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jié)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學習目標:1、能夠說出人體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個器官的功能。2、說出腎臟的結構。。3、說明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4、養(yǎng)成良好的泌尿系統(tǒng)衛(wèi)生習慣。學習重難點:1、說出腎臟的結構。2、說明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自主導學】:閱讀教材66頁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觀察腎臟的結構,結合課本66頁圖3.4—1完成下列問題:位置:腹腔后面脊柱的兩側,左右各一個皮質腎臟 結構: 髓質腎盂功能:形成 的場所輸尿管膀胱 排尿的通道,膀胱還有貯存尿液的作用尿道2、腎的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是 。3、腎單位由 和 組成。4、血液在腎單位里的流動腎動脈 ( ) 腎小球( ) 腎小管外毛細血管網 腎靜脈5.閱讀教材67—68頁內容及圖3.4—3,完成下列問題:(一)尿液的形成(1)、腎小球的濾過作用:當血液流經 時,除 和大分子的 外,血漿中一部分 、 、________和 等物質都可以經過 濾過到 內形成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大部分的 ,全部的 和部分 被重吸收回血液,剩下的物質形成尿液。閱讀教材69頁內容及圖3.4-4完成下列問題(二)尿液的排出1、尿液的排出途徑:腎盂 _______ ________ 尿道 體外。2、排尿的意義:①排除體內的 。②調節(jié)體內 和 的平衡。③維持____________ 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合作探究】1、血管在腎單位中形成了幾次毛細血管網?有沒有發(fā)生物質交換?2、仔細觀察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的管徑大小一樣嗎?想一想這種結構與其功能有什么關系?3、腎臟為什么皮質部分比髓質部分顏色深?探究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講提升】尿的形成探究過程: 仔細觀察教材68頁圖3.4-3,對比血漿、原尿、尿液的成分及含量,分析并討論:⑴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漿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腔?⑵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的哪些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探究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層提高】:1.腎小球的血管( )A.均為小動脈 B.入球為小動脈,出球為小靜脈C.均為小靜脈 D.出球為小靜脈,入球為小動脈2.在腎臟的構造中,既位于皮質里,又位于髓質里的結構是( )A.腎小囊 B.腎小球 C.腎小管 D.腎小體3.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質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尿素 D.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4.正常人的原尿與血漿相比,原尿中一定沒有( )A.無機鹽 B.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質5.下列物質中,能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A.水 B.無機鹽 C.葡萄糖 D.尿素6.尿的形成過程可概括為腎的 作用和 作用。拓展思考:1、醫(yī)生在檢查某病人的尿液時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紅細胞,如果是腎有疾病,可能是腎的哪個部位發(fā)生了病變?2、如果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蛋白質呢?3、如果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葡萄糖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