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一、二單元知識點整理(蘇教版)第一單元:植物的一生1.番茄種子比較小,種子為扁平短卵形,在一端的邊緣有一個向內凹陷的種臍,種子外表面覆蓋著粗毛,呈灰褐色或黃褐色。番茄種子由種皮、胚乳和胚組成,是有胚乳的種子黃瓜種子為扁平、近圓至長橢圓形,種皮呈黃白色2.種好番茄和黃瓜需要的條件。(1)選種。要挑選那些顆粒飽滿的、沒有受過損傷的種子。(2)選一個合適的花盆,選擇疏松、肥沃、微酸的土壤,并往花盆中加入適量的土壤。(3)在花盆土中挖一個小坑,在里面放兩粒種子。(4)再蓋上一層薄土,往花盆中澆適量的水,使土壤濕潤,并將它放在溫暖的地方。(5)生長期間注意澆水和施肥。3.要想獲得更多的種植番茄和黃瓜的知識,可以:①找種植的書本看;②去種植戶那里學習一段時間;③搜集網絡資源。4.種子的特征。蠶豆種子,綠色或黃褐色,橢圓形,形狀像腎;蘋果種子,紅棕色,卵形;紅松種子(松子),呈淺褐色,殼較光滑;近卵性;冬瓜種子,皮色為黃白色或灰白色,近卵圓形或長圓形、扁平形;棗種子,深褐色,梭子形。√5.植物種子發芽需要的最基本條件: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空氣。6.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各不相同。√7.番茄喜歡生活在溫暖且有點潮濕的地方8.觀察幼苗(1)番茄幼苗,葉片為羽狀復葉,每片葉有5—9對小葉;莖大多為綠色;根為豐富的須根。(2)黃瓜幼苗,葉為掌狀長柄大葉,濃綠色或黃綠色,表面著生刺毛;莖蔓性,多為綠色,表面著生刺毛;根系分布淺。√9.植物的根是營養器官,通常位于地下,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等供給植物的生長。有些植物的根還具有繁殖或者儲存營養的作用。種子萌發最先長出來的就是根部,它長入土壤中具有固定植株的作用。√10.葉由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11.植物莖的作用是支撐植物,包括葉在空中的伸展并運輸水分和養料。√12.大樹的樹干和樹枝都是這棵大樹的莖。13.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14.植物根、莖、葉分別負責吸收、輸送、制造養料,它們都屬于植物的營養器官。√15.番茄花是兩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16.黃瓜花是單性花,要么只有雌蕊,要么只有雄蕊。雄花有雄蕊,也叫花絲,花絲近無,花絲長約3—4毫米。雌花有雌蕊,也叫花柱,其子房呈紡錘形,粗糙,有小刺狀突起。17.植物有多種傳粉方式,比如風力傳粉、昆蟲傳粉(即依靠外界傳粉), 有些植物自己傳粉給自己,叫自花傳粉。√18.利用風力傳粉的花叫風媒花,這些植物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輕,沒有花香和花蜜,風力越大,花粉傳播距離越遠,比如玉米、楊樹等。√19.利用昆蟲傳粉的花叫蟲媒花,這些植物以鮮艷的花萼、芬芳的氣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蟲。常見的傳粉昆蟲有蜜蜂、蝴蝶等;此類常見的植物有桃、油菜等。√20.植物自己傳粉給自己,也叫自花傳粉。這些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比如:豌豆、小麥等。√21.為了解決自然狀態下傳粉不足的問題,人們常常會對一些植物進行人工授粉。比如黃瓜、絲瓜等。√22.授粉是指雄蕊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頭上。√23.黃瓜和番茄的生長都要經歷的生長過程:種子一發芽一生長一開花一結果一種子。植物的生長按階段可以分為種子萌發一幼苗生長一營養生長一開花結果√24.果實由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組成,植物一般通過種子繁殖后代。√25.花、果實、種子屬于植物的繁殖器官。26.我們有時吃植物的果實,有時吃植物的種子,有時我們吃植物的多個部分。27.番茄和黃瓜的種子都包含在果肉中。√28.植物食用部分的對應器官:甘蔗—莖,胡蘿卜—根,四季豆—果實、種子,豌豆—種子,花生—種子,菠菜—莖、葉,香蕉—果實,芹菜—莖,南瓜—果皮。√29.植物資源的利用。棉花,含棉衣物;藥用植物,做藥;橡膠樹,輪胎;藍靛果,染布;甘蔗,糖;玉米,乙醇汽油。第二單元:植物與環境1.幾種特殊植物的特點。水瓶樹,主要生長在非洲南部;高大粗壯,主干高達幾十米,直徑2米多,遠看酷似一個巨大的啤酒瓶除“瓶口”有稀少的枝條樹葉外,“瓶身”別無分枝。所有的水分集中貯存在樹干里,藏量可達一噸左右所以水瓶樹既不怕干旱,也不怕火燒。