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復習導入環境與我們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的活動會不會影響環境呢?人類目前面臨著哪些環境問題?這些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對人類有什么樣的影響?為保護環境,我們又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地球——宇宙的奇跡教科版 五年級下新知講解聚焦一、我們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獨特之處?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未發現其他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我們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獨特之處?我們的地球,外層被很厚的大氣層包圍,地球的表面有廣袤的海洋和陸地,適宜的溫度讓我們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生存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地球火星月球新知講解聚焦二、地球為人類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呢?我有厚厚的大氣層,充滿空氣。我有豐富的水資源。我的溫度比較適宜。我有多種多樣的生物資源。點撥:我們平日常見的水、呼吸和每一口空氣,感受到的適宜的溫度,這些普通的物質和條件,卻恰恰是地球最寶貴的地方。地球為人類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基本的條件。新知講解一探索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1.外部條件:(1)穩定的光照條件。(2)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新知講解一探索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2.自身條件:(1)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每種生物都有它最佳的生存溫度,比如人體最適宜的溫度在18℃~23 ℃。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產生不適。地表平均溫度為15 ℃,適宜多種多樣的生物生存、繁衍。新知講解一探索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2.自身條件:(2)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大氣層又稱大氣圈,平均厚度約1000千米,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像一道屏障保護著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陽紫外線及高能粒子的襲擊。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氣和氧氣,以及少量二氧化碳、氬氣、水蒸氣等。此外,絕大多數生物都需要呼吸,比如人平均一天要呼吸2萬次,吸入約12000升的空氣。如果不呼吸,沒有空氣,我們幾分鐘就會死亡,我們一刻也不能離開空氣,不呼吸無法生存。大氣層新知講解一探索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2.自身條件:(3)形成并存在液態水。水是生命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動植物體內占的比例很大。比如有些海洋動物體內的水占了體重的98%,人體肌肉里含水約70%,血液、淋巴液里含水約90%,腦脊液里含水約99%。即使在人的骨頭里,也有16%~46%的水分……水幾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動中都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人體、動植物的新陳代謝必須有水才能完成。新知講解一探索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3)形成并存在液態水。水對人體的作用: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廢物的排泄都離不開水,我們能保持正常的體溫也多虧了水。一般情況下,如果連續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水對動植物的作用:如果沒有水,動植物就不能吸收養料,廢物也不能排泄出去,生活活動就會停止。植物不能直接吸收養分,只有養分溶于水,才能被根毛吸收;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只有在水的直接參與下,才能進行。所以,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水空氣適宜的溫度科學零距離植物吸收的水分去哪兒了植物吸收的水分,除一小部分參與新陳代謝外,絕大部分以水蒸氣的形式蒸發,這個過程與蒸發不完全相同。這個過程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植物吸收和運輸水分的重要原動力,特別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可加速鹽類等營養物質地上部分的運輸,降低植物體的溫度,葉片在太陽輻射下才不會被灼傷等。新知講解二探索畫一畫我們的地球,標出與生命活動有關系的部分我們的地球:平均半徑約為6400千米;大氣層平均厚度約1000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約為4千米;大陸地殼厚度約15~80千米,大洋地殼厚約2~11千米。生物圈有各種各樣的生物。我們人類住在這里。地球科學零距離地球圈層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內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稱巖石圈。新知講解三探索收集資料或觀看圖片,了解地球是一顆非常獨特的行星大氣就像是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張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實際平均氣溫為15℃,適宜生命存在。火星和金星的大氣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氣,唯有地球的大氣中有大量的氧氣。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離太陽不太近也不太遠的一段距離內,保證了地球上有液態水。地球上有巖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夠蓄積在地球表面。火星的氣候會短期反復地劇烈變動,而地球的氣候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穩定。新知講解三探索收集資料或觀看圖片,了解地球是一顆非常獨特的行星地球所在的星系是太陽系,其中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帶和彗星等天體系統,太陽系直徑為60個天文單位,即約90億千米。在如此浩渺的星系空間里除了地球,其他星球環境都不具有生命生存的適宜環境。矮行星新知講解三探索收集資料或觀看圖片,了解地球是一顆非常獨特的行星火星不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沒有液態水,大氣中的主要成分不是氧氣,表面溫度比較低等。