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 生物學科導學案課題: 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教材分析】 本節課為全冊教材的結束篇,其落腳點是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環境方面的觀念和行為,教育學生積極參與保護生物圈的活動,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從改變自己做起,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實踐活動。 學生經過知識的積累,已經深刻地認識到人與生物圈“一榮俱榮”“和諧共處”的道理,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來保護生物圈”,并在生活中樂于探究、長于實踐。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出生物圈與人的關系。 2、舉例說出保護生物圈的對策和方法。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搜集資料、運用資料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自行設計科學探究活動的實驗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保護生物圈的重要性,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2、積極參與小組內的活動,體驗人與人的交流和合作。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關注人類發展和生物圈的關系。 二、教學難點 1、讓學生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將認識轉變成真正的行動。 2、指導學生設計科學的探究方案。 【教學流程及分析】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綜藝節目《跑男》視頻片段師:同學們,看完這個視頻你有什么感想? 生:談談自己的感想。 師: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可是現在的地球卻不是那樣美麗,為了我們家園的美麗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 設計思想:通過視頻,讓學生去感悟、去思考,激發學生的情感。 二、新課教學 (一)人類發展和生物圈的關系 師:人類社會從古發展至今已經有700多萬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經歷了原始社會、農業社會、一直到近代社會,你們能說一說人類是如何利用生物圈資源的嗎? 活動一: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人類對生物圈資源的利用。 設計思想:進行學科知識遷移,培養學生的總結、表達能力。 師:人類的生存發展依賴于生物圈,也得益于生物圈。人與生物圈的關系非常密切。對自然的過度索取,破壞了曾經的生態平衡,而自然也在以另一種方式報復著人類,給人類以懲罰,野生物種滅絕、全球氣候變暖、沙塵暴、能源危機……是誰造成了這種局面?又要靠誰來改變這些問題?生:人類自身。 師:“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人類只要立即行動,完全可能改變目前令人擔憂的局面,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作為生物圈中的一員,都應該參與到保護環境的活動中來。 活動二:環境意識的自我測試 生:分小組填寫教材120頁調查表。 師:調查表中出現的許多行為是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中都經歷著的,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你就為保護生物圈添了一份力,亂扔飲料瓶你就給生物圈抹了一片黑。 設計思想:給學生劃分小組,根據自己的真實想法、行為、習慣或愿望填寫調查表,評價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教師引導參與學生的交流活動。 師:保護生物圈,不僅要有清醒的認識,還要積極行動起來,用正確的行動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二)保護生物圈的對策和方法 社會形態 人類與生物圈的關系 原始社會 人類依附于生物圈,人與生物圈保持總體平衡 農業社會 人類主動改造生物圈,但對環境影響力弱,基本保持生態平衡 近現代社會 過度改造自然的活動使生物圈遭到了破壞 師:保護生物圈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做起,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也是關系到后代的事情。我們會隨手扔掉吃剩的飯菜,也可能隨手扔掉廢電池,就在這“隨手”之間,寶貴的資源付之東流,污染的“種子”也隨之種下。我們可能覺得家里的垃圾丟進垃圾桶好像就沒什么事了,那你們有沒有注意過你把垃圾丟進了正確的垃圾桶了嗎? 生:學生閱讀課文,找出垃圾的分類。 活動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教師寫在黑板上的垃圾進行分類。 設計思想:讓學生了解垃圾分類,對常見的垃圾能進行正確的分類。 師:這些垃圾分類處理有必要嗎?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嗎?根據問題,作出假設。小組討論并設計對照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結果預測。 設計思想:布置探究活動,學生6人一組,設計實驗,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注意對家庭垃圾的處理,認識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師:分類后的垃圾有哪些處理方法呢? 生:說一說垃圾處理的方法。 垃圾焚燒法:燃燒后熱(用于發電和供暖)。 垃圾填埋法:將垃圾埋入土中。 垃圾堆肥法:通過微生物發酵分解農田用肥。 師:有些人說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有些垃圾經過處理,可以變廢為寶。例如,糞便再施回農田是很好的肥料,這既解決了又濕又臟的垃圾,又節約了資源,同時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設計思想:了解垃圾處理的方法。 師:現在,隨著對垃圾治理的重視,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垃圾減少了,可是這些垃圾真的小時了嗎?也許你們會認為把垃圾填埋之后就沒有問題了,可是垃圾降解是需要時間的,你知道這些垃圾降解需要多少時間嗎? 活動四:猜一猜以下垃圾降解需要多少年? 保護環境,是關系到每個人切身利益和子孫后代長遠發展的偉大事業,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問世,1983年,我國確定環境保護是一項基本國策。現在習近平總書記頁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聯合國把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2019年的“世界環境日”將由中國舉辦,你能想一個主題嗎? 三、總結新課,評價升華 師:學習了本節課的內容,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又有哪些感悟呢? 生:總結新課,談感想。 師:如果我們隨意踐踏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就必然破壞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因此,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環境、保護生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