意識;進行垃圾分類、不隨意傾倒垃圾;舉報污染環境的行為;宣傳環保知識;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綠色出行;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等。(3分,每點1分)28.(18分)(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2分)(2)答案開放,只要是符合反侵略反封建斗爭的事件或人物都可以。如人物類:林則徐,他領導的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是中國近代社會的第一次巨變;事件類:《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百團大戰,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6分,只舉2例不寫理由得2分,下同)(3)如抗美援朝戰爭、歷史人物黃繼光、邱少云等。他們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體現了“民族魂”。(6分)(4)答案開放。和平時期也能成長為英雄。學習英雄,關鍵是繼承英雄精神,即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奮斗不息的民族精神等。體現在學習生活中,要把個人的理想與祖國各項建設的需要結合起來,不怕苦,不懼挫折,勇于擔負責任,頑強拼搏,現在打好基礎,將來為祖國做出更大貢獻,爭取成為新時代的“英雄”。(4分)29.(14分)(1)理解:表述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思想,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為后來的改革開放作了重要的思想動員。(4分。每點2分,提取材料中的信息也可以)(2)歷史意義: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6分。每點3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得滿分。)(3)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