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專題27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九上)(精品課件+學評案+真題演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專題27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九上)(精品課件+學評案+真題演練)

資源簡介

(





(正面朝上貼在此虛線框內)
)2021-2022學年度初中歷史中考真題演練答題卡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
準考證號
(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
2

請將準考證條碼粘貼在右側的[條碼粘貼處]的方框內
3

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寫,字體工整
4

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的答題區內作答,超出范圍的答案無效,在草紙、試卷上作答無效。
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
6
、填涂樣例 正確
[

]
錯誤
[
--
][

] [
×
]
) (
缺考標記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標記
!只能由監考老師負責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涂。
)
選擇題(請用2B鉛筆填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16 17 18 19 20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非選擇題(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
21題、
22題、
23題、
24題、
25題、2022年中考教學評一致性一輪復習學評案
專題27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通過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榮革命”,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意義。
●通過華盛頓、《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理解美國革命對美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通過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的活動,初步理解法國革命的歷史意義。
通過學習評價卡進行過程性自評。
學習評價標準
得星標準 自主學習時 和老師對話時 小組合作時
☆☆☆ 我能認真閱讀、圈劃、找出關鍵信息 能積極回應老師提出的問題,搶先舉手回答自己的思考 我能積極參與小組討論,積極發表見解,并認真傾聽和思考其它同學的看法。
☆☆ 我能認真閱讀、圈劃,部分找出關鍵信息 能回應老師提出的問題,偶爾回答舉手自己的思考 參與小組討論,偶爾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其它同學的看法。
☆ 我能認真閱讀課本 能認真聽老師的提問和分析,基本不舉手回答問題 參與小組討論,靜靜聽,基本不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能得
評價任務一
任務一:自主閱讀教材和背誦提綱,梳理基礎歷史知識。
評價任務: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能夠出聲朗讀或背誦課本基礎知識
評價方式:普遍性評價(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一、自主學習,構建體系(要求:迅速準確記憶、同桌小組互相提問)
1根據課本快速準確記憶
考點一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 部編九上P80—83
命題要求:通過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榮革命”,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意義。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時間 1640—1688年
背景 (1)政治基礎:1215年,英格蘭頒布《大憲章》,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了議會制度,征稅權掌握在議會手中(2)經濟基礎:新航路開辟后,英國憑借地處大西洋沿岸的地理優勢,拓展對外貿易,進行殖民擴張,使其資本主義工商業得到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壯大,迫切要求發展資本主義
原因 (1)直接原因:國王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權神授”理論,不經議會批準,強行征稅,議會與王權對立;其繼任者查理一世繼續推行君主專斷政策,并解散議會,議會和王權矛盾激化(2)根本原因:封建專制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領導階級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概況 (1)爆發: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不斷抨擊國王專權,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查理一世企圖逮捕反對他的議員,挑起了內戰(2)處死查理一世: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隨后,英國宣布為共和國(3)克倫威爾獨裁:共和國的權力落在了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軍隊手中,議會有名無實。議會尊克倫威爾為“護國主”,克倫威爾獨攬大權(4)復辟:1660年,查理二世恢復了君主制,但王權受很大限制;其后,詹姆士二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和專制制度,激起了人民的反抗[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17“威廉和瑪麗加冕”] (5)“光榮革命”:1688年,英國發生政變,議會作出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史稱“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鞏固 1689年頒布了《權利法案》
特點 艱難曲折(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不夠強大;任何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意義 (1)國內:政治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經濟上,為發展資本主義開辟了道路,使英國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2)國際:對歐洲其他國家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要影響,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其君主立憲制影響巨大,受到建立資產階級新制度的其他國家的效仿
續表
《權利法案》 時間 1689年 機構 英國議會
目的 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
內容 (1)重申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如議會定期召開、議員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征稅權屬于議會、國民可以自由請愿等(2)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
影響 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從此,分歧可以在議會中協商解決,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
君主立憲制 概念 又稱“議會君主制”,在這種政治體制下,議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君主是國家權力的象征
歷史意義 (1)君主立憲制的建立使英國走上了資產階級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歷史的一大進步(2)是影響巨大的一種政治制度,得到歐洲其他一些國家的效仿
【易錯改正】1.《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徹底廢除了英國國王的權力。 ( × )改正:《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力進行了嚴格的限定,而不是徹底廢除 2.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 ( × )改正: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達到高潮的標志;1688年“光榮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
【知識拓展】圖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由革命過程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反復性、曲折性
【中考知識串聯】
1.17—18世紀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比較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法國大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
不同點 革命對象 封建專制統治 英國殖民統治
革命性質 資產階級革命 既是資產階級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戰爭
政權形式 君主立憲制 民主共和制 聯邦共和制
相同點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②領導階級:資產階級;③革命主力:人民群眾;④斗爭方式:暴力奪權;⑤結果: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
2.《權利法案》、《獨立宣言》、1787年憲法、《人權宣言》和《拿破侖法典》的比較
《權利法案》 《獨立宣言》 1787年憲法 《人權宣言》 《拿破侖法典》
不同點 主要內容 限制國王權力,擴大議會權力 宣布自由、平等等人權;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 用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聯邦制共和制 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 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
意義或影響 確立議會權力至上的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 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 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成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 為其他國家的民法提供了參照藍本
相同點、聯系 ①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②都宣揚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③都有助于資本主義民主法治社會的建立;④除《權利法案》外,都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⑤《獨立宣言》的思想影響了《人權宣言》;⑥《拿破侖法典》繼承了《人權宣言》的思想原則
考點二 美國的獨立 部編九上P84—87
命題要求:通過華盛頓、《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理解美國革命對美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美國獨立戰爭 時間 1775—1783年
背景 (1)經濟:18世紀以后,英屬北美殖民地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來(2)民族意識:18世紀中期,美利堅民族逐漸形成(3)矛盾激化:英國對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嚴厲剝削遭到北美人民的不滿和反抗
根本原因 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領導階級 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代表:華盛頓)
革命任務 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
導火線 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17“波士頓傾茶事件”、P21“美國獨立戰爭形勢圖”]
經過 (1)開始標志:1775年4月,來克星頓的槍聲(2)建軍:1775年5月,召開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會議上,華盛頓強烈主張武力反抗英軍,會議一致決定把民兵整編為大陸軍,委任華盛頓為總司令(3)建國: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美國誕生(4)轉折點: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5)勝利: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美國獨立戰爭結束(6)結果:1783年,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性質 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影響 (1)積極:①結束了英國在北美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②掃清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障礙,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③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對美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④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2)消極:沒有解決土地問題和奴隸制問題,為后來的南北戰爭埋下隱患
勝利原因 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北美人民積極參加,英勇斗爭;法國、荷蘭等國的軍事援助;華盛頓的英明領導;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為戰爭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華盛頓 事跡 (1)在北美獨立戰爭中,指揮大陸軍與英軍進行了艱苦的戰斗,為獨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2)1787年,主持召開制憲會議,制定1787年美國憲法,開創了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3)1789年,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新生的美國開始步入正軌;開創了美國總統連任不超過兩屆的先例[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8“喬治·華盛頓”]
評價 華盛頓是美國和世界歷史上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被譽為“美國國父”
《獨立宣言》 時間 1776年7月4日(7月4日成為美國的獨立日)
起草者 杰斐遜 機構 大陸會議
內容 (1)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2)宣言列舉了英國殖民統治的種種暴政,號召殖民地人民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
特點 爭取國家獨立和維護人權相結合
意義 (1)《獨立宣言》是第一個以國家名義明確表述資產階級政治要求的綱領性文獻,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17“簽署《獨立宣言》時的場景”](2)標志著美國的誕生
《獨立宣言》 局限性 宣言沒有宣布廢除奴隸制,事實上,天賦人權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1787年憲法 時間 1787年 ,機構 制憲會議
內容 (1)憲法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總統掌握國家行政權,國會掌握國家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國家司法權)(2)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3)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
續表
1787年憲法 性質 1787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影響 (1)以法律形式對獨立戰爭的勝利做了總結,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2)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原則和聯邦共和體制,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和民主法治建設都有借鑒意義(3)促進了美國社會的發展
局限性 允許奴隸制的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
【易錯改正】1.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 × )改正:美國建立的標志是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不是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2.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一樣,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專制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 )改正: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受殖民統治而非封建統治
【知識拓展】英國與北美殖民地之間的矛盾英國矛盾北美殖民地把北美看作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經濟矛盾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要求經濟獨立對北美地區進行民族壓迫民族矛盾美利堅民族的形成要求政治獨立
考點三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部編九上P88—92
命題要求:通過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的活動,初步理解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舊制度的危機 危機 18世紀開始,法國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沒落。國王路易十五實施的加重稅收等措施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啟蒙運動 背景 18世紀,法國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沒落
主要思想 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提倡對民眾進行啟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
意義 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法國大革命 開始時間 1789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
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專制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思想基礎: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3)階級矛盾:舊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制約,致使法國各種社會矛盾激化(4)經濟原因:支持美國獨立戰爭使法國政府債臺高筑,財政危機更加嚴重(5)國際原因:英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鼓舞
革命任務 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發展資本主義
導火線 1789年5月,三級會議的召開
經過 (1)開始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17“攻占巴士底獄”] (2)制憲:1789年8月,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宣言》;1791年,制憲會議制定憲法,廢除了舊制度,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3)發展:1792年,法國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國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國罪送上斷頭臺(4)高潮:1793年,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掌權,打退反法聯軍,平息國內叛亂(5)高潮結束:1794年“熱月政變”,羅伯斯庇爾等人被送上斷頭臺
特點 規模最大、革命最徹底
性質 是世界歷史上一次波瀾起伏的、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
影響 (1)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2)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思想,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續表
《人權宣言》 時間 1789年8月 頒布機構 制憲議會
內容 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意義 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
拿破侖帝國 建立背景 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新的反法同盟卷土重來,當時的法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
建立過程 奪取政權 1799年11月,拿破侖·波拿巴發動“霧月政變”,組成了一個新的政府
發展經濟 重視改善財政和發展經濟,大力發展工商業和農業
加強法制 主持制定民法典,名為《拿破侖法典》,于1804年頒布實施,從法律上對大革命的成果做了總結和肯定,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
拿破侖帝國 建立過程 擊敗反法聯盟 多次打敗反法聯盟,個人威望達到頂點[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8“拿破侖·波拿巴”、P28“1812年的拿破侖帝國示意圖”]
建立 1804年,經公民投票,法國改為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加冕稱帝
發展 (1)拿破侖稱帝后,多次打敗反法聯盟,他的軍隊幾乎橫掃整個歐洲大陸(2)在對外戰爭期間,廢除各地封建特權,同時對當地人民進行壓榨和掠奪
滅亡 (1)1812年,拿破侖遠征俄國,大敗而歸(2)1815年,拿破侖在滑鐵盧被反法聯盟打敗,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
性質 代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利益的政權
影響 (1)積極: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打擊了歐洲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促進了封建的歐洲向資本主義過渡(2)消極:后期的對外戰爭具有侵略性質,對當地人民的壓榨和掠奪,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
評價任務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評價任務:學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評價方式:交流式評價(課堂提問與回答小組合作)
1.(2022·山東菏澤·九年級期末)15—18世紀是歐美主要國家出現社會巨變的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4—16世紀,歐洲手工場興起,引起思想文化的深刻變化。從“以神為中心”發展到“以人為中心”來考察世界。
新興的資產者為追求現世生活的幸福,積極開拓世界科學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社會的思考,西歐的思想家們主張用理性之光驅散黑暗,把人們引向光明,啟蒙運動興起。
材料二 歐洲國家把探險家們所發現的海外領土變成自己的殖民地,這些國家成了宗主國,歐洲宗主國不但掠奪殖民地的財富,剝削殖民地人民,還向殖民地傳播西方文化,那場殖民活動的一個重要后果就是使西方大發橫財,而東方則不斷走向貧窮和落后。
———《歷史》北師大版
材料三 16—18世紀,新興資產階級高舉“自由、平等和人權”的旗幟,掀起了反對封建專制、爭取自由的斗爭,這幾個國家率先沖破封建社會的束縛和宗主國的控制,先后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資本主義開始由對人性的呼喚、對世俗生活的向往、對財富的貪婪和對海外的擴張,逐漸凝聚成一種時刻影響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的社會制度。
———《歷史》北師大版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寫出14—16世紀引起歐洲思想文化深刻變化的原因。材料中涉及的這兩次思想文化運動的核心思想分別是什么?啟蒙運動的中心地點在哪里?
