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第2課時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食物中的營養的基礎上,學習消化系統的組成并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為下節課學習消化和吸收過程奠定基礎,并且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本節課無論在知識上,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了七年級上冊后已經掌握了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并做過探究活動,對淀粉、蛋白質、維生素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學時,可以列舉長期饑餓的孩子骨瘦如材、發育不良,以及人體在長期饑餓狀態會全身無力,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產勞動等例子,來說明人體生長發育和進行各項生理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都來自外界的食物,再分析各種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及其食物來源。對于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及其食物來源可以采取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和分析教材插圖,教師講述時可以采用邊講邊列出表格的形式。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鞏固上節內容。2.通過探究實驗,比較不同果蔬中維生素C的含量,訓練實驗能力。感情目標 形成嚴謹的科學探究態度。教學重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比較不同果蔬中維生素C的含量,訓練實驗能力。教學準備 多媒體投影、小黑板等。教學課時 一課時教學過程 個人復備任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達標評價一:知識鞏固 (一)組內互查結對互查,并幫助記憶。 1.糖類、蛋白質、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富含食物、種類或組成、以及它們的共同作用和各自的主要作用。 2.維生素A、B1、C、D的富含食物和缺乏癥狀。 3.水的作用、人體含水量、危險失水量和每天攝水量。 4.無機鹽鈣和鐵的缺乏癥狀。 (二)作業互批快速交換互批,標注實踐和批閱人,然后自己在試題冊標注錯題,并在解題冊改正。 答案: 學生互查互批,鞏固上節所學二:目標展示 認知目標1.鞏固上節內容。2.通過探究實驗,比較不同果蔬中維生素C的含量,訓練實驗能力。感情目標 形成嚴謹的科學探究態度。 弄清本節要解決的問題三:新課學習板書設計 蔬菜瓜果中含有維生素C,到底哪些含維生素C多呢?——在生物研究中最常用的就是實驗。維生素C能夠使紫色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一)自學指導——初步學習 8′ 內容: 方法、要求:1.用自己的話敘述如何榨取果蔬汁液。 2.本實驗中變量是誰?用不同果蔬實驗時所取高錳酸鉀的濃度和量有什么要求?為什么? 3.使高錳酸鉀褪色所需滴數多的果蔬維生素含量多還是少? 自學時專注、安靜。有疑問翻紅牌向老師求助。知者加速:自學完成后翻綠牌, (二)組內互幫 5′1. 三號說問題1,四號說問題2,二號說問題3,一號補充,其他同學認真傾聽,明確問題答案。 2.各自組織答案并自己再說一遍。 3.五六號同學各選一個問題組內交流,三四號糾正,一二號將本組的疑問寫到互幫顯示板上。(1.用自己的話敘述如何榨取果蔬汁液。2.本實驗中變量是誰?用不同果蔬實驗時所取高錳酸鉀的濃度和量有什么要求?為什么? 根據生活經驗,了解食物中的六種主要營養物質按要求自學課本知識。 結對抽查,遇到被查者不會問題,檢查者立刻幫助被查者識記認真自學課本并思考,完成以下問題 聯系生活實際能力各種勾畫和標記檢查結果四、知識建網 3.使高錳酸鉀褪色所需滴數多的果蔬維生素含量多還是少?)(三)組內合作5′根據自學內容,各小組制定試驗計劃,比較蘋果和梨子中維生素C的含量。 三四號講解過程,一二號補充,五六號記錄。 組長組織本組成員熟記過程。(四)分小組合作實驗15 ′兩人小組合作實驗,大號主做,小號觀察指正。(五)拓展試驗 網絡上有傳言說,維生素C在空氣中放久了會氧化而減少,是真的嗎? 請你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心說:閉目1分鐘思考,本節課學到了什么?互說:1、2號結對;3、4號結對;5、6號結對,先單號說。競說:用最簡潔的話或關鍵詞說出來(組內選兩人說)。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