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青島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級科學下冊《科學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10-19課)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青島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級科學下冊《科學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10-19課)

資源簡介

第10課《電磁鐵(二)》
一、記錄園地
1.我研究電磁鐵磁極主向是否能改變的實驗記錄:
實驗名稱 研究電磁鐵的磁極方向能否改變
實驗器材 自制的電磁鐵、電池、小磁針
猜想與假設 電磁鐵的磁極 會發生改變 。1. 改變 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 ,就能改變電磁鐵的磁極方向。2. 改變 線圈與電池正負極的連接方向 ,也能改變電磁鐵的磁極方向。
實驗過程(步驟、現象) 1. 給電磁鐵通電后,讓其一端與小磁針接近,找出電磁鐵的兩極。2. 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觀察電磁鐵的兩極有沒有變化。 現象:電磁鐵的磁極會發生改變。3. 改變線圈與電池正負極的連接方向,觀察電磁鐵的兩極有沒有變化。 現象:電磁鐵的磁極會發生改變
實驗結論 電磁鐵的磁極會發生改變,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或改變線圈與電池正負極的連接方向都會改變電磁鐵的磁極。

三、拓展探究
我用電池、U形鐵芯、導線制作的電磁鐵的磁極是這樣的(畫出電磁鐵并標出它的南極和北極):


第11課《有趣的碰碰球》
一、記錄園地
1.我玩碰碰球時的發現:
答:用一個小球碰其他的球,會撞出一個小球;用兩個小球碰其他的球,會撞出兩個小球;用三個小球碰其他的球,會撞出三個小球。即:拉起的小球個數與撞出小球的個數相等。
2.我知道的動能和勢能轉換的現象有:
現 象 動能和勢能的轉換表現
蕩秋千 勢能轉換為動能,動能再轉換為勢能,如此不斷轉換
瀑布的水流下來 勢能轉換為動能
騎自行車上下坡 上坡時動能轉換為勢能,下坡時勢能再轉換為動能
跳高 動能轉換為勢能,勢能再轉換為動能
二、拓展探究
我知道人在跳一跳的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是這樣轉換的:
人跳起的時候,動能轉換為勢能;落地時,勢能轉換為動能。

第12課《無處不在的能量》
一、記錄園地
1.我知道能量存在的形式有:
現 象 能量的形式
亮著的電燈 熱能和光能
高亢的鼓聲 聲能
工作的電磁起重機 磁能
燃燒的爐火 熱能
運動的汽車 動能
太陽能熱水器 光能和熱能
聽音樂 聲能
曬太陽 光能

3. 我研究能量間相互轉換的記錄:
方 法 現 象 我的發現
彎折鐵絲 發熱 自然界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能量轉換。
用塑料梳子梳理頭發 梳子會吸引紙屑
用熱水燙癟的乒乓球 乒乓球會鼓起來
發動汽車 汽車行駛
開燈 燈泡發光
給電磁鐵接通電源 電磁鐵能吸鐵
4. 我用能量轉換的觀點解釋電視的聲像與太陽能之間的關系:
電視的聲音和圖像分別含有聲能與光能,聲能和光能都由電能轉換而來,電能由風能、水能、熱能轉換而來。大氣流動形成了風,大氣流動的動力是陽光(太陽能);水的循環依靠太陽能(蒸發、水汽輸送),水從大海移動到陸地、從低處移動到高處都靠太陽能,所以水力(水能)也來自太陽能。可用于發電的煤、石油、天然氣、可燃冰儲存的能量來源于遠古的動物和植物,動物和植物蘊含的能量來自于太陽(光合作用)。風能、水能、熱能最終來源于太陽能。電視的聲像所需的能源最終來自太陽能。
二、拓展探究
我知道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能量轉換的現象:
吃飽飯后去上學,是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動能;體育課上打籃球,我們在跳躍時和籃球的運動都是動能和勢能的轉換;打了一會兒籃球,我們會出汗,這是動能與熱能的轉換;放學回家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個熱水澡,這是光能和熱能的轉換......
第13課《斜面》
一、記錄園地
1.我研究斜面作用的實驗記錄:
實驗次數 在斜面上拉動時用的力 垂直提起時用的力
第1次 2.0N 4N
第2次 2.6N 5N
第3次 3.1N 6N
我的發現:豎直提起重物的力比在斜面上拉重物的力大,使用斜面省力。
2.我研究斜面坡度大小與拉力大小之間關系的實驗記錄:
實驗次數 在斜面1上拉動小車用的力 在斜面2上拉動小車用的力
第1次 2.0N 2.9N
第2次 2.6N 3.5N
第3次 3.1N 4.1N
我的發現:坡度越平緩,越省力
二、拓展探究
我體驗到上陡坡時這樣行走更省力(寫一寫或畫一畫):
答:在陡坡上斜著走,即在坡面上走“之”字形(或“S”形)更省力。

第14課《杠桿》
一、記錄園地
1.我能標出杠桿上支點、阻力點、動力點的位置:


2.我研究杠桿作用的實驗記錄:
實驗次數 物重 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 拉力 支點到動力點的距離
第1次 4N 5cm 1N 20cm
第2次 2N 10cm 2N 10cm
第3次 1N 20cm 4N 5cm
我的發現:當支點到動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使用杠桿省力;當支點到動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使用杠桿費力;當支點到動力點的距離等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使用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二、拓展探究
我設計的利用杠桿的小裝置:
提示:充分利用身邊的小材料,嘗試設計制作利用杠桿原理方便我們生活的小裝置,省力或省距離的均可。

第15課《滑輪》
一、記錄園地
1.我研究定滑輪作用的實驗記錄:
直接提起鉤碼時用的力 通過定滑輪拉動鉤碼時用的力 我的發現
1N 1N 使用定滑輪時,不省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2N 2N
3N 3N
2.我研究動滑輪作用的實驗記錄:
直接提起鉤碼時用的力 通過動滑輪拉動鉤碼時用的力 我的發現
1N 0.5N 使用動滑輪時,省力,但不改變用力的方向。
2N 1N
3N 1.5N
二、拓展探究
我將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起來使用的發現:
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起來(滑輪組),既能改變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第16課《輪軸》
一、記錄園地
1.我找出的下列物品中的輪和軸(在相應的位置標出來):

2.我研究輪軸作用的實驗記錄:
懸掛鉤碼個數 使用大輪時用的力 使用小輪時用的力
2 1N 1.5N
3 1.5N 2N
4 2N 3N
我的發現:使用輪軸能省力。在軸粗細相同時,輪越大越省力。
二、拓展探究
我設計制作的簡易轆轤(畫一畫或貼照片),它的作用是:它是利用輪軸原理制成的,可以省力。
第17課《白天與黑夜》
一、記錄園地
1.我研究晝夜交替現象形成的原因的記錄:
手電筒相當于太陽,地球儀相當于地球,小粘貼相當于自己的位置。
我的猜想 方 法 現 象 我的發現
地球自轉,不圍繞太陽公轉 模擬實驗 有晝夜交替現象,但無晝夜長短區別 與事實不符
地球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 模擬實驗 有晝夜交替現象,且有晝夜長短區別 與事實相符
地球不自轉,只圍繞太陽公轉 模擬實驗 有晝夜交替現象,但變化周期約為365天 與事實不符
2.我知道地球自轉的特點:
地球始終不停地繞著一根假想的軸轉動,這根假想的軸叫地軸。地軸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轉動叫自轉,約24小時自轉一周。
二、拓展探究
我查到的晝夜長短的資料:
資料內容 資料來源
夏天,太陽照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光照時間長,白天就長,黑夜也就相對短了;冬天,太陽照在南回歸線上,南半球白天長,黑夜短。 網絡
我們這里夏至日白天時間最長,冬至日白天時間最短 網絡


第18課《四季更替》
一、記錄園地
1.我知道的證明地球公轉的現象:
星座逐日西移,說明地球是自西向東運行;星座一年后回到原來的位置,說明地球的公轉周期約為一年;北極星位置基本不變,說明地球公轉時,地軸始終指向北極星。
2.我在模擬實驗中發現的四季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地球位置 太陽直射位置 此時北半球的季節
A 赤道 春
B 北回歸線 夏
C 赤道 秋
D 南回歸線 冬
二、拓展探究
我查到的二十四節氣的資料: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19課《影長與季節》
一、記錄園地
1.我連續4周觀測到的物體正午影長的變化:
物 體 名 稱 觀 察 日 期 正 午 影 長
旗桿 4月1日 10米
4月8日 9.15米
4月15日 8.3米
4月22日 7.45
我的發現:影子越來越短。
2.我觀察到的一年中物體正午影長的變規律:
一年四季中,正午物體影子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過了夏至影子由短變長;冬至影子最長,過了冬至影子由長變短。

二、拓展探究
我制作的簡易圭表(畫一畫或貼照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公安县| 盘山县| 吴江市| 红河县| 承德市| 肇源县| 图片| 齐河县| 九江县| 黑河市| 平定县| 治多县| 合水县| 兴业县| 望奎县| 修武县| 确山县| 邢台市| 蕲春县| 文山县| 晋城| 闵行区| 胶南市| 思南县| 临洮县| 旬邑县| 景谷| 新和县| 陇西县| 洛隆县| 清原| 朝阳区| 措勤县| 平乐县| 镇坪县| 四平市| 玛沁县| 广灵县| 福鼎市|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