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9.3紅軍不怕遠征難 教學設計課題 紅軍不怕遠征難 單元 第三單元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 學科 道德與法律 年級 五下學習目標 1.紅軍長征。2.認識遵義會議的重要意義。3.長征精神。。重點 知道遵義會議,了解紅軍長征及其偉大意義。難點 學習長征精神。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歌曲《紅軍不怕遠征難》長征:1934年10月間,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作戰略大轉移,經過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肅、陜西等十一省,擊潰了敵人多次的圍追和堵截,戰勝了軍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無數艱險,行軍二萬五千里,終于在1935年10月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板書課題 了解長征。 激趣導入講授新課 學習活動:了解工農紅軍長征的歷程和面臨的困難。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過程:1.帶著主持人的問題觀看工農紅軍長征的路線,圈一圈,畫一畫。2.查閱紅軍長征的相關資料,深入了解主持人提出的問題。3.結合教材內容,搜集資料,了解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成果及意義。4.交流展示。閱讀角:回憶偉大征程課件出示相關資料閱讀目標: 閱讀教材“閱讀角”的內容,感受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表現出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閱讀探究:1.誰回憶了長征記憶?他的心情如何?2.在長征途中他經歷了哪些困難?他對于勝利的信心是否動搖過?3.《長律●長征》介紹了長征中的哪些艱難險阻?贊美了紅軍戰士怎樣的精神?活動園:紅軍不怕遠征難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目標: 通過探尋紅軍長征的故事,感受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和紅軍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及革命必勝的信念。活動過程:1.通過書籍或網絡查閱長征路上的故事——“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一塊銀元”“七根火柴”等。 2.交流討論:這場長征為什么這么“難”?紅軍為什么“不怕”?閱讀角:彝海結盟課件出示相關資料閱讀目標:1.了解彝海結盟的故事,體會黨的正確民族政策和少數民族對紅軍的愛戴。2.懂得彝海結盟保證了中國工農紅軍順利通過川西彝族聚居區,在當時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為紅軍主力保存了寶貴的有生力量。閱讀探究:1.彝海結盟講述的是誰和誰結成兄弟?2.彝海結盟有什么特殊意義?活動園: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 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目標:1.知道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的意義。2.討論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的方法。活動過程:1.閱讀教材“活動園”的內容,畫出描述長征對現在的作用的句子,體會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的意義。2.討論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的方法。3.交流展示成果。小結:舉世聞名的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鑄就了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偉大的長征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崇高理想而卓絕奮斗的堅定信念,凝聚著人民軍隊不斷走向勝利的堅強意志,凝聚著中華民族不懈奮斗、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 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回答。閱讀資料了解相關知識。 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活動探索求真知,名師點撥解疑難。探究分析 課件出示 討論交流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體討論達共識。課堂練習 幻燈呈現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9.3紅軍不怕遠征難一、填空題1、1934年10月,第( )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踏上( )的漫漫征程。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了以( )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中國革命從此開始走上( )之路。3、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 )走向( )的標志。4、長征途中,紅軍嚴格執行黨的( ),尊重少數民族的( )。5、歷經艱難險阻,紅軍勝利完成( )里長征。6、毛澤東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 ),長征是播種機。”二、選擇題1、紅軍長征的原因是( )。A. 軍閥的鎮壓 B. 民主共和的觀念漸入人心C. 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D.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2、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是( )。A.五四運動 B.遵義會議C.井岡山會師 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3、不屬于紅軍長征中的重大戰役的是( )。A.淮海戰役 B.四渡赤水 C.飛奪瀘定橋 D.搶渡金沙江4、“馬嘶人叫角號吹,萬面紅旗天際揮。赤水金沙輾轉渡,雪山草地等閑飛。”詩歌描述的歷史事件是( )。A.北伐戰爭 B.辛亥革命C.紅軍長征 D.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5、舉世聞名的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鑄就了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 )精神。