(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歐洲國家殖民擴張開始于哪一歷史事件?西方國家進行殖民掠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列舉發生在17世紀“反對封建專制、爭取自由”的革命。這場革命爆發的標志是什么?
(4)材料三中“影響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的社會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資本主義……對財富的貪婪和對海外的擴張”對這一制度的形成有何影響?
2.(2022·河北保定·九年級期末)美國在歐洲文明的基礎上,獨創性地走出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將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位置占據了一個多世紀。為探究美國獨立的歷程,
某歷史興趣小組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請你一起參與解決問題。
【主題—屈辱的歷史】
材料一 1660年的《航海條例》,規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輸入和輸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國船只運輸,一切物品只能運往英國。1765年的《印花稅法》規定,所有的印刷品、商業單據、法律證件等都要繳納印花稅。
材料二 訴諸武力的辦法是由英王選擇的,北美大陸已經接受了這個挑戰。
——托馬斯 潘恩
(1)請根據材料一以及所學知識歸納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挑戰”開始的時間和標志性的事件是什么?
【主題二不懈的奮斗】
材料三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贈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它屹立于美國紐約市。自由女神左手握著的文件中有如下的內容:“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任何政府一旦破壞這些目標和原則,人民就有權利去改變它、廢除它,并建立一個新政府。”
(3)根據以上內容判斷,自由女神左手握著的文件是什么?它所體現的核心思想有哪些?
【主題三最終的勝利】
材料四 “我們同一個如此難對付的強國進行了戰爭,而且戰爭的目的已經完全達到。”“我們的獨立和主權已經得到確認。”
——華盛頓
(4)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是什么?這場戰爭的性質是什么?
(5)美國今天在全球到處推行其“價值觀”和“民主觀”這種做法是否符合《獨立宣言》的精神?請談談你的看法。
3.(2022·山東臨沂·九年級期末)法治發展見證文明進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近代民主制度能夠在英國產生,有賴于英國傳統習慣和中世紀分封制度中有豐富的妥協因素……最為關鍵的因素是英國的議會傳統、教會的制約和習慣法的限制,使得國王幾乎從來都沒有演變為東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專制君主。
——王從圣《各國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徑》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英國產生的“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稱。并指出該民主制度產生的關鍵因素。
材料二 美國憲法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利益相互妥協”的產物……它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特別注重對美國社會在地域、群體等方面多元利益的沖突與協調,辦法是讓不同的利益集團通過多方位、連續不斷的“談判”而達成妥協,使不同的群體均可從中實現利益分沾和共享。
——李劍鳴《美國憲法何以成為“活著的憲法”》
(2)根據材料二,指出美國憲法是如何協調“多元利益”的?為達到此目的,美國憲法的設計所依據的原則是什么?
材料三 1804年,《拿破侖法典》頒布實施,它明確規定成年法國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體現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則;嚴格規定了私有財產的合法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權,確立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原則。在拿破侖帝國時期,曾經強迫在法國占領下的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實行此法典。
(3)材料三中《拿破侖法典》體現了怎樣的立法原則?法典在歐洲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自我總結】——構建知識體系
構建要求:
(1)理清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
(2)全員參與,主動參與,及時鞏固基礎知識。
(3)熟練展示。
目標導航
表現評價目標評價一
目標評價一
體系構建專題27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時間:50分鐘 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40分)
1.(2022·陜西寶雞·模擬預測)爆發于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發展的趨勢。這里的“趨勢”是指( )
A.資本主義取代社會主義 B.封建主義取代資本主義
C.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 D.無產階級取代資產階級
【答案】C
【詳解】
根據材料“爆發于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及所學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從此,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取代封建社會的歷史時期,C項正確;A、B項表述錯誤,排除A、B項;無產階級取代資產階級,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
2.(2022·安徽·模擬預測)下列兩幅圖片反映出英國政治轉型的特點是( )
A.徹底與激進 B.保守與落后 C.妥協與倒退 D.傳承與創新
【答案】D
【詳解】
根據圖片“16世紀伊麗莎白主持議會……威廉和瑪麗加冕”及所學可知,材料反映了英國政治制度由封建君主專制轉變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保留了君主的同時,又限制了王權,這體現了英國政治轉型的特點是傳承與創新,D項正確;英國政治轉型特點具有不徹底性,排除A項;英國政治轉型不是落后的,在當時社會上具有先進性,排除B項;英國政治轉型不是倒退,排除C項。故選D項。
3.(2022·福建泉州·一模)1689年的一部法典規定:“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議會擁有演說、辯論議事的自由,不應受到彈劾或訊問”。這體現了( )
A.君權神授理論 B.議會主權原則
C.分權制衡學說 D.民主共和理念
【答案】B
【詳解】
根據所學和材料“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可知,這是說,議會不同意即為非法,這體現的是議會主權原則,B項正確;君權受議會限制,排除A項;材料是說議會和國王誰是權力的重心,不是說分權制衡,排除C項; 民主共和中沒有君主,排除D項。故選B項。
4.(2022·福建福州·一模)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者詹姆士一世奉行“君權神授”,這一信條導致英國
A.封建制度迅速瓦解 B.專制王權與議會矛盾加劇
C.工業革命步伐加快 D.與殖民地的沖突驟然升級
【答案】B
【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英國封建社會中,有“王在法下”的政治傳統,但是,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者詹姆士一世奉行“君權神授”,這一信條導致專制王權與議會矛盾加劇,最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B項正確;“君權神授”會強化英國封建制度,“君權神授”會阻礙工業革命,材料說的是英國內政而不是外交方面的與殖民地的矛盾,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
5.(2022·廣東廣州·一模)下表中內容最合適用來論證的主題是
時間 1215年《大憲章》 1628年《權利請愿書》 1689年《權利法案》
制定者 封建大貴族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占多數的議會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占多數的議會
內容 以法律限制王權,特別是征稅權,沒有貴族同意,國王不得隨意征稅。 以法律限制王權,特別是征稅權,沒有議會同意,國王不得隨意征稅。 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實際統治權,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不徹底性 B.君主立憲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
C.民主政治的建立過程具有漸進性 D.法律是保證中央權力的重要武器
【答案】C
【詳解】
根據題干可知,1215年《大憲章》1628年《權利請愿書》1689年《權利法案》這些不同時期、不同階層、不用程度的限制國王權力的文件說明英國的民主政治的建立過程具有漸進性,C項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不徹底性”只針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前兩件事無關,不合適用來論證主題,排除A項;“君主立憲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說法錯誤,不同國情適合不同的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符合英國國情,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中央權力,排除D項。故選C項。
6.(2022·福建·一模)詹姆斯 哈林頓曾提出:1640年開始的英國內戰的原因是財產發生了轉移,從貴族手里轉移到“人民”手中了。因此無論內戰的結局如何,權力最終一定要轉移到“人民”(僅指有產者)手中。據此可知,哈林頓的觀點是
A.政治權力維護財產權利 B.“人民”掌握了政治權力
C.貴族轉移了財產權利 D.財產權利決定政治權力
【答案】D
【詳解】
根據材料,詹姆斯 哈林頓認為1640年英國內戰的原因是財產發生了轉移,從貴族手里轉移到“人民”手中了,所以人民要奪回權力,這一觀點是認為財產權利決定政治權力,故D排除;材料認為人民有了財產,要爭取政治權力,故A錯誤;材料講的是人民要掌握政治權力,故B錯誤;根據史實不是貴族轉移了財產權利,而是伴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及資本主義的發展,貴族在經濟上落寞了,故C錯誤。
7.(2018·內蒙古赤峰·中考模擬)《全球通史》一書中寫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國會和斯圖亞特王朝之間的沖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A.蘇格蘭人民爆發反抗國王的起義
B.國王召集議會要求增加政府稅收
C.議會議員猛烈抨擊國王獨斷專權
D.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答案】D
【詳解】
依據所學可知,17世紀初期,英國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與新貴族都強烈要求大力發展資本主義,然而斯圖亞特王朝宣揚“君權神授”,實行專制統治,隨意解散國會,同被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控制的議會發生了激烈的沖突。1640年英王為了鎮壓蘇格蘭人民起義,被迫重開議會,籌集軍費,掀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因此這次革命的根源為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
8.(2022·福建泉州·一模)《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部分內容,材料體現了當時的美國( )
《獨立宣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力。 沒有宣布廢除奴隸制,天賦人權的享有者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1787年憲法 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 允許奴隸制的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等。
A.政治上的進步與局限 B.權利與義務無法界定
C.中央與地方矛盾重重 D.白人與黑人權利平等
【答案】A
【詳解】
根據題干可知,表格分別展示了《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的進步性和不足之處,體現了當時的美國政治上的進步與局限,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義務的問題,排除B項;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僅體現在1787年憲法中,且通過憲法的制定“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說明中央與地方矛盾得到了協調,排除C項;從《獨立宣言》到1787年憲法白人與黑人權利都是不平等的,排除D項。故選A項。
9.(2022·河南鄭州·一模)制定者們在熱切希望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時,一刻也沒有放松對一切形式的專制政治的警惕。正是在這里,孟德斯鳩“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學說首次在政府體制的設計方面得到了較好貫徹,材料反映的史實是( )
A.英國《權利法案》的頒布 B.法國《人權宣言》的發表
C.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 D.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
【答案】D
【詳解】