金星不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沒有液態水、大氣中充滿二氧化碳和一些有毒氣體,表面溫度太高等。火星外表呈橘紅色,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既稀薄又寒冷,表面溫度-63℃,遍布撞擊坑、峽谷、沙丘和礫石,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金星的大氣層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表面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平均溫度高達462℃,火山密布,沒有液態水,空氣中也沒有水分的存在。新知講解三探索收集資料或觀看圖片,了解地球是一顆非常獨特的行星木星不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是液態氫星體,與地球結構有很多不同,沒有液態水,沒有固體表面,表面溫度非常低等。月球不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沒有大氣,表面溫度差太大等。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體,沒有固體的表面,其表面平均溫度為-108 ℃。木星大氣中充滿了稠密活躍的云系,像波浪一樣在激烈翻騰著。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天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環形山。由于沒有大氣,表面溫度變化很大,在-180 ℃至160 ℃之間。科學零距離類地行星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共有八顆行星圍繞太陽運行。這其中水星、金星和火星主要是以硅酸鹽為主要成分的行星,與地球相類似的行星,被稱為類地行星。類地行星的結構大致相同:主要是鐵的金屬中心,外層則被硅酸鹽地幔所包圍。它們的表面一般都有峽谷、隕石坑、山和火山。這些類地行星都無法讓人類像在地球那樣的生存,有的溫度太高,有的大氣充滿毒氣,有的沒有液態水等,缺少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地球是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金星合作探究一研討地球為生命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條件?為什么說要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地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了水、空氣、適宜的溫度以及各種賴以生存的資源。1.水是生命之源,我們人類以及其他生物的體內都含大量的水,我們為維持生命與活動必須從外界攝入一定量的水。2.空氣為我們以及動物提供呼吸所需要的氧氣,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我們一刻也不能離開空氣。3.適宜的溫度,在太陽系中地球所處的位置以及大氣層的保溫作用讓地球成為獨一無二的生命溫床,平均溫度為15℃,為地球上各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繁衍生息的條件。我們的地球在人類已探索的宇宙星體中是唯一具備生命生存的適宜環境的星球,所以我們要珍愛與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合作探究二研討如果我們來設計一個宇宙空間站,需要為宇航員保證哪些生存條件呢?未來如果人類探索宇宙的科技飛速發展,我們可能模擬地球的環境,在宇宙中建立更多的空間站,實現太空生活。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無論是空間站還是進行艙外作業的宇航員,需要為他們提供的必要的生存條件有呼吸用的氧氣,保溫隔熱的空間環境和宇航服,飲用的水以及一些食物等基本保障。拓展延伸豐富的海洋資源海洋平均厚度約4000米,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7%,海洋中的生物數量占地球生物總數量的80%以上。1.海洋生物資源。海洋中的生物種類繁多,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萬多種,其中海洋植物約1萬種,與陸地植物一樣,為地球制造著大量的氧氣。海洋植物為魚、蝦、蟹、貝、海獸等動物提供了天然“牧場”,它們對維持海洋生態系統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海洋動物中以魚類的品種最為豐富,數量最為寵大。2.海洋礦產資源。海洋中還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煤、鐵、鋁礬土、錳、銅等。海洋是人類巨大的資源寶庫,是未來社會物質生產的重要原料基地。拓展延伸豐富的海洋資源3.海洋能源。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蘊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溫差能和海水鹽差能。更廣義的海洋能源還包括海洋上空的風能、海洋表面的太陽能等。4.海洋空間資源。海洋空間資源是指與海洋開發利用有關的海岸、海上、海面、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區域的總稱。包括海運、海岸工程,海洋工程、臨海工業場地,海上機場、海流倉庫等。課堂練習判斷題1、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2、目前已探測的太陽系行星,除了地球以外還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課堂練習選擇題1、地球為人類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是( )。A.陸地和空氣B.液態水、適合呼吸的大氣、適宜的溫度和賴以生存的各種資源C.水、大氣和熱量B課堂練習選擇題2、海洋為人類的生存提供的資源有( )。A.魚類、貝類B.海洋植物、動物C.海洋植物、動物和豐富的礦產資源C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地球——宇宙的奇跡了解地球海洋資源本課思維導圖生物資源礦產資源地球的基本資料地球與生命地球與其他星球的比較能源資源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地球——宇宙的奇跡 教學設計課題 地球——宇宙的奇跡 單元 環境與我們 學科 科學 年級 五下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1.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2.地球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條件。目標解讀:地球作為我們人類的唯一家園,為人類及自然界提供了適宜生命生存的必要環境。3.海洋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多種資源。目標解讀:【對應課程標準的科學概念15.1:地球為人類生存提供各種自然資源。5~6年級要求“了解地球上的海洋為人類生存提供了生物、礦產、能源等多種資源。”】本課通過資料閱讀的形式,介紹海洋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資源寶庫,它為人類生存提供了生物、礦產、能源等多種資源。科學探究目標1.交流、討論地球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條件。2.探討宇宙空間站要為宇航員提供哪些生存條件。科學態度目標感受地球的神奇及生存環境的珍貴。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認識到人類對環境的依存關系。