A.紅船 B.井岡山 C.長征 D.紅巖三、判斷題1、遵義會議后,紅軍排除萬難,揮師南下。( )2、彝海結盟,實現了民族團結,幫助紅軍順利通過這一地區,成為紅軍長征中的一段佳話。( )3、在長征途中,紅軍將士以頑強意志一次次突破人類生存極限。( )4、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圍追堵截的破產,實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5、長征以其穿越時空的永恒魅力,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精神養分,讓革命事業一代代薪火相傳。( )四、依據材料,簡要回答七律●長征毛澤東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1.這首詩反映的具體歷史事件是什么?這一事件的意義是什么?2.這一事件鑄就了一種什么精神?這一偉大精神的意義是什么?9.3紅軍不怕遠征難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題1、五 戰略轉移2、毛澤東 勝利3、幼年 成熟4、民族政策 風俗習慣5、二萬五千 6、宣傳隊二、選擇題1、D解析:國民黨軍隊一次次“圍剿”革命根據地,紅軍官兵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敗,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選項A錯誤,不是軍閥的鎮壓,而是國民黨軍隊的“圍剿”;選項B是辛亥革命的意義;選項C是南昌起義的意義,都與題意不符。因此,正確答案是D。2、B3、A解析: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性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與本題干不符。4、C 5、C三、判斷題1、×解析:遵義會議后,紅軍排除萬難,揮師北上,而不是南下。2、√ 3、√4、×解析: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而不是帝國主義圍追堵截的破產。5、√四、依據材料,簡要回答1.反映的具體歷史事件是紅軍長征。 長征的意義: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實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2.舉世聞名的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鑄就了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的意義:偉大的長征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崇高理想而卓絕奮斗的堅定信念,凝聚著人民軍隊不斷走向勝利的堅強意志,凝聚著中華民族不懈奮斗、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5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3張PPT)新知導入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歌曲《紅軍不怕遠征難》長征:1934年10月間,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作戰略大轉移,經過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肅、陜西等十一省,擊潰了敵人多次的圍追和堵截,戰勝了軍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無數艱險,行軍二萬五千里,終于在1935年10月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中國有了共產黨第3課時 紅軍不怕遠征難第三單元 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9新知講解國民黨軍隊一次次“圍剿”革命根據地,紅軍官兵不畏強敵、不怕犧牲,英勇反“圍剿”。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這段話介紹了紅軍長征的背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解讀學習活動了解工農紅軍長征的歷程和面臨的困難。新知講解“活動園”中展示了《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圖》,旨在幫助我們通過讀圖了解紅軍長征的歷程,理解紅軍長征途中所面臨的困難。再結合查閱的資料,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想象紅軍當時面臨的困難,體會約軍不怕困難的革命樂觀精神。解讀在地圖上找一找紅軍經過的地區,查一查資料,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想一想紅軍當時面臨怎樣的困難。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學習活動了解工農紅軍長征的歷程和面臨的困難。《長征》國際版 視頻片頭新知講解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從此開始走上勝利之路。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遵義會議后,紅軍排除萬難,揮師北上。這段話介紹了遵義會議,意在引導我們認識遵義會議的重要意義,即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解讀學習活動了解遵義會議。新知講解活動過程:1.帶著主持人的問題觀看工農紅軍長征的路線,圈一圈,畫一畫。2.查閱紅軍長征的相關資料,深入了解主持人提出的問題。3.結合教材內容,搜集資料,了解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成果及意義。4.交流展示。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圍剿”,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一方面軍長征歷時1年,縱橫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紅軍翻越的雪山與走過的草地自然環境最為險惡。學習活動新知講解活動過程:4.交流展示。學習活動雪山有足以留住冰雪的海撥高度,夏季溫度也在冰點以下——山腳下明明是夏天,山腰就成了春秋季,山頂則是肅殺的冬季,越走越冷,戰士們只好把背包中的被子找開披在身上,嚼著辣椒,在堅定的信念下爬山。面對高度嚴寒和極度缺氧,戰士們要靠自身運動產生的熱量驅走寒冷。茫茫草地,一望無涯,遍地是沼澤、泥潭,根本沒有路,稍不注意就會陷入泥潭。人和馬必須踏著草甸走,從一個草甸跨到另一個草甸跳躍前進。新知講解活動過程:4.交流展示。學習活動下面是我了解的遵義會議的內容。我要與大家分享一下。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意義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從此開始走上勝利之路。