根據材料內容“正是在這里,孟德斯鳩’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學說第一次在政府體制的設計方面得到了較好的貫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以權力制約權力”體現了美國1787年憲法的三權分立原則。D項正確;英國《權利法案》確立的君主立憲制,限制了國王的權利,排除A項;法國《人權宣言》主要倡導自由、平等,自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排除B項;美國《獨立宣言》宣告美國的誕生,排除C項。故選D項。
10.(2022·廣東深圳·一模)據下圖漫畫中的信息可知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是
A.英國對美國的殖民掠奪 B.美國封建等級制度森嚴
C.英國促進了美國的發展 D.美國深受啟蒙思想影響
【答案】A
【詳解】
根據漫畫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為了維護本土的壟斷利益,頒布了一系列高額稅收的法令。1764年頒布《食糖條例》,要求美洲殖民地必須大量購買英國的食糖、咖啡、酒等商品;1765年頒布《印花稅法》,對所有印刷品直接征稅。這些沉重的經濟負擔使殖民地人民強烈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是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A項正確。美國沒有經歷封建社會,排除B項;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美國經濟的發展,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啟蒙思想,排除D項。故選A項。
11.(2022·廣東·九江初中一模)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法案,退還國會復議,如國會在規定期限(10天)屆滿之前休會,總統就可以把它裝進自己的口袋,使法案自行無效,這就是所謂的口袋否決權。據統計,歷屆美國總統使用這種特殊的否決方式700次以上。這一規定體現了( )
A.權力制衡體制遭到破壞 B.行政權對立法權的制約
C.總統實際權力大于國會 D.總統與國會矛盾激化
【答案】B
【詳解】
根據材料“總統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法案,退還國會復議,如國會在規定期限(10天)屆滿之前休會,總統就可以把它裝進自己的口袋,使法案自行無效,這就是所謂的口袋否決權。據統計,歷屆美國總統使用這種特殊的否決方式700次以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齊聚費城,由華盛頓主持召開了制憲會議,經過爭論和妥協,最終制定出美國憲法。憲法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B項正確;“權力制衡體制遭到破壞”與題干材料主旨相反,排除A項;“總統實際權力大于國會”表述錯誤,總統與國會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總統與國會矛盾激化”,排除D項。故選B項。
12.(2022·江蘇南京·一模)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之一。小麗和小雷同學在學習美國獨立戰爭時要制作如下年代尺,請你幫他們完成空白處的內容。( )
A.波士頓傾茶事件 B.召開第二屆大陸會議 C.約克鎮戰役 D.薩拉托加大捷
【答案】D
【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在美國獨立戰爭中,1777年,發生薩拉托加大捷,這是獨立戰爭的轉折點,故D符合題意;波士頓傾茶事件是導火索,第二屆大陸會議任期內建立大陸軍,約克鎮戰役是最后一場陸上大型戰斗,故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
13.(2019·北京門頭溝·中考模擬)英國“光榮革命”后制定了《權利法案》,美國獨立戰爭后制定了1787年憲法,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這些說明
A.新政權才需要法制建設
B.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
C.三國法制建設十分完善
D.法制建設必定帶來民主
【答案】B
【詳解】
依據材料英國革命后制定了法律文獻《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后制定了1787年憲法;中國建國后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來臨時憲法的作用。由此可知國家的建設需要法律保障。B項符合題意。新政權才需要法制建設,錯在“才”,政權建設時刻需要法制建設。A項不合題意;材料只體現了三國建立后都頒布了法律文獻,但不能反映法制建設十分完善。C項不合題意;題干材料反映的先是國家建立,才是法制建設。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
14.(2022·廣東廣州·模擬預測)下圖是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進程示意圖,其中空白處應填入的內容依次是( )
A.《拿破侖法典》《獨立宣言》《權利法案》
B.《權利法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拿破侖法典》
C.《獨立宣言》《權利法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D.《權利法案》《獨立宣言》《拿破侖法典》
【答案】D
【詳解】
1689年,英國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因此,①是《權利法案》;美國在獨立戰爭時期頒布文獻是《獨立宣言》;故②是《獨立宣言》;1804 年,拿破侖帝國時期頒布《拿破侖法典》,故③填寫《拿破侖法典》。D項正確;A順序錯誤,排除A項;《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美國南北戰爭是頒布文獻,排除B和C項。故選D項。
15.(2022·廣東深圳·模擬預測)根據所學知識分析,下圖描述的歷史人物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事件是(  )
A.領導了北美獨立戰爭 B.將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
C.頒布了《民法典》 D.推翻了歐洲封建統治
【答案】C
【詳解】
根根據圖示信息“1799年政變奪權,1804年建立帝國,并且頒布法典,最后遠征失敗,被趕下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敘述人物為拿破侖。拿破侖“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事件是。拿破侖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為《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這部法典于1804年頒布實施,此后經過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國施行。后來,很多國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侖法典》為參照藍本,C項正確;領導了北美獨立戰爭的是華盛頓,排除A項。英國內戰中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排除B項;拿破侖的對外征戰,廢除歐洲各種封建特權,與材料中的影響深遠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C項。
16.(2022·福建泉州·一模)據史料記載,1788年前法國平民的家庭收入中,有一半的支出是用于購買面包;1789年,法國普通家庭購買面包的支出占其家庭總收入的80%。這種局面使得大革命的發生成為一種必然。材料意在說明當時的法國( )
A.經濟問題引起政治變革 B.資本主義發展遇到阻礙
C.勞動人民革命覺悟增強 D.社會等級結構十分森嚴
【答案】A
【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法國普通家庭購買面包的支出比重增加屬于經濟問題,“這種局面使得大革命的發生成為一種必然”說明經濟問題引起政治變革,A項正確;題干沒有涉及資本主義發展受阻的問題,排除B項;題干的情況說明法國革命的爆發是人民生活艱難引發的人民的反抗,與革命覺悟高無關,排除C項;題干沒有涉及法國的社會等級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
17.(2022·福建福州·一模)法國大革命時期出現“憲法無檐帽”、“制憲服”、“平等裝”等。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服飾
A.受到等級限制 B.深受政治影響 C.講究搭配效果 D.引領世界潮流
【答案】B
【詳解】
根據題干可知,“憲法”“制憲”“平等”等表明法國大革命中制憲議會頒布《人權宣言》,制定憲法影響到了人們的思想,進而影響到人們的服飾,B項正確;“平等裝”說明受到等級限制的說法錯誤,排除A項;題干體現不出講究搭配效果,排除C項;題干體現不出法國的服飾對世界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
18.(2022·福建福州·一模)某民法規定: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嚴格規定了私有財產的合法性,確定了契約自由和契約的法律效力。該法律文獻是
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 C.《獨立宣言》 D.《拿破侖法典》
【答案】D
【詳解】
根據題干“某民法”“嚴格規定了私有財產的合法性”可知,這是1804年頒布實施的《拿破侖法典》,法定體系那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D項正確;《權利法案》是英國限制國王權力的法律,排除A項;《人權宣言》中有以上原則,但不是民法,排除B項;《獨立宣言》沒有涉及私有財產的主張,排除C項。故選D項。
19.(2022·江西·一模)馬克思寫道:“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國的革命和法國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它們宣告了歐洲新社會的政治制度………這兩次革命不僅反映了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
A.英國和法國革命反映歐洲歷史的發展趨勢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C.歐洲新社會的政治制度反映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
D.英國和法國革命為其他國家革命發展開辟了道路
【答案】C
【詳解】
據材料可知,“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國的革命和法國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它們宣告了歐洲新社會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馬克思認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革命不僅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宣告了歐洲新社會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C項正確;據材料可知,“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排除A項;材料不僅強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還強調了法國革命的影響,B項說法片面,排除B項;材料主旨強調了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而未涉及其革命道路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
【點睛】
20.(2022·安徽·模擬預測)盡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永遠地分隔開來,但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有一定聯系,而且也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17世紀和18世紀發生于大西洋兩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的相同目標是
A.廢除君主專制制度 B.打擊歐洲封建勢力
C.建立資產階級統治 D.實現民族解放獨立
【答案】C
【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17-18世紀,歐洲社會發生巨變,進行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這一時期的革命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大革命。英法資產階級革命都推翻了本國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使英、法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世界歷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取代封建社會的歷史時期。1775年,北美獨立戰爭開始,最終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故C項正確;美國沒有經歷君主專制制度,排除A項;B項只符合英法,排除B項;D項只符合美國,排除D項。故選C項。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
21.(2022·福建·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政變雖然沒有內戰那樣激烈,但是卻對英國憲政的演變產生了更為深遠的影響。議會于1689年通過法案,重申了議會的權力,保證了有產者自治的權利。特別是,它通過事無巨細地列舉君主不應該做的行為,重申了議會控制政府的財政大權。
——[美]梅里曼《歐洲現代史》
材料二 美利堅民族意識(獨立意識)誕生于爭取平等的斗爭,自從1760年以來美國政策的幾乎每一個舉措都在某種程度上是13個殖民地人民感到他們在英帝國統治下沒有平等的法律權利和政治地位,所以他們與1776年7月4日發表文件,宣告獨立。
——[美]J·R·波爾《美國平等的歷程》
材料三 1789年9月法國頒布文件規定:財產權與自由、安全和“反抗壓迫”權一起被宣布為一種天賦的權利。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和出版自由被宣布為神圣不可侵犯。明確宣布主權屬于人民,政府官員如果濫用交托給他們的權力,就要被免職。
——[美]拉爾夫《世界文明史》
(1)根據材料一,闡述“政變”指的歷史事件。
(2)根據材料二,指出材料中所說的“文件”的名稱。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北美殖民地人民獨立意識產生的原因。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三個文件的價值及所保障的權利范圍發生的變化.