重點 1.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2.地球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條件。難點 交流、討論地球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條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新知導入: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人類的活動會不會影響環境呢?人類目前面臨著哪些環境問題?這些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對人類有什么樣的影響?為保護環境,我們又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板書課題 思考并回答相關問題 激趣導入講授新課 聚焦一:我們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獨特之處? 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未發現其他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我們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獨特之處? 小結:我們的地球,外層被很厚的大氣層包圍,地球的表面有廣袤的海洋和陸地,適宜的溫度讓我們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生存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聚焦二:地球為人類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呢?小結:我們平日常見的水、呼吸和每一口空氣,感受到的適宜的溫度,這些普通的物質和條件,卻恰恰是地球最寶貴的地方。地球為人類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基本的條件。探索一: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1.外部條件:(1)穩定的光照條件。(2)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2.自身條件: (1)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 每種生物都有它最佳的生存溫度,比如人體最適宜的溫度在18℃~23 ℃。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產生不適。地表平均溫度為15 ℃,適宜多種多樣的生物生存、繁衍。(2)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 大氣層又稱大氣圈,平均厚度約1000千米,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像一道屏障保護著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陽紫外線及高能粒子的襲擊。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氣和氧氣,以及少量二氧化碳、氬氣、水蒸氣等。 此外,絕大多數生物都需要呼吸,比如人平均一天要呼吸2萬次,吸入約12000升的空氣。如果不呼吸,沒有空氣,我們幾分鐘就會死亡,我們一刻也不能離開空氣,不呼吸無法生存。(3)形成并存在液態水。 水是生命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動植物體內占的比例很大。比如有些海洋動物體內的水占了體重的98%,人體肌肉里含水約70%,血液、淋巴液里含水約90%,腦脊液里含水約99%。即使在人的骨頭里,也有16%~46%的水分…… 水幾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動中都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人體、動植物的新陳代謝必須有水才能完成。 水對人體的作用: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廢物的排泄都離不開水,我們能保持正常的體溫也多虧了水。一般情況下,如果連續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水對動植物的作用:如果沒有水,動植物就不能吸收養料,廢物也不能排泄出去,生活活動就會停止。植物不能直接吸收養分,只有養分溶于水,才能被根毛吸收;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只有在水的直接參與下,才能進行。所以,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探索二:畫一畫我們的地球,標出與生命活動有關系的部分我們的地球:平均半徑約為6400千米;大氣層平均厚度約1000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約為4千米;大陸地殼厚度約15~80千米,大洋地殼厚約2~11千米。探索三:收集資料或觀看圖片,了解地球是一顆非常獨特的行星大氣就像是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張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實際平均氣溫為15℃,適宜生命存在。 火星和金星的大氣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氣,唯有地球的大氣中有大量的氧氣。 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離太陽不太近也不太遠的一段距離內,保證了地球上有液態水。 地球上有巖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夠蓄積在地球表面。 火星的氣候會短期反復地劇烈變動,而地球的氣候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穩定。地球所在的星系是太陽系,其中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帶和彗星等天體系統,太陽系直徑為60個天文單位,即約90億千米。在如此浩渺的星系空間里除了地球,其他星球環境都不具有生命生存的適宜環境。火星不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沒有液態水,大氣中的主要成分不是氧氣,表面溫度比較低等。 金星不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沒有液態水、大氣中充滿二氧化碳和一些有毒氣體,表面溫度太高等。木星不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是液態氫星體,與地球結構有很多不同,沒有液態水,沒有固體表面,表面溫度非常低等。 月球不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沒有大氣,表面溫度差太大等。研討一:地球為生命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條件?為什么說要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小結:地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了水、空氣、適宜的溫度以及各種賴以生存的資源。 1.水是生命之源,我們人類以及其他生物的體內都含大量的水,我們為維持生命與活動必須從外界攝入一定量的水。 2.空氣為我們以及動物提供呼吸所需要的氧氣,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我們一刻也不能離開空氣。 