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八課推翻帝制 民族覺醒第一課時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新知導入同學們,在2021年的3月份,一組“兩個辛丑年的對比”圖曾經被刷屏。社交媒體上,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現場和2021年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會議場景對比圖刷屏傳播。同是辛丑年,兩個甲子(120年)過去了,中國早已不是原來那個中國了。閱讀角然而在1901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之后,他們分治中國京師,在紫禁城舉行分列式,全副武裝通過皇宮,此時正是中國最為積貧積弱之時。《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列強要求中國賠償白銀4.5億兩,以“懲罰”當時4.5億中國人!分39年償清,本息合計白銀9.8億兩!)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中國社會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知講解《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使各種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動統治,中國才有出路。他們不斷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行奮勇抗爭,孫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那么,在1901年《辛丑條約》時期的中國是一個什么狀態呢?新知講解革命先驅孫中山立志救國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早年到香港學醫,畢業后在澳門、廣州一帶行醫,但他認識到“醫術救人,所濟有限”,“醫國”比“醫人”更重要。1894年,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提出改革建議,但未被采納,他很是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政府一敗涂地,孫中山放棄了對清政府的最后一點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新知講解革命先驅孫中山“醫國”比“醫人”更重要1887至1892年間,孫中山在香港雅麗氏醫院附屬之西醫書院學習五年。畢業后,孫中山成為澳門鏡湖醫院第一位華人西醫。孫中山在行醫期間依然心懷祖國,憂國憂民,他意識到,醫生能治好病人的傷痛,卻無法讓民眾的思想覺醒,無法拯救四萬萬受苦大眾于水火。于是在行醫一年后,他開始著手一項比“醫人”更重要的工作——“醫國”,從此開啟了他的革命生涯。小視頻新知講解革命先驅孫中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孫中山正是這樣一位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革命先驅,他高舉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旗幟,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業。他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這個影響深遠的口號,成立同盟會,積極傳播革命思想。他為推進民主革命四處奔走、大聲疾呼。新知講解興中會是中國國民黨最早的前身,是孫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創建的中國近代史第一個民主革命團體。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由孫中山起草的《興中會章程》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封建君主專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的革命綱領。“振興中華”是孫中山在建立興中會時提出的,挽救國家危亡的口號。新知講解同盟會,由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合并而成,是清末由孫中山領導和組織的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在推翻清政府、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與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召開成立大會,大會通過孫中山起草的《同盟會宣言》和《同盟會對外宣言》。活動園革命先驅孫中山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我國很多城市都留有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跡。在他逝世后,人們以各種方式紀念他。在廣州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學,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園。他的家鄉建立了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南京的中山陵更是長年迎接著從全國各地前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人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成立于1956年,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孫中山故居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包括孫中山紀念展示區、翠亨民居展示區、農耕文化展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及楊殷陸皓東紀念展示區等六大區域,形成以“孫中山及其成長的社會環境”為主題、兼具歷史紀念性和民俗性,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的展示體系。活動園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鐘山風景名勝區內,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筑群,陵寢面積8萬余平方米,于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活動園活動園1.廣東省廣州市的中山大學;2.中山路,中山廣場和中山公園都在大連市內,都是以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命名的。3.桂林市的逸仙中學4.臺北延平南路的中山堂活動園人們為什么用各種方式紀念孫中山先生 請思考新知講解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革命先驅,他高舉反對封建清政府的大旗,成立中國同盟會,為推進民主革命而四處奔走。在他的代領下中國人民掀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劇變,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所以孫中山逝世后,人們用各種方式紀念孫中山先生。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革命精神,繼續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活動園相關鏈接2016年1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話。他指出,孫中山先生在從事緊張的革命活動的過程中,一直思考著建設中國的問題。1917年到1919年,他寫出《建國方略》一書,構想了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在舊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條件下,孫中山先生的這些宏大構想是難以實現的。今天,在中國共產黨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頑強奮斗下,孫中山先生當年描繪的這個藍圖早已實現,中國人創造的許多成就遠遠超出了孫中山先生的設想。祖國大地上,鐵路進青藏,公路密成網,高峽出平湖,港口連五洋,產業門類齊,稻麥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國防更堅強。孫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設的獨立、民主、富強的國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新知講解也就說在《辛丑條約》120年后的另一個辛丑年,中國早已“換了人間”。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2021年3月1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評論說:同是辛丑年,中方代表理直氣壯、有理有利有節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的舉動,得民心、順民意、長志氣,也再次表明美國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低聲下氣、喪權辱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小視頻新知講解重溫孫中山先生的格言,汲取奮進的力量。以“一息尚存,不忘救國”為例。本意是指自己只要有一口氣存在,就不會忘記救國這件事。這句格言體現了孫中山先生獻身祖國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課后作業結合下面的內容,選擇其中一個方面,查查它的含義,并說說你的理解。●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中國如果強盛起來,我們不但是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還要對于世界負一個大責任。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從“醫人”到“醫國”】#孫中山#先生在行醫期間心懷祖國,憂國憂民,他意識到,醫生能治好病人的傷痛,卻無法讓民.mp4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課件-第八課推翻帝制民族覺醒(第一課時)(21張+視頻).pptx 跨越120年的辛丑年-1901年清朝割地賠款,2021年中國寸步不讓.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