【答案】(1)光榮革命。
(2)《獨立宣言》原因:北美殖民地人民感到英國政府沒有保證殖民地人民平等的法律權利和政治地位
(3)《權利法案》使英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人權宣言》確立了人的權利基本原則。所保障權利的范圍在不斷擴大
【解析】
(1)根據材料“1688年政變雖然沒有內戰那樣激烈”、“英國”可知這一歷史事件是“光榮革命”;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發動政變,廢黜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這次政變稱為“光榮革命”。
(2)根據材料可知,“所以他們與1776年7月4日發表文件,宣告獨立。”指的是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頒布的《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獨立或誕生;“13個殖民地人民感到他們在英帝國統治下沒有平等的法律權利和政治地位”說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是英國殖民統治或英帝國沒有給13個殖民地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
(3)根據材料可知,“議會于1689年通過法案,重申了議會的權力,保證了有產者自治的權利。”指的是通過《權利法案》使英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獨立宣言》發表的作用則是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1789年9月法國頒布文件”指的是制憲議會頒布的《人權宣言》,宣言規定的內容說明《人權宣言》確立了人的權利基本原則。從“重申了議會的權力,保證了有產者自治的權利”到“平等的法律權利和政治地位”,再到“財產權與自由、安全和“反抗壓迫”權一起被宣布為一種天賦的權利。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和出版自由被宣布為神圣不可侵犯。明確宣布主權屬于人民,政府官員如果濫用交托給他們的權力,就要被免職。”說明三個文件保障的權利范圍在不斷擴大。
22.(2022·福建泉州·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托克維爾曾說:“我敢說,誰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國,誰就永遠無法理解法國革命。”他經常把法國與美國、英國、德國歷史進行對比,特別指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美國沒有封建制度這個強大敵人;英國貴族并未因革命喪失權力,他們與資產階級實行聯合統治。”他在全書的結尾指出,唯有法蘭西民族“才能造就一場如此突然、如此徹底、如此迅猛,然而又如此充滿反復、矛盾和對立的革命。”
——摘編自張芝聯《舊制度與大革命(譯序)》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法國革命與美國革命面對的“強大敵人”的不同之處。
(2)根據材料一,概括托克維爾研究歷史的方法。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法國大革命是“一場如此突然、如此徹底、如此迅猛,然而又如此充滿反復、矛盾和對立的革命。”
材料二 17世紀和18世紀發生于大西洋兩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最大的公約數是關于“權利”的訴求或“人權”的伸張,所以盡管這三場革命的經歷如此錯綜復雜、文獻內容千差萬別,但有一件東西是不可或缺的,這個東西就是附于三國憲法中的《權利法案》,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這三場革命稱為“權利革命”。
——摘編自何順果《世界史:以文明演進為線索》
(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把這三場革命稱為“權利革命”的歷史意義。
【答案】(1)不同:法國面對的是封建專制統治;美國面對的是英國殖民統治。
(2)方法:比較研究。
說明:法國大革命就其規模而言,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因當時法國的封建勢力強大,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革命出現了反復、曲折的過程;人民群眾在三次起義中都顯示了偉大力量,每當在革命的轉折關頭,都推動革命向前發展;大革命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后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
(3)意義: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都是資產階級革命。這三次革命,都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都體現了分權制衡原則,限制了一部分人的權利,開啟現代法治社會先河,都使國家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解析】
(1)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美國沒有封建制度這個強大敵人”說明法國面臨的強大的敵人指的是封建專制,而美國面臨的是英國的殖民統治。
(2)第一小問,根據材料可知,“把法國與美國、英國、德國歷史進行對比”說明他所采用的歷史研究方法是比較研究;
第二小問,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法國大革命“如此徹底”指的是大革命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如此突然”“如此迅猛”指的是法國大革命的規模,人民群眾在三次起義中都顯示了偉大力量,每當在革命的轉折關頭,都推動革命向前發展;“又如此充滿反復、矛盾和對立”指的是革命出現了反復、曲折的過程,但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后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
(3)根據所學可知,三場革命指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權利”的訴求或“人權”的伸張指的是英法反對封建君主專制,美國反對殖民統治以求民族獨立。從性質上說,三國革命都屬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頒布《權利法案》,法國制定1791年憲法,美國制定1787年憲法,這些具有憲法性質的文件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分權制衡原則,限制了一部分人的權利,開啟現代法治社會先河,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3.(2022·重慶·一模)制度創新促進社會進步,發展道路決定國家命運。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英國、日本、美國、法國等,盡管他們發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卻非常相似。
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
(1)早在7世紀中期,作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是什么 它的重大影響是什么?
(2)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形成的新政治體制與其之后經濟的發展有何關系?
(3)美國獨立戰爭中,哪一文獻的發表標志著美國誕生?在此文獻發表后,戰爭局面出現了轉折點,這轉折點戰役是什么?
(4)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在大革命中資產階級頒布的綱領文件是什么?
【答案】(1)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
(2)君主立憲制成為工業革命的政治前提
(3)《獨立宣言》;薩拉托加大捷(或薩拉托加戰役)
(4)巴黎民眾攻占巴士底獄;《人權宣言》
【解析】
【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7世紀中期,日本的大化改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
(2)根據所學知識,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形成的新政治體制是君主立憲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經濟的發展主要是工業革命。君主立憲制成為工業革命的政治前提。
(3)根據所學知識,美國獨立戰爭中,《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國誕生。《獨立宣言》發表后,戰爭局面出現了轉折點。1777年的薩拉托加大捷成為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4)根據所學知識,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在法國大革命中資產階級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人權宣言》。
24.(2022·福建福州·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紀)英國革命對絕對王權的民主化改造,其故大的成果就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政治體制。這一創新主要變化是:通過立法.,實現了國家權力重心的轉移,議會的權力大福提高,形成了對王權的有效約束;在議會內部形成初步的權力分割和制衡機制,對個人自由的保護和尊重等……英國民主化改造的高領財產資格將大多數國民排除在選舉之外。
——摘自楊寧一《歷史教學新視野》
材料二1787年《聯邦憲法》體現美國革命者為確保《獨立宣言》所宣布的自由平等價值作出的制度安排……獨立后的美國采取的是一種松散的邦聯體制,缺乏一個有效的中央政府。美國人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政府權力機構,國會、總統、最高法院三足鼎立,互相制衡。美國的民主是通過許多的妥協來完成,如保留著種植園奴隸制。
——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英國“全新的政治體制”名稱及創造這一體制過程。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制定1787年《聯邦憲法》的目的。
(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美兩國民主政治的共同之處。
【答案】(1)君主立憲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權利法案》。
(2)對自由平等價值作出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的中央政府;建立美國式民主。
(3)以自由平等為價值觀;法律保障;分權制衡。
【解析】
【分析】
(1)根據所學和材料一“這一創新主要變化是:通過立法.,實現了國家權力重心的轉移,議會的權力大福提高,形成了對王權的有效約束”可知,這就是君主立憲制。根據所學可知,這一體制,經過1640年到1688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制定《權利法案》,這一體制逐漸形成。
(2)根據所學和材料二“確保《獨立宣言》所宣布的自由平等價值作出的制度安排、缺乏一個有效的中央政府、美國的民主是通過許多的妥協來完成”可知,這體現的目的是,對自由平等價值作出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的中央政府,建立美國式民主。
(3)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英、美兩國民主政治的共同之處是,以自由平等為價值觀,法律保障,分權制衡。
25.(2022·廣東廣州·一模)獨立是國家發展的前提。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殖民地廣大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地投入了這場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戰爭,在戰場上給英國殖民軍以沉重的打擊。……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者又不失時機地利用法、西等國同英國的矛盾,與它們結成暫時的反英聯盟。這極大地削弱了英國的作戰力量,為加速獨立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摘編自《國際關系史》
材料二 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迎來了嶄新的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材料三 二戰期間,大約有百萬非洲人被征伍,非洲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從戰爭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鍛煉。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首先在北非展開,然后蔓延到撒哈拉以南非洲。
1952年,埃及革命取得勝利。1954年,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開始。1956年,埃及反對英國、法國、以色列武裝侵略的斗爭取得勝利。1956年,摩洛哥、蘇丹獨立。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個國家實現獨立。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
——摘編自楊興華《戰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簡論》
(1)根據材料一,指出美國獨立戰爭承擔的重任,并結合所學知識, 概括其勝利的原因。
(2)中國是通過哪個歷史事件成為材料二中“獨立自主的國家”的 中美兩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后發展道路有什么本質不同
(3)根據材料三,指出二戰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進程有何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二戰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原因。
【答案】(1)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 殖民地廣大人民的英勇作戰;美國獨立戰爭是正義戰爭;美國獨立戰爭領導者的正確指揮;法國等國的援助。
(2)新民主主義革命。美國:走資本主義道路。 中國:發展方向是社會主義道路。
(3)特點:從北非開始向南非蔓延;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獨立高潮;非洲完全獨立經歷了較長時期。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促進了非洲民族意識的覺醒;萬隆會議鼓舞了非洲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受亞洲獨立國家的鼓舞;英法等殖民國家在二戰中元氣大傷,無力維持對廣大殖民地的統治。
【解析】
【分析】
【詳解】
(1)重任:據材料“殖民地廣大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地投入了這場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戰爭,在戰場上給英國殖民軍以沉重的打擊”可知,美國獨立戰爭承擔的重任是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
原因:結合所學可從殖民地廣大人民的英勇作戰;美國獨立戰爭是正義戰爭;美國獨立戰爭領導者的正確指揮;法國等國的援助等方面回答。
(2)事件:據材料“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迎來了嶄新的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不同:美國:據所學可知,獨立后的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中國:據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新民主主義國家,但其發展方向是社會主義道路,即1949---1956年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
