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學年第一學期學生自主學習集中檢測卷(九年級社政)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圖示的②階段指的是--------------------------------------( )1840年 1919 1956 21世紀中葉 ① ②A.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D.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來源:Zxxk.Com]2. “當年曾分田翻身當家作主人,今歲又分田勤勞致富奔小康”。對聯中的兩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社 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C.農業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2009年是新中國60歲華誕。某校籌辦了“偉大祖國風雨60年歷程圖片展”下列關于圖片的排序正確的是--------------------------------( )①大躍進 ②社會主義改造 ③開國大典 ④文化大革命A.③②①④ B. 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4.2012年3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到北京向中央人民政府述職,說明“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 )A.享有高度自治權 B.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C.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D.主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5、在臺灣問題上,我們堅持用“一國兩制”的方針和平統一祖國,這既體現了原則性,又體現了高度的靈活性。這里的“原則性”是指------------( )A.承認“一中一臺” B一個中國 C.兩岸“三通” D.絕不放棄武力6.下列屬于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的是①與蘇聯等26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②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2011年是世界風云變幻的一年。5月1日,“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丹遭美軍突襲身亡,引發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較量的諸多變化。由希臘債務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襲擊全球,世界經濟低迷。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B.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C.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D.各國應閉關鎖國,減少交流與合作8.十七大報告中強調,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沖突和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傳統安全危險和非傳統安全危險相互交織,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在和平中求發展,以發展促和平②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國際形勢動蕩不安是貧困的原因之一③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④在現存的國際秩序下,只要有和平,發展中國家就會飛速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下列事件有利于直接解決當今世界南北問題的是----------------( )A.伊核談判重啟,再顯和平曙光 B.八國集團峰會,加強合作共繁榮C.朝核會談繼續,半島局勢緩和 D.非洲歐盟攜手,建平等伙伴關系10.下列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現象,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不相符的是----------------------------------------------------------( )①某政府從中央撥付的救災款中拿出部分建造豪華辦公樓②叢飛在11年中共資助了貴州等貧困地區178名兒童③如今社會經濟發展了,我們可以提倡高消費了④我國逐步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1.魯迅先生說:“挖出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使用數百年,但是數百年后呢?數百年后,我們當然是或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后代,卻是要生存的-----”魯迅先生是要告訴我們---------------------( )①資源問題是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②煤是一種可再生資源,要合理開發使用 ③資源具有數量有限的特點 ④資源的開發還應考慮后代人的需要[來源:學_科_網Z_X_X_K]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下列現象反映了資源短缺的是:---------------------------( )A.2004年世界人口已達60億 B.小區公告:明天起實行隔天供水制度C.英國倫敦出現4000多人死亡的 “煙霧事件”D.20世紀30年代美國中部出現“黑風暴”事件,13. “經濟搞上去,人口降下來”形象地反映了人口和經濟之間的關系 ( )A.要發展經濟,首先就要減少人口 B.人口的發展要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C.經濟發展了,人口就能降下來 D.人口越少,經濟發展越有利,要減少人口14.從1990至今,中國經濟在9.1~9.3%的速度高速增長.經準確測算,每年經濟增長中有2.1個百分點是靠“生態赤字”換取的。這里的“生態赤字”是指 ------------------------------------------------------( )①資源問題 ②經濟問題 ③環境問題 ④人口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5. 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已接近零增長的國家主要分布在(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南美洲16.“冷戰”結束后,世界局勢的發展引人關注。關于當今世界局勢的表述,正確的是 ----------------------------------------------------( ) ①世界正在向多極化發展 ②和平成為世界主題之一③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 ④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7.2010年春,我國西南5省遭遇大旱,5000多萬同胞受災。農作物受災近500萬公頃,2000萬同胞無水可飲。2011年1月,澳大利亞東部持續暴雨引發大規模洪災。近年來類似西南五省區嚴重旱災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頻發生,這類事件發生的共同大背景可能是----------------------------( )A.全球氣候變暖 B.自然資源嚴重短缺 C.工業垃圾污染水源 D.土地荒漠化日漸嚴峻18.“今天你低碳了嗎?”已成為時下最流行的問候語。低碳生活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培養的生活習慣有----( )①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物品 ②外出盡量騎自行車或坐公交車 ③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盤碗洗得更干凈、更衛生 ④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做好節電第一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9.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材料,特大沙塵暴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我國發生過8次,七十年代發生過13次,八十年代發生過14次,而九十年代至今已發生過30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圍愈來愈廣,造成的損失愈來愈重。“滿城盡是黃金沙”,致使沙塵天氣肆虐的因素可能有:------------------------------( ) ①生態破壞,全球氣候變暖 ②掠奪開發,快速致富 ③退耕還牧、退耕還林 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0. 下列反映中美關系演變的歷史事件,按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中美乒乓球隊互訪②美國派第七艦隊封鎖臺灣海峽③中美公布建交聯合聲明④尼克松總統訪華------------------------------------------- (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組成,共60分)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初期,西方敵對勢力揚言:共產黨可以打贏戰爭,但解決不了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但事實是,到1952年底,鋼產量增加了近8倍,煤產量增加了1倍多,糧食產量增加了2倍,人均占有糧食達到了300千克左右,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勝利完成。材料二:1957年全國工業總產值達到783.9元,超過原定計劃21%,比1952年增長128.3%,平均每年增長18%。其中重工業生產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舊中國重工業十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變。