成果貴州遵義召開地點1935年1月召開時間新知講解在長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斗,跨越近百條江河,翻越40余座高山除峰,其中海撥4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以頑強意志一次次突破人類生存極限。新知講解閱讀角回憶偉大征程百歲紅軍老戰士杜宏鑒坐在家中講述自己的長征記憶。說到動情處,他雙手撐膝站立,聲音高昂洪亮,就像一名年輕的戰士。當年,20歲的杜宏鑒身著單衣,披著一塊生羊皮,凍得瑟瑟發抖,嘴里的一截皮帶嚼了一天,實在難以下咽,但對于勝利的信心卻從未動搖過。如今,他依然能流利地背誦毛澤東的《七律●長征》。這段艱苦卓絕偉大征程已深深地鐫刻在他的心里,成為永不磨滅的記憶。“閱讀角”介紹了一位紅軍戰士回憶長征時的情景、在長征中經歷的困苦及堅定的革命信念。解讀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新知講解閱讀目標:閱讀教材“閱讀角”的內容,感受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表現出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閱讀角閱讀探究:1.誰回憶了長征記憶?他的心情如何?百歲紅軍老戰士杜宏鑒。2.在長征途中他經歷了哪些困難?他對于勝利的信心是否動搖過?說到動情處,他雙手撐膝站立,聲音高昴洪亮,就像一名年輕的戰士。身著單衣,披著一塊生羊皮,凍得瑟瑟發抖,嘴里的一截皮帶嚼了一天。對于勝利的信心,他從未動搖過。新知講解閱讀角閱讀探究:3.《長律●長征》介紹了長征中的哪些艱難險阻?贊美了紅軍戰士怎樣的精神?這首詩按照紅軍長征的路線,選取了五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地理名稱——五嶺、烏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它們都是著名的天險,高度概括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萬水千山”。贊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閱讀感悟:新知講解活動園這場遠征為什么這么“難”?紅軍又為什么“不怕”?讓我們通過“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一塊銀元”“七根火柴”等故事,一起探尋其中的秘密。紅一方面軍翻過的第一座大山——夾金山紅軍長征時通過的瀘定橋“活動園”呈現了長征過程中的幾個典型事件。長征途中雖然生存環境惡劣、敵我兵力懸殊、武器裝備差異大,但紅軍戰士在饑餓、寒冷、勞累和死亡的威脅下沒有放棄斗爭。這部分的內容意在引導我們認識到紅軍的堅持不懈源于他們心中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革命信念。解讀紅軍不怕遠征難新知講解活動園活動目標:通過探尋紅軍長征的故事,感受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和紅軍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及革命必勝的信念。活動過程:1.通過書籍或網絡查閱長征路上的故事——“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一塊銀元”“七根火柴”等。紅軍不怕遠征難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后,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于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役。中央紅軍采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于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等反動派企圖圍殲紅軍于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新知講解活動園活動過程:1.通過書籍或網絡查閱長征路上的故事——“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一塊銀元”“七根火柴”等。紅軍不怕遠征難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只有一座鐵索橋——瀘定橋可以通過。紅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冒著槍林彈雨奪下瀘定橋,紅軍主力隨后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粉碎了蔣介石殲滅紅軍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圖。一塊銀元的故事發生在1936年,當時紅軍缺衣少食。兩個戰士見一戶人家門口有兩個南瓜,家里沒人。戰士把南瓜割下,留下字條:“買兩個南瓜,以后付錢,紅軍留。”朱德知道后,給了兩個戰士一塊銀元,叫他們去付錢,戰士把銀元包好綁在了南瓜蒂上。新知講解活動園活動過程:1.通過書籍或網絡查閱長征路上的故事——“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一塊銀元”“七根火柴”等。紅軍不怕遠征難“七根火柴”講述的是在茫茫的草原上,一位生命垂危的紅軍戰士把經過千辛萬苦保存下來的七根火柴,夾在黨證里交約戰友時,眼睛里迸發出喜悅的光芒,竭盡全力舉起手來直指紅軍進軍的方向的故事。新知講解活動園活動過程:2.交流討論:這場長征為什么這么“難”?紅軍為什么“不怕”?紅軍不怕遠征難因為紅軍心中有堅定的理想和革命信念,他們擁有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使紅軍戰士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紅軍長征,首先是缺衣少糧,生存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其次是敵我兵力懸殊,武器裝備差異大,敵人不斷圍追堵截,而且長征初期,紅軍在政治上面臨了重大危機:遭受了巨大損失,從出發時的八萬人銳減到三萬人,進入了決定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德育要素學習紅軍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學習紅軍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學習紅軍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英雄主義精神。新知講解閱讀角彝海結盟長征途中,紅軍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得到少數民族群眾的支持和幫助。1935年5月,中央紅軍進入川西彝族聚居區。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在彝海按照彝族風俗與彝族部落首領小葉丹歃[shà]血為盟,結成兄弟。彝海結盟,實現了民族團結,幫助紅軍順利通過這一地區,成為紅軍長征中的一段佳話。