(3)特點:據材料“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首先在北非展開,然后蔓延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可知,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從北非開始向南非蔓延;據材料“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個國家實現獨立。”可知,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獨立高潮;據材料“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可知,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這表明了非洲完全獨立經歷了較長時期。
原因:結合所學可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促進了非洲民族意識的覺醒;萬隆會議鼓舞了非洲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受亞洲獨立國家的鼓舞;英法等殖民國家在二戰中元氣大傷,無力維持對廣大殖民地的統治等方面回答。
本專輯針對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由一線教學名師傾心打造,包含中考一輪同步上課精品課件、精品學評案,精品真題演練,【精品課件】涵蓋歷史五大核心素養,保障學生學習效果的質量,促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會有系統地延伸和比較,做到知識的銜接和強化。對于重要內容盡量選用恰當的史料,做到論從史出,利于學生鞏固知識,做到夯實知識的同時落實核心素養, 【精品學評案+跟蹤訓練】輔助課堂教學和復習。【真題演練】精選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全面驗收學習成果,歡迎您查看并下載使用。
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中考真題演練(共21張PPT)
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精品課件
世界近代史
專題27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新課標下教學評一致性
評價目標
時空學史
知識梳理
素養提升
創新思維
鏈接中考
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
第18課 美國的獨立
第19課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通過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榮革命”,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意義。
評價目標
●通過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的活動,初步理解法國革命的歷史意義。
●通過華盛頓、《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理解美國革命對美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1688年
1689年
1775年
4月
1776年
1783年
1787年
1789年
1804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光榮革命”
來克星頓的槍聲
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法國大革命
拿破侖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美國獨立戰爭
《權利法案》
《獨立宣言》
1787年憲法
《人權宣言》
《拿破侖法典(法國民法典)》
1777年
薩拉托加
大捷
1815年
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
開始
1640年
1792年
英國逐漸確立君主立憲制
美國建立聯邦制共和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成立
制定
通過
時空學史
階段特征:
(1)政治: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來臨,英國、美國和法國先后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并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2)思想: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發展
背景
根本原因
導火線
時間
過程
議會和王權的斗爭
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蘇格蘭人民起義
1640~1688年
開始-
內戰-
處死-
獨裁-
復辟-
結束-
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
查理一世挑起內戰,克倫威爾率領議會軍隊打敗國王軍隊
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隨后英國宣布為共和國
克倫威爾擔任護國主,實行獨裁統治。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1688年“光榮革命”。英國發生政變,廢黜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
知識點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圖說歷史
知識梳理
領導階級
特點
性質
結果
意義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長期性、曲折性、不徹底性
一場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
1689年,議會通過《權利法案》,英國逐漸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
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
對英國:
對世界:
知識點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圖說歷史
知識梳理
時間
制定機構
目的
特點
意義
1689年
英國議會
限制國王的權力;確立議會擁有最高權力
議會權力至上,國王統而不治
英國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
英國王權由“神授”轉向“民授”,政治體制由專制走向民主;英國社會由“人治”走向“法治”
知識點2:《權利法案》
《權利法案》頒布300周年紀念
圖說歷史
知識梳理
導火線
領導階級
背景
根本原因
革命任務
時間
過程
英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并采取高壓政策;美利堅民族的形成,民族獨立意識增強
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擺脫殖民統治,獨立發展資本主義
“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5-1783年
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領袖:華盛頓)
開始-
建軍-
建國-
轉折-
軍事勝利-
結束-
1775年4月,來克星頓槍聲
1775年5月,第二屆大陸會議-組建大陸軍-華盛頓
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美國誕生
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
1781年,約克鎮戰役勝利
1783年英美簽署《巴黎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知識點3:美國獨立戰爭
圖說歷史
知識梳理
《獨立宣言》
影響
性質
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的獨立,為資本主義在美國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為殖民地民族解放戰爭樹立了范例,對歐洲、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1776年7月4日
第二屆大陸會議
第一次以國家的名義宣布人民的權利神圣不可侵犯,是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偉大文獻。
標志著美國誕生
沒有宣布廢除奴隸制,天賦人權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時間
制定機構
地位
意義
局限性
對美國:
對世界:
知識點3:美國獨立戰爭
簽署《獨立宣言》時的場景
圖說歷史
知識梳理
時間
目的
內容
地位
評價
1787年
加強中央政府權力,維護國家統一
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
(1)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
(2)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
(3)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拿
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標志著美國近代民主政體的確立,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
允許奴隸制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
局限性
影響
國會可以彈劾總統
總統可以否決國會議案
宣布總統法令違憲
總統任命法官
總統任命司法官員需參議院確認
可宣布法律不合憲法
總統
行政權
國會
立法權
最高法院
司法權
知識點4:1787年美國憲法
圖說歷史
知識梳理
導火線
領導階級
根本原因
時間
過程
思想基礎
法國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波旁王朝)
啟蒙運動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三級會議的召開
1789年7月14日開始
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羅伯斯庇爾)
1794年熱月政變
開始-
1789.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監獄
制定法律-
1789年8月,制憲議會通過《人權宣言》
走向共和-
1792年,法國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次年,路易十六處死。
走向高潮-
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
結束-
知識點5:法國大革命
知識梳理
《人權宣言》
影響
性質
時間
制定機構
地位
意義
內容
規模最大、革命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
1789年
制憲議會
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
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
用法律形式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體現了摧毀君主專制的要求,具有明顯的反封建色彩
對法國:
對歐洲:
知識點5:法國大革命
知識梳理
背景
建立
統治
影響
1799年拿破侖發動“霧月政變”,組成一個新的政府
1804年,拿破侖加冕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成立
1812年,拿破侖遠征俄國,大敗而歸,1815年,拿破侖在滑鐵盧戰敗,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
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給當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對內-
1804年,制定《拿破侖法典》
改善財政和發展經濟,大力發展工商業和農業
對外-
影響
進步性
局限性
②傳播了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
①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1)多次擊敗反法聯盟,橫掃歐洲大陸
(2)在廢除各地封建特權的同時,對當地人民進行壓榨和掠奪
知識點6:拿破侖帝國
圖說歷史
知識梳理
素養提升
近代英國崛起的因素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 法國大革命
根本 原因
開始 標志
領導人和階級
結束標志
文獻
結果
性質
共同點 英國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法國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640年議會的重新召開
1775年,列克星敦槍聲
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
克倫威爾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華盛頓
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
資產階級
1688年“光榮革命”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1794年,熱月政變
《權利法案》
《獨立宣言》
《人權宣言》
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
確立聯邦共和制政體
確立議會共和制政體
資產階級革命
民族解放戰爭、資產階級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
都為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都是資產階級革命,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
素養提升
思考:比較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點 相 同 點 根本原因
性質
領導階級
斗爭方式
頒布文獻
結果
影響
啟示 都是資本主義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都具有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
都由資產階級領導的
都通過暴力革命的方式
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法律文件
都取得了勝利,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
①都掃除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障礙;
②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秩序,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③都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①思想解放運動推動社會的變革和進步,新制度戰勝舊制度要經歷艱難曲折的過程。
②民主和法制來之不易,要不斷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切實保障公民應有的權利。
素養提升
文獻名稱 《權利法案》 《獨立宣言》 《人權宣言》
頒布時間
頒布機構
核心內容
歷史意義
相同點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1689年)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
法國大革命期間(1789年)
英國議會
大陸會議
制憲會議
反對封建專制,限制王權
反對殖民統治,宣揚自由、平等
宣揚自由、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確立君主立憲制
標志著美國誕生
綱領性文件
①都體現了資產階級倡導的民主思想,都有助于資本主義法治社會的建立;
②都反映了由人治走向法治、由專制走向民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趨勢;
③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都維護了資產階級利益;都要求建立資本主義民主社會。
素養提升
史料研讀
論從史出
根據材料概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什么馬克思說這場革命“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
(1)特點:長期性,曲折性,反復性。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
史料實證
