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 對外開放【課程標準】了解深圳特區的發展,認識改革開放對于中國發展的重大意義。【學習目標】1.知道經濟特區的建立和對外開放格局逐步擴大的過程。2.了解中加入WTO的經過和影響。3.認識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重點難點】重點:經濟特區的建立。難點: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意義。◆鞏固基礎一、開始:1、設立:1980年中央決定設立 、 、 、 4個經濟特區1988年,建立 經濟特區。。2、窗口: 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3、意義:對引進 、 和 ,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二、 擴大1、1984年,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等14個 。2、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和環渤海地區開辟為 。1990年,建立 開放區。3、1992年,對外開放向 推進,開放內地城市4、格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三、新階段1、 年12月,我國成功加入 組織。2、影響: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 ,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 。合作交流1.經濟特區的“特”的含義:2.近代中國的對外開放和現代的對外開放有什么不同?學以致用1.馬丁·雅克說:“21世紀始于中國的1978年,1978年開啟了新的紀元,盡管在那時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逼渲小?978年開啟了新的紀元”指的是進入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時期C.改革開放新時期 D.市場經濟時代2.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說到:“如果我們追溯新中國融入世界的歷史,那1980年打開的第一扇‘窗’則需永遠銘記……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文中所說的“第一扇窗”是指( )A.經濟特區 B.沿海經濟開放區C.沿海開放城市 D.內地3.一個外國旅游團到我國廣東省旅游觀光,要求參觀在該省設置的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假如你是這個團的導游,你不應該帶他們去下列哪個城市( )A.深圳市 B.珠海市 C.汕頭市 D.廈門市4.下圖是中國南方某市市政府門前的一座標志性雕像,名為“拓荒?!?,蘊含的是“開拓創新”的精神。這座城市在改革開放中被譽為“一夜崛起之城”。這座城市是( )A.深圳 B.珠海 C.上海 D.廈門5.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新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外開放,讓世界進入中國”。“讓世界進入中國”開始于( )A.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B.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C.香港順利回歸祖國 D.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6.國際輿論曾高度評價中國的開放舉措,“開放整個海岸,意味著實際開放半個中國”,它是35年來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膽行動”。這是指( )A.開放沿海14個港口城市 B.開放上海浦東C.創辦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 D.開放海南島為經濟特區7.在我國改革開放篳路藍縷的創業路上,有兩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為“試驗田”,在1980年率先擁抱世界;另一座雖為舊窗口”,卻在1990年煥發出了新活力。這兩座城市分別是( )A.寧波、汕頭 B.深圳、??? C.深圳、上海 D.廈門、珠海8.某同學繪制了“對外開放進程”年代尺,在1992年處應填寫的正確內容是( )A.設立經濟特區 B.開放沿海開放城市 C.開放上海浦東 D.開放內地省會9. 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加入這個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國際分工利益,與世界先進經濟技術同步前進??诳诳诳诳诳诳梢詭椭袊洕玫厝谌胧澜缃洕?,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新的空間。“口口口口口口”應是( )A. 建立經濟特區 B. 實施“一帶一路”倡議C.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 成立亞投行10.我國經濟特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最大區別是( )A.主權歸屬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會制度不同 D.經濟政策不同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它是一個光輝的起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中重新奮起,帶領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始了新的偉大革命……社會主義中國將在這場新的革命中告別貧窮和落后,走向繁榮和進步”——摘編自費正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材料二:改革在前,開放在后?!S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呈現出改革與開放交互進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開放的動力;開放越是擴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撐。改革開放相互聯動相互促進,形成推動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的合力。——摘編自葛努力《關于改革與開放關系的深層探析》材料三:中國迄今為止的對外開放,大致經歷了三大浪潮的推進與發展:第一個大浪潮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90年代的開放浪潮,主要目的就是引進外國直接投資,投資于中國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項目……中國對外開放的第三次浪潮就是從2013年開始的主動開放期……這一次的開放中國希望充分利用自己在資金、某些實用技術和某些專業人才等方面的優勢,與世界其他國家一道,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全球……互聯互通。——摘編自胡必亮《中國為什么成功:紀念改革開放40年》(1)根據材料一,指出“最嚴重的挫折”是建國以來的什么重大失誤?!肮廨x的起點”指哪個重大轉折會議。并說出在此次會議上確定的指導方針。(2)根據材料二,歸納出我國改革與開放相互關系的變化歷程。(3)根據材料三,總結中國對外開放在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不同的變化。(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的想法。【課堂小結】答案:合作交流:1.是指對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優惠措施,而不是實行特殊的社會制度。2.前提不同:近代開放是在國家主權的獨立完整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的被迫開放;現代開放則是在維護國家主權完整前提下的主動開放。目的不同:近代開放是適應列強對華侵略的需要;現代開放則是為了發展經濟。后果不同:近代開放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漸加深并日益貧困;現代開放則使國家逐漸走向富強。學以致用:1-10:CADAB; ACDCC11.(1)重大失誤:文化大革命;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導方針: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2)變化歷程:由改革在前、開放在后到交互進行、相互聯動、相互促進、形成合力。(3)變化:由引進外國直接投資,到利用自己的優勢,促進全球互聯互通。(4)想法:開放則興,閉關則衰;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