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民族大團結 導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民族大團結 導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12課 民族團結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和實施情況,知道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認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義;了解我國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而采取的措施,知道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情況,認識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原因和意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搜集、整理資料,學習查找、篩選、整理資料的方法;通過分析地圖、文字資料,掌握閱讀材料的方法,學習如何運用材料分析具體的歷史問題;通過設計和完善表格,學習利用表格歸納知識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中國是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認同國家的民族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責任感
4、教學重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共同繁榮發展的政策
5、教學難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二、學生自主學習指導與檢測及課堂展示【五步三查教學模式】
學生自主學習指導 檢測及課堂展示
目標導學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打分(桌子上只有本學科課本、學案文具)。2.目標導入(即情景引入,微視頻、舊知識回顧、故事引入等)。3.設計有學習目標(學生讀或者教師解讀) 自學自研 一查:檢查導學案完成情況, 1.教師查。 2.組長交叉查打分 交流展示 1.交流:(5-10分鐘)對學、合學(共同討論研究預習時留下的難題,并訂正好標準答案)。 2.展示:(展示每組5分鐘之內、板書預展3-5分鐘)抽簽展示導學案上的相關知識點。 3.二查:教師參與學生的合學,檢查各組學習的具體情況,有無學生不參與、不認真的現象。 4.此環節教師確定A展B板或者A板B展,其中一個共同體上去板書時,另一共同體在下面進行預展。 5.查學情。學生的導學案是否用雙色筆。 6.學生的導學案里,上過的內容是否訂正好答案。 7.教師是否及時進入點評。 鞏固提升 (三查) 教師檢測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運用情況,通過練習試題 學教反思 課堂小結,學生的相關練習冊里是否按時按量完成,是否也用雙色筆。 第12課 民族團結 模塊一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 2、1947年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時間:1984年 模塊二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性質或者歷史地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中國建立的五個民族自治區: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 3、中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 模塊三 1、中國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意義:(1)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2)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3)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模塊四 1、中國各民族實現共同繁榮發展采取的措施: (1)政治上:新中國成立后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各族人民邁進社會主義社會 (2)經濟上:國家采取許多優惠政策,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 模塊五 1、中國各民族實現共同繁榮發展采取的措施: (3)文化上: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4)戰略上: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模塊六 1、中國各民族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作用:促進了民族間的團結和共同發展 2、中國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①中國歷史上長期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符合中國國情和歷史傳統②各民族長期的經濟文化聯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適宜于合作互助,不適合分離的民族關系③近代以來,各民族在共御外敵、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革命斗爭中,建立了休戚與共的親密關系,形成了相互離不開的政治認同 【板書設計】 第12課 民族大團結 【鞏固提升】 一、選擇題 1、中共中央提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在(  ) A.籌建新中國時 B.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 C.“文化大革命”開始時 D.改革開放后 2、“在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民族自治地區,并設立民族自治機關,由當地民族當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行使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自治權。”材料論述的是(  ) A.民族區域自治實行的背景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的原因 C.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內容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揮的作用 3、《愛我中華》歌頌了56個民族匯聚在一起,交融相處,生生不息,共同鑄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制定的有關民族問題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  ) A.政治協商制度 B.多黨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引導少數民族地區人民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方式是(  ) A.進行三大改造 B.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 C.實行贖買政策 D.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5、“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對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區規劃建設項目共65個,總投資約12.4億元,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A.實現國內各民族平等 B.加強各民族團結 C.貫徹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 D.促進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6、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是在(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 B.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后 C.少數民族地區完成民主改革之后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 二、材料分析題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省級民族自治區成立的時間表 自治區成立時間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西藏自治區1965年9月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來……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507億元,比1951年增長111.8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 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長117倍;青壯年文盲率由95%下降到1.2%……“十一五”期間,國家又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重點建設項目覆蓋西藏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體系、能源、交通、水利、農牧業等各個領域。 材料三 (習近平總書記到云南視察工作時說)“中國共產黨關心各民族的發展建設,全國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近年來)在中央大力支持、 發達地區無私支援、各族干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努力下,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各族群眾得到了實惠。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國策。 (2)根據材料二,概括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多年來發生的變化。 (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三體現了怎樣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4)綜上,你能得出怎樣的認識?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C 3、D 4、B 5、D 6、B 二、材料分析題 7、(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西藏經濟發展,人民收入提高,教育文化事業得到發展(3)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4)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各民族之間的友好交往與融合促進社會發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博客| 唐海县| 蕲春县| 綦江县| 溆浦县| 龙岩市| 京山县| 那曲县| 财经| 毕节市| 阳曲县| 珲春市| 武穴市| 荥阳市| 抚顺市| 吴忠市| 姚安县| 晋宁县| 双桥区| 石楼县| 蓝田县| 望奎县| 余庆县| 怀来县| 新余市| 陆良县| 区。| 广宗县| 莆田市| 蕉岭县| 巴楚县| 大厂| 秦皇岛市| 巴塘县| 邹城市| 凌海市| 噶尔县| 辽宁省| 长白|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