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運動的完成》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節是在學習了運動基礎的前提下對動物運動過程的深入分析,也是本章的最后一節,需要對上節所學運動系統的組成進行回顧。同時,本節的兩個觀察實驗實際上第一個是上節內容的延伸,第二個是要求親自體驗運動的完成過程。它們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第一個側重于骨骼與骨骼肌的配合,第二個側重于骨骼肌與骨骼肌的配合。要達到實驗目的,我們需要多種教學手段的配合。學情分析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運動系統的骨、關節、骨骼肌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它們之間的配合,也就側重于分析和感受,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讓學生感受屈肘和伸臂動作也是學生很樂意參與的一件事,但由于難以看到肌肉的具體變化,可以通過感受肌肉軟硬的方式說明。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構建模型和親身體驗活動,說明動物運動的完成過程。說出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過程與方法通過構建模型,感知骨骼與骨骼肌的位置關系。通過完善模型,認同運動的完成需要成對骨骼肌的配合。3、通過親身體驗,感知骨骼肌與骨骼肌之間的相互配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運動系統各部分結構與功能統一性的分析,理解動物通過運動來更好地適應復雜的環境。形成生命在于運動,熱愛運動的理念。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動物運動的完成需要運動系統本身的配合,也需要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的配合。理解運動對生物生存的意義。難點理解動物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播放視頻:運動會比賽項目。問:同學們都喜歡什么運動項目呢? 觀看視頻說出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 引出課題想要完成這些運動,需要我們身體的哪些結構參與,他們又是如何配合完成運動的呢?回顧知識 復習運動系統的組成,及各結構的作用活動一:構建模型總結運動的完成 出示活動要求,讓學生把白色皮筋穿入到相應孔中。總結活動,引導學生得出骨與骨骼肌的位置關系讓學生觀看屈肘運動的視頻,總結運動完成的過程。再引發學生思考,是否一塊骨骼肌就能完成運動? 按照要求進行活動,小組討論出應該把皮筋穿入1和3孔內,從而得出骨骼肌應該是跨越關節連接在兩塊骨上 通過構建模型,讓學生感受體內看不見的骨骼與骨骼肌的位置關系,從而加深理解活動二:完善模型 出示活動要求,組織學生活動,讓學生將另一根皮筋穿入其余兩孔中,使模型完成伸臂動作,并觀察皮筋的長度變化。 在原有模型基礎上,再將另一根皮筋穿入,看屈肘和伸臂時兩根皮筋的長度變化。上臺展示:拉動白皮筋,變短,同時紅皮筋變長,完成屈肘。拉動紅皮筋,變長,同時白皮筋縮短,完成伸臂。 通過完善模型,讓學生感受每個動作的完成都是兩塊骨骼肌的共同作用。活動三:親身體驗 介紹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讓學生體驗自身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做兩組動作:屈肘和伸臂雙臂自然下垂,雙臂用力上舉提示學生:收縮的肌肉手感是硬的,舒張的肌肉手感是軟的。總結規律:第一組動作叫對抗作用,第二組動作叫協同作用。 按要求做動作。感受并說出自身的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收縮和舒張。 用自身的肌肉變化來驗證構建的模型,更進一步的理解運動完成過程中骨骼肌之間的相互配合。活動四:測測你的反應力 宣布“測測你的反應力”游戲規則,發出指令讓學生做相反的動作。提問:完成剛才的運動游戲只用到了運動系統嗎?總結運動的完成需要多個系統的配合。 根據游戲規則做動作。思考并回答,完成運動,不只是需要運動系統,還需要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作用,以及消化、循環、呼吸系統共同來提供能量。 通過游戲的形式,活動氣氛,同時更深刻地理解了運動的完成需要多個系統的配合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的知識,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形成知識網絡,并進一步說明運動的意義。 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總結歸納。 將知識系統化。鞏固練習 做“當堂練”,并講解。 進一步鞏固知識。反思本節課理論性非常強,知識又比較抽象,所以在準備的過程中一直尋找突破的方法,查閱了相關資料,最后決定用構建模型的方式。用紙板剪成上肢模樣,模擬骨骼和肘關節,用不同顏色的皮筋來模擬一對相互配合的骨骼肌,這就使運動的完成過程外顯化,更加的生動形象。關于骨骼與骨骼肌的位置關系通過設置“構建模型”環節,讓學生選擇穿孔,選擇不同骨上的孔才能拉動骨,得出骨骼肌必須是附著在兩塊不同的骨上面的。通過模型完成屈肘動作,帶領學生總結運動的完成過程。之后再通過“完善模型”環節,讓模型完成伸臂動作,發現只有一條骨骼肌是不能完成的,必須有另一條骨骼肌的配合,從而穿入另一條紅色的皮筋。再要求同學們觀察屈肘和伸臂時兩條皮筋的長度變化,從而感受運動時骨骼肌的變化。再加上“親身體驗”,感受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收縮和舒張,學生對運動時骨骼肌的配合就會有更深刻的感受。運動的完成并不是只有運動系統就可以,而是需要多個系統的配合,所以設置了“測測你的反應力”游戲,讓學生感受緊張,從而理解這一點。在課堂小結的時候,將知識系統化,再明確運動的意義。最后讓本節課在一個動感的室內操活動中完美收官,感受運動之美。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于用構建模型突破了難點,也加深了對重點的理解。板書設計運動的完成骨 供能關節骨 調節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骨骼肌骨骼肌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