材料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始于1640年,戰勝國王后出現了克倫威爾的獨裁統治。接著是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直到1688年所謂的“光榮革命”,英國的資產階級統治才穩定下來。前后歷時48年。馬克思說“(這場革命)并不是英國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它們不是社會中某一階級對舊制度的勝利,它們宣告了歐洲新社會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材料 和英國革命比較起來,法國革命又顯得更經典一些,因為它對封建因素的革除最為徹底——實際上唯有法國革命才真正實現了對封建社會的革命性改造,因而唯有法國革命才能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革命。
——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上冊)》
史料研讀
論從史出
根據材料指出,法國革命同英國革命相比有何不同?請舉出兩個以上史實予以說明。
(2)不同:法國革命更徹底。史實:通過法令,廢除貴族特權和封建地租;通過《人權宣言》,宣告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人權等原則;制憲會議制定憲法,廢除舊制度,確立新制度框架;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處死國王路易十六。(任答其中2點即可)
史料實證
創新思維
(2021·四川宜賓·中考真題)1689年,英國議會決定擁戴荷蘭執政威廉為國王,并擁立他的妻子瑪麗(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為女王,同時他們也都接受《權利法案》。當時議會的真正目的是( )
A.緩和與王室家族關系 B.加強與荷蘭的友好關系
C.剝奪國王的全部權力 D.把王權置于議會法權下
(2021·江西·中考真題)他呼吁:我們偉大的力量在于團結一致,單獨一個殖民地無法獨立自存,但聯合起來的整體卻什么都能辦到。在民族危難的關頭,他的思想成為了革命的旗幟。材料中的“革命”指的是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南北戰爭
D
B
中考演練
(2021·安徽·中考真題)美國憲法的制定者認為,任何政府部門都有擴張權力的野心,而“野心必須要用野心來對抗”,只有這樣才能限制權力,保障民主。基于這一理念,1787年美國憲法規定
A.總統和議員均由選民選舉產生 B.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
C.黑人和白人不能享有平等權利 D.最高法院有權解釋法律
(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題)盡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永遠地分隔開來,但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有一定聯系,而且也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17世紀和18世紀發生于大西洋兩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的相同目標是
A.廢除君主專制制度 B.打擊歐洲封建勢力
C.建立資產階級統治 D.實現民族解放獨立
B
C
中考演練專題27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時間:50分鐘 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40分)
1.(2022·陜西寶雞·模擬預測)爆發于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發展的趨勢。這里的“趨勢”是指( )
A.資本主義取代社會主義 B.封建主義取代資本主義
C.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 D.無產階級取代資產階級
2.(2022·安徽·模擬預測)下列兩幅圖片反映出英國政治轉型的特點是( )
A.徹底與激進 B.保守與落后 C.妥協與倒退 D.傳承與創新
3.(2022·福建泉州·一模)1689年的一部法典規定:“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議會擁有演說、辯論議事的自由,不應受到彈劾或訊問”。這體現了( )
A.君權神授理論 B.議會主權原則
C.分權制衡學說 D.民主共和理念
4.(2022·福建福州·一模)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者詹姆士一世奉行“君權神授”,這一信條導致英國
A.封建制度迅速瓦解 B.專制王權與議會矛盾加劇
C.工業革命步伐加快 D.與殖民地的沖突驟然升級
5.(2022·廣東廣州·一模)下表中內容最合適用來論證的主題是
時間 1215年《大憲章》 1628年《權利請愿書》 1689年《權利法案》
制定者 封建大貴族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占多數的議會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占多數的議會
內容 以法律限制王權,特別是征稅權,沒有貴族同意,國王不得隨意征稅。 以法律限制王權,特別是征稅權,沒有議會同意,國王不得隨意征稅。 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實際統治權,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不徹底性 B.君主立憲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
C.民主政治的建立過程具有漸進性 D.法律是保證中央權力的重要武器
6.(2022·福建·一模)詹姆斯 哈林頓曾提出:1640年開始的英國內戰的原因是財產發生了轉移,從貴族手里轉移到“人民”手中了。因此無論內戰的結局如何,權力最終一定要轉移到“人民”(僅指有產者)手中。據此可知,哈林頓的觀點是
A.政治權力維護財產權利 B.“人民”掌握了政治權力
C.貴族轉移了財產權利 D.財產權利決定政治權力
7.(2018·內蒙古赤峰·中考模擬)《全球通史》一書中寫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國會和斯圖亞特王朝之間的沖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A.蘇格蘭人民爆發反抗國王的起義
B.國王召集議會要求增加政府稅收
C.議會議員猛烈抨擊國王獨斷專權
D.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8.(2022·福建泉州·一模)《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部分內容,材料體現了當時的美國( )
《獨立宣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力。 沒有宣布廢除奴隸制,天賦人權的享有者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1787年憲法 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 允許奴隸制的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等。
A.政治上的進步與局限 B.權利與義務無法界定
C.中央與地方矛盾重重 D.白人與黑人權利平等
9.(2022·河南鄭州·一模)制定者們在熱切希望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時,一刻也沒有放松對一切形式的專制政治的警惕。正是在這里,孟德斯鳩“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學說首次在政府體制的設計方面得到了較好貫徹,材料反映的史實是( )
A.英國《權利法案》的頒布 B.法國《人權宣言》的發表
C.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 D.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
10.(2022·廣東深圳·一模)據下圖漫畫中的信息可知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是
A.英國對美國的殖民掠奪 B.美國封建等級制度森嚴
C.英國促進了美國的發展 D.美國深受啟蒙思想影響
11.(2022·廣東·九江初中一模)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法案,退還國會復議,如國會在規定期限(10天)屆滿之前休會,總統就可以把它裝進自己的口袋,使法案自行無效,這就是所謂的口袋否決權。據統計,歷屆美國總統使用這種特殊的否決方式700次以上。這一規定體現了( )
A.權力制衡體制遭到破壞 B.行政權對立法權的制約
C.總統實際權力大于國會 D.總統與國會矛盾激化
12.(2022·江蘇南京·一模)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之一。小麗和小雷同學在學習美國獨立戰爭時要制作如下年代尺,請你幫他們完成空白處的內容。( )
A.波士頓傾茶事件 B.召開第二屆大陸會議 C.約克鎮戰役 D.薩拉托加大捷
13.(2019·北京門頭溝·中考模擬)英國“光榮革命”后制定了《權利法案》,美國獨立戰爭后制定了1787年憲法,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這些說明
A.新政權才需要法制建設
B.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
C.三國法制建設十分完善
D.法制建設必定帶來民主
14.(2022·廣東廣州·模擬預測)下圖是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進程示意圖,其中空白處應填入的內容依次是( )
A.《拿破侖法典》《獨立宣言》《權利法案》
B.《權利法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拿破侖法典》
C.《獨立宣言》《權利法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D.《權利法案》《獨立宣言》《拿破侖法典》
15.(2022·廣東深圳·模擬預測)根據所學知識分析,下圖描述的歷史人物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事件是(  )
A.領導了北美獨立戰爭 B.將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
C.頒布了《民法典》 D.推翻了歐洲封建統治
16.(2022·福建泉州·一模)據史料記載,1788年前法國平民的家庭收入中,有一半的支出是用于購買面包;1789年,法國普通家庭購買面包的支出占其家庭總收入的80%。這種局面使得大革命的發生成為一種必然。材料意在說明當時的法國( )
A.經濟問題引起政治變革 B.資本主義發展遇到阻礙
C.勞動人民革命覺悟增強 D.社會等級結構十分森嚴
17.(2022·福建福州·一模)法國大革命時期出現“憲法無檐帽”、“制憲服”、“平等裝”等。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服飾
A.受到等級限制 B.深受政治影響 C.講究搭配效果 D.引領世界潮流
18.(2022·福建福州·一模)某民法規定: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嚴格規定了私有財產的合法性,確定了契約自由和契約的法律效力。該法律文獻是
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 C.《獨立宣言》 D.《拿破侖法典》
19.(2022·江西·一模)馬克思寫道:“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國的革命和法國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它們宣告了歐洲新社會的政治制度………這兩次革命不僅反映了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
A.英國和法國革命反映歐洲歷史的發展趨勢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C.歐洲新社會的政治制度反映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
D.英國和法國革命為其他國家革命發展開辟了道路
20.(2022·安徽·模擬預測)盡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永遠地分隔開來,但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有一定聯系,而且也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17世紀和18世紀發生于大西洋兩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的相同目標是
A.廢除君主專制制度 B.打擊歐洲封建勢力
C.建立資產階級統治 D.實現民族解放獨立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
21.(2022·福建·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政變雖然沒有內戰那樣激烈,但是卻對英國憲政的演變產生了更為深遠的影響。議會于1689年通過法案,重申了議會的權力,保證了有產者自治的權利。特別是,它通過事無巨細地列舉君主不應該做的行為,重申了議會控制政府的財政大權。
——[美]梅里曼《歐洲現代史》
材料二 美利堅民族意識(獨立意識)誕生于爭取平等的斗爭,自從1760年以來美國政策的幾乎每一個舉措都在某種程度上是13個殖民地人民感到他們在英帝國統治下沒有平等的法律權利和政治地位,所以他們與1776年7月4日發表文件,宣告獨立。
——[美]J·R·波爾《美國平等的歷程》
材料三 1789年9月法國頒布文件規定:財產權與自由、安全和“反抗壓迫”權一起被宣布為一種天賦的權利。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和出版自由被宣布為神圣不可侵犯。明確宣布主權屬于人民,政府官員如果濫用交托給他們的權力,就要被免職。
——[美]拉爾夫《世界文明史》
(1)根據材料一,闡述“政變”指的歷史事件。
(2)根據材料二,指出材料中所說的“文件”的名稱。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北美殖民地人民獨立意識產生的原因。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三個文件的價值及所保障的權利范圍發生的變化.
22.(2022·福建泉州·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托克維爾曾說:“我敢說,誰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國,誰就永遠無法理解法國革命。”他經常把法國與美國、英國、德國歷史進行對比,特別指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美國沒有封建制度這個強大敵人;英國貴族并未因革命喪失權力,他們與資產階級實行聯合統治。”他在全書的結尾指出,唯有法蘭西民族“才能造就一場如此突然、如此徹底、如此迅猛,然而又如此充滿反復、矛盾和對立的革命。”
——摘編自張芝聯《舊制度與大革命(譯序)》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法國革命與美國革命面對的“強大敵人”的不同之處。
(2)根據材料一,概括托克維爾研究歷史的方法。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法國大革命是“一場如此突然、如此徹底、如此迅猛,然而又如此充滿反復、矛盾和對立的革命。”
材料二 17世紀和18世紀發生于大西洋兩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最大的公約數是關于“權利”的訴求或“人權”的伸張,所以盡管這三場革命的經歷如此錯綜復雜、文獻內容千差萬別,但有一件東西是不可或缺的,這個東西就是附于三國憲法中的《權利法案》,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這三場革命稱為“權利革命”。
——摘編自何順果《世界史:以文明演進為線索》
(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把這三場革命稱為“權利革命”的歷史意義。
23.(2022·重慶·一模)制度創新促進社會進步,發展道路決定國家命運。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英國、日本、美國、法國等,盡管他們發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卻非常相似。
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
(1)早在7世紀中期,作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是什么 它的重大影響是什么?
(2)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形成的新政治體制與其之后經濟的發展有何關系?
(3)美國獨立戰爭中,哪一文獻的發表標志著美國誕生?在此文獻發表后,戰爭局面出現了轉折點,這轉折點戰役是什么?
(4)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在大革命中資產階級頒布的綱領文件是什么?