“彝海結盟”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在實踐中的第一次體現和重大勝利,給奇跡般的萬里長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筆。在通過彝族聚居區的過程中,中國工農紅軍提出了:“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設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等主張,為革命勝利后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一事件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民族情懷,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一貫尊重少數民族的精神。解讀國畫《彝海結盟》新知講解閱讀目標:1.了解彝海結盟的故事,體會黨的正確民族政策和少數民族對紅軍的愛戴。2.懂得彝海結盟保證了中國工農紅軍順利通過川西彝族聚居區,在當時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為紅軍主力保存了寶貴的有生力量。閱讀探究:1.彝海結盟講述的是誰和誰結成兄弟?閱讀角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與彝族部落首領小葉丹結成兄弟。2.彝海結盟有什么特殊意義?閱讀感悟:彝海結盟,實現了民族團結,幫助紅軍順利通過這一地區,成為紅軍長征的一段佳話。新知講解歷經艱難險阻,紅軍勝利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毛澤東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實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在沿途拖播下了革命的種子。新知講解活動園長征以其穿越時空的永恒魅力,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精神養分,讓革命事業一代代薪火相傳。長征沒有終點,長征依然在路上。在新的時代,我們該怎樣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和同學討論,寫下你的想法。“活動園”意在說明在新的時代,需要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想要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首先要知道長征精神是什么,然后結合生活談一談自己的想法。解讀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新知講解活動園活動目標:1.知道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的意義。2.討論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的方法。活動過程:1.閱讀教材“活動園”的內容,畫出描述長征對現在的作用的句子,體會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的意義。2.討論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的方法。3.交流展示成果。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長征精神告訴我們:困難和挫折是用來克服和戰勝的,而且只要有決心和毅力,任何的苦難都是可以戰勝的。所以我們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就要有頑強的意志, 不怕困難和挫折,勇往直前。新知講解活動園活動過程:3.交流展示成果。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要努力把個人的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具有愛國主義情懷,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不怕吃苦、不懼艱難是長征精神的內涵之一。所以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我們要樹立 不怕吃苦、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克服學習上的種種困難,以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新知講解活動園活動過程:3.交流展示成果。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德育要素長征精神★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緊緊依靠億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新知講解舉世聞名的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鑄就了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偉大的長征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崇高理想而卓絕奮斗的堅定信念,凝聚著人民軍隊不斷走向勝利的堅強意志,凝聚著中華民族不懈奮斗、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新知講解閱讀材料 分析探究有人認為:長征精神已經已經過進了。你同意嗎?你認為新時期應賦予長征精神什么含義?不同意。長征沒有終點,長征依然在路上。長征精神是堅定信念、奮斗不息的革命精神;是靈活機智、頑強拼搏的精神;是不畏艱險、艱苦奮斗的精神;是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精神;是嚴守紀律、愛國為民的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課堂練習不定項選擇題1.紅軍長征的直接原因是( )A.敵人力量強大B.第五次反“圍剿”失敗C.紅軍力量薄弱D.日本侵華的影響B課堂練習不定項選擇題2.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以下事件發生在長征途中的是( )A.南昌起義B.遵義會議C.爬雪山過草地D.遼沈戰役BC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遵義會議本課思維導圖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紅軍不怕遠征難第五次反“圍剿”失敗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3紅軍不怕遠征難 課件.ppt 9.3紅軍不怕遠征難 教案.doc 9.3紅軍不怕遠征難 試題(含答案解析).doc 《長征》國際版 視頻片頭.mp4 歌曲《紅軍不怕遠征難》.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