3.適宜的溫度,在太陽系中地球所處的位置以及大氣層的保溫作用讓地球成為獨一無二的生命溫床,平均溫度為15℃,為地球上各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繁衍生息的條件。 我們的地球在人類已探索的宇宙星體中是唯一具備生命生存的適宜環境的星球,所以我們要珍愛與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研討二:如果我們來設計一個宇宙空間站,需要為宇航員保證哪些生存條件呢?小結:未來如果人類探索宇宙的科技飛速發展,我們可能模擬地球的環境,在宇宙中建立更多的空間站,實現太空生活。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無論是空間站還是進行艙外作業的宇航員,需要為他們提供的必要的生存條件有呼吸用的氧氣,保溫隔熱的空間環境和宇航服,飲用的水以及一些食物等基本保障。 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回答。分組實驗并記錄 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科學探索求真知,名師點撥解疑難。拓展延伸 豐富的海洋資源課件出示相關資料 拓寬領域探新知,知識運用巧遷移課堂練習 幻燈呈現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地球——宇宙的奇跡一、填空題1、到目前為止,( )是人類唯一的家園。2、地球上有( )和( ),使雨水能夠蓄積在地球表面。3、海洋是一個資源寶庫,為人類的生產提供了( )、( )和( )等多種資源。4、地球為生命生產提供了液態水,適宜的( )、充足的( )等必要條件。二、判斷題1、金星與地球一樣有大氣、有山脈,適于人類居住。( )2、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除了地球以外,可能還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3、地球大氣層平均厚度約1000千米。( )4、目前所知的海洋生物中,大多數是植物。( )5、我國發射的空間站名稱是“天宮”一號,為宇航員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條件。( )三、選擇題1、地球的平均半徑約是( )。A.6400米 B.6400千米 C.4600千米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火星和金星的空氣都含有充足的氧氣B.木星和土星同樣適合我們人類居住C.太陽系里只有地球含有液態水3、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關于火星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與地球比較,火星的大氣成分中不含氧氣B.目前沒有探測到火星上存在液態水C.火星也有太陽照射,而且地表溫度比較高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陸地巖石層平均厚度約為30千米B.火星的氣候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穩定C.珊瑚屬于海洋資源中的生物資源四、探究題地球上與生命活動有關的部分包括( )。A.土壤 B.森林 C.池塘 D.巖石 E.空氣 F.河流五、綜合分析宇航員在空間站中生活,需要哪些必要的條件?六、綜合應用海洋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資源寶庫。請回答下列關于海洋的問題。1、海洋平均深度約為( )。A.40米 B.400米 C.4000米2、請將下列圖片中的海洋資源與對應的種類連線。3、海洋植物有哪些作用?3.1地球——宇宙的奇跡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題1、地球 解析:根據目前天文探測的結果,其他星球沒有與地球完全一樣的環境,地球仍然是我們人類以及其他所有生物的唯一家園。2、巖石 土壤 解析:巖石和土壤能蓄積雨水,而且疏松的土壤蓄積的水分可供植物生長。3、生物 礦產 能源 解析: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孕育著80%的地球生物,海洋為人類的生存、生活提供著魚、蝦、海帶等生物資源,提供食鹽、砂礦、錳礦等礦物資源以及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和潮汐能等能量資源。4、溫度 氧氣 解析: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在15℃左右,還有占空氣成分21%左右的氧氣,非常適于生命生存。二、判斷題1、× 解析:金星上雖然有大氣和山脈,但是其濃厚的大氣層卻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其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462℃,表面火山密布,沒有液態水而且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與地球環境完全不同,所以人類無法在上面生存。2、× 解析:根據目前天文探測的結果,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包括一些衛星還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3、√ 4、× 解析:海洋生物的種類多樣,數量巨大,其中屬海洋動物最多。5、√ 解析:“天宮”一號空間站是我國自主建造的近地載人空間站,里邊為航天員提供了充足的水、氧氣以及食物,并能收集航天員呼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通過化學反應把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為航天員提供了基本的生存保障。三、選擇題1、B 2、C 解析:地球距離太陽遠近適中,使得地球接受的太陽光和熱能使水以液態的形態存在。火星和金星的空氣中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氣;木星和土星離太陽比地球要遠很多,接受的太陽光很少,表面溫度很低,不適合人類居住。3、C 解析:根據目前天文探測的結果來看,火星的地表平均溫度比較低,為零下50℃以下。4、B 解析:火星的氣候會短期反復地劇烈變動,不穩定。四、探究題BCEF五、綜合分析水、氧氣和食物是生存保障,還需要休息、鍛煉以及洗漱設施等。解析:外太空溫度極低、沒有氧氣和水,而且宇宙射線輻射大等因素使得人類無法在地球外的宇宙空間中生存,空間站為宇航員提供了一個模擬地球環境,基本保障了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六、實驗分析1.C2.因為窗口處陽光充足,并且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所以豆苗會向著窗口生長。3.海洋植物對維持海洋生態系統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解析:海洋植物不僅為海洋動物提供食物,維持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而且海洋植物中的藻類,如綠藻、紅藻和褐藻,能利用體內的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大量的氧氣。植物資源能源資源礦產資源動物資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5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地球——宇宙的奇跡 教案.doc 3.1地球——宇宙的奇跡 試題(含答案解析).doc 3.1地球——宇宙的奇跡 課件.ppt 地球.mp4 大氣層.mp4 矮行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