24.(2022·福建福州·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紀)英國革命對絕對王權的民主化改造,其故大的成果就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政治體制。這一創新主要變化是:通過立法.,實現了國家權力重心的轉移,議會的權力大福提高,形成了對王權的有效約束;在議會內部形成初步的權力分割和制衡機制,對個人自由的保護和尊重等……英國民主化改造的高領財產資格將大多數國民排除在選舉之外。
——摘自楊寧一《歷史教學新視野》
材料二1787年《聯邦憲法》體現美國革命者為確保《獨立宣言》所宣布的自由平等價值作出的制度安排……獨立后的美國采取的是一種松散的邦聯體制,缺乏一個有效的中央政府。美國人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政府權力機構,國會、總統、最高法院三足鼎立,互相制衡。美國的民主是通過許多的妥協來完成,如保留著種植園奴隸制。
——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英國“全新的政治體制”名稱及創造這一體制過程。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制定1787年《聯邦憲法》的目的。
(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美兩國民主政治的共同之處。
25.(2022·廣東廣州·一模)獨立是國家發展的前提。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殖民地廣大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地投入了這場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戰爭,在戰場上給英國殖民軍以沉重的打擊。……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者又不失時機地利用法、西等國同英國的矛盾,與它們結成暫時的反英聯盟。這極大地削弱了英國的作戰力量,為加速獨立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摘編自《國際關系史》
材料二 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迎來了嶄新的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材料三 二戰期間,大約有百萬非洲人被征伍,非洲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從戰爭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鍛煉。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首先在北非展開,然后蔓延到撒哈拉以南非洲。
1952年,埃及革命取得勝利。1954年,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開始。1956年,埃及反對英國、法國、以色列武裝侵略的斗爭取得勝利。1956年,摩洛哥、蘇丹獨立。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個國家實現獨立。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
——摘編自楊興華《戰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簡論》
(1)根據材料一,指出美國獨立戰爭承擔的重任,并結合所學知識, 概括其勝利的原因。
(2)中國是通過哪個歷史事件成為材料二中“獨立自主的國家”的 中美兩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后發展道路有什么本質不同
(3)根據材料三,指出二戰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進程有何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二戰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原因。
本專輯針對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由一線教學名師傾心打造,包含中考一輪同步上課精品課件、精品學評案,精品真題演練,【精品課件】涵蓋歷史五大核心素養,保障學生學習效果的質量,促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會有系統地延伸和比較,做到知識的銜接和強化。對于重要內容盡量選用恰當的史料,做到論從史出,利于學生鞏固知識,做到夯實知識的同時落實核心素養, 【精品學評案+跟蹤訓練】輔助課堂教學和復習。【真題演練】精選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全面驗收學習成果,歡迎您查看并下載使用。
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中考真題演練2022年中考教學評一致性一輪復習學評案
專題27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通過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榮革命”,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意義。
●通過華盛頓、《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理解美國革命對美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通過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的活動,初步理解法國革命的歷史意義。
通過學習評價卡進行過程性自評。
學習評價標準
得星標準 自主學習時 和老師對話時 小組合作時
☆☆☆ 我能認真閱讀、圈劃、找出關鍵信息 能積極回應老師提出的問題,搶先舉手回答自己的思考 我能積極參與小組討論,積極發表見解,并認真傾聽和思考其它同學的看法。
☆☆ 我能認真閱讀、圈劃,部分找出關鍵信息 能回應老師提出的問題,偶爾回答舉手自己的思考 參與小組討論,偶爾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其它同學的看法。
☆ 我能認真閱讀課本 能認真聽老師的提問和分析,基本不舉手回答問題 參與小組討論,靜靜聽,基本不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能得
評價任務一
任務一:自主閱讀教材和背誦提綱,梳理基礎歷史知識。
評價任務: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能夠出聲朗讀或背誦課本基礎知識
評價方式:普遍性評價(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一、自主學習,構建體系(要求:迅速準確記憶、同桌小組互相提問)
1根據課本快速準確記憶
考點一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 部編九上P80—83
命題要求:通過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榮革命”,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意義。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時間 1640—1688年
背景 (1)政治基礎:1215年,英格蘭頒布《大憲章》,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了議會制度,征稅權掌握在議會手中(2)經濟基礎:新航路開辟后,英國憑借地處大西洋沿岸的地理優勢,拓展對外貿易,進行殖民擴張,使其資本主義工商業得到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壯大,迫切要求發展資本主義
原因 (1)直接原因:國王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權神授”理論,不經議會批準,強行征稅,議會與王權對立;其繼任者查理一世繼續推行君主專斷政策,并解散議會,議會和王權矛盾激化(2)根本原因:封建專制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領導階級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概況 (1)爆發: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不斷抨擊國王專權,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查理一世企圖逮捕反對他的議員,挑起了內戰(2)處死查理一世: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隨后,英國宣布為共和國(3)克倫威爾獨裁:共和國的權力落在了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軍隊手中,議會有名無實。議會尊克倫威爾為“護國主”,克倫威爾獨攬大權(4)復辟:1660年,查理二世恢復了君主制,但王權受很大限制;其后,詹姆士二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和專制制度,激起了人民的反抗[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17“威廉和瑪麗加冕”] (5)“光榮革命”:1688年,英國發生政變,議會作出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史稱“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鞏固 1689年頒布了《權利法案》
特點 艱難曲折(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不夠強大;任何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意義 (1)國內:政治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經濟上,為發展資本主義開辟了道路,使英國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2)國際:對歐洲其他國家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要影響,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其君主立憲制影響巨大,受到建立資產階級新制度的其他國家的效仿
續表
《權利法案》 時間 1689年 機構 英國議會
目的 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
內容 (1)重申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如議會定期召開、議員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征稅權屬于議會、國民可以自由請愿等(2)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
影響 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從此,分歧可以在議會中協商解決,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
君主立憲制 概念 又稱“議會君主制”,在這種政治體制下,議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君主是國家權力的象征
歷史意義 (1)君主立憲制的建立使英國走上了資產階級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歷史的一大進步(2)是影響巨大的一種政治制度,得到歐洲其他一些國家的效仿
【易錯改正】1.《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徹底廢除了英國國王的權力。 ( × )改正:《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力進行了嚴格的限定,而不是徹底廢除 2.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 ( × )改正: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達到高潮的標志;1688年“光榮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
【知識拓展】圖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由革命過程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反復性、曲折性
【中考知識串聯】
1.17—18世紀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比較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法國大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
不同點 革命對象 封建專制統治 英國殖民統治
革命性質 資產階級革命 既是資產階級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戰爭
政權形式 君主立憲制 民主共和制 聯邦共和制
相同點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②領導階級:資產階級;③革命主力:人民群眾;④斗爭方式:暴力奪權;⑤結果: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
2.《權利法案》、《獨立宣言》、1787年憲法、《人權宣言》和《拿破侖法典》的比較
《權利法案》 《獨立宣言》 1787年憲法 《人權宣言》 《拿破侖法典》
不同點 主要內容 限制國王權力,擴大議會權力 宣布自由、平等等人權;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 用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聯邦制共和制 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 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
意義或影響 確立議會權力至上的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 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 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成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 為其他國家的民法提供了參照藍本
相同點、聯系 ①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②都宣揚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③都有助于資本主義民主法治社會的建立;④除《權利法案》外,都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⑤《獨立宣言》的思想影響了《人權宣言》;⑥《拿破侖法典》繼承了《人權宣言》的思想原則
考點二 美國的獨立 部編九上P84—87
命題要求:通過華盛頓、《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理解美國革命對美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美國獨立戰爭 時間 1775—1783年
背景 (1)經濟:18世紀以后,英屬北美殖民地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來(2)民族意識:18世紀中期,美利堅民族逐漸形成(3)矛盾激化:英國對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嚴厲剝削遭到北美人民的不滿和反抗
根本原因 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領導階級 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代表:華盛頓)
革命任務 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
導火線 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17“波士頓傾茶事件”、P21“美國獨立戰爭形勢圖”]
經過 (1)開始標志:1775年4月,來克星頓的槍聲(2)建軍:1775年5月,召開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會議上,華盛頓強烈主張武力反抗英軍,會議一致決定把民兵整編為大陸軍,委任華盛頓為總司令(3)建國: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美國誕生(4)轉折點: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5)勝利: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美國獨立戰爭結束(6)結果:1783年,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性質 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影響 (1)積極:①結束了英國在北美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②掃清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障礙,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③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對美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④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2)消極:沒有解決土地問題和奴隸制問題,為后來的南北戰爭埋下隱患
勝利原因 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北美人民積極參加,英勇斗爭;法國、荷蘭等國的軍事援助;華盛頓的英明領導;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為戰爭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華盛頓 事跡 (1)在北美獨立戰爭中,指揮大陸軍與英軍進行了艱苦的戰斗,為獨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2)1787年,主持召開制憲會議,制定1787年美國憲法,開創了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3)1789年,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新生的美國開始步入正軌;開創了美國總統連任不超過兩屆的先例[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8“喬治·華盛頓”]
評價 華盛頓是美國和世界歷史上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被譽為“美國國父”
《獨立宣言》 時間 1776年7月4日(7月4日成為美國的獨立日)
起草者 杰斐遜 機構 大陸會議
內容 (1)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2)宣言列舉了英國殖民統治的種種暴政,號召殖民地人民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
特點 爭取國家獨立和維護人權相結合
意義 (1)《獨立宣言》是第一個以國家名義明確表述資產階級政治要求的綱領性文獻,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17“簽署《獨立宣言》時的場景”](2)標志著美國的誕生
《獨立宣言》 局限性 宣言沒有宣布廢除奴隸制,事實上,天賦人權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1787年憲法 時間 1787年 ,機構 制憲會議
內容 (1)憲法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總統掌握國家行政權,國會掌握國家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國家司法權)(2)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3)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
續表
1787年憲法 性質 1787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影響 (1)以法律形式對獨立戰爭的勝利做了總結,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2)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原則和聯邦共和體制,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和民主法治建設都有借鑒意義(3)促進了美國社會的發展
局限性 允許奴隸制的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
【易錯改正】1.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 × )改正:美國建立的標志是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不是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2.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一樣,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專制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 )改正: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受殖民統治而非封建統治
【知識拓展】英國與北美殖民地之間的矛盾英國矛盾北美殖民地把北美看作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經濟矛盾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要求經濟獨立對北美地區進行民族壓迫民族矛盾美利堅民族的形成要求政治獨立
考點三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部編九上P88—92
命題要求:通過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的活動,初步理解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舊制度的危機 危機 18世紀開始,法國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沒落。國王路易十五實施的加重稅收等措施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啟蒙運動 背景 18世紀,法國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沒落
主要思想 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提倡對民眾進行啟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
意義 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法國大革命 開始時間 1789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
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專制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思想基礎: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3)階級矛盾:舊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制約,致使法國各種社會矛盾激化(4)經濟原因:支持美國獨立戰爭使法國政府債臺高筑,財政危機更加嚴重(5)國際原因:英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鼓舞
革命任務 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發展資本主義
導火線 1789年5月,三級會議的召開
經過 (1)開始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17“攻占巴士底獄”] (2)制憲:1789年8月,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宣言》;1791年,制憲會議制定憲法,廢除了舊制度,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3)發展:1792年,法國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國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國罪送上斷頭臺(4)高潮:1793年,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掌權,打退反法聯軍,平息國內叛亂(5)高潮結束:1794年“熱月政變”,羅伯斯庇爾等人被送上斷頭臺
特點 規模最大、革命最徹底
性質 是世界歷史上一次波瀾起伏的、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
影響 (1)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2)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思想,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續表
《人權宣言》 時間 1789年8月 頒布機構 制憲議會
內容 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意義 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
拿破侖帝國 建立背景 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新的反法同盟卷土重來,當時的法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
建立過程 奪取政權 1799年11月,拿破侖·波拿巴發動“霧月政變”,組成了一個新的政府
發展經濟 重視改善財政和發展經濟,大力發展工商業和農業
加強法制 主持制定民法典,名為《拿破侖法典》,于1804年頒布實施,從法律上對大革命的成果做了總結和肯定,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
拿破侖帝國 建立過程 擊敗反法聯盟 多次打敗反法聯盟,個人威望達到頂點[鏈接《圖說歷史與必背常考知識手冊》P8“拿破侖·波拿巴”、P28“1812年的拿破侖帝國示意圖”]
建立 1804年,經公民投票,法國改為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加冕稱帝
發展 (1)拿破侖稱帝后,多次打敗反法聯盟,他的軍隊幾乎橫掃整個歐洲大陸(2)在對外戰爭期間,廢除各地封建特權,同時對當地人民進行壓榨和掠奪
滅亡 (1)1812年,拿破侖遠征俄國,大敗而歸(2)1815年,拿破侖在滑鐵盧被反法聯盟打敗,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
性質 代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利益的政權
影響 (1)積極: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打擊了歐洲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促進了封建的歐洲向資本主義過渡(2)消極:后期的對外戰爭具有侵略性質,對當地人民的壓榨和掠奪,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
評價任務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評價任務:學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評價方式:交流式評價(課堂提問與回答小組合作)
1.(2022·山東菏澤·九年級期末)15—18世紀是歐美主要國家出現社會巨變的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4—16世紀,歐洲手工場興起,引起思想文化的深刻變化。從“以神為中心”發展到“以人為中心”來考察世界。
新興的資產者為追求現世生活的幸福,積極開拓世界科學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社會的思考,西歐的思想家們主張用理性之光驅散黑暗,把人們引向光明,啟蒙運動興起。
材料二 歐洲國家把探險家們所發現的海外領土變成自己的殖民地,這些國家成了宗主國,歐洲宗主國不但掠奪殖民地的財富,剝削殖民地人民,還向殖民地傳播西方文化,那場殖民活動的一個重要后果就是使西方大發橫財,而東方則不斷走向貧窮和落后。
———《歷史》北師大版
材料三 16—18世紀,新興資產階級高舉“自由、平等和人權”的旗幟,掀起了反對封建專制、爭取自由的斗爭,這幾個國家率先沖破封建社會的束縛和宗主國的控制,先后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資本主義開始由對人性的呼喚、對世俗生活的向往、對財富的貪婪和對海外的擴張,逐漸凝聚成一種時刻影響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的社會制度。
———《歷史》北師大版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寫出14—16世紀引起歐洲思想文化深刻變化的原因。材料中涉及的這兩次思想文化運動的核心思想分別是什么?啟蒙運動的中心地點在哪里?
