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學習目標】①了解中國幾代領導集體的對臺政策;掌握鄧小平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方針。②了解“九二共識”及汪辜會談;知道江澤民提出的八項主張。③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重點難點】重點:黨和政府確立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祖國大陸與臺灣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實。難點:“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鞏固基礎、構建體系一、基本方針改革開放以后,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形成了“ 、 ”的對臺基本方針。二、兩岸關系1.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調整“ ”政策。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2.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 原則 ”達成共識。即“ ”。3.1995年,江澤民提出 主張。4.2005年,連戰率“ ”訪問中國大陸,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展。5.2015年,習近平同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是1949年以來兩岸 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6.2008年,兩岸實現“ ”,關系取得重大進展。小組合作,探討交流1.思考歸納:從性質來看臺灣問題與香港、澳門問題有何不同?臺灣前兩次與祖國分離以及香港、澳門與祖國分離是由外國侵略造成的;臺灣最后一次與祖國分離是國共內戰導致的,屬于中國內政。2.現階段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因素和阻礙(1)有利因素: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一個中國的原則得到聯合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承認;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香港和澳門的回歸,為實現大陸與臺灣和平統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阻礙:美國、日本等國支持臺灣、干涉中國內政以及對臺軍售是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最大障礙;臺獨勢力的活動是臺灣問題最大的麻煩制造者,是祖國統一道路上的絆腳石。課堂練習,學以致用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又再開的時候;兩岸暫時別離,終有團圓的時候。”造成今天“兩岸暫時別離”的直接歷史原因是()A.日本割占臺灣島 B.荷蘭殖民者搶占臺灣C.國民黨政府敗退臺灣 D.“臺獨”分子分裂臺灣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關系發展歷程證明: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據此分析,最符合臺灣海峽兩岸同胞根本利益的是( )A.武力解放臺灣 B.以談判方式完成祖國統一C.堅持“九二共識” D.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3.“金甌久分終必合,兩岸貴合避干戈。自古盛世處安定,振興中華同盡責。”這首詩主要表明A.海峽兩岸長期對峙狀態結束B.“一國兩制”構想已得到臺灣各界的廣泛贊同C.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D.實現祖國統一不能采取武力方式解決4.2020年是《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該法規定:“國家和平統一后,臺灣可以實行不同于大陸的制度,高度自治。”這段內容表明了對臺灣的基本方針是A.“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B.民族區域自治C.中央集權制 D.政治協商制度5.1987年,臺灣民眾發起返鄉運動,印發了《我們已沉默了四十年》的傳單30萬份。傳單中寫道:“難道我們沒有父母 而我們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們只要求:‘生’,則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則讓我們回去獻上一炷香。”這一運動使得( )A.兩岸的隔絕狀態被打破 B.“九二共識”達成C.《告臺灣同胞書》發表 D.兩岸“三通”實現6.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指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兩岸是割舍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是( )A. 實現直接“三通” B.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C. 加強經濟合作 D.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中國自古重視法治,商鞅在《商君書 定分》中說:“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在現代運用這一傳統來解決臺灣問題的措施是( )A.全國人大常委發表《告臺灣同胞書》 B.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C.海基會和海協會達成了“九二共識”D.解放軍在臺海大練兵8.1993年一位臺灣有識之士指出:“1980年以前,臺灣最重要的市場是美國,到了90年代,我們認識到,臺灣經濟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大陸。”這段話表明A.祖國大陸與臺灣經濟交往日益密切B.“一國兩制”成功實踐C.海峽兩岸已經實現“通郵、通航、通商”D.世界經濟中心從美國轉移到中國9.如下圖是某同學自制的歷史年代尺。這個年代尺體現了( )A.大陸放棄武力統一 B.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C.“臺獨”基礎被鏟除 D.“一國兩制”被兩岸認同10. 下列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1992年,“海協會”“海基會”達成“九二共識”2005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2008年12月,海峽兩岸實驗“三通”2015年11月,習近平同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A.民族區城自治 B.外交發展 C.對外開放 D.祖國統一1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材料二: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鄉愁》材料三: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我們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回答問題(1)根據相關信息提示,將上表空白處填寫完整。(2)造成材料二中“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的歷史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中,習近平提到的“九二共識”指什么具體內容?(4)你認為在當前局勢下,如何做到材料三中所說的“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課堂練習,學以致用!1-5:CDCAA ; 6-10: BBABD ;11. (1)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日本。(2)解放戰爭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失敗,退往臺灣;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3)“九二共識”指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4)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加強兩岸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兩岸關系,堅決抵制、打擊“臺獨”活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