仙人柱,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干旱炎熱地區);具氣根,葉退化為葉刺。椰樹,熱帶;莖干粗壯直立,高達30米。椰子是椰樹的果實,是一種在熱帶地區很普遍的果實。芭蕉,原產于琉球群島,喜溫暖,耐寒力弱;植株高2.5—4米,葉子大而寬。雪松,分布于海拔1300—3300米地帶,氣候溫和涼潤地區;喬木,主干高達30米左右。2.沙漠里的降水很少。白天陽光強烈,氣溫很高;夜晚氣溫驟降。3.高山上的土層很薄,氣溫很低,經常被積雪覆蓋。√4.熱帶草原上的降水比較集中,一段時間干旱,另一段時間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5.熱帶沿海地區全年高溫,有些地方受季風影響。√6.植物的形態與其生長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7.不同環境下生活著不同的植物,不同生活環境下不同植物會具備相應的形態結構特點來適應環境。8.比較大葉黃楊和楊樹。大葉黃楊:葉的形狀,卵形狀;葉的面積,葉面光亮,葉面中脈基部及葉柄被微細毛,正面光滑;葉的厚度,較厚;怎樣適應寒冷環境,露地自然越冬,葉片厚耐寒;與其他相似的植物,小葉黃楊。楊樹葉:葉的形狀,寬卵形或三角卵形;葉的面積,葉緣有深波狀牙齒,葉柄扁,正面光滑;葉的厚度,較薄;怎樣適應寒冷環境,落葉來適應寒冷;與其他相似的植物,梧桐。√9.沙漠里的植物:仙人掌、沙棘、駱駝刺、仙人掌、梭梭樹、胡楊、蘆薈、石蓮花等。√10.仙人掌表面的蠟質可以防止它表面的水分蒸發,更好地保住水分;針狀的葉減小了表面積,也降低了水分的蒸發速度,更好地保住了植物中的水分。11.用勺子擠壓仙人掌和蘆薈的莖,發現其儲存很多水分。√12.沙漠里的植物都具有的特點:它們都具有非常發達的根系,除了能夠汲取泥土深處的水分之外,還可以起到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一些植物還擁有肥厚多汁的肉質莖,用來在雨季儲存水分。沙漠植物還有一個非常直觀的特征,就是它們的葉子一般都比較小;在葉子和莖的表面還帶有一層厚厚的蠟質保護層,以減少蒸騰作用帶來的水分流失。√13.梭梭樹和駱駝刺等具有發達的根系;仙人掌和蘆薈等莖儲存大量水分;石蓮花和仙人掌等葉子和莖的表面還帶有一層厚厚的蠟質。√14.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的海綿體充滿空氣是其浮在水面上的原因。√15.水生植物有水葫蘆、金魚藻、蓮、水花生、浮萍等。√16.根據生長環境中水的深淺不同,水生植物可劃分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17.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艷麗,絕大多數有莖、葉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莖扎入泥中生長發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18.浮水生植物種類較少,這類植株的根不生于泥中,株體漂浮于水面之上,隨水流、風浪四處漂泊。浮水植物的生長速度很快,可能會成為水中一害,如水葫蘆19.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莖生于泥中,整個植株沉入水體之中,通氣組織特別發達,利于在水中空氣極度缺乏的環境中進行氣體交換。√20.水生植物適應環境的特征表現在有適應水環境的結構,通氣組織發達。21.水生植物的相同點:①都生長在水里,有適應水環境的結構,即通氣組織發達②生長都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③都有根、莖、葉。√22.水葫蘆、金魚藻、蓮的不同之處:①水葫蘆是浮水植物,金魚藻是沉水植物,蓮是挺水植物。②水葫蘆葉柄部位有膨大的海綿體;金魚藻的葉片成絲狀,通氣組織發達;蓮的莖有中空的通氣通道。23.碗蓮,常指荷花中的中小類型,是多年生具有多節根狀莖的水生植物。√24.紅樹能在海水里生長,還會長出很多呼吸根幫助吸收氧氣。紅樹有獨特的“胎生”現象,在母樹上胚珠萌芽長成棒狀胚軸幼苗。25.苔蘚植物多生長于陰濕的環境里,常見于石頭和泥土表面、樹干或枝條上,體形細小。√26.苔蘚植物一般具有莖和葉,但莖中無導管,葉中無葉脈,根稱為“假根。√27.苔蘚有假根,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莖起支撐作用,葉多數為單層細胞,通透性良好,直接吸收水分和無機鹽。28.有些動植物在不良環境條件下,生命活動會暫時停滯,進入昏睡狀態;等不良環境過去后,又重新蘇醒過來,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這就是休眠。例如卷柏遇到干旱時會休眼。√29.卷柏也被稱為“九死還魂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