從幾種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來說,1957年鋼產量達到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296%;原煤產量達到1.3億噸,比1952年增長96%。(1)為了解決材料一中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恢復國民經濟,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2)材料二中舊中國重工業十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變得益于哪一重大事件的實行?請說出這一事件的起訖時間并列舉兩項具體成就。(5分)(3)早在19世紀,開明的地主階級曾掀起過一場開始了中國近代工業化進程的運動,請指出這場運動的名稱和結果。(3分)22.(9分)材料一:由于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和對國情沒有認識清楚,又急于求成,黨中央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這就使得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材料二:[來源:學§科§網Z§X§X§K](1)根據材料一,指出“大躍進”運動興起的原因。(3分)(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大躍進”時期“左”傾錯誤在 方面的表現。A浮夸風 B瞎指揮 C“共產風”(3)你對以上材料所述的歷史有哪些認識?(4分)23.(13分)材料一 歌曲《走進新時代》里寫道:“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材料二:“說鳳陽,道鳳陽,鳳陽如今大變樣。三中全會路線好,愛民傳統大發揚。政策順心干勁足,五谷豐登糧滿倉。”(1)材料一的歌詞是建國以來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三代領導人豐功偉績的寫照,請想想領導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站起來”“改革開放富起來”“走進新時代”的分別是哪三位領導人?(3分)(2)揭開改革開放序幕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該事件在我國歷史上具有怎樣的重大意義? (5分)(3)材料二中的歌謠反映的是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事情?當時鳳陽的情形怎樣?(2分)(4)材料二中的的“政策”指的是在農村推行的什么制度?這一制度的推行有什么重要意義?(5分)24.(10分)材料一:統一后,臺灣仍搞它的資本主義,大陸搞社會主義,但是是統一的中國。” ——摘自鄧小平《穩定世界局勢的新辦法》材料二:2005年4-5月,臺灣地區重要黨派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相繼來到祖國大陸。兩人都不約而同地重申了“一個中國”的立場。這說明了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絕大部分中國人是認同“一個中國”的,“臺獨”是不得人心的。材料三:海峽兩岸經貿、人員往來統計表年份貿易總額(億美元)臺胞來大陸(人次)大陸居民赴臺(人次)19780.46 ————2001323.4 3440306122198 2004783.33685250 144526材料四:據新華網社華盛頓3月1日電,美國準備通過臺灣當局駐美“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出售總價值4.21億美元的導彈及配套設備。2010年1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記者會上嚴正重申,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我們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4月2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應約同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1)材料一體現了我國政府為結束海峽兩岸分離狀況,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這個方針是什么?該方針的基本內容是什么?(3分)(2)結合所給材料說明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有哪些有利因素?(3分)(3)根據《中美建交公報》,美方在臺灣問題上應堅持什么立場?(2分)(4)材料四體現了中國政府在處理中美關系時堅持了怎樣的外交政策?(2分)25、(10分)材料一:從白熱化的中東,到動蕩的南亞,再到危機中的朝鮮半島,都似臨界的火藥,一觸即發;但有的沖突雙方簽署了新的和平協議,許多國家和地區紛紛舉行反戰示威游行,和平聲浪漸成主流。材料二:最不發達國家與最發達國家的比較 比較項目國家類型個數人口數占全球人口的比例收入占全球總收入的比例最發達國家[來源:學科網]712%73%最不發達國家4810%0.1%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材料一說明了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是什么?(2分)(2)你認為材料二反映的問題存在的原因有哪些?(2分)(3)要改變材料二反映的現狀的根本途徑是什么?(2分)(4)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應采取怎樣的內外政策?(4分)26.(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類在史前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都存在著環境問題,但環境問題的具體內容會隨著社會發展而不同。材料二: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示意圖(1)你認為工業社會的主要環境問題有哪些?(2分)(2)據圖描述“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并說說是哪些因素影響了曲線的起伏變化?(6分)九年級社政月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20小題,共40分,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BDADBBCAD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BCBBACCC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大題,共60分)21.(共10分) (1)土地改革、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2分)(2)一五計劃。1953—1957年。成就: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誕生;武漢長江大橋建成。(3)洋務運動。以失敗告終。(3分)22.(共9分)(1)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又急于求成。(3分)[來源:Z§xx§k.Com](2)A(3)經濟建設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要立足于本國國情,既反對保守,又反對冒進,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速度,不要急于求成。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4分)23.(共13分)(1)依次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3分)(2)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轉折。中國的發展從此進入了歷史新時期,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改革開放。 (5分)(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它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使中國很快解決了十多所人口的溫飽問題。(5分) 24.(共10分)(1)一國兩制。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祖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3分)(2)有利因素:“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與臺灣政黨高層領導人的接觸;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絕大多數中國人認同“一個中國”;海峽兩岸經貿文化等交流日益密切。(3分)(3)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2分)(4)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25. (共10分)(1)總體和平,局部戰亂(2分)(2)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不等價貿易);西方國家在歷史上對亞非拉長期的殖民侵略;獨立后長期的不穩定和內亂;沉重的外債負擔。 (2分)(3)建立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2分)(4)對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對外: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斷推進南對對話和南南合作。(4分)26. (共8分)(1)(1)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2分,具體寫出污染和生態問題,酌情給分)(2)環境質量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變化(1分);開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環境質量呈現下降的趨勢;(1分)后來環境質量又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分)經濟發展方式的變化;人們保護環境意識的高低;高新技術的發展程度;國家的政策措施等。(3分,每點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