(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歐洲國家殖民擴張開始于哪一歷史事件?西方國家進行殖民掠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列舉發生在17世紀“反對封建專制、爭取自由”的革命。這場革命爆發的標志是什么?
(4)材料三中“影響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的社會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資本主義……對財富的貪婪和對海外的擴張”對這一制度的形成有何影響?
【答案】(1)歐洲手工工場的興起或歐洲資本主義的萌芽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啟蒙運動:理性主義。法國。
(2)新航路的開辟;發展資本主義。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
(4)資本主義制度為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物質(經濟)基礎(條件)。
【解析】
【分析】
(1)
根據所學和材料一“ 14—16世紀,歐洲手工場興起,引起思想文化的深刻變化”可知,這體現的原因是,歐洲手工工場的興起,也就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根據所學和材料一“以人為中心、用理性之光驅散黑暗,把人們引向光明,啟蒙運動興起”可知,前者是文藝復興,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后者是啟蒙運動,核心思想是理性主義,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
(2)
根據所學和材料二“歐洲國家把探險家們所發現的海外領土變成自己的殖民地,這些國家成了宗主國,歐洲宗主國不但掠奪殖民地的財富”可知,歐洲國家殖民擴張開始于新航路的開辟;西方國家進行殖民掠奪的根本目的是發展資本主義。
(3)
根據所學和材料三“掀起了反對封建專制、爭取自由的斗爭,這幾個國家率先沖破封建社會的束縛和宗主國的控制,先后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可知,這就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這場革命爆發的標志是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
(4)
根據所學和材料三“資本主義開始由對人性的呼喚、對世俗生活的向往、對財富的貪婪和對海外的擴張,逐漸凝聚成一種時刻影響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的社會制度”可知,這就是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對財富的貪婪和對海外的擴張”為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
2.(2022·河北保定·九年級期末)美國在歐洲文明的基礎上,獨創性地走出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將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位置占據了一個多世紀。為探究美國獨立的歷程,
某歷史興趣小組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請你一起參與解決問題。
【主題—屈辱的歷史】
材料一 1660年的《航海條例》,規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輸入和輸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國船只運輸,一切物品只能運往英國。1765年的《印花稅法》規定,所有的印刷品、商業單據、法律證件等都要繳納印花稅。
材料二 訴諸武力的辦法是由英王選擇的,北美大陸已經接受了這個挑戰。
——托馬斯 潘恩
(1)請根據材料一以及所學知識歸納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挑戰”開始的時間和標志性的事件是什么?
【主題二不懈的奮斗】
材料三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贈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它屹立于美國紐約市。自由女神左手握著的文件中有如下的內容:“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任何政府一旦破壞這些目標和原則,人民就有權利去改變它、廢除它,并建立一個新政府。”
(3)根據以上內容判斷,自由女神左手握著的文件是什么?它所體現的核心思想有哪些?
【主題三最終的勝利】
材料四 “我們同一個如此難對付的強國進行了戰爭,而且戰爭的目的已經完全達到。”“我們的獨立和主權已經得到確認。”
——華盛頓
(4)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是什么?這場戰爭的性質是什么?
(5)美國今天在全球到處推行其“價值觀”和“民主觀”這種做法是否符合《獨立宣言》的精神?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1)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2)1775年;來克星頓的槍聲。
(3)《獨立宣言》;核心思想是獨立、民主、自由、平等。
(4)薩拉托加大捷。既是一場民族解放運動,又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
(5)不符合。《獨立宣言》倡導的是獨立、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而今天美國推行的“價值觀”“民主觀”是美國國家利益與意志的體現,是為美國的全球霸權主義服務的,是隨時根據它的利益需要而可以更改的。(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1)
根據材料一“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輸入和輸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國船只運輸,一切物品只能運往英國。”“所有的印刷品、商業單據、法律證件等都要繳納印花稅”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2)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開始于1775年,標志是來克星頓的槍聲。
(3)
根據材料三“自由女神左手握著的文件中有如下的內容:‘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任何政府一旦破壞這些目標和原則,人民就有權利去改變它、廢除它,并建立一個新政府。’”并結合所學可知,文件是《獨立宣言》;其核心思想是獨立、民主、自由、平等。
(4)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是薩拉托加大捷。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場民族解放運動,又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
(5)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今天在全球到處推行其“價值觀”和“民主觀”這種做法不符合《獨立宣言》的精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獨立宣言》倡導的是獨立、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而今天美國推行的“價值觀”“民主觀”是美國國家利益與意志的體現,是為美國全球霸權主義服務的,是隨時根據它的利益需要而可以更改的。
【點睛】
3.(2022·山東臨沂·九年級期末)法治發展見證文明進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近代民主制度能夠在英國產生,有賴于英國傳統習慣和中世紀分封制度中有豐富的妥協因素……最為關鍵的因素是英國的議會傳統、教會的制約和習慣法的限制,使得國王幾乎從來都沒有演變為東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專制君主。
——王從圣《各國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徑》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英國產生的“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稱。并指出該民主制度產生的關鍵因素。
材料二 美國憲法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利益相互妥協”的產物……它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特別注重對美國社會在地域、群體等方面多元利益的沖突與協調,辦法是讓不同的利益集團通過多方位、連續不斷的“談判”而達成妥協,使不同的群體均可從中實現利益分沾和共享。
——李劍鳴《美國憲法何以成為“活著的憲法”》
(2)根據材料二,指出美國憲法是如何協調“多元利益”的?為達到此目的,美國憲法的設計所依據的原則是什么?
材料三 1804年,《拿破侖法典》頒布實施,它明確規定成年法國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體現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則;嚴格規定了私有財產的合法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權,確立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原則。在拿破侖帝國時期,曾經強迫在法國占領下的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實行此法典。
(3)材料三中《拿破侖法典》體現了怎樣的立法原則?法典在歐洲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1)君主立憲制;關鍵因素:議會傳統、教會的制約和習慣法的限制。
(2)讓不同利益集團談判達成妥協;實現利益均沾和共享(意思相近即可)設計原則:分權制衡(或三權分立、相互制衡)
(3)原則:公民平等;或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或自由和平等。作用: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解析】
【分析】
(1)
根據所學可知,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關鍵因素:根據“最為關鍵的因素是英國的議會傳統、教會的制約和習慣法的限制”,得出議會傳統、教會的制約和習慣法的限制。
(2)
根據“多元利益相互妥協”得出讓不同利益集團談判達成妥協;根據“使不同的群體均可從中實現利益分沾和共享”得出實現利益均沾和共享。設計原則:根據所學可知,美國憲法的設計所依據的原則是分權制衡。
(3)
原則:根據“體現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則”得出公民平等;根據“嚴格規定了私有財產的合法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受侵犯”得出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根據“確立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原則”得出自由和平等。作用:根據所學,可從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等角度分析總結。
【點睛】
【自我總結】——構建知識體系
構建要求:
(1)理清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
(2)全員參與,主動參與,及時鞏固基礎知識。
(3)熟練展示。
目標導航
表現評價目標評價一
目標評價一
體系構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南雄市| 松阳县| 武强县| 蛟河市| 苍山县| 阿图什市| 夏河县| 忻城县| 山东省| 宁河县| 拉孜县| 竹山县| 盐池县| 诏安县| 西畴县| 包头市| 河南省| 修文县| 阿坝| 汪清县| 临武县| 彝良县| 永登县| 类乌齐县| 游戏| 子洲县| 九寨沟县| 西安市| 南雄市| 霍林郭勒市| 罗平县| 乌兰浩特市| 通辽市| 临潭县| 云霄县| 平远县| 宣威市| 大荔县| 太保市|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