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傳染病及其預防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傳染病及其預防”是第三單元第六章第二節內容,是在學習了“人體的免疫功能”內容的基礎上,學生在了解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和后天獲得的免疫。自然過渡到“傳染病及其預防”。本節包括“常見的傳染病、傳染病的預防、艾滋病”三部分內容。教材從學生常見的流感、足癬、流行性腮腺炎、蛔蟲病入手,對傳染病的特點、傳染病的類型、傳染病的預防、艾滋病進行學習,學生盡管對傳染病的病情有所了解,但是對傳染病的病因以及在人群中怎樣流行、怎樣預防知之甚少。對于“艾滋病”學生并不陌生,然而很少有學生知道“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就是艾滋病,對于艾滋病的病因、病情和預防措施更是一知半解。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通過生活實例,幫助學生了解傳染病的相關知識,為今后的學習和健康生活打下基礎,同時為學習“安全用藥”打下基礎。教學目標:1、通過對常見疾病的分析討論,說出傳染病的概念、特點及分類。(重點)2、舉例說出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以及預防的一般措施。(難點)3、說出艾滋病的傳播方式和預防措施。(難點)4、認同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關注艾滋病及艾滋病人。(重點)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本課教學總的設計思想是想通過多種開放式的教學活動,構建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形式,突出生本化課堂的特點,努力體現“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新課改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地提供來自于生活中的豐富的感性材料,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理解名詞和概念。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全體參與的“多邊互動式教學法”的方法,創設了平等和諧、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 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會”,更是為了“會學”。因此,在教學中,我更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課堂通過讓學生觀察、質疑、通過資料分析、概括總結、分析艾滋病等活動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實現優化教學。遵循“教必須以學為立足點”的教育理念,讓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活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師生互動中讓學生思考問題,獲取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制作課件,搜集相關傳染病的資料。學生準備:課前對本節課內容進行預習,分組搜集一些常見傳染病的癥狀和預防措施的資料。教學過程:(一) 情景導入:師:關注新聞,關注我們身邊的事。今天我也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則新聞,大家看一下,會引起你們對什么的關注呀?視頻播放“春季傳染病高發季,注意防范傳染病”新聞。師:這則新聞引起了你們對什么的關注啊?生:傳染病。師:那什么是傳染病?傳染病該如何預防?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傳染病及其預防。(板書課題)(二)了解目標:學生通過大屏幕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1)教師通過大屏幕出示一些常見疾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對傳染病的了解把其中屬于傳染病的找出來,并嘗試說出理由。總結出傳染病的概念。腮腺炎 水痘 H7N9禽流感 齲齒 近視 甲肝 心臟病 貧血 非典(2)出示“毒王”資料,學生閱讀、討論傳染病的特點。54歲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典”,去天津治療,在治療期間,先后有97人被他感染上 “非典”,人稱“毒王”。(3)以流感為例學生自學課本,分析傳染病流行必須具備什么環節?一同學得了流感,但他仍堅持帶病上學。在教室里,他不停地咳嗽、打噴嚏,幾天后,他所在班級中一些體質較弱的同學都患上了流感,此流感為什么能在班級中流行?接著以肝炎為例再次解析傳染病流行必須具備的三大環節,緊跟著一組跟蹤聯系,鞏固該知識點。A:肝炎患者用過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開,否則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飯館的餐具要嚴格消毒,否則用了帶有病毒的餐具容易使顧客感染上肝炎、流感、細菌性痢疾等疾病。B:學以致用1、某家庭中,哥哥患了流行性感冒,并且傳給了弟弟,弟弟又傳給了同學。2、蚊子叮咬瘧疾患者甲后,又去叮咬乙,乙也患了瘧疾。請分析:1.導致弟弟患病的傳染源是( )2.弟弟被傳染前是( )3.流感傳播途徑主要是( )4.蚊子在瘧疾病的傳播當中充當了( )(4)上述練習題可以看出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傳播途徑,那可以根據傳播途徑的不同,可以將傳染病加以分類。學生自學課本,完成下列表格:傳染病種類 病原體寄生部位 常見的傳染病 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染病 消化道傳染病 血液傳染病 體表傳染病 (5)了解傳染病就是為了預防傳染病,以現實生活中的“腮腺炎”為例,來分析該采取什么措施,對此加以預防,總結出預防傳染病的三大措施。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對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加以辨析,深入理解預防傳染病的三大措施。出謀劃策:假如我們班有三名同學患了腮腺炎,為了防止腮腺炎擴散,現在會:(6)走進“艾滋病”,學生自學課本,了解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以及預防措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人。(四)小結:學生對照版書,小結本節內容,補充完善筆記(五)反饋練習:1、下列疾病屬于傳染病的是( )A 近視 B 肝炎 C 貧血 D 齲齒2、水災過后要防止瘟疫爆發,注意飲食衛生顯得格外重要,這是為了( ) A 控制傳染源 B 切斷傳播途徑 C 保護易感人群 D 獲得免疫3、進行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措施中( ) A 控制傳染源 B 控制傳播媒介 C 保護易感人群 D 切斷傳播途徑4、下列途徑不會造成艾滋病傳播的是( )A 不正當的性行為 B 注射毒品 C 母嬰傳播 D 握手5、下列疾病屬于傳染病的是:( ) A.近視 B.心臟病 C.沙眼 D.齲齒6、“處死患病動物”這項措施屬于( )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人群C.切斷傳播途徑 D.加強營養.增強體質7、下列不屬于傳染病特點的是:( )A.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B.在人與動物之間傳播C.由病原體引起 D.由營養不良引起8、不要隨地吐痰是為了預防( )A.呼吸道傳染病 B.體表傳染病C.血液傳染病 D.消化道傳染病9、王欣患了流感,頭昏發熱,在傳染病的流行環節中,她屬于____。班級中其他尚未患流感的同學可能成為_______。為了避免流感在班級內流行,學校醫生在教室噴灑消毒液,并建議大家開窗通風,這在預防措施中屬于________。根據采取的這些預防措施,你認為流感的傳播途徑是__________。(六)作業:完成一份生物學小報春季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隨著氣溫的回升,隨之而來的是手足口病,針對這種傳染病,我們應該怎樣預防?請你收集相關資料,辦成生物學小報,在班級、學校等地方做好宣傳工